网络技术对大学生心理影响的二重性分析

网络技术对大学生心理影响的二重性分析

论文摘要

当今世界,随着信息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互联网已经成为青年学生学习、娱乐、交友的重要工具。在大学生的眼里,网络是一块陌生的没有国际疆界、没有传统藩篱、没有长者权威、崇尚自我、标新立异的土地。面对崭新的、自由的、开放的、陌生的网络生活,加之自由自在、无拘无束的网络生存与管理、监督下的现实生存形成的强烈反差,很容易使本来就喜欢探索、喜欢创新、同时又缺乏传统道德观的大学生形成自己的网络道德意识,进而成为他们的网络心理。在这之后,他们有可能把网络生活中的这种“虚拟化的道德意识”带入现实生活中来,从而影响主流道德。由此,本文主要讨论在网络环境下,深入挖掘大学生对网络的认知程度,进一步在理论上阐述网络技术的发展对大学生的影响作用,认识和揭示网络对大学生在心理上的积极影响和消极因素,并针对提出的问题作出解答研究,发挥好网络对大学生的积极影响,尽量避免和减少不良影响的发生,使新时代下高校的学生工作得到更好的开展。从理论意义上讲,进入21世纪,网络的发展向哲学社会科学提出了大量新课题,本研究运用技术社会影响二重性理论讨论了网络技术对大学生心理和行为的影响,不仅有助于深化科学技术与社会(STS)研究,也有助于丰富心理学的研究。在现实意义上,通过分析当前大学生的网络行为和网络心理,调查他们的七网目的、上网时间、上网地点、上网途径、浏览内容,为更好的避免大学生上网成瘾,尽可能的消除网络消极影响提出可行性建议,为更好的做好大学生管理工作提供可以参考的依据,能对高校在新形势下更好的开展学生思想教育工作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论文目录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 1.1.1 选题的目的
  • 1.1.2 选题的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2.3 文献评析
  •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论文的创新点
  • 第2章 网络技术的产生发展及特点
  • 2.1 网络技术概念界定
  • 2.2 网络技术的产生和发展
  • 2.2.1 网络技术的产生
  • 2.2.2 网络技术的发展
  • 2.2.3 我国网络技术的历史
  • 2.3 网络技术的特点
  • 2.3.1 开放性
  • 2.3.2 互动性
  • 2.3.3 平等性
  • 2.3.4 虚拟性
  • 第3章 网络技术对大学生心理影响的二重性
  • 3.1 网络技术对大学生能力影响的二重性
  • 3.1.1 激活大学生的创新意识与模仿抄袭现象并存
  • 3.1.2 产生协同学习的观念与网络孤独并存现象
  • 3.1.3 开阔大学生的视野与知识与信息污染并存现象
  • 3.1.4 节约学习时间与网络成瘾的时间浪费并存现象
  • 3.1.5 调动大学生的学习自觉性与主动性与学习行为的随意性的矛盾
  • 3.2 网络技术对大学生自我意识影响
  • 3.2.1 网络技术对大学生自我意识发展的积极影响
  • 3.2.3 网络技术促进大学生自我意识发展与导致自我认同危机的矛盾
  • 3.3 网络技术对大学生社会行为的影响
  • 3.3.1 网络技术扩大了大学生人际交往范围与大学生人际淡化现象的矛盾
  • 3.3.2 网络技术对大学生心理需要满足实现与大学生网络成瘾的矛盾
  • 3.4 网络对大学生个性的影响
  • 3.4.1 人格的开放性与闭锁性
  • 3.4.2 人格的自律性与放任性
  • 3.4.3 增强道德行为与道德行为失范
  • 3.4.4 独立性与从众心理并存
  • 3.4.5 责任感与逃避心理并存
  • 3.4.6 自信与自卑心理并存
  • 第4章 促进网络技术与大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良性互动
  • 4.1 网络对大学生心理消极影响的根源剖析
  • 4.1.1 网络生态危机问题
  • 4.1.2 大学生的身心特点
  • 4.1.3 网络时代特定的政治经济文化环境
  • 4.2 构建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绿色网络环境的对策措施
  • 4.2.1 网络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单向的导向功能及其实现机制
  • 4.2.2 网络与大学生的互动关系必要性与可行性
  • 4.2.3 生态系统视域下的大学生网络心理的引导和构建
  • 4.2.4 网络生态环境下的高校学生的自我教育
  • 4.2.5 网络生态环境下的高校德育方法论
  • 第5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相关论文文献

    • [1].因情感而生,因娱乐而火 “夸夸群”爆红背后的网络心理需求[J]. 人民论坛 2020(01)
    • [2].高校网络心理咨询现状分析与思考[J]. 镇江高专学报 2019(04)
    • [3].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网络心理咨询平台商机和发展研究[J]. 现代营销(经营版) 2020(04)
    • [4].大学生网络心理问题的疏导方法及途径[J]. 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0(02)
    • [5].网络心理咨询产业发展分析——基于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视野[J]. 产业科技创新 2019(01)
    • [6].高校网络心理咨询的现存问题与发展趋势——基于对湖南省大学生网络心理咨询认知与需求的调查[J]. 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学报 2020(03)
    • [7].高职高专大学生网络心理问题的分析与对策[J]. 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 2017(12)
    • [8].大学生网络心理问题及其成因分析研究[J]. 中国农村卫生 2018(02)
    • [9].大学生网络心理危机的类型、机制与干预[J]. 当代青年研究 2018(01)
    • [10].90后大学生网络心理研究[J]. 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 2018(10)
    • [11].网络心理咨询的实践及其存在的问题[J]. 现代医学与健康研究电子杂志 2018(17)
    • [12].我国大陆地区网络心理咨询现状和伦理议题:“大数据”视角及伦理评估[J]. 心理科学 2018(05)
    • [13].网络心理咨询五步法[J]. 政工导刊 2017(07)
    • [14].网络心理咨询中适用理论探讨[J]. 乐山师范学院学报 2017(05)
    • [15].网络心理咨询效果影响因素分析[J]. 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 2017(06)
    • [16].网络心理咨询的干预技巧探究[J]. 才智 2017(16)
    • [17].咨询师与非咨询师对网络心理咨询伦理规范的态度[J].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2015(12)
    • [18].浅谈网络心理教育的内涵、优势与问题[J]. 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下旬) 2015(12)
    • [19].网络心理咨询的可行性分析[J].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 2016(01)
    • [20].高校网络心理咨询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解决策略[J]. 辽宁医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03)
    • [21].大学生网络心理教育探讨[J]. 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6(20)
    • [22].近十年(2005—2015年)网络心理咨询研究综述[J]. 乐山师范学院学报 2016(09)
    • [23].网络心理咨询在大学生群体中的运用探析[J]. 经济研究导刊 2016(24)
    • [24].青少年网络心理危机的内涵、影响因素与干预模式研究[J]. 教学与管理 2016(33)
    • [25].对大学生网络心理咨询态度的调查研究[J]. 河南教育(高教) 2016(10)
    • [26].网络心理咨询:含义、类型及其发展[J]. 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06)
    • [27].积极关注95后职校生的网络心理问题[J]. 当代职业教育 2014(12)
    • [28].浅析网络心理教育与网络道德教育的关系[J]. 长沙铁道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03)
    • [29].高校网络心理咨询中的问题及对策[J]. 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中旬) 2015(01)
    • [30].高校网络心理咨询构成要素及其应对策略[J]. 临沂大学学报 2015(03)

    标签:;  ;  ;  

    网络技术对大学生心理影响的二重性分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