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校传染病的预防和控制策略

浅谈高校传染病的预防和控制策略

向薇12刘万红1(通讯作者)

(1武汉大学基础医学院研究生湖北武汉430071;2湖北民族学院附属医院湖北恩施445000)

【中图分类号】R18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0)36-0162-02

【摘要】随着近十年各传染病的全球大流行,特别是2009年甲型H1N1流感在全球范围内暴发并迅速传播。学校卫生工作以其特殊的地位,在确保学校远离疫情的侵袭方面都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高校大学生作为疫情危及的高危群体,其防治的重要性日益突出。现分析引起高校传染病暴发的因素及其所应采取的应对措施,以控制其蔓延。

【关键词】高校传染病预防控制策略

目前许多高校学生生活不规律,沉溺于上网,作息时间不定,甚至通宵达旦地熬夜,极易造成身体抵抗力下降而感染上某些传染病。这为传染病的传播提供了易感宿主。学生防护意识缺乏,很多人认为自己年轻气盛、身强体壮、免疫力强,对疾病有着较强的抵抗力从而放松了警惕性;或者缺乏疾病相关的认识。

根据传染病流行过程的三个环节(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及两个影响因素(社会因素与自然因素)。提出如下措施:

1疫情未出现时的预防性措施

1.1针对疾病本身应避免接触有传染病症状的病人,注意个人卫生,经常使用肥皂和清水洗手,不用手揉眼睛、抠鼻子或接触口。房间经常通风,保持室内空气的流动,并尽量少去人口密集的公共场所以减少和患者的接触。努力提高自身的免疫力,增加户外活动和锻炼,均衡饮食、合理营养,注意做好防寒保暖等个人防护;勤洗手,按时作息,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和生活习惯。

1.2学校加强监管措施认真贯彻落实传染病防控工作的有关文件精神,以构建“预防为主、防控结合”的长效管理与应急处理机制。并结合学校实际情况和各季节传染病流行特点制定和实施工作计划。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进一步加强对学校食品卫生和环境卫生的监督管理工作,督促学校改进卫生管理,消除存在的隐患。保持学习、生活环境的清洁。加强对食堂、生活饮用水水源、厕所的管理,防止食品、饮用水被粪便污染。教室、宿舍、餐厅、图书馆等学生和教职员工学习、工作、生活场所要注意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流通;要教育学生尽量避免到人群聚集性场所,注意日常个人卫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有病一定要及时报告班主任或辅导员。

1.3加强健康教育,增强个人防护学校要加强卫生防病、健康教育工作,指导并检查工作落实情况。从根本上提高师生的文明卫生素质和自我保健能力。学校应多利用广播、校报、黑板报、班会、讲座等各种形式宣传健康知识,普及传染病的相关知识,培养学生自我防范意识,和增强卫生防病的自觉性。

1.4保护易感人群大多数传染病由病毒引起,而在病毒复制过程中为了逃避宿主免疫系统,在选择压力下病毒会不断地发生突变和变异,故人群对大多数传染病普遍易感。预防接种相关疫苗是提高人群免疫水平最有效的方法。需要注意的是,疫苗并不是万能的,而且在大规模接种疫苗时很有可能出现疫苗不良反应事件,要严密监测疫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权衡利弊,及时调整应对策略。

2疫情出现后的防疫措施

2.1学校在接到上级卫生行政部门和疾病控制中心有关重大传染病疫情的预警报告后,应不折不扣地实施上级卫生行政部门和疾病控制中心的应急预案。对上级相关部门应急指挥部的指导和督察,给予积极的支持和配合。如发现疑似病例或确诊病例要妥善进行隔离,并且及时做好疫情报告。疫情报告工作主要按照“谁主管,谁负责;谁在岗,谁负责”的原则进行。提高快速反应和应急处理能力,统一认识、统一指挥、统一协调、统一行动,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确保发生疫情时,能够及时、迅速、高效、有序地处理,以控制疫情蔓延扩散,维护学校安全与稳定。

2.2学校应建立传染病应急小组,学校师生员工发现传染病人或疑似传染病人时都应立即向传染病领导小组报告。

2.3在发现传染病人、疑似传染病人时,必须按照规定时间:甲类传染病(包括乙类传染病按甲类传染病管理的病种),6小时内;乙类传染病12小时内;丙类传染病24小时内报告。统一填报传染病报告卡,向上级卫生主管部门、区疾控中心报告。任何人不得瞒报、慌报、缓报疫情。

2.4学校积极建立晨检制度,每日对在校学生和教职工进行晨检,仔细询问是否有相关症状。对传染病人、疑似传染病人在做好自身保护的前提下,及时转送附近医院诊治,其间不得返校参加正常教学活动。加强大型活动管理,不宜举办大型室内集会活动,取消一些非必需的大型群体和集中性活动,尽量避免大班上课。

2.5班主任及时通知学生家长,并告之隔离治疗的重要性。隔离同学治疗结束后应单独安排课时集中补课学习,以做到治疗、学习两不误。做好家长的思想工作,力求取得家长的理解和支持。

2.6对传染病病人、病原携带者、疑似传染病病人污染的场所、物品,应安排相关人员在医生的指导下做好消毒处理,必要时请疾控中心进行终末消毒。与传染病人或疑似病人密切接触者,应严格进行临床观察。

2.7对易感人群应采取应急接种,预防性用药,群体防护措施。需要进行隔离的病人、疑似病人和密切接触者,应主动配合有关卫生部门采取的医疗措施。

2.8应配合疾病控制中心做好流行病学的调查。

2.9在传染病期间,学校要严格执行因病缺勤登记追踪制度,应指定专人每日负责学生和教职员工因病缺勤登记和随访工作。一旦出现学生、教职工因病缺勤,应及时进行缺勤原因追踪,并保持联系,以便进行跟踪管理。

2.10安排相关人员加强校园公共场所的环境卫生,消灭鼠害,灭蚊、灭蝇、灭蟑螂。保持环境清洁,通风换气良好,对人员密集的教室、食堂、学生宿舍、办公室会议室等定期进行消毒。

2.11门卫要严格把好校门关,外来人员来访登记,未经许可不得进入校园,禁止外来人员进入寝室、教室、办公室等人员密集区域。在校期间未经批准任何人不得离校。

3治疗性预防措施

一经相关医院确诊的患者必须隔离治疗,需住院的患者应当在定点医院集中治疗。治疗后经检查符合卫生部制定的传染病出院标准,并由相关医院出具医学证明后方可返校。

参考文献

[1]王雯.应对甲型H1N1流感,你准备好了吗?[J].太原科技,2009,(06).

[2]彭文伟.传染病学.第5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

标签:;  ;  ;  

浅谈高校传染病的预防和控制策略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