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分散α-Al2O3纳米颗粒粉体的制备与表征

单分散α-Al2O3纳米颗粒粉体的制备与表征

论文摘要

本研究本着两个主要的研究思想:一是从制取α-Al2O3纳米颗粒的方法上探求出一种低成本、高产出的新的制取方法;二是从制备α-Al2O3纳米颗粒的过程中来对其形貌和尺寸实现人为地控制,探索由简单的液相沉淀法批量制备单分散的α-Al2O3纳米颗粒的制备工艺。以廉价的硝酸铝、氨水为原料采用化学沉淀法制备出α-Al2O3的前驱物-氢氧化铝,通过分析不同晶体结构的氢氧化铝在相转变过程中的热行为、晶粒长大现象、以及得到最终产物α-Al2O3的产率;再藉由不同的处理方式,研究处理过的氧化铝前驱体在煅烧过程的晶型转变及α-Al2O3晶粒的成核与长大,观察在低温下所制得α-Al2O3纳米颗粒的颗粒尺寸、团聚程度;自主研发了一种新型的制备方法,隔离相辅助煅烧方法。通过在氧化铝前驱体里混入隔离相,研究隔离相在煅烧过程中的隔离机制与所制得α-Al2O3纳米颗粒的粒径、分散性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在氧化铝前驱体中加入的α-Al2O3晶种提供异质成核点,使得α-Al2O3晶粒在过渡态Al2O3基质中的异质成核的活化能△Ghu极大地降低,促使α-Al2O3晶相在相对较低的温度形成,获得低团聚的α-Al2O3纳米颗粒粉体。前驱体的软研磨处理,在微细化粉体颗粒的同时,会造成Al原子亚晶格的紊乱,促使由紊乱的Al原子亚晶格组成的变形结构向更稳定的α-Al2O3晶相转变。同时,在研磨处理过程,软研磨的提供的能量可能会促使某些活性羟基的脱去,但没有剩余或足够大的能量使颗粒表面吸附的羟基键合,因而不会使得氧化铝前驱体颗粒间因形成氢键而团聚厉害。在研磨活化和添加α-Al2O3晶种的共同作用下,α-Al2O3前驱体在煅烧过程通过α-Al(OH)3→γ-AlOOH→γ-Al2O3→α-Al2O3晶相转变途径转化为α-Al2O3晶相,α-Al2O3晶相的起始形成、相变完成温度分别降低了800℃与150℃,获得的α-Al2O3粉也由平均粒径100 nm的严重烧结的颗粒粉体变为平均粒径40 nm分散的颗粒粉体。在研磨活化和添加α-Al2O3晶种的共同作用下,较细结构的γ-Al(OH)3前驱体在煅烧过程,小部分通过γ-Al(OH)3→χ-Al2O3→α-Al2O3晶型转变途径在300℃直接转变部分α-Al2O3晶粒,大部分通过γ-Al(OH)3→χ-Al2O3→κ-Al2O3→α-Al2O3晶型转化途径转化为α-Al2O3晶粒;基于χ-Al2O3、κ-Al2O3以及α-Al2O3三者结构上的相似性,α-Al2O3晶粒更容易的异质成核,在750℃煅烧时保温10天几乎完全转变为α-Al2O3晶相,制得分散的20 nm近球型α-Al2O3纳米颗粒。采用的隔离相辅助煅烧方法,即在制备α-Al(OH)3前驱体过程中引入化学稳定的无机盐充当隔离相辅助煅烧。隔离相的含量,对制备单分散的α-Al2O3纳米颗粒的尺寸、形貌以及团聚程度有直接的影响。隔离相含量太低时,不能完全隔离开Al2O3纳米颗粒,煅烧时发生纳米颗粒间烧结、团聚以及长大。随隔离相含量增加,α-Al2O3纳米颗粒间烧结、团聚明显减弱,但氧化铝前驱体转变为α-Al2O3晶相所需的煅烧温度升高;同时,在煅烧时,在液态NaCl隔离相和固态Al2O3纳米颗粒相的混合体系中发生固液两相相分离,使得制得的α-Al2O3纳米颗粒呈现α-Al2O3多晶大颗粒与α-Al2O3单晶小颗粒两种形态。对制备单分散的α-Al2O3纳米颗粒,隔离相的含量存在临界值;当隔离相与硝酸铝的摩尔比为20:1时,隔离相在煅烧时有效地隔离Al2O3纳米颗粒,避免Al2O3纳米颗粒在高温煅烧时粗化、烧结以及长大,在1000℃煅烧就可以制得颗粒尺寸分布窄、平均粒径10nm的单分散球形α-Al2O3纳米颗粒。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言
  • 1.1 氧化铝纳米颗粒粉体研究的综述
  • 1.1.1 氧化铝的性能
  • 2O3纳米颗粒粉体的应用'>1.1.2 Al2O3纳米颗粒粉体的应用
  • 2O3纳米颗粒粉体的制备'>1.1.3 Al2O3纳米颗粒粉体的制备
  • 2O3纳米颗粒粉体研究中存在的问题'>1.2 Al2O3纳米颗粒粉体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 1.3 本论文选题依据、研究内容和研究思路
  • 1.3.1 选题依据
  • 1.3.2 主要研究内容
  • 1.3.3 主要研究思路
  • 1.4 本论文主要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理论基础
  • 2.1 沉淀法纳米微粉制备理论
  • 2.1.1 液相中生成固相颗粒的机理研究
  • 2.1.2 前驱体的干燥
  • 2.2 前驱体的煅烧机制
  • 2.2.1 氢键理论
  • 2.2.2 晶桥理论
  • 2.2.3 毛细管吸附理论
  • 2.2.4 化学键作用理论
  • 2.3 纳米粉体的分散机制
  • 2.3.1 晶种
  • 2.3.2 机械研磨活化处理
  • 2.3.3 煅烧方式
  • 2O3纳米颗粒的蠕虫状结构'>2.4 多晶体α-Al2O3纳米颗粒的蠕虫状结构
  • 2.5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纳米颗粒粉体相关实验研究方法
  • 3.1 样品的制备
  • 3.1.1 样品制备
  • 3.2 样品的表征方法
  • 3.2.1 X射线衍射(XRD)
  • 3.2.2 透射电子显微镜(TEM)
  • 3.2.3 热重-差热分析(TG-DTA)
  • 3.2.4 氮气吸附
  • 3.2.5 衰减全反射-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ATR-FTIR)
  •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氧化铝前驱体的制备与表征
  • 4.1 实验准备
  • 4.2 制备
  • 4.3 前驱体的结构表征
  • 4.3.1 非晶态氢氧化铝
  • 4.3.2 勃姆石(γ-AlOOH)
  • 3]'>4.3.3 拜耳石[α-Al(OH)3]
  • 3]'>4.3.4 三水铝石[γ-Al(OH)3]
  • 4.4 较分散的前驱体在煅烧时的晶型转化、热行为及最终产物的结构特征
  • 2O3的结构特征'>4.4.1 非晶态氢氧化铝在煅烧时的晶型转化、热行为以及最终产物α-Al2O3的结构特征
  • 2O3的结构特征'>4.4.2 γ-AlOOH在煅烧时的晶型转化、热行为以及最终产物α-Al2O3的结构特征
  • 4.5 小结
  • 参考文献
  • 2O3纳米颗粒的低温形成研究'>第五章 α-Al2O3纳米颗粒的低温形成研究
  • 5.1 实验准备
  • 5.2 制备过程
  • 5.3 结构表征
  • 3制备α-Al2O3纳米颗粒粉体'>5.3.1 研磨活化的α-Al(OH)3制备α-Al2O3纳米颗粒粉体
  • 3制备α-Al2O3纳米颗粒粉体'>5.3.2 研磨活化γ-Al(OH)3制备α-Al2O3纳米颗粒粉体
  • 5.4 小结
  • 参考文献
  • 2O3纳米颗粒粉体的制备与表征'>第六章 单分散α-Al2O3纳米颗粒粉体的制备与表征
  • 6.1 实验准备
  • 6.2 制备过程
  • 2O3的驱体的结构'>6.3 Al2O3的驱体的结构
  • 2O3纳米颗粒的制备、结构表征与形成机理'>6.4 单分散α-Al2O3纳米颗粒的制备、结构表征与形成机理
  • 6.5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致谢
  • 相关论文文献

    • [1].Al_2O_3对电子玻璃高温黏度及析晶性能的影响[J]. 玻璃 2020(02)
    • [2].Al_2O_3对高炉渣物化性能和结构影响研究综述[J]. 钢铁 2020(02)
    • [3].对重量法测定铝电解质中Al_2O_3浓度条件优化的探讨[J]. 科学技术创新 2020(24)
    • [4].Al_2O_3对低介电封接玻璃结构与性能的影响研究[J]. 玻璃搪瓷与眼镜 2020(04)
    • [5].等离子喷涂Al_2O_3涂层质量的研究现状[J]. 热加工工艺 2017(12)
    • [6].负载Al_2O_3的活性炭纤维电吸附除盐研究[J]. 工业水处理 2017(09)
    • [7].Al_2O_3纯化闪烁液过程中的放射性污染[J]. 核化学与放射化学 2016(02)
    • [8].活性α-Al_2O_3微粉加入量对红柱石耐火泥浆性能的影响[J]. 耐火材料 2016(03)
    • [9].Al_2O_3陶瓷环在锚具退锚中的应用研究[J]. 太原科技大学学报 2015(01)
    • [10].纳米η-Al_2O_3粉与不同硅源原位合成莫来石的研究[J]. 陶瓷学报 2019(06)
    • [11].Al_2O_3弥散强化铜-锡含油轴承的制备和性能[J].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2020(04)
    • [12].复合烧结助剂中TiO_2对α-Al_2O_3陶瓷支撑体的性能影响[J]. 粉末冶金技术 2016(06)
    • [13].Al_2O_3/β-40催化剂同时脱硫脱硝性能[J]. 环境工程学报 2017(03)
    • [14].Al_2O_3对硼硅酸盐玻璃结构和性能的影响[J]. 硅酸盐通报 2017(01)
    • [15].Al_2O_3陶瓷与可伐合金钎焊的研究进展[J]. 电焊机 2017(04)
    • [16].熔融石英对Ca-Ba-Al-B-Si-O玻璃/Al_2O_3材料烧结性能与介电性能的影响[J]. 中国陶瓷 2017(05)
    • [17].奥氏体不锈钢中Al_2O_3夹杂物的控制[J]. 宝钢技术 2016(01)
    • [18].熔体拉伸聚丙烯/Al_2O_3掺杂微孔膜的制备与研究[J]. 功能材料 2015(22)
    • [19].Al_2O_3对309L不锈钢药芯焊丝工艺性能的影响[J]. 焊接技术 2014(06)
    • [20].Al_2O_3背钝化太阳电池量产工艺研究[J]. 太阳能 2014(08)
    • [21].γ-Al_2O_3纳米流体导热系数与稳定性影响因素分析[J]. 工程热物理学报 2014(08)
    • [22].多级孔TiO_2/γ-Al_2O_3复合载体的制备及表征[J]. 石油学报(石油加工) 2013(05)
    • [23].提取高铝粉煤灰中Al_2O_3的实验方法研究[J]. 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2(02)
    • [24].原位Al_2O_3颗粒增强铜基复合材料的微动磨损特性[J]. 材料热处理学报 2012(S1)
    • [25].Al_2O_3颗粒增强铝锰合金复合材料性能研究[J]. 铸造技术 2011(09)
    • [26].Al_2O_3对钼合金组织与性能的影响[J]. 河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0(01)
    • [27].利用不同造孔剂制备Al_2O_3多孔陶瓷[J]. 山东陶瓷 2009(04)
    • [28].Al_2O_3含量对烧结矿平衡相组成及特性的影响[J]. 安徽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9(04)
    • [29].Al_2O_3对硼硅酸盐玻璃热膨胀和分相的影响(英文)[J]. 硅酸盐学报 2008(04)
    • [30].Ni_2O_3-MnO_2-CeO_2/γ-Al_2O_3非均相催化剂处理甲基橙废水研究[J]. 当代化工 2020(05)

    标签:;  ;  ;  ;  ;  ;  ;  

    单分散α-Al2O3纳米颗粒粉体的制备与表征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