局域交联核/壳型聚丙烯酸酯乳液胶粘剂的研究

局域交联核/壳型聚丙烯酸酯乳液胶粘剂的研究

论文摘要

合成聚丙烯酸酯乳液胶粘剂的原料来源广泛,对一些薄膜有较好的粘接力,将其用于薄膜的复合,不仅可以满足一些复合薄膜复合强度的要求,而且制得的复合膜的耐热性、耐候性及保色性优良。近年来,聚丙烯酸酯乳液胶粘剂在复合薄膜包装材料领域的应用日益增多。然而,一般的聚丙烯酸酯乳液胶粘剂还存在些许问题:用于制备如聚丙烯等低表面能薄膜的复合薄膜的胶粘剂,对薄膜表面粘接性差,本身内聚能也较低;乳胶膜中的小分子乳化剂容易迁移,会降低复合膜的耐水性及粘接性能,还会污染被包装的物品,难以满足食品等被包装物品对包装清洁性的要求。为提高聚丙烯酸酯乳液胶粘剂的性能,尤其是对低表面能薄膜复合的使用性能,扩大其应用范围,本工作引入带有长链烷基的丙烯酸酯类单体,可以改善乳液胶粘剂对低表面能薄膜的润湿性和粘附性能;加入功能性单体,在反应过程中形成局域交联,以提高胶粘剂的耐热性及内聚强度,达到胶膜对基材粘接强度与内聚强度的平衡;选用一种新型反应性阳离子乳化剂(FY),不但起常规小分子乳化剂的作用,还可参与聚合,成为聚合物大分子的一部分,从而避免小分子乳化剂易迁移的弊端,增强复合薄膜粘接强度的稳定性,满足食品等被包装物品对包装清洁性的要求。基于此,本文以丙烯酸丁酯(BA)、甲基丙烯酸甲酯(MMA)、丙烯酸异辛酯(EHA)、醋酸乙烯酯(VAc)、含羧基的功能性单体和含环氧基的功能性单体等为主要原料,用非离子乳化剂(OP-10)和FY的复合乳化体系,通过种子乳液聚合法制备出具有局域交联结构特征的核/壳型聚丙烯酸酯乳液胶粘剂,用透射电子显微镜、红外光谱分析、热分析、复合薄膜剥离强度测定等手段表征了乳胶粒子的形态、胶粘剂的化学结构特征、热稳定性、复合薄膜剥离强度及剥离破坏机理,研究了乳化剂配比及用量、引发剂用量、各单体组分配比、核/壳配比对胶粘剂性能的影响;研究了与增粘树脂乳液共混制得的复合型乳液胶粘剂,以及增粘树脂乳液种类和用量的影响。得到如下结果和结论:(1)乳胶粒子具有核/壳结构,核和壳之间以化学键连接,形成局域交联的结构特征。(2)反应性乳化剂FY参与子共聚合,以共价键的形式键接于胶粘剂高分子链中;OP-10和FY的质量比为0.5:1.0~1.5:1.0时,对单体转化率、凝胶率、胶粘剂固含量、稳定性影响不大,OP-10:FY=0.5:1.0,乳化剂总用量为3%时,单体转化率、胶粘剂固含量分别为95.71%、44.05%,乳液的综合性能较好。(3)乳化剂、引发剂用量分别为单体总量的3wt%、0.25wt%,含环氧基和含羧的功能性单体的用量均为6%,核层和壳层中软/硬单体配比为65:35,核/壳配比为6:4时,乳液胶粘剂的综合性能优良;制备的PET/LDPE、BOPP/LDPE复合薄膜的180°剥离强度分别达到5.81 N/25mm、4.68 N/25mm,呈混合剥离破坏机理。(4)所制的聚丙烯酸酯乳液胶粘剂与BF-225增粘树脂乳液复合可显著提高性能,对极性、非极性薄膜之间均有良好的粘接能力,制得的PET/BOPA、PET/BOPP、PET/LDPE复合薄膜的180°剥离强度分别达到纯用聚丙烯酸酯乳液胶粘剂的1.07倍、1.34倍、1.12倍,呈混合剥离破坏机理。(5)烘干温度对胶膜的形态及结构都有影响,随着烘干温度的提高,所得胶膜的交联度增加,复合薄膜的180°剥离强度提高,涂胶量5g/m2,烘干温度80℃时所得的PET/BOPA、PET/BOPP、PET/LDPE复合薄膜的180°剥离强度分别达到4.40 N/25mmm、3.18 N/25mm、5.66 N/25mm,呈混合剥离破坏机理。(6)单位面积涂胶量对剥离强度有一定的影响,随着涂胶量的增加,剥离强度增大,达到一定涂胶量后,再增加涂胶量对剥离强度的影响不大。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1 聚丙烯酸酯乳液胶粘剂的研究现状及本工作研究思路
  • 1.1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1.1 使用交联单体或外加交联剂
  • 1.1.2 使用反应性乳化剂
  • 1.1.3 合成阳离子型聚丙烯酸酯乳液
  • 1.1.4 聚氨酯和聚丙烯酸酯共聚改性
  • 1.1.5 有机硅改性聚丙烯酸酯胶粘剂
  • 1.1.6 增粘树脂改性聚丙烯酸酯乳液胶粘剂
  • 1.1.7 环氧树脂改性聚丙烯酸酯乳液
  • 1.2 尚待研究的问题
  • 1.3 本工作的研究思路
  • 2 局域交联核/壳型聚丙烯酸酯乳液胶粘剂的制备与表征
  • 2.1 实验部分
  • 2.1.1 结构设计
  • 2.1.2 原材料
  • 2.1.3 实验仪器
  • 2.1.4 聚合方法
  • 2.1.5 工艺流程
  • 2.1.6 聚丙烯酸酯乳液胶粘剂的表征
  • 2.1.6.1 聚合稳定性的测定
  • 2.1.6.2 单体转化率及乳液固含量的测定
  • 2.1.6.3 乳液储存稳定性的测定
  • 2.1.6.4 稀释稳定性
  • 2.1.6.5 离子稳定性
  • 2.1.6.6 乳胶粒子形态结构的表征
  • 2.1.6.7 乳液中共聚物化学结构的表征
  • 2.1.6.8 乳液中共聚物玻璃化转变温度的表征
  • 2.1.6.9 乳液中共聚物热稳定性的表征
  • 2.1.6.10 乳胶膜吸水率的测定
  • 2.1.6.11 复合薄膜的制备
  • 2.1.6.12 剥离强度的测定
  • 2.2 结果与讨论
  • 2.2.1 核/壳质量比对乳胶粒子形态结构的影响
  • 2.2.2 核、壳型聚丙烯酸酯乳液中共聚物的化学结构
  • 2.2.2.1 所得乳液中共聚物的红外谱图
  • 2.2.2.2 低温干燥所得的胶膜被乙酸乙酯溶解的火重曲线
  • 2.2.3 小分子乳化剂OP-10与反应性乳化剂FY的质量比对乳液及乳胶膜性能的影响
  • 2.2.3.1 对单体转化率的影响
  • 2.2.3.2 对聚合稳定性的影响
  • 2.2.3.3 对固含量的影响
  • 2.2.3.4 对乳液稳定性的影响
  • 2.2.3.5 对乳胶膜吸水率的影响
  • 2.2.3.6 对PET/BOPP复合膜180°剥离强度的影响
  • 2.2.4 乳化剂用量对乳液及乳胶膜性能的影响
  • 2.2.4.1 对单体转化率的影响
  • 2.2.4.2 对聚合稳定性的影响
  • 2.2.4.3 对乳液固含量的影响
  • 2.2.4.4 对乳液稳定性的影响
  • 2.2.4.5 对乳胶粒子形态和尺寸的影响
  • 2.2.4.6 对乳胶膜吸水率的影响
  • 2.2.4.7 对PET/BOP复合膜180°剥离强度的影响
  • 2.2.5 引发剂用量对乳液及乳胶膜性能的影响
  • 2.2.5.1 对单体转化率的影响
  • 2.2.5.2 对聚合稳定性的影响
  • 2.2.5.3 对乳液固含量的影响
  • 2.2.5.4 对乳液稳定性的影响
  • 2.2.5.5 对乳胶膜吸水率的影响
  • 2.2.5.6 对PET/BOPP复合膜180°剥离强度的影响
  • 2.2.6 核/壳质量比对乳液及乳胶膜性能的影响
  • 2.2.6.1 对单体转化率的影响
  • 2.2.6.2 对聚合稳定性的影响
  • 2.2.6.3 对乳液稳定性的影响
  • 2.2.6.4 对乳胶膜吸水率的影响
  • 2.2.6.5 对不同复合膜180°剥离强度的影响
  • 2.2.7 壳组分中软/硬单体比对乳液及乳胶膜性能的影响
  • 2.2.7.1 对单体转化率的影响
  • 2.2.7.2 对聚合稳定性的影响
  • 2.2.7.3 对乳液稳定性的影响
  • 2.2.7.4 对乳液粘度的影响
  • 2.2.7.5 对不同复合膜180°剥离强度的影响
  • 2.2.8 乳液中共聚物的玻璃化转变温度
  • 2.2.9 乳液中共聚物的热稳定性
  • 2.2.10 涂胶量对复合薄膜180°剥离强度的影响
  • 2.2.11 烘干温度对乳胶膜性能的影响
  • 2.2.11.1 对乳胶膜形态及结构的影响
  • 2.2.11.2 不同烘干温度下所得乳胶膜的溶解失重曲线
  • 2.2.11.3 对复合膜180°剥离强度的影响
  • 2.2.12 增粘树脂种类及用量对复合膜180°剥离强度的影响
  • 2.2.12.1 增粘树脂种类对复合膜180°剥离强度的影响
  • 2.2.12.2 BF-225的用量对复合膜180°剥离强度的影响
  • 3 主要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相关论文文献

    • [1].双重交联核壳型聚丙烯酸酯乳液的制备及性能研究[J]. 应用技术学报 2019(01)
    • [2].聚丙烯酸酯乳液胶膜耐水性的研究进展[J]. 化工新型材料 2017(02)
    • [3].反应型含磷阻燃单体改性聚丙烯酸酯乳液的研究进展[J]. 当代化工研究 2019(02)
    • [4].无皂聚丙烯酸酯乳液的应用及性能研究[J]. 纺织高校基础科学学报 2015(03)
    • [5].聚丙烯酸酯乳液的制备及其改性的研究[J]. 化学与粘合 2009(05)
    • [6].微波辐射制备室温自交联含氟聚丙烯酸酯乳液[J]. 合成树脂及塑料 2012(04)
    • [7].含氟聚丙烯酸酯乳液的制备及应用[J]. 中国造纸 2009(09)
    • [8].聚丙烯酸酯乳液胶粘剂在建筑行业的应用[J]. 中国胶粘剂 2013(04)
    • [9].玻纤网格布用有机硅改性聚丙烯酸酯乳液的制备与表征[J]. 新型建筑材料 2008(06)
    • [10].氟钛改性聚丙烯酸酯乳液的制备及其成膜性能[J]. 陕西科技大学学报 2020(04)
    • [11].有机硅改性聚丙烯酸酯乳液的合成及应用[J]. 印染助剂 2009(04)
    • [12].阳离子型聚丙烯酸酯乳液的研究进展[J]. 现代化工 2014(12)
    • [13].酮肼交联对聚丙烯酸酯乳液及成膜性能的影响[J]. 功能材料 2013(02)
    • [14].聚丙烯酸酯乳液的制备及其性能测定[J]. 精细与专用化学品 2009(20)
    • [15].阻燃聚丙烯酸酯乳液的制备及应用[J]. 涂料工业 2016(10)
    • [16].碱溶性聚丙烯酸酯乳液增韧水溶性酚醛树脂的研究[J]. 工程塑料应用 2016(07)
    • [17].环氧树脂/聚丙烯酸酯乳液的制备及其应用[J]. 精细化工 2018(04)
    • [18].环保型聚丙烯酸酯乳液粘合剂的制备及性能研究[J]. 染整技术 2014(12)
    • [19].乙烯基硅油改性聚丙烯酸酯乳液的合成与性能[J]. 济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0(03)
    • [20].不同交联层厚度的聚丙烯酸酯乳液的制备及压敏性能[J].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2019(12)
    • [21].含氟聚丙烯酸酯乳液的合成及其疏水性研究[J]. 中国皮革 2014(19)
    • [22].聚丙烯酸酯乳液复合改性水性聚氨酯胶粘剂的研究[J]. 广州化工 2011(16)
    • [23].纳米TiO_2/有机硅改性聚丙烯酸酯乳液的合成及其对亚麻织物的整理[J]. 毛纺科技 2020(08)
    • [24].新型阳离子含氟聚丙烯酸酯乳液的合成与应用[J]. 印染助剂 2013(05)
    • [25].含氟聚丙烯酸酯乳液合成及应用[J]. 印染助剂 2012(03)
    • [26].无甲醛聚丙烯酸酯乳液硬挺剂的制备及性能[J]. 印染助剂 2019(11)
    • [27].有机硅改性聚丙烯酸酯乳液的合成及其稳定性[J]. 青岛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8(S1)
    • [28].聚丙烯酸酯乳液生产工艺研究[J]. 辽宁化工 2010(05)
    • [29].阳离子聚丙烯酸酯乳液在造纸中的应用[J]. 大庆石油学院学报 2008(03)
    • [30].改性聚丙烯酸酯复合乳液的研究进展[J]. 应用化工 2020(02)

    标签:;  ;  ;  ;  ;  ;  

    局域交联核/壳型聚丙烯酸酯乳液胶粘剂的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