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体能消耗规律的游憩道路设计和管理研究

基于体能消耗规律的游憩道路设计和管理研究

论文摘要

游憩和旅游活动是人特有的时空现象。作为人体力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导致的人体能量消耗符合人体能量消耗的一般规律。本文总结了国内外人体运动能量消耗的生理机制、测量方法以及影响因素的研究成果,利用较为成熟的公式预测了游憩活动中不同线路长度、路面状况和坡度条件下的人体游憩能量消耗值,并以山东省济南市环城公园作为研究对象进行了案例分析,对理论的操作性和应用性进行了探讨。事实证明,在其他因素不变的情况下,在硬质水平游憩道路上进行的人体游憩活动能量消耗最低,而道路的坡度、长度及路面材质的不同会对人体游憩活动的能量消耗造成影响。结合此规律,本文探讨了游憩和旅游观光道路的设计方法和游憩设施安排的注意事项。在60kg的体重假设下,以中等强度运动水平为标准,水平或近似水平游憩道路的设计长度应小于3877m,否则就应当设置休息设施;对于非水平路线的游憩道路设计,在道路长度相等的情况下,游憩者游憩活动能量消耗随道路坡度的增大而增大。但因坡度导致运动速度降低,游憩能量消耗率反而减小。在实际应用中,设计者应在游憩道路长度、坡度和路面材料之间进行合适选择以实现降低游憩者运动能量消耗的目标。在此基础上,本文进一步探讨了利用人体运动能量消耗规律进行健身道路设计和建设的可行性,得出对于60kg体重的成年人,游憩区为满足其维持健康、保持体重和减肥三种不同的健身目的而建设的水平硬质游憩道路长度应分别为1938——3877m、720010800m,38777754m。除此之外,本文还对人体能量消耗规律在游客疲劳管理、游憩区环境容量管理中的应用价值进行了讨论,认为在运动能量消耗量对人体疲劳的影响下,游憩区管理者应当从对游憩者的生理和心理双重角度进行线路设计、设施安排以及活动的管理,以减轻游憩者疲劳并提高游憩者满意度。自然保护区类型的游憩区可利用此规律设计有针对性的游憩道路来达到降低敏感区游客人数的作用。

论文目录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现状
  • 1.3 研究目的
  • 1.4 研究方法和研究框架
  • 2. 研究综述
  • 2.1 游憩道路研究综述
  • 2.2 人体能量消耗和疲劳研究综述
  • 2.2.1 人体能量代谢机制研究
  • 2.2.2 人体能量消耗测量方法
  • 2.2.3 对人体运动能量消耗理论的应用研究
  • 2.2.4 疲劳研究
  • 2.3 评述
  • 3 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 3.1 基本概念界定
  • 3.1.1 游憩
  • 3.1.2 旅游线路和游憩道路
  • 3.1.3 旅游景区和游憩区
  • 3.1.4 人体运动和体力活动
  • 3.1.5 体能消耗
  • 3.1.6 疲劳
  • 3.2 人体能量消耗的生理学基础
  • 3.3 人体能量消耗的测量
  • 3.3.1 实验法
  • 3.3.2 问卷法
  • 3.3.3 推测法
  • 3.4 影响人体能量消耗的因素
  • 3.4.1 人体生理因素的影响
  • 3.4.2 人体心理因素的影响
  • 3.4.3 外界环境的影响
  • 3.4.4 体力活动大小的影响
  • 3.5 道路状况和体力活动能量消耗之间的关系
  • 3.5.1 坡度因素
  • 3.5.2 路面状况
  • 3.6 体力活动对人体的影响
  • 3.6.1 体力活动和疲劳
  • 3.6.2 体力活动和健康
  • 4 体能消耗规律在游憩道路设计和管理中的应用
  • 4.1 游憩道路分类和设计管理原则
  • 4.2 基于体能消耗规律的游憩道路设计
  • 4.2.1 水平或近似水平游线的设计
  • 4.2.2 具有坡度的游线设计
  • 4.3 沿途设施规划
  • 4.4 游憩活动指导
  • 4.5 疲劳控制
  • 4.6 环境容量管理
  • 5 案例分析——以济南市环城公园为例
  • 5.1 环城公园概况
  • 5.2 调查目的
  • 5.3 调查手段和方式
  • 5.4 调查结果
  • 5.5 结论及建议
  • 6 讨论
  • 6.1 研究意义
  • 6.2 创新点
  • 6.3 研究不足和未来研究的方向
  • 6.3.1 研究不足
  • 6.3.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相关论文文献

    • [1].人体的12大极限[J]. 小学教学研究 2017(03)
    • [2].运动减脂[J]. 科学世界 2016(12)
    • [3].夏季养生之运动[J]. 侨园 2012(06)
    • [4].坐多久才算久坐?[J]. 中医健康养生 2020(07)
    • [5].中年人健身走和跑能量消耗评价模型的构建[J].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 2019(05)
    • [6].一种基于局部能量消耗最优的分簇协议[J]. 计算机仿真 2010(06)
    • [7].女性老年人能量消耗水平与肥胖的关系[J]. 中国老年学杂志 2015(22)
    • [8].重型混合动力电动汽车能量消耗量测试方法研究[J]. 上海汽车 2009(09)
    • [9].青年人站立能量消耗水平及分型研究[J].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2019(06)
    • [10].人类为何不擅长把权力变成幸福?[J]. 国资报告 2016(08)
    • [11].城市能量消耗对全球气候影响的模拟研究[J]. 气象科技进展 2015(02)
    • [12].马拉松运动员在训练比赛中的能量消耗及饮食研究[J]. 饮食科学 2017(18)
    • [13].什么限制了人脑的进化?[J]. 初中生世界(九年级物理) 2012(Z2)
    • [14].北京市7~14岁儿童青少年身体活动能量消耗状况[J]. 中国学校卫生 2013(05)
    • [15].能量消耗测量方法及其应用[J].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2011(06)
    • [16].不同久坐少动间断行为对人体能量消耗影响的研究[J]. 辽宁体育科技 2019(05)
    • [17].宁夏大学非体育专业本科生日常能量消耗研究[J]. 当代体育科技 2019(10)
    • [18].健康青年男性两种力量负荷抗阻训练能量消耗的推算[J].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2019(05)
    • [19].慢性肾脏病患者蛋白质-能量消耗的诊断与营养干预进展[J]. 中国医药导报 2015(30)
    • [20].面粉厂能量消耗的控制方法[J]. 粮食与食品工业 2009(01)
    • [21].国外自我能量消耗实验研究综述[J].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2008(01)
    • [22].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蛋白质能量消耗与情志因素的相关探讨[J].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 2020(37)
    • [23].慢性肾脏病患者行透析后能量消耗分析[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19(69)
    • [24].日常生活中常见运动能量消耗研究进展[J]. 体育科技文献通报 2019(10)
    • [25].腹膜透析患者蛋白质能量消耗的诊断及防治[J]. 肾脏病与透析肾移植杂志 2016(03)
    • [26].浅谈透析患者蛋白质能量消耗的诊治进展[J]. 肾脏病与透析肾移植杂志 2016(03)
    • [27].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蛋白质能量消耗[J]. 华西医学 2020(07)
    • [28].走跑运动能量消耗的研究进展[J]. 体育科技文献通报 2018(09)
    • [29].男性大学生徒步健身能量消耗简易推算方法[J].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2015(12)
    • [30].心周脂肪体积与心血管危险因素及能量消耗的相关性研究[J]. 中国循环杂志 2018(11)

    标签:;  ;  ;  ;  

    基于体能消耗规律的游憩道路设计和管理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