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背景下中学化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研究

新课程背景下中学化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研究

论文摘要

有效教学的理念源于20世纪上半叶西方的教学科学化运动,并引起世界各国教育学者的关注。今天,在新课程背景下将它作为一个课题来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一方面,对中学化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研究是对有效教学理论的丰富与发展。另一方面,运用有效性教学理论作为指导,探究与新课程改革理念相适应的课堂教学方式与学生的学习方式,切实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这不仅有利于增强教师高效教学的意识,提升学生的化学学科素养,而且还有利于实施化学新课程,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本文较为深入地探讨了有效教学的特征、涵义及其影响因素,并在大量调查问卷基础上,选取被学生认为是“最有效教师课堂教学行为”进行重点研究,引用大量生动的课堂教学案例对教学有效性进行诠释,这些案例绝大多数来源于作者多年的课堂教学实践,总结出的结论有一定的实用性和推广价值。为能提高我国基础教育的课堂教学质量贡献微薄之力。

论文目录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中文文摘
  • 引言
  • 一、问题的提出
  • 二、国内、外对教学有效性研究的现状
  • 三、研究的意义
  • 第一章 对教学有效性的认识
  • 1.1 关于“教学”的界定
  • 1.2 关于“教学有效性”的界定
  • 1.3 有效教学的特征
  • 1.4 我国有效教学的历史经验
  • 第二章 教学有效性的立论基础及其影响因素
  • 2.1 教学有效性的立论基础
  • 2.2 教学有效性的影响因素
  • 第三章 新课程背景下中学化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调查与分析
  • 3.1 学生认为教师最有效的10种教学行为表现的调查结果
  • 3.2 学生认为最有效的5种课堂表现行为的调查结果
  • 3.3 学生认为最无效的5种课堂表现行为的调查结果
  • 第四章 如何提高化学课堂教学有效性
  • 4.1 课堂讲授的有效性
  • 4.2 教学方式有效性
  • 4.3 习题教学的有效性
  • 4.4 实验教学的有效性
  • 4.5 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提高教学有效性
  • 第五章 对中学化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研究的展望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相关论文文献

    标签:;  ;  ;  ;  

    新课程背景下中学化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