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长城”酒到中英人寿

从“长城”酒到中英人寿

一、从“长城”葡萄酒到中英人寿(论文文献综述)

魏欣悦[1](2021)在《王树枏年谱》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王树枏,字晋卿,号陶庐老人,晚年又号绵山老牧、归山老牧,河北新城县(今高碑店市)人,生于咸丰元年(1851)农历十一月二十五日卯时,卒于民国二十四年(1935)正月十五日酉初二刻。光绪十二年(1886)进士,历官户部主事,四川青神、资阳、新津、富顺等县知县,眉州知州,甘肃平庆泾固道、巩秦阶道、兰州道,新疆布政使等职。民国期间任清史馆总纂、国史馆总纂等职。与陈三立为同年进士,时人或以“南陈北王”并称。王树枏晚年自编记录了自己一生的《陶庐老人随年录》,是研究王树枏生平事迹的重要资料。但因此年谱篇幅较短,且集中于其为官经历的记录,对其生平事迹反映并不全面。本文将在王树枏自编《陶庐老人随年录》的基础上,以年谱的形式对王树枏一生的官宦经历、师友交游、文学活动加以梳理考证,以期能援引翔实资料,展现其生平全貌。本年谱共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为年谱凡例,详细说明本谱在编写时的体例;第二部分为谱主的家传,梳理其家族成员情况;第三部分为年谱正文,谱文共分为三卷,卷一为出仕之前(咸丰元年至光绪十二年),主要是对王树枏少年时期的生活和学习经历的考察。卷二为外任做官时期(光绪十三年至宣统二年),主要是对其赴四川、甘肃出任地方官及前往新疆担任布政使时期的仕宦经历、交游、文学活动进行梳理考证;卷三为遗老时期(宣统三年至民国二十五年),重点考察其晚年出任两馆总纂及讲学着书的生活经历,本谱旨在全面展现王树枏的一生,凡有史实可考的事迹,不论大小,一律囊括在内;本谱旨在对王树枏政治生活、师友交游、文学、作品等进行全方面的记录与考察,以期展现其丰富的生平全貌。

黄薇[2](2019)在《劝说与规训:基督教与近代上海社会风尚》文中研究说明从鸦片战争后西方帝国主义入侵到新中国成立的一百多年里,处在中西文明冲突与交汇点上的上海,社会生活与中国传统习俗发生了明显的偏离和变化。造成这种变化的原因已经有大量的研究,但迄今尚无专门着眼于西方基督宗教传播对上海社会风尚的影响。实际上,直到上个世纪中叶,上海一直是西方在华传教运动的中心。天主教和新教在上海的传教与社会事业,与全国其他地方相比,占有较大的份额和突出的地位。因此,作为城市宗教与文化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上海社会生活的变迁,无疑受到了包括基督宗教文明在内的西方文明的巨大影响。此前数量众多的以上海近代化为题的研究着作中,多将“西方”视作一个整体,很少注意到他们因不同的身份、国籍、行业、宗教信仰等,而产生的差别。本文即以此为切入点,通过“劝说”和“规训”两个维度,探索不同历史时期,不同环境下在华基督教会与传教士在社会生活领域中关注点的变迁,及其对上海社会风尚造成的影响。“劝说”是指通过运用各种策略,使被劝说者愿意采用劝说者提出的意见或行为趋向。“规训”则是一种“权力—知识”相结合的产物。在文化上的规训,即通过文化风气的熏陶,风俗习惯的养成,乃至意识形态的灌输,从而将其纳入到与规训者相同的文化语境中,减少“西方人”在殖民化过程中产生的冲突和摩擦。本文依据传教士出版的各种回忆录、书信集,中外教会机构的档案,教会出版机构出版的大量书籍、期刊等中西文献,展开对这一问题的探讨。全文共分六章,楔子部分阐述了鸦片战争前,西方世界各种游记、笔记里的中国形象,以及传教士初来中国时在生活上的各种摩擦与碰撞;第一章按照时间顺序大致勾勒了基督宗教在近代上海的发展历史,简要描绘了基督教的传教情况,及其在中西思想交流、学校教育、医疗卫生、社会慈善等方面的作用;第二章主要讨论了基督教东来后,与上海本土文化相遇时的摩擦。教会如何旗帜鲜明地反对诸如缠足、溺婴、一夫多妻等陋俗;第三章讨论了基督教倡导的城市生活理念,诸如合理饮食、积极运动、俭朴衣着、注意公共卫生等;第四章聚焦于基督宗教对于神职人员、中国教牧的日常规训,以餐饮、衣着、居家环境等要求为例,反映出基督教与中国本土文化的双向互动;第五章讨论了基督宗教在上海这个城市环境下,如何对教徒进行道德约束以及灵性的培养,以及如何实施适度的惩戒。本文最后认为基督教是随着西方殖民扩张和帝国主义侵略而的,但基督教所倡导的伦理道德,其中包含人类社会某些基本的价值观,为上海城市的现代化提供了部分道德基础,因而能引起上海本土文化的共鸣。基督宗教在上海的福音事业,对城市现代化有积极的作用。但是作为这些观念主要的言说者和传播者,传教士们无法摆脱时代及其自身身份的局限性,这就决定这些观念影响的有限性。尤其是20世纪以后,中国社会一浪高过一浪的反帝爱国运动,特别是声势浩大的“非基督教运动”的兴起,使得基督教会与传教士渐渐处于社会的边缘角色,虽然留下雪泥鸿爪却并不能给上海城市社会风尚的变化带来决定性的影响。

陈筱娇[3](2018)在《中国古代设计中的“胡化”与汉胡融合现象研究》文中提出中国自古以来由多民族构成,各文化在不断的朝代更迭、民族交往的过程中,不段的冲突、融合,产生出新的艺术风格。对于中国史的研究中,在关于少数民族文化的研究中,关于“汉化”内容的研究成果颇丰,而对于“胡化”的研究则相对较少。在全球史视野下,“汉化”固然是历史发展的主旋律,但“胡化”也不容忽视,或言之“同化”更为恰当。作为外来文化,它曾经对中国历史和社会的发展与进步产生过重大的影响,如胡服、胡食、胡乐、胡舞、胡骑等都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全面的研究“汉化”和“胡化”能够更客观的反映中华文化多元一体、兼容并蓄的格局与特征。所谓胡与汉并非是独立的两个民族概念,而是在历史的进程中不断的相互影响、兼并、融合、发展,在这一发展的过程中形成新的文化体系或文化面貌,不可简单地评价为此之琼浆,彼之糟粕。事实上,两者没有贵贱之分、高低之别,仅是在特定的历史时期呈现出不同的文化面貌。本文立足于文化研究的视角,以中国古代设计中的边疆艺术文化为主要研究内容,对春秋战国时期、魏晋南北朝时期、唐与元代四个时期里要的文化融合时期中的边疆文化艺术现象进行研究,从政治格局、思想环境、边疆艺术现象的杂糅等角度进行分析,探讨这些文化现象在物质文化层面以及社会生活中的影响,反映出习俗观念对这些边疆文化的接受,求异尚乐层面对这些边疆文化的推崇,以及功利需求角度对这些边疆文化的追求。

牛志威[4](2018)在《晚清粤港小说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晚清时期,粤港之地是小说创作出版中心上海之外,另一小说创作出版较为繁盛的地区。晚清粤港小说主要以两种形式存在,报刊小说和单行本小说。经全面搜集,现见晚清粤港刊载小说报刊共50家,刊载小说共506种;单行本小说出版机构共22家,出版单行本小说共48种。本论文从地域角度,对晚清粤港创作出版的小说进行整体研究。本论文由绪论、正文、结语、附录四部分组成,正文共五章。绪论说明选题缘起、明确研究对象、总结研究现状并拟定论文框架。第一章在全面搜集晚清粤港小说文献的基础上,对晚清粤港小说进行整体概观。从时间和空间两个维度,认识晚清粤港小说的发展态势与地域分布状况,并分析其形成原因。第二章研究晚清粤港小说的作家群体。首先,全面细致地考索粤港每篇小说的作者署名,尽可能多地弄清晚清粤港小说的作者及其生平。其次,从晚清粤港小说家群体身份共性较大的籍贯、创作时的年龄阶段、政治倾向等几个方面,认识小说家群体与小说整体面貌之间的相互关系。第三章论述晚清粤港小说的主流思想——排满革命宣传及其表达途径。为达到宣传排满革命的目的,晚清粤港小说家对小说类型及小说主人公有一定的选择倾向。反抗异族统治及进行共和革命的历史演义小说、“革命+恋爱”模式的艳情小说、便于讲述道理的寓言体小说是小说家主要选择的小说类型。抗清人物与反清人物及其后代、晚清革命派人物、晚清保皇派人物是小说家主要选择或虚设的小说主人公,其中小说家对最后一类小说主人公是持批判嘲讽态度,对前数种小说主人公则是持赞扬歌颂态度。第四章全面论述晚清粤港小说排满革命宣传之外的其他主题,主要包括批判现实中的丑恶人物及丑恶现象、提倡实业、戒烟戒嫖、广博见闻、消闲娱乐等。第五章对晚清粤港小说家中成果丰富,但却一直未被学界关注的王斧、黄伯耀二人的小说创作进行个案研究,弄清他们创作的小说作品,并对其小说创作进行总体认识。结语总结晚清粤港小说的地域特色及历史意义。思想以宣传排满革命为主和内容以粤人粤事为主,是晚清粤港小说的两大特色。其中前者是因小说家大多是革命者而形成,后者是因小说家大多是粤籍人而形成。就其历史意义看,一方面,晚清粤港小说与同时期其他地域的小说互相影响,共同促成了晚清中国小说的繁荣,其对晚清南洋地区的华文小说创作影响尤大。另一方面,晚清时期是粤港小说发展史上一个新的高峰时期,其形成的小说兴盛传统对粤港之后的小说发展具有重要的积极意义。附录主要是对晚清粤港小说及小说家相关文献资料的整理,是论文展开论述的基础。附录共五个:晚清粤港刊载小说报刊简介表、晚清粤港刊载小说报刊及其刊载小说统计表、晚清粤港单行本小说出版机构及其出版小说统计表、晚清粤港小说家小传、晚清粤港小说作品简介。

李隽[5](2018)在《中国早期电影与中国审美现代性研究:1896-1937》文中认为早期电影尾随第二次工业革命而来,大约于19世纪90年代起源于欧洲,随后不久在中国出现,并作为一种新的媒介进入了中国的大众娱乐谱系。早期电影既为中国人的日常生活开辟了一个新的维度,又为中国的现代性进程提供了必要的传播媒介,从而成为中国审美现代性进程中一个重要的因素。基于此,本文试图以早期电影为切入点,将之置于中国社会的发展轨迹及现代都市文化的背景中,从现代性的视域下审视中国早期电影是如何在时代风云的激荡中,在社会情景的剧变中,呈现出美学精神的现代转型。由于电影的意义并不仅仅在电影本身,因此本文将不拘囿于电影文本内部的探讨,文本生成的历史语境、生产机制等外部因素也将纳入我们的研究范畴。本文认为,早期电影为我们提供了一部可供繁复解读的文本,但对它的充分理解必须建立在马克思唯物史观的基础上,必须立足于20世纪中国由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转型的历史语境中。这将是本文的逻辑起点。本文分绪论、正文和结语三个部分。正文共分为四个章节:第一章,我们先从“空间维度”着手,在电影与城市的互动关系中建立观察、分析、研究中国早期电影的视角,探讨早期电影是如何作为现代化和城市化的表征,折射出文化现代性转型的一个侧面。第二章,我们将探析20世纪早期社会的语境下,处于电影观看过程中的主客体复杂的互动机制,以及中国人是如何在这种复杂的机制中自我更新,最终完成了现代中国族群以及作为个体的“现代人”的主体自觉。20世纪早期电影女星们,尤其是她们妙曼的身体也是银屏内外最受关注的对象之一。她们的身体经历了怎样的转变?在转变过程中获得了什么样的解放,又遭遇了什么样的禁锢?她们的身体是如何参与民族国家话语的?在参与过程中,她们的个人意志是如何与民族国家的宏大话语进行“协商”的?以上问题也将纳入本章的探索范畴。第三章,我们将考察早期电影里“声音”和现代性之间的关系。早期电影里“声音”是如何成为构建国家民族概念的符码和工具,并与“白话文”运动、“国片运动”形成合力,使中国发出现代性之声的?早期电影歌曲既有“软性歌曲”这样的靡靡之音又有“左翼歌曲”那样的铿锵之声。这样的区分有何缘由与基础,产生了怎样的影响与后果?在漫长的封建社会里“失声”的女性因为电影获得了更多“发声”的机会,她们能否从银屏内外的男性和封建伦理的规训下挣脱出来,发出属于自己的声音?这些都是本章要探讨的直接目标。第四章,我们将通过早期电影聚焦审美精神的现代转向。无论是政治经济体制还是经济生产方式、科学文化思想,在20世纪早期都经历了翻天覆地的剧变。在“师夷之长技”和“西学东渐”的浪潮之下,中国踏上了艰难而执着地现代性探索之路。从西方舶来的、于19世纪末期进入中国的电影是这一历程的见证者。必须指出的是,现代审美精神并非一个固定不变的概念,它以“新”为精髓,始终保持着与时俱进的活力。因此,我们试图立足于具体的历史语境,通过对早期电影的发展历程的分析研究,更好地理解中国审美精神转型的演变轨迹和历史特征。通过以上梳理分析,我们发现作为在近代工业文明和都市文化浸淫下诞生的全新的通俗娱乐样式和消费样式,早期电影与现代性有着天然的联系。它传递新的社会观念、表达新的审美体验、引领新的审美潮流。早期电影所承载的审美现代性追求并非一成不变,而是因特定历史时期的社会要求的不同而不同。总体来说,在宏观层面始终符合“美的规律”的一维性方向,在微观层面则充分体现了具体历史语境中的复杂事实,大致经历了从20年代侧重“人的解放”的维度到30年代逐渐向“民族独立”这个维度滑动的逻辑转折。这也给了我们如何在当代继续推动审美现代性持续发展以启示:我们必须始终坚持以“美的规律”为最高标准,坚持审美文化的先进方向,促进社会生产力的持续发展,推动人的不断完善。

周宇牧月[6](2016)在《国有资本投资公司优化资本配置战略研究 ——基于中粮集团案例分析》文中研究说明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标志着国企新一轮改革的正式启动,它具体的指明了今后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由原来的国资委管人、管事、管企业转变为以管资本为主。而2014年7月“四项试点”是国企改革的一大里程碑,它不仅是对国企改革方向的具体落实,也标志着国企改革的进一步推进。本文将展开对国有资本投资公司中粮集团资本配置战略的研究。旨在解决如下两个方面的问题:第一,通过分析中粮集团所代表的国有资本投资公司资本配置战略的方向及进展,回答“如何推进央企国有资本投资改革?怎样避免当前国有资本投资存在的弊端?”;第二,本文深入研究国际化全产业链建设,以旗下糖类产业及酒类产业为例,从企业总体价值创造的角度分析中粮集团作为国有资本投资公司试点改革的改革效果。现有研究不足体现在:中粮集团作为改革试点之一,已有研究没有针对分析中粮集团试点改革效果的案例研究,亦缺乏从集团角度对国有资本投资公司改革战略部署所进行的深入研究。其次,已有的对于国有资本改革的成果分析多集中于理论分析,并没有结合案例展开研究,其理论与实际结合较为薄弱。而对于资本配置的研究,多集中在宏观上市公司总体层面的大样本实证研究,较少有从微观国有集团层面展开,更缺乏结合国有资本改革背景的研究。最后中粮“全产业链”研究受改革推进实施限制,没有横向集团层面,和纵向投资建设层面以“全产业链”价值创造为核心对全产业链进行全面深入的研究。本文的研究思路是:自宏观至微观,研究试点企业中粮及下属的上市公司在国有资本改革前后在资本配置方面的变化,并展开研究战略产业保障——国际化全产业链、非战略产业板块退出、引进战略投资者、业务板块分拆上市等资本优化配置战略,从国有集团层面探讨如何推进国有资本改革,怎样评价集团公司的整体资本配置战略,怎样避免传统国有资本投资弊端以优化国有集团企业资本配置,从而由微观层面国有企业的资本配置的优化效果和价值效应反过来展望宏观层面有资本投资的改革方向。论文整体是由宏观至微观,再由微观至宏观的研究架构。本文主要具有以下三点研究价值:第一,本文将以国有资本改革试点——中粮集团为案例,通过分析中粮集团的资本配置:国际化全产业链战略,引进战略投资者,业务板块分拆上市,职业经理人制度等方向避免传统国有资本投资弊端、优化国有集团企业资本配置;第二,从全产业链建设的协同效应和价值创造的层面证明中粮集团国有资本投资试点改革是有效的;第三,本文从国有集团层面探讨可以从投资方向的转变上推进国有资本改革,投资方向从传统产业板块退出,转向新兴产业板块和民生战略板块,投资公司资本配置可以从基础战略保障,新兴产业扩张,国有资本证券化,发挥国有资本杠杆作用等方面展开;第四,本文的研究成果可为四项试点改革工作中的国有资本投资公司改革提供依据。

田峰[7](2015)在《唐宋行记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旅行在古人的生活中占有相当重要的位置,是人们认识外部世界的重要方式。因此,从先秦开始人们就记录旅行之事,虽然先秦还没有一部旅行记(即行记),但是对旅行的记录已经成为史学重要的部分。到了汉代,随着人们对域外世界的认识,行记便应运而生。魏晋南北朝以来,行记成为一类不可忽视的文献。唐宋时期,是行记发展繁荣的关键时期,在文学演进与时代变迁的双重作用下,行记大量出现,它们主要包括僧人行记、交聘行记、文人行记等,其体式逐渐完善,内涵也更加丰富。此后行记基本沿着唐宋以来的脉络发展,对后世的旅行书写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因此,对唐宋行记的研究是解决行记相关问题的关键。但是,由于历朝历代行记亡佚严重,致使学术界对它们的研究显得比较零碎,尚未有充分的认识。尤其对唐宋行记的文学研究与思想文化研究还比较薄弱。本论文拟从文学与文化的视角出发,对唐宋行记作全面的讨论。那么,唐宋行记到底有什么样的特点?行记与文学、史学有怎样的关系?行记又集中反映了哪些文化问题?这些都值得思考。文章从这些问题为出发,分五章进行论述:第一章主要解决行记的起源及其发展问题,认为行记起源于先秦,初创于汉,魏晋南北朝时期逐渐发展壮大;第二章以唐宋行记为中心,重点讨论了行记的文体特点及其行记与文学、史学的横向渗透,认为行记在体制上具有行踪、景观与旅行体验三要素,这三要素以叙事的方式来呈现,语体以灵活多样的散体文为主,体性呈现多元化。行记与游记、地记之间有一定的联系,而史学的书写传统对行记影响明显;第三章以宋代文人行役记为中心,主要讨论文人行役记在宋代文学、文化发展的大背景下人文化的倾向,选取陆游的《入蜀记》作为观察点,主要从其文化胜览倾向,旅行体验的书写与诗学,学术品格等几方面进行论述;第四章以唐宋交聘行记为中心,讨论其所反映的夷夏观念及人们对域外世界的认识,进一步说明唐宋时代变迁背景下夷夏观念的新内涵;第五章重点讨论了唐宋僧人行记,认为中土僧人西行求法与日本僧人来唐宋求法巡礼,虽都属于宗教行为,但是这两种文化现象背后所反映的国家地位和社会交往心态完全不同,由此可以窥见在文化转移过程中僧人所处的地位。

李晓东[8](2014)在《中化集团多元化品牌管理研究》文中指出近年来,国有大型企业不断深化改革,在市场经济体系下已经形成多个超大型企业集团,为国家的经济建设做出巨大贡献。与此同时,在企业集团的扩张过程中,品牌的整合和扩张问题便随之而来。本文以中国中化集团(简称中化集团或中化,英文简称SINOCHEM GROUP)为例,研究该企业近年来在快速发展中所面临的多元化品牌管理问题,探寻这些问题的根源和影响,通过分析品牌定位、品牌架构和品牌传播等理论,借鉴国内外相似大型企业集团的成功多元化品牌管理案例,最终设计出一条适合中化集团发展的多元化品牌管理方案。本文分析的问题中,从中化集团目前模糊的品牌定位入手,着重研究了目前混乱的品牌架构,通过理论分析,得出适合其发展的品牌定位和多元化品牌架构;.另外,也重点分析了这些问题的成因,有历史的原因,也有组织机构设置上的原因,有主观的也有客观的,通过对原因的分析还可以清晰了解其品牌混淆的问题。这也是在同类问题中尚未研究过的问题,也是本论文的一大创新研究。本文给出的方案设计,即明确差异化的品牌定位,坚持多元化的品牌管理战略。进行组织机构改革,专门设立品牌管理的主管部门,权责明确。梳理目前混乱的品牌架构,运用多元化品牌架构管理,对农业、化工和石油产业品牌保留“中化”背书,对金融、房地产等产业进行独立品牌运作。在品牌传播中,则重点强调中化是谁,中化做什么等重点信息,通过对集团品牌的强化而带动其产品品牌的知名度。值得一提的是,在品牌管理研究方面,目前许多论文都着眼于国际成功案例的分析,偏理论分析居多,专门针对国有企业品牌管理的论文较少。希望借此机会,寄望通过对中化集团多元化品牌管理的研究,同时对中粮、方正等中国大型企业集团的案例的介绍,最后得出合理的解决方案,对中国国有企业未来在品牌管理方面有所帮助。

周宏刚[9](2013)在《印度英文主流报纸的中国形象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国家形象是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和印度是全球发展最快的新兴经济体。中印两国的相互认知对于亚洲的繁荣与稳定以及边界问题的最终解决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以三家印度英文主流报纸《印度时报》、《印度教徒报》、《印度快报》为研究对象,抽取2003至2011年间与中国相关的4687篇报道。由于印度的官员、受教育阶层以及对外交政策有影响力的人士都讲英语,印度英文媒体对政府的外交决策具有重要的舆论影响力。一般认为,《印度时报》是印度右翼势力的代言人;《印度教徒报》代表左翼政党的利益;《印度快报》对中国保持警惕,但态度较为温和,总体上“中间偏右”。三家报纸的基本上能够代表印度英文媒体对中国的看法。2003年以来,中印关系回暖,经贸交往带动了中印关系的全面发展。虽然中印关系经历了一些挫折,但是两国政府发展友好关系的决心从未动摇,两国全面合作的进程从未中断。反映在舆论界,就是中印关系成为三家报纸持续报道的焦点。9年间三家报纸对中国的报道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2003年的恢复期。2003年印度总理瓦杰帕伊访华是中印友好关系的新起点。《印度时报》关于中国的报道从2002年的76篇迅速增长到2003年的120篇。三家报纸讨论的是要不要与中国发展友好关系,如何评价瓦杰帕伊对中国的访问。第二阶段,2004年到2006年的稳定发展期。由于中印两国的交往已停滞多年,三家报纸对中国有一些好奇,中国经济为什么能够快速发展,印度应该在哪些方面学习中国,如何开拓中国市场。与此相应的是,三家报纸对中国的报道数量稳步增长,反映出中印关系欣欣向荣的景象。第三阶段,2007年到2011年的怀疑挫折期。中印贸易不平衡的加剧、边界问题的悬而未决以及地缘竞争的愈演愈烈,这些都成为中印关系的障碍。三家报纸对中国的报道数量持续走高,但是报道倾向开始发生变化,从友好转向猜忌,中国的国家形象开始下滑。本文采用内容分析和话语分析的方法,以议题为经,以时间为纬,分析了三家报纸在政治、经济、军事等七大议题上的差异以及由此呈现出来的中国形象。《印度时报》采用二元对立的框架,把中国看成竞争者和敌对者,处处担心中国,反映出其自卑的心态。《印度教徒报》采用中印一体的框架,把中国看成友好的邻居,折射出其乐观自信的心态。《印度快报》采用对比的框架,既强调在经济上与中国合作,又在政治军事上高度警惕中国。中国形象受到三家报纸报道框架的制约,通过议题的设置、报道数量的多少、报道角度的选择以及报道手法的运用体现出来。《印度时报》最关注的是经济和社会议题,议题设置是“封闭式”的,焦点效应突出,加上故事化手法的运用,能够增强报道的系统性和说服力,但是容易以偏概全,误导读者。《印度教徒报》对政治和文化议题关注较多,议题设置是“开放式”的,议题分散,报道手法比较客观,但是这些都削弱了报道的力度。《印度快报》注重军事和环境议题的报道,关注宏观议题,对事件的历史和国际背景的介绍较多,报道手法客观、冷静,常常采用对比的视角。《印度快报》对中国的立场表面上比较温和,而实际上关注的都是事关全局利益的战略性议题。本文最后从新闻生产的角度分析了影响报道框架的各种因素,包括国家利益、市场压力、政党政治、职业理念等各种因素的制约。在国际传播中,媒体中的国家形象受国家利益的影响最大,其次是市场和政党政治的压力。三家报纸中不同的中国形象体现了中印关系的复杂性,也反映出中国自身存在的问题。因此,中国形象的提升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中国自身状况的改善。

李岩[10](2009)在《致力于高端人群的品位保障——中英人寿VIP俱乐部北京启程侧记》文中研究指明高端人群主要包括各类企业主、公司中高层管理人员、体育演艺界明星大腕、知名教师以及法律金融审计等领域专业人士,是处于社会财富金字塔中间偏上的部分。与一般人群的保险规划相比,他们的保险规划保额、保费往往比较高,并且在满足保障需求

二、从“长城”葡萄酒到中英人寿(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从“长城”葡萄酒到中英人寿(论文提纲范文)

(1)王树枏年谱(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一、选题的价值和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一)王树枏其人
        (二)关于其文学研究
        (三)关于其政绩研究
        (四)关于其思想研究
        (五)关于其交游与家族的研究
    三、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一)研究内容
        (二)研究思路
        (三)研究方法
凡例
家传
王树枏年谱
    卷一 出仕之前(咸丰元年至光绪十二年)
        咸丰元年,辛亥(1851),一岁
        咸丰二年,壬子(1852),二岁
        咸丰三年,癸丑(1853),三岁
        咸丰四年,甲寅(1854),四岁
        咸丰五年,乙卯(1855),五岁
        咸丰六年,丙辰(1856),六岁
        咸丰七年,丁巳(1857),七岁
        咸丰八年,戊午(1858),八岁
        咸丰九年,己未(1859),九岁
        咸丰十年,庚申(1860),十岁
        咸丰十一年,辛酉(1861),十一岁
        同治元年,壬戌(1862),十二岁
        同治二年,癸亥(1863),十三岁
        同治三年,甲子(1864),十四岁
        同治四年,乙丑(1865),十五岁
        同治五年,丙寅(1866),十六岁
        同治六年,丁卯(1867),十七岁
        同治七年,戊辰(1868),十八岁
        同治八年,己巳(1869),十九岁
        同治九年,庚午(1870),二十岁
        同治十年,辛未(1871),二十一岁
        同治十一年,壬申(1872),二十二岁
        同治十二年,癸酉(1873),二十三岁
        同治十三年,甲戌(1874),二十四岁
        光绪元年,乙亥(1875),二十五岁
        光绪二年,丙子(1876),二十六岁
        光绪三年,丁丑(1877),二十七岁
        光绪四年,戊寅(1878),二十八岁
        光绪五年,己卯(1879),二十九岁
        光绪六年,庚辰(1880),三十岁
        光绪七年,辛巳(1881),三十一岁
        光绪八年,壬午(1882),三十二岁
        光绪九年,癸未(1883),三十三岁
        光绪十年,甲申(1884),三十四岁
        光绪十一年,乙酉(1885),三十五岁
        光绪十二年,丙戌(1886),三十六岁
    卷二 外任时期(光绪十三年至宣统二年)
        光绪十三年,丁亥(1887),三十七岁
        光绪十四年,戊子(1888),三十八岁
        光绪十五年,己丑(1889),三十九岁
        光绪十六年,庚寅(1890),四十岁
        光绪十七年,辛卯(1891),四十一岁
        光绪十八年,壬辰(1892),四十二岁
        光绪十九年,癸巳(1893),四十三岁
        光绪二十年,甲午(1894),四十四岁
        光绪二十一年,乙未(1895),四十五岁
        光绪二十二年,丙申(1896),四十六岁
        光绪二十三年,丁酉(1897),四十七岁
        光绪二十四年,戊戌(1898),四十八岁
        光绪二十五年,己亥(1899),四十九岁
        光绪二十六年,庚子(1900),五十岁
        光绪二十七年,辛丑(1901),五十一岁
        光绪二十八年,壬寅(1902),五十二岁
        光绪二十九年,癸卯(1903),五十三岁
        光绪三十年,甲辰(1904),五十四岁
        光绪三十一年,乙巳(1905),五十五岁
        光绪三十二年,丙午(1906),五十六岁
        光绪三十三年,丁未(1907),五十七岁
        光绪三十四年,戊申(1908),五十八岁
        宣统元年,己酉(1909),五十九岁
        宣统二年,庚戌(1910),六十岁
    卷三 遗老时期(宣统三年至民国二十五年)
        宣统三年,辛亥(1911),六十一岁
        民国元年,壬子(1912),六十二岁
        民国二年,癸丑(1913),六十三岁
        民国三年,甲寅(1914),六十四岁
        民国四年,乙卯(1915),六十五岁
        民国五年,丙辰(1916),六十六岁
        民国六年,丁巳(1917),六十七岁
        民国七年,戊午(1918),六十八岁
        民国八年,己未(1919),六十九岁
        民国九年,庚申(1920),七十岁
        民国十年,辛酉(1921),七十一岁
        民国十一年,壬戌(1922),七十二岁
        民国十二年,癸亥(1923),七十三岁
        民国十三年,甲子(1924),七十四岁
        民国十四年,乙丑(1925),七十五岁
        民国十五年,丙寅(1926),七十六岁
        民国十六年,丁卯(1927),七十七岁
        民国十七年,戊辰(1928),七十八岁
        民国十八年,己巳(1929),七十九岁
        民国十九年,庚午(1930),八十岁
        民国二十年,辛未(1931),八十一岁
        民国二十一年,壬申(1932),八十二岁
        民国二十二年,癸酉(1933),八十三岁
        民国二十三年,甲戌(1934),八十四岁
        民国二十四年,乙亥(1935),八十五岁
        民国二十五年,丙子(1936),八十六岁
参考文献
后记

(2)劝说与规训:基督教与近代上海社会风尚(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动机及研究回顾
        (一) 选题意义
        (二) 部分概念界定
        (三) 研究回顾
    二、史料运用
        (一) 在沪出版的教会期刊概述
        (二) 其他史料
楔子: 到中国去!
    (一) 想象中的异邦
    (二) 艰难的开始
第一章 近代基督宗教在上海的传播和发展
    一、成功与失败: 基督教在沪的早期活动
    二、挑战和回应: 条约体制下基督教在上海的传播
        (一) 开埠初期上海城市发展与移民潮
        (二) 鸦片战争后上海天主教发展
        (三) 基督新教在上海的发展
    三、调整与适应: 蓬勃发展的福音事业
    四、吸纳与融合: 城市生活中的西方元素
第二章 劝说: 基督教反对什么?
    一、传教士与在华西人的反缠足运动
    二、传教士与近代中国禁烟运动
    三、传教士对近代中国女性生活的认识和批判
    四、传教士对中国一夫多妻制的再诠释
第三章 劝说: 基督教赞成什么?
    一、性别与任务: 怎样做一个好妻子
    二、健康与卫生: 怎样居住在大城市?
        (一) 教会与城市公共卫生
        (二) 个人生活与卫生理念
    三、滋养与修饰:怎样做一个近代都市人?
        (一) 西食东渐
        (二) “假辫子”和“剪辫子”
    四、观剧与体育:怎样做一个时髦的青年
        (一) 走,我们看戏去
        (二) 运动也快乐
第四章 规训:宗教戒律中的行为养成
    一、餐食有礼、进退有度
    二、都会时尚与着装规训
        (一) 教会的基本着装理念
        (二) 服饰变革风潮下的教会着装取向
        (三) 时尚潮流中的基督教会的规训
        (四) 女传教士的时尚天性与自我规训
    三、居住环境的布置
第五章 :规训:灵性追求和道德约束
    一、基督徒的日常生活
    二、基督徒的娱乐休养
    三、基督教会的规训与惩戒
结论: 基督宗教在上海:殖民沧桑中的“文化掮客”
附录一: 汉语基督教文献库中日常生活类文献书目
附录二: 近代江南地区出版饮食类书籍
附录三: 近代教会在沪文化机构选录
附录四: 本文主要图表目录
附录五: 主要参考文献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所参加的项目
致谢

(3)中国古代设计中的“胡化”与汉胡融合现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论题缘起
    二、文献综述
    三、研究对象及相关概念阐释
        (一)研究对象
        (二)相关概念阐释
        1、“中国”
        2、“夷夏之辨”
        3、“胡”、“夷”与“汉”
        4、“胡文化”与“汉文化”
        5、“胡化”、“汉化”与“同化”
    四、研究意义与研究方法
        1、研究意义
        2、研究方法
第一章 “胡化”现象的揭示与史学研究价值
    一、“汉化”与“胡化”蹊径演进
    二、汉族风俗文化的形成与变迁
        1、汉族风俗的形成轨迹
        2、汉族风俗文化变迁轨迹
    三、设计史学对“胡化”现象研究的价值
第二章 历史上典型时期的“胡化”现象
    第一节 春秋战国时期的“胡化”现象
        一、春秋战国时期的政治格局
        二、春秋战国的文化思想环境
        三、春秋战国时期的胡化现象
        1、胡服骑射及其影响
        2、服饰
        3、兵戈
    第二节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胡化”现象
        一、南北朝时期的政治格局
        1、胡汉分治
        2、重胡抑汉
        3、胡族掌握武力
        4、以汉治汉
        5、对待其他胡族
        二、南北朝的思想建构环境
        三、南北朝时期的胡化现象
        1、服饰
        2、装饰用品
        3、佛教与石窟
        4、佛教与瓷器
        5、墓葬考古
        5、胡床
    第三节 唐代的“胡化”现象
        一、唐代时期的政治格局
        二、唐代时期的思想建构环境
        1、唐代中原佛教文化与西域佛教文化交流与融合
        2、充满悖论的服饰体系
        3、民俗审美:雍容于瑰奇并存
        4、享乐风尚催生服食风气日盛
        三、唐代时期的胡化现象
        1、服饰的胡化
        2、家具的胡化
        3、陶瓷及装饰纹饰的胡化
        4、建筑的胡化
        5、陶俑
        6、唐代金银器
        7、伊斯兰玻璃器
        8、乐舞的胡化
        9、胡姬与胡店
    第四节 元代的“胡化”现象
        一、元代时期的政治格局
        1、治边政策
        2、治国之策
        3、治民之策
        4、驿站制度
        二、元代时期的思想建构环境
        1、多元一体文化格局
        2、文化兼容务实政策
        3、开阔的文化视野
        三、元代时期的胡化现象
        1、瓷器烧造技艺的发展:元青花与釉里红
        2、元大都
        3、元代服装胡化
        4、织金技艺
第三章 胡化现象在物质文化层面的体现
    第一节 习俗观念对“胡化”现象的接受
        一、魏晋南北朝时期婚嫁
        1、婚嫁礼俗
        2、胡汉通婚
        3、婚嫁方式
        二、唐代风俗文化
        1、唐代汉族风俗的文化环境
        2、崇佛重巫的宗教信仰
        3、风气开放的社会风俗
    第二节 求异尚乐对“胡化”现象的推崇
        1、胡乐舞
        2、胡妆
        3、胡服——马尾裙
        4、胡用品
        5、胡文化的娱乐消遣
    第三节 功利需求对“胡化”现象的追求
        1、丰富餐桌为目的的胡食
        2、满足功能性需求的胡服
        3、改变生活习性的胡床
第四章 胡化现象在社会关系领域的体现
    第一节 “胡化”现象在民族文化认同中的影响
        一、不同区域内的文化
        二、排斥与吸纳外来文化
        三、文化的融合
    第二节 “胡化”现象在社会生活呈现的影响
        一、服装的不断发展
        二、坐姿改变对器具的影响
        三、出行工具舆轿的变迁
        1、以牲畜为动力的坐乘或立乘的车舆
        2、以人力为动力的盘坐或跽坐的舆轿
        3、以人力为动力的垂足而坐的轿子
结论
主要参考文献
附件
致谢

(4)晚清粤港小说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提要
abstract
导论
    一、选题缘起
    二、研究对象
        (一)关于“晚清”
        (二)关于“粤港小说”
    三、晚清粤港小说研究现状
        (一)晚清粤港部分小说家及部分小说作品的个案研究
        (二)晚清粤港小说某些局部的综合研究
    四、论文框架
第一章 晚清粤港小说概观
    第一节 晚清粤港小说创作出版的发展态势
    第二节 晚清粤港小说创作出版的地域分布
        一、晚清粤港刊载小说报刊与出版小说机构的地域分布概况
        二、晚清粤港小说地域分布形成的原因
第二章 晚清粤港小说家队伍研究
    第一节 晚清粤港小说家队伍的构成概况
        一、晚清粤港小说作者考索面临的问题
        二、晚清粤港小说家队伍的构成成分统计
    第二节 晚清粤港小说家群体的构成成分及其对小说的影响
        一、晚清粤港小说家群体成员的籍贯分布及其对小说的影响
        二、晚清粤港小说家群体成员的年龄结构及其对小说的影响
        三、晚清粤港小说家群体成员的政治倾向及其对小说的影响
第三章 排满革命思想及其表达途径——晚清粤港小说的主题思想(上)
    第一节 排满革命与晚清粤港小说的类型选择
        一、反抗异族统治及进行共和革命的历史演义小说
        二、“革命+恋爱”模式的艳情小说
        三、便于讲述道理的寓言体小说
        四、大受读者欢迎的侦探小说
    第二节 排满革命与晚清粤港小说的主人公选择及情感倾向
        一、抗清、反清人物及其后代
        二、晚清革命派人物
        三、晚清保皇派人物
第四章 晚清粤港小说的主题思想(下)
    第一节 批判现实中的丑恶现象和丑恶人物
    第二节 宣传戒烟(鸦片)
    第三节 提倡实业
    第四节 广博见闻和娱乐消闲
第五章 晚清粤港小说家个案研究
    第一节 王斧小说研究
        一、王斧小说考
        二、王斧小说的主题思想
        三、王斧小说的艺术特色
    第二节 黄伯耀的小说理论与小说创作
        一、黄伯耀的小说理论文章与小说作品考
        二、黄伯耀小说理论与小说创作的总体概貌
结语
    一、晚清粤港小说的地域特色
    二、晚清粤港小说的历史意义
附录
    附录一:晚清粤港刊载小说报刊简介表
    附录二:晚清粤港刊载小说报刊及其刊载小说统计表
    附录三:晚清粤港单行本小说出版机构及其出版小说统计表
    附录四:晚清粤港小说家小传
    附录五:晚清粤港小说作品简介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后记

(5)中国早期电影与中国审美现代性研究:1896-1937(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对象
    二、研究综述
    三、研究视角
    四、研究思路及章节安排
第一章 中国早期电影与都市空间:空间的现代转型
    第一节 都市空间的初兴与电影空间的形成
        一、现代都市的初兴与空间的现代转型
        二、前电影院时代的观影空间:以“徐园”为中心的考察
        三、早期电影院:现代公共空间与都市生活
    第二节 早期电影中的都市空间:从“自然景观”到“辨证景观”
        一、街景
        二、流动性空间:汽车
        三、百货商店
        四、舞厅
    第三节 都市空间的未来:返乡与离乡
        一、都市空间的“未来”:崩毁还是重生?
        二、“都市的未来”的答案之一:崩毁—返乡
        三、“都市的未来”的答案之二:重建—离乡
第二章 中国早期电影与视觉现代性
    第一节 “看电影”:视觉的现代转向
        一、从“读画”到“看电影”
        二、从“听戏”到“看电影”
    第二节 “看”的焦虑:看电影与主体性的生成
        一、 “看旧戏—电影”事件与主体的生成的历史语境
        二、启蒙叙事:个体意识的萌发与“现代人”的形成
        三、民族叙事:电影市场争夺与“想象共同体”的形成
    第三节 女体:电影女星与视觉现代性
        一、早期电影中女性身体的表现和消费:艺术品、商品和重要文化事件的能指
        二、摩登女性、波波头与剪发运动
        三、女装、“脱衣裳派”电影与都市妖女
第三章 中国早期电影与声音现代性
    第一节 国音与声片:现代民族国家想象的构建
        一、“国音”与“白话”:现代国家民族想象
        二、“国片”与“声片”:声音的焦虑
    第二节 电影歌曲:都市情怀与革命话语
        一、时代背景:电影歌曲的兴起及其历史语境
        二、都市情怀:声色联姻的软性歌舞片
        三、革命话语:左翼声片
    第三节 “女声”:“失声”、“发声”与女性话语的建构
        一、 “失声”的女性与“扮女人”的男性:红牡丹/胡蝶与梅兰芳
        二、阮玲玉之死:“发声”的女人和公共话语的性别协商
第四章 中国早期电影与审美精神的现代转向
    第一节 从鸳鸯蝴蝶派电影到左翼电影:中国早期电影发展历程所折射出的中国美学现代性的逻辑内涵
        一、“鸳鸯蝴蝶派”电影的产生与发展
        二、“鸳鸯蝴蝶派”电影与现代性
        三、“鸳鸯蝴蝶派”电影与“左翼电影”:现代性的两种维度
    第二节 在传统和现代、东方和西方之间:中国早期电影发展中的文化选择与文化精神
        一、早期电影发展之路与文化选择:在传统与现代之间
        二、早期电影发展之路与文化自信:在中国和西方之间
        三、当代反思:文化强国与中国道路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图表索引
    (一)表格部分
    (二)图片部分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参加的课题
    已发表的论文
    已录用待发表的论文
致谢

(6)国有资本投资公司优化资本配置战略研究 ——基于中粮集团案例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问题
    1.2 研究现状与文献回顾
        1.2.1 国有资本改革的现状
        1.2.2 国有资本改革的问题
        1.2.3 国企投资改革发展方向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4 本文创新和研究价值
    1.5 本文结构安排
2 理论分析与文献述评
    2.1 淡马锡模式
        2.1.1 新加坡淡马锡模式概况
        2.1.2 淡马锡国有投资方向转型
        2.1.3 淡马锡国有投资转型借鉴
    2.2 国有资本投资公司原理
    2.3 国有资本配置效率
3 中粮集团案例研究
    3.1 中粮集团案例概述
        3.1.1 中粮集团简介及发展脉络
        3.1.2 国有资本投资公司试点背景
        3.1.3 中粮集团代表性和借鉴意义
    3.2 中粮集团组建国有资本投资公司
        3.2.1 中粮集团国有资本投资公司体系
        3.2.2 中粮集团对实业公司的管控模式
4 中粮集团资本配置优化战略
    4.1 基础战略产业板块扩展——国际化全产业链战略
        4.1.1 国际化全产业链建设过程问题
        4.1.2 国际化全产业链建设客观需求
        4.1.3 国际化全产业链建设战略目标
        4.1.4 国际化全产业链战略模式概述
    4.2 非战略性产业的退出
        4.2.1 非战略性产业盲目投资问题
        4.2.2 非战略性产业退出战略模式
    4.3 发挥国有资本杠杆作用——引进战略投资者
        4.3.1 中粮集团内源性融资问题
        4.3.2 引进战略投资者模式概述
    4.4 业务板块分拆上市战略
        4.4.1 业务板块分拆上市战略目标
        4.4.2 上市公司的国有资本证券化
    4.5 中粮集团的四大改革方向
5 中粮集团资本配置战略效果及价值创造
    5.1 中粮集团的资本配置改革效果衡量
    5.2 资本配置战略的价值创造——以中粮屯河公司为例
        5.2.1 提升亏损企业绩效
        5.2.2 降低业务板块费用
        5.2.3 注入整合优势资产
    5.3 产业链协同效应改革效果——以酒类产品改革为例
        5.3.1 深化纵向产业链补短板
        5.3.2 丰富横向产业链产品线
    5.4 中粮集团资本配置改革效果及借鉴意义
        5.4.1 中粮集团全产业链改革效果
        5.4.2 中粮集团资本配置借鉴意义
6 研究结论与展望
    6.1 主要研究结论
    6.2 展望和趋势
参考文献
附录A
附录B
作者简历
学位论文数据集

(7)唐宋行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绪论
第一章 行记的源流及其在先唐的发展
    一、关于行记起源问题的讨论
        (一) “网罗天下放失旧闻”:先秦史官传统与旅行记录
        (二) 《禹贡》、《山海经》与《穆天子传》
    二、汉代行记的初创
    三、魏晋南北朝行记发展的三个途径:僧人行记、征伐随行记与交聘行记
        (一) 僧人行记
        (二) 征伐随行记
        (三) 交聘行记
    小结
第二章 唐宋行记的文体特点与史学传统
    一、关于行记文体特点的讨论
    二、唐宋行记的史学传统
        (一) 体例选择
        (二) 对异域记录的史学传统
        (三) 行记的实录精神与经世致用
    小结
第三章 宋代文学演进与文人行役记
    一、行记与游记的会通
    二、宋代文人行役记由纪行到文化胜览的美学转变——以陆游《入蜀记》为中心
        (一) 《入蜀记》的文化胜览倾向
        (二) 《入蜀记》中的旅行体验与诗学
        (三) 《入蜀记》的学术品格
    小结
第四章 唐宋交聘行记与夷夏之辨
    一、唐代的交聘行记与夷夏之辨
    二、宋代的交聘行记与夷夏之辨
        (一) 宋代交聘行记中的汉人与遗民
        (二) 宋代交聘行记中的文化景观与夷夏之辨
        (三) 地理疆界抑或是夷夏之界
        (四) 南宋交聘行记中的中原城市景观
    小结
第五章 唐宋僧人行记与旅行心态
    一、唐宋西行求法僧人行记与旅行心态——以《大唐西域记》和《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为中心
        (一) 极端的生命体验与玄奘西行的心态
        (二) 佛教世界、国家情怀及玄奘面对西域世界的文化心态
    三、日本汉文僧人行记及其日僧在唐宋的社会交往与心态——以《入唐求法巡礼行记》与《参天台五台山记》为中心
        (一) 圆仁在唐代的社会交往及其心态
        (二) 成寻在宋代的社会交往及其心态
    小结
结语
附录: 汉至宋行记的着录
参考文献
后记

(8)中化集团多元化品牌管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问题及研究方法
        1.2.1 研究问题
        1.2.2 研究方法
    1.3 创新点及主要研究内容
        1.3.1 创新点
        1.3.2 主要研究内容
2 品牌管理的相关理论及文献综述
    2.1 品牌的内涵
    2.2 品牌的定位
    2.3 品牌的架构
    2.4 品牌的传播
    2.5 小结
3 多元化品牌管理成功案例分析
    3.1 中粮集团
        3.1.1 中粮集团概况
        3.1.2 中粮集团品牌定位分析
        3.1.3 中粮集团品牌重构
        3.1.4 中粮集团品牌传播
    3.2 方正集团
        3.2.1 方正集团概况
        3.2.2 方正集团多元化品牌架构
        3.2.3 方正集团品牌传播
    3.3 通用电气
        3.3.1 通用电气概况
        3.3.2 通用电气多元化品牌定位分析
        3.3.3 通用电气持久的品牌传播活动
    3.4 案例总结
        3.4.1 中粮集团经验借鉴
        3.4.2 方正集团经验借鉴
        3.4.3 通用电气经验借鉴
4 中化集团多元化品牌管理的现状分析
    4.1 中化集团业务发展概况
        4.1.1 能源业务
        4.1.2 农业业务
        4.1.3 化工业务
        4.1.4 地产业务
        4.1.5 金融业务
    4.2 中化集团的品牌现状
        4.2.1 集团品牌现状
        4.2.2 主要子公司品牌现状
    4.3 中化集团品牌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4.3.1 品牌管理组织机构及体系缺失
        4.3.2 品牌定位不清
        4.3.3 品牌架构混乱
        4.3.4 品牌传播不力
    4.4 问题成因分析
    4.5 小结
5 中化集团多元化品牌管理方案设计
    5.1 明确多元化品牌战略
    5.2 完善多元化品牌管理组织机构
    5.3 建立差异化品牌定位
        5.3.1 准确的市场细分
        5.3.2 中化集团品牌定位设计
    5.4 梳理多元化品牌架构
        5.4.1 可选择的多元化品牌架构模式
        5.4.2 中化集团的多元化品牌架构设计
    5.5 重视全方位的品牌传播
        5.5.1 全方位立体传播体系
        5.5.2 差异化的品牌传播内容
        5.5.3 聘请专业咨询公司辅助执行
    5.6 小结
6 结论
参考文献
学位论文数据集

(9)印度英文主流报纸的中国形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的背景和意义
    1.2 研究现状述评
    1.3 研究方法与研究设计
    1.4 研究的创新点与难点
2 基本统计
    2.1 样本分布
    2.2 报道篇幅
    2.3 稿件来源
    2.4 发稿地点
    2.5 消息来源
3 议题分析
    3.1 政治议题
    3.2 经济议题
    3.3 军事议题
    3.4 文化议题
    3.5 社会议题
    3.6 环境议题
    3.7 科技议题
    小结
4 报道框架与国家形象
    4.1 报道框架与国家形象
    4.2 报道框架的体现
5 新闻生产过程的制约因素分析
    5.1 国家利益
    5.2 市场压力
    5.3 政党政治
    5.4 西方文化
    5.5 职业理念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一:样本摘要
附录二: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参加会议及课题目录

(10)致力于高端人群的品位保障——中英人寿VIP俱乐部北京启程侧记(论文提纲范文)

身边的医疗专家
品位、品质一样都不能少
享受绿色优先

四、从“长城”葡萄酒到中英人寿(论文参考文献)

  • [1]王树枏年谱[D]. 魏欣悦. 河北师范大学, 2021(12)
  • [2]劝说与规训:基督教与近代上海社会风尚[D]. 黄薇. 上海大学, 2019(02)
  • [3]中国古代设计中的“胡化”与汉胡融合现象研究[D]. 陈筱娇. 南京艺术学院, 2018(02)
  • [4]晚清粤港小说研究[D]. 牛志威. 华东师范大学, 2018(02)
  • [5]中国早期电影与中国审美现代性研究:1896-1937[D]. 李隽. 上海师范大学, 2018(08)
  • [6]国有资本投资公司优化资本配置战略研究 ——基于中粮集团案例分析[D]. 周宇牧月. 北京交通大学, 2016(02)
  • [7]唐宋行记研究[D]. 田峰. 南京大学, 2015(01)
  • [8]中化集团多元化品牌管理研究[D]. 李晓东. 北京交通大学, 2014(02)
  • [9]印度英文主流报纸的中国形象研究[D]. 周宏刚. 华中科技大学, 2013(10)
  • [10]致力于高端人群的品位保障——中英人寿VIP俱乐部北京启程侧记[J]. 李岩. 大众理财顾问, 2009(09)

标签:;  ;  ;  ;  ;  

从“长城”酒到中英人寿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