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煤矸石/粉煤灰和作物秸秆研制含硅有机复合肥

利用煤矸石/粉煤灰和作物秸秆研制含硅有机复合肥

论文摘要

本课题利用煤矸石/粉煤灰和秸秆制备含硅有机复合肥,在实现合理利用废弃物的同时,也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做出了贡献。在秸秆水解的初步试验中利用正交试验对秸秆的加入量、碱的加入量和加入的时机、反应时间等因素做了分析。实验表明水解率随反应时间、温度、加入KOH量的提高而提高,H2O2的加入对秸秆的水解有利。空白试验表明:在常温的生产环境下,秸秆中二氧化硅的转化率不会很高一般维持在3%以下。各种类型秸秆的转化情况差别不是很大。但在温度较高环境下的反应时,秸秆中硅的转化结果对于最终结果的影响还是很大的,在实际的结果中应该考虑秸秆中硅转化的影响。在肥料的生产过程中,本文利用粉煤灰、煤矸石这两种固体废弃物料分别与作物秸秆反应。一系列正交试验表明:在粉煤灰肥料试验中,工艺对活性硅转化率也存在较大的影响,其中以粉煤灰、KOH、秸秆和H2O2同时加入反应效果最好,此时粉煤灰一开始就能够在KOH的作用下发生反应而转化为活性硅;另外,由数据可知,H2O2对二氧化硅的转化起到了促进的作用,但是其加入的时机有待选择。反应时间对活性硅的转化率也存在影响。在煤矸石肥料试验中,工艺流程对硅肥制造过程中煤矸石中硅的转化率影响最大,先水解对肥料中的总硅含量是有帮助的。反应时间对煤矸石中硅的转化率也存在一定的影响,时间最长时煤矸石中硅的转化率最高,但时间因素并不是呈现严格的规律性。煤矸石的粒度对活性硅转化率也存在影响,其中以粒度最细的反应效果最好。煤矸石的粒度对活性硅转化率也存在影响,其中以粒度最细的反应效果最好。在高温试验情况下,随着温度条件的不断升高,实验中硅转化指标不断提高。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课题背景
  • 1.2 粉煤灰
  • 1.3 煤矸石
  • 1.4 作物秸秆
  • 1.5 硅肥料
  • 1.6 复合有机硅肥生产技术
  • 1.7 课题意义
  • 2 玉米秸秆水解研究
  • 2.1 实验方案
  • 2.2 结果与讨论
  • 2.3 空白试验—秸秆水解过程中硅的转化
  • 2.4 小结
  • 3 粉煤灰—秸秆肥料初步研究
  • 3.1 玉米秸秆—粉煤灰肥料研究
  • 3.2 大豆秸秆—粉煤灰肥料研究
  • 3.4 小麦秸秆—粉煤灰肥料
  • 3.5 小结
  • 4 煤矸石—秸秆肥料研究
  • 4.1 玉米秸秆—煤矸石肥料
  • 4.2 大豆秸秆—煤矸石肥料
  • 4.3 小麦秸秆—煤矸石肥料
  • 4.4 小结
  • 5 粉煤灰/煤矸石作物秸秆肥料的高温研究
  • 5.1 高温反应釜内温度变化研究
  • 5.2 高温肥料试验研究
  • 5.3 小结
  • 6 结论与建议
  • 6.1 结论
  • 6.2 建议
  • 致谢
  • 论文情况
  • 参考文献
  • 相关论文文献

    • [1].玉米秸秆打捆回收技术特点及推广途径分析[J]. 农机使用与维修 2019(12)
    • [2].全国秸秆综合利用率达85.45%[J]. 再生资源与循环经济 2020(01)
    • [3].论秸秆综合利用在农业环保治理中的作用[J]. 环境与发展 2019(11)
    • [4].以“疏”代“堵”优化公共治理——对禁烧秸秆现象的思考[J]. 江苏理工学院学报 2019(05)
    • [5].江苏省秸秆综合利用途径利弊分析及收储运对策研究[J]. 农业工程学报 2019(22)
    • [6].大姜秸秆的应用现状、对策及技术展望[J]. 农业装备与车辆工程 2019(S1)
    • [7].不同机械化处理方式对秸秆回收品质的影响分析[J]. 农机使用与维修 2020(01)
    • [8].湘西自治州秸秆资源综合利用状况分析[J]. 湖南农业科学 2019(12)
    • [9].全国秸秆综合利用率达85.45%[J]. 科学种养 2020(03)
    • [10].秸秆综合利用现状及对策[J]. 江西农业 2020(02)
    • [11].推进秸秆综合利用 助力大气污染防治攻坚[J]. 现代农村科技 2020(03)
    • [12].秸秆作为建筑墙体材料的应用与发展[J]. 低温建筑技术 2020(01)
    • [13].高邮市秸秆综合利用现状、问题及对策[J]. 浙江农业科学 2020(02)
    • [14].全国秸秆综合利用率达85.45%[J]. 农村新技术 2020(01)
    • [15].如何让废秸秆变成“软黄金”——睢宁县打造生态乡村循环农业的创新之路[J]. 当代农机 2020(01)
    • [16].玉米秸秆基材料研究进展[J]. 东北农业科学 2019(06)
    • [17].丘陵区秸秆肥料化利用的问题与对策[J]. 农业与技术 2020(05)
    • [18].黑龙江省秸秆资源储量及其分布特征[J]. 科学技术创新 2020(08)
    • [19].密山市秸秆资源综合利用现状·存在问题及建议[J]. 安徽农业科学 2020(07)
    • [20].高效利用“秸能”,共建美丽乡村——“互联网+秸秆”的离田创收思路[J]. 农村经济与科技 2020(04)
    • [21].秸秆综合利用与农业生态环境保护探究[J]. 山西农经 2020(06)
    • [22].庄稼秸秆切勿焚烧 过失酿祸也可定罪[J]. 云南农业 2020(02)
    • [23].玉米秸秆的机械化处理方式与发展特点[J]. 农机使用与维修 2020(04)
    • [24].辽宁省秸秆综合利用问题研究[J]. 农业经济 2020(04)
    • [25].秸秆能源化利用技术探讨[J]. 农业科技与信息 2020(05)
    • [26].黑龙江省秸秆综合利用探析[J]. 农场经济管理 2020(04)
    • [27].黑龙江省两区秸秆综合利用现状、途径及对策[J]. 湖北农机化 2020(05)
    • [28].浅谈秸秆综合利用技术[J]. 河北农机 2020(04)
    • [29].秸秆捆烧技术研究现状与展望[J]. 现代化工 2020(07)
    • [30].秸秆资源综合利用研究[J]. 现代农业 2020(06)

    标签:;  ;  ;  ;  ;  

    利用煤矸石/粉煤灰和作物秸秆研制含硅有机复合肥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