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支撑及少支撑框架结构抗震性能研究

钢支撑及少支撑框架结构抗震性能研究

论文摘要

震害调查表明,增设少量的钢支撑是提高框架结构抗倒塌能力的一种有效方法。本文首先研究了钢支撑(包括单杆支撑和交叉支撑两种形式)的滞回特性,提出了其滞回曲线的模拟方法。由于方钢管支撑截面双轴对称,在实际工程中应用广泛,本文对方钢管支撑的断裂延性(fracture ductility)进行了研究并提出预测公式。接着开展了方钢管支撑的拟静力试验研究,验证了滞回曲线模拟方法的准确性并修正了断裂延性的预测公式。在钢支撑研究的基础上,对7个布置了少量钢支撑的框架结构进行非线性静力推覆分析,研究了其在小震下的正常使用功能和大震下的抗倒塌性能。主要研究工作和成果如下:(1)解决了钢支撑的模拟方法问题。利用集中塑性铰法对钢支撑的骨架曲线进行了模拟;分别采用现象描述法和有限元法对其滞回曲线进行了模拟。开展了2个方钢管单杆支撑和2个交叉支撑的拟静力试验研究,验证了以上模拟方法的准确性。(2)建议了方钢管支撑断裂延性的预测公式。统计了9组单杆支撑和1组交叉支撑的试验数据,对已有预测公式的准确性进行分析,提出了考虑更全面,与统计结果更加吻合的预测公式。通过试验研究对上述预测公式作了进一步修正,供工程设计人员与相关研究人员参考。(3)提出了钢支撑的性能化设计方法。推导了支撑轴向变形与结构层间位移角之间固定的几何关系,由规范中框架结构的层间位移角限值,可以选择相应的钢支撑材料特性、截面尺寸和布置倾角,以满足钢支撑在小震下不屈曲,大震下不断裂的性能要求。(4)定义了少支撑框架结构的概念。按现行抗震规范中7度抗震设防要求设计了7个典型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对设置不同少量钢支撑的框架完成了整体模型的非线性静力推覆分析(Pushover)。在研究了其在小震和大震下的性能后,对少支撑框架结构作出定义:在基本振型地震作用下,框架底部所承担的地震倾覆力矩大于结构总倾覆力矩的60%。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现有支撑类型
  • 1.2.2 普通钢支撑性能
  • 1.2.3 少支撑框架结构
  • 1.3 本文研究内容
  • 第2章 钢支撑性能及模拟方法
  • 2.1 单杆支撑性能研究
  • 2.2 单杆支撑模拟方法
  • 2.2.1 集中塑性铰法
  • 2.2.2 现象描述法
  • 2.2.3 物理模型法
  • 2.2.4 纤维模型法
  • 2.3 交叉支撑性能研究及模拟方法
  • 2.3.1 压杆计算长度的理论推导
  • 2.3.2 交叉支撑模拟方法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方钢管支撑断裂延性研究
  • 3.1 概述
  • 3.2 评价指标
  • 3.3 单杆支撑的断裂延性公式
  • 3.4 单杆支撑试验的统计
  • 3.5 断裂延性公式的比较分析
  • 3.5.1 断裂延性的影响参数
  • 3.5.2 影响参数的分析
  • 3.5.3 各公式优劣的分析
  • 3.5.4 对断裂延性公式的进一步讨论
  • 3.6 交叉支撑断裂延性公式
  • 3.7 本章小结
  • 第4章 方钢管支撑抗震性能试验研究
  • 4.1 试验背景
  • 4.2 试验概述
  • 4.3 试件设计
  • 4.4 材性试验
  • 4.5 加载方案及测点布置
  • 4.6 试件破坏过程
  • 4.6.1 试件 CB60-3-34
  • 4.6.2 试件 CB70-4-34
  • 4.6.3 试件 SB80-4-34
  • 4.6.4 试件 SB70-4.5-34
  • 4.6.5 试件 TB70-4.5-34
  • 4.7 试验结果分析
  • 4.7.1 滞回曲线的模拟
  • 4.7.2 断裂延性的预测
  • 4.7.3 钢支撑的平面外变形
  • 4.7.4 钢框架柱的竖向变形
  • 4.8 本章小结
  • 第5章 少支撑框架结构定义及性能研究
  • 5.1 概述
  • 5.2 平面框架中钢支撑截面的选择方法
  • 5.2.1 小震下钢支撑的性能要求
  • 5.2.2 大震下钢支撑的性能要求
  • 5.2.3 钢支撑的最优倾角范围
  • 5.2.4 钢支撑的布置方法
  • 5.3 整体框架中钢支撑布置的合理数量
  • 5.3.1 建模流程
  • 5.3.2 计算结果的统计与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相关论文文献

    • [1].考虑支撑断裂及节点板作用的中心支撑框架抗震性能研究[J]. 工程力学 2020(10)
    • [2].扇形段与支撑框架之间的装配检测工装[J]. 重工与起重技术 2011(03)
    • [3].混合防屈曲支撑框架[J]. 钢结构 2014(05)
    • [4].防屈曲支撑框架设计方法研究[J]. 建筑结构 2010(01)
    • [5].隅撑-支撑框架结构在建筑抗震中的应用[J]. 大众科技 2009(06)
    • [6].弱剪型支撑框架的抗震性能研究[J]. 大连海事大学学报 2009(02)
    • [7].钢结构主厂房采用“支撑框架”体系的设计体验——“支撑框架”体系与“框架-支撑”体系的对比[J]. 武汉大学学报(工学版) 2009(S1)
    • [8].用拟静力法对斜隅支撑框架的地震反应分析[J]. 铁道建筑 2008(12)
    • [9].防屈曲支撑框架体系按延性方法设计探讨[J]. 山西建筑 2008(32)
    • [10].某养护中心办公楼两种支撑框架对比分析[J]. 低温建筑技术 2017(04)
    • [11].错列支撑框架结构弹性抗震性能分析[J]. 四川建筑科学研究 2012(06)
    • [12].基于性能的几种钢结构支撑框架体系应用研究[J]. 山西建筑 2009(21)
    • [13].计算机生成兵力建模仿真支撑框架[J].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2008(01)
    • [14].钢结构支撑框架体系柱拼接设计探讨[J]. 武汉大学学报(工学版) 2013(S1)
    • [15].强支撑框架理论在港口钢结构栈桥中的应用[J]. 水运工程 2012(02)
    • [16].纯钢框架、普通支撑框架和防屈曲耗能支撑框架的抗震性能对比分析[J]. 四川建材 2010(02)
    • [17].自恢复耗能支撑框架结构滞回特性模拟分析[J]. 天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版) 2016(10)
    • [18].自复位支撑框架体系的抗震性能分析[J]. 工程抗震与加固改造 2014(01)
    • [19].支撑框架结构中支撑形式综述[J]. 工业建筑 2011(08)
    • [20].一种用于塑料编织集装袋料口结带的加工装置[J]. 塑料包装 2019(05)
    • [21].装有腹板式钢制防屈曲支撑框架结构振动台试验及分析[J]. 振动与冲击 2014(16)
    • [22].防屈曲支撑框架体系按延性方法设计与按现行规范设计对比[J]. 工程抗震与加固改造 2013(01)
    • [23].强支撑框架在转炉炼钢工程中的应用[J]. 水利与建筑工程学报 2010(05)
    • [24].钢结构中心支撑框架的抗震承载力设计[J]. 钢结构 2008(09)
    • [25].错列防屈曲支撑框架结构弹塑性时程分析[J]. 低温建筑技术 2015(08)
    • [26].基于ANSYS约束屈曲支撑框架结构分析[J]. 四川建筑科学研究 2011(02)
    • [27].钢结构主厂房采用“支撑框架”体系的设计体验——结构布置[J]. 武汉大学学报(工学版) 2009(S1)
    • [28].防屈曲支撑框架与普通支撑框架的抗震性能比较[J]. 工业建筑 2009(S1)
    • [29].光伏组件及其支撑框架风振响应分析[J]. 浙江建筑 2013(01)
    • [30].按规范设计的钢筋混凝土同心支撑框架在水平荷载作用下的非线性性能[J]. 钢结构 2010(06)

    标签:;  ;  ;  ;  ;  

    钢支撑及少支撑框架结构抗震性能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