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6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门诊急救护理对策及效果评价

126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门诊急救护理对策及效果评价

娄底市中医医院湖南娄底417000

【摘要】目的探讨门诊急救护理对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抢救对策及效果,并对其进行评价。方法:随机选取我院于2012年6月-2016年1月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252例,分为试验组126例,进行细致急救护理;对照组126例,进行常规护理,分析评价两组患者的出院时间、死亡率、满意度、治愈率等。结果:采用针对性急救护理可以明显缩短住院时间、降低死亡率、提高患者的满意程度,试验组的治愈率(93.7%)与对照组(78.9%)对比,P<0.05,具有统计学差异。结论:合理、细致的门诊急救护理对策可以提高患者的治愈率,降低患者的死亡率,使患者对急救护理的态度更加满意。值得临床借鉴。

【关键词】急性心肌梗死;急救护理对策

急性心肌梗死是冠状动脉急性、持续性缺血缺氧所引起的心肌坏死[1],临床上多有剧烈而持久的胸骨后疼痛,硝酸酯类药物不能完全缓解,伴有血清心肌酶活性增高及进行性心电图变化,可并发心律失常、休克或心力衰竭,常可危及患者的生命[2-3]。我国的急性心肌梗死的发病率为45/10万~55/10万[4],因此,临床上对于此疾病的护理抢救显得非常重要。本实验主要探讨了门诊急救护理对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抢救对策及效果。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我院于2012年6月-2016年1月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252例,分为试验组126例,包括80例男性患者,46例女性患者,年龄范围在41-85岁之间,平均年龄为(54.2±1.4)岁,患者从发病到进行抢救的时间为2-8小时,平均为(5.5±2.1)小时;对照组126例,包括男性患者76例,女性患者50例,年龄范围在44-82岁之间,平均年龄为(55.7±1.3)岁,患者从发病到进行抢救的时间为2-8.2小时,平均为(5.6±2.3)小时。排除先天性心脏病、先天性心功能不全、不愿意接受医治的患者等,对患者的基本资料进行统计学检验,不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所得数据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护理对策:⑴基础抢救措施:护理人员必须在患者入院前做好抢救准备,确保患者一旦入院就可以立即实施抢救工作,给予患者吸氧[5],并且需要及时检查患者的各项生命体征,对病情做出有效的总结。⑵检测患者心电:抢救过程中要一直监测记录患者的心律和血压,需要护理人员对患者进行心电图检查,并根据检查结果确定心肌梗死的发生部位。如果患者出现休克,需要立即进行气管插管,并给予高浓度面罩给氧,根据患者病情给予阿司匹林,防止血小板聚集[6]。⑶止痛:如果患者出现剧痛,护士可以根据医嘱对其注射镇痛药,在医治过程中,要严格比照说明书注射用药。⑷打开静脉通道:护士在进行抢救时需要对患者实施静脉通道,防止患者出现呼吸骤停,并为患者的下一步医治打好基础。⑸心理护理:患者不仅要承受疾病的身体折磨,还需要承受巨大的心理压力,因此,临床护士需要对患者进行心理指导,引导患者在生活中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健康饮食,对患者的不良生活习惯进行纠正,同时,对患者的家属进行指导,增加患者的医治信心,让患者主动的接受医治。

对照组实施上述前三条护理对策,试验组实施上述所有护理对策。

1.3疗效评价指标

观察记录两组患者的心肌梗死发病时间、住院天数、死亡率、满意度等[7]。

1.4统计学方法

通过t检验比较计量资料的组间差异,用x±s表示;计数资料用构成比或者率来表示,进行χ2检验,以α=0.05为标准,如果P<0.05,则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治愈率比较

试验组的死亡人数为2例,对照组的死亡人数为5例,因此,试验组治愈率为93.7%,显然高于对照组(78.9%),P<0.05,具有统计学差异,详情见表1。

注:*视为与对照组对比,P<0.05。

.3护理对策比较

对照组的护理对策属于常规护理,试验组的护理对策属于细致化护理,和对照组相比,试验组的护理对策能更好的帮助患者进行医治,减少患者的痛苦,增加患者的医治信心。

3讨论

急性心肌梗死是一种突发性的疾病,致死率较高,抢救不及时会迅速危及生命[8],近年来,我国心肌梗死的发病率逐渐增高,因此,精确的护理对于医治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抢救及效果显得非常重要。

本实验主要探讨门诊急救护理对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抢救对策及效果,并对其进行评价。试验组治愈率为93.7%,显然高于对照组(78.9%),P<0.05,具有统计学差异;试验组的满意率为84.9%,显然高于对照组(65.1%),P<0.05,差异具有意义。试验组的护理对策能更好的帮助患者进行医治,减少患者的痛苦,增加患者的医治信心。因此,细致的护理对策可以降低患者的死亡率、提高患者的出院率,并且能让患者对护士的服务感到更加满意。

综上所述,合理、细致的门诊急救护理对策可以提高患者的治愈率,减少患者的死亡人数,使患者对急救护理的态度更加满意。值得被临床护理借鉴。

参考文献:

[1]植秀珍,陈锦坚,刘超群.急救护理路径对抢救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效果[J].现代医院,2013,13(3):72-74.

[2]张丽英.急性心肌梗死门诊急救护理体会[J].实用临床医学,2014,15(2):120-122.

[3]黄云.院前急救护理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预后的影响[J].求医问药,2013,18(24):265-266.

[4]陈艳玲,胡怀岭.急性心肌梗死缓患者的预见性风险评估及护理对策[J].岭南急诊医学杂志,2013,18(2):150-152.

[5]吴丽梅.急性心肌梗死门诊急救护理体会[J].中国农村卫生,2015,12(66):48.

[6]赵爱红,闫润,马莹等.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静脉溶栓治疗的护理体会[C].2013年河南省中医护理学术发展研讨会论文集.西安:西安财经电子大学出版社,2013:372-373.

[7]赵树娟,孙晔,张华等.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急救绿色通道运行现状分析及对策[J].护理学报,2014,21(7):57-60.

[8]陈竹芳,黄鹤.优化急救护理流程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救治的影响[J].中国现代医生,2013,19(32):432-433.

标签:;  ;  ;  

126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门诊急救护理对策及效果评价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