嵌入式信息终端自适应浏览器的设计与实现

嵌入式信息终端自适应浏览器的设计与实现

一、嵌入式信息终端上自适应浏览器的设计与实现(论文文献综述)

杨丽珏[1](2021)在《焊接信息远程监控与质量评估系统》文中认为目前焊接企业主要是通过人工来完成焊接信息的采集、监控并对焊接质量进行评估,成本高、效率低的同时,无法满足现代化焊接技术的需求。随着被称为信息物理系统融合的德国“工业4.0”的提出,我国提出了“中国制造2025”发展战略,工业生产将进入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的阶段,将智能生产和制造的实现视为现阶段发展的重点,随着各类智能传感器、无线通信技术在工业领域的广泛应用,以及深度学习理论在图像检测方向的发展趋势,在原有基础上增加“远程信息监控与质量评估系统”,实现焊接过程数据的采集、远程监控和焊接质量评估,有潜力增强焊接制造行业的经济竞争力。本文针对焊接生产企业顺应数字化发展工业大趋势和数字化车间的需求,设计焊接信息远程监控与质量评估系统。利用嵌入式开发技术,从芯片选型、芯片特性等方面介绍了以STM32F103VET6为核心的主控单元,通过对中断控制模块、温度采集模块、位置信息采集模块、电压采集模块的硬件连接和软件设计,实现焊接生产过程中涉及到包括实时温度、经纬度、海拔、电压在内的重要焊接信息的实时采集。上位机通过串口与STM32通信,采用VS2010中的MFC平台进行人机界面系统总体设计,按键调用摄像头对焊接图像的实时捕捉并上传到云存储平台。以TCP透传协议为接入方式,4G无线通信网络作为数据传输渠道,将STM32各传感器模块采集到的焊接信息上传到中国移动公司物联网云平台OneNET,在云平台设计UI监控界面,进行焊接信息的实时监控。采用Restful API为交互方式从OneNET云平台获取资源,开发后台信息管理系统,进行Web应用程序开发,设计MySQL后台数据库结构,实现焊接信息的存储,以及对历史数据的查询和展示。根据焊缝存在的焊接缺陷制定焊接质量评估标准,选择Tensorflow框架构建卷积神经网络(CNN)对采集到的焊接图片进行焊接质量的评估。最后对各个模块以及整体系统进行硬件搭建和软件开发测试。本文的焊接信息远程监控与质量评估系统满足设计需求,能够降低人力成本,规范焊接生产管理,提高焊接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陈慧[2](2021)在《基于物联网的温室大棚智能监控系统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温室大棚能够为农作物创造适宜的生长环境,促进农作物的高效优质生产。随着物联网技术的应用,温室大棚管理正朝着智能化、信息化的方向发展。为此,本论文研究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温室大棚智能监控系统,通过传感器采集大棚内环境参数,采用无线通信技术上传至远程监控平台,供用户查看与控制,以此实现对温室环境的智能化监控。本论文主要的研究内容如下:(1)开展系统需求分析,进行总体方案设计,并对涉及到的关键技术作出介绍。系统由控制终端、嵌入式网关以及远程监控平台三部分组成,控制终端用于采集温室环境参数,并基于Zig Bee无线通信网络进行本地数据传输;嵌入式网关负责接收控制终端上传的数据,经数据处理后,利用NB-Io T无线通信完成数据的远程传输;远程监控平台包括服务器、数据库以及客户端三部分,服务器用来接收嵌入式网关上传的温室环境数据,数据库负责存储相关数据,客户端提供WEB网页进行展示,满足用户数据查询以及远程控制的需求。(2)系统软硬件设计。硬件设计包括控制终端和嵌入式网关两部分,主要进行器件选型、功能模块电路设计。软件设计包括控制终端和嵌入式网关两部分,主要对Zig Bee无线通信网络、STM32微控制器、NB-Io T无线通信等进行软件设计,并针对性的制定数据通信协议,保障数据的安全有效传输。(3)远程监控平台设计,基于阿里云服务器对服务器、数据库以及客户端等三部分展开设计。服务器采用Spring Boot框架与客户端进行交互,利用NIO网络模型与嵌入式网关建立数据通信;采用MySQL数据库存储相关数据,方便客户端查询及调用;客户端以Vue.js框架为核心完成WEB网页的设计。(4)针对温室环境特点,研究基于数据融合及模糊控制的智能控制方法。首先采用数据融合对采集的环境参数进行预处理,提高数据的可靠性及数据融合精度,然后利用模糊控制思想,建立多输入、多输出的模糊控制系统,控制执行机构工作状态,使温室环境快速接近设定值,并维持在稳定状态,满足温室环境的控制需求。(5)系统测试与分析,搭建实验测试平台,对数据采集、数据传输、远程监控平台以及智能控制方法等功能分别测试。测试结果表明,系统可实现对温室环境数据的采集以及可靠传输,远程监控平台可进行数据查看、数据存储以及远程控制,系统能实现对温室环境的有效调节。

戚逸然[3](2020)在《基于NB-IoT的垃圾回收智能管理系统研究与实现》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智能终端涌现出来,一方面便利了人们的日常生活,提升了人们的生活品质;另一方面爆炸式地数据增长使得传统的物联网架构不堪重负,有限的带宽无法支撑如此庞大数量的异构终端请求,特别是某些应用场景对实时性的需求。目前,智慧城市的建设如火如荼,垃圾的回收管理更是其中的重点,如何高效、低成本地管理城市垃圾是智慧城市发展中亟待解决的问题。为此,本文主要研究与实现一个高效的垃圾回收管理系统。一般而言,垃圾管理过程主要分为清运与投放两部分。本文首先针对垃圾清运过程,提出了基于边缘计算的智慧垃圾监控清运方案。该方案结合边缘计算与窄带物联网(Narrow Band Internet of Things,NB-IoT)技术,利用放置在垃圾桶中的智慧终端,将垃圾桶的环境感知数据周期性地发送给边缘服务器,服务器运行的人机交互程序从而提供高效地管理,降低管理成本。然后,本文针对垃圾投放过程设计了基于嵌入式人工智能的垃圾投放管理方案。该方案将人工智能模型移植到智慧终端中,终端可以在人们投放垃圾时对垃圾进行分类,人们则根据投放的垃圾获得对应的积分。最后,基于上述两种方案,本文提出了基于NB-IoT的垃圾回收智能管理系统,该系统实时监控垃圾桶状态,并提供高效的管理平台,终端运行的机器学习模型则可对垃圾进行分类。真实实验表明,本系统具有相当高的稳定性与实时性,能够有效提升垃圾监控清运的效率,终端的垃圾分类模块使人们在投放垃圾时可以获得对应的积分,且垃圾分类模型的准确率也达到了 81.75%。

魏晨[4](2020)在《面向WebAR的三维模型分层压缩与动画动态绑定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增强现实AR(Augmented Reality)是一种将虚拟信息实时叠加到真实环境,使虚拟物体和真实世界无缝融合的技术,具有沉浸感高、算法复杂、时延敏感的特点。增强现实的实现包括:基于专用设备的AR、基于APP的移动AR、基于浏览器的移动WebAR。WebAR依赖浏览器技术,具有轻量级、跨平台、低成本等特性。与前两者不同,构建WebAR页面所需资源,包括运动追踪、虚实渲染等AR算法文件及三维模型文件,都存储在服务器端且仅在用户请求页面时才开始下载传输,下载完成后浏览器执行AR算法同时构建渲染三维模型。WebAR面临以下挑战:运动追踪等算法复杂度高,计算密集;三维模型文件体积大,实时数据传输量大,渲染复杂度高,传输和渲染时延高且时延在网络及性能条件异构的移动终端具有明显的差异性。针对上述挑战,本文将构建WebAR页面的时延定义为虚拟对象首次渲染与呈现时间FPDT,并以降低FPDT为目标,提出两种针对三维网格模型构建与渲染的优化机制,具体工作如下:(1)针对三维静态网格模型,提出顶点合并因子的定义及计算公式,基于顶点合并因子提出一种用于WebAR的三维网格模型压缩算法及恢复重建方法。结合遗传算法,提出面向WebAR的三维模型分层压缩与自适应传输机制,以能够保持原模型视觉特征的简化模型作为初始构建与渲染基模型,减少构建WebAR页面时的数据传输量与计算量,并能够在客户终端逐步进行简化模型的后续恢复与重建。(2)针对三维动画网格模型,提出三维动画分离及动态绑定的概念。针对动画绑定时机,基于扩展的射线检测技术提出一种三维模型的交互控制机制。基于上述提出的概念及交互控制机制,提出面向WebAR的三维模型动画分离与动态绑定机制,以三维静态模型作为基模型,并根据用户的交互事件,实时下载动画数据文件并完成动态绑定,降低与构建WebAR页面无关的动画数据量。为验证上述工作有效性,本文对两种优化机制进行了功能和性能测试。结果表明,其能够有效降低40%-60%的FPDT,改善AR体验。

王璐[5](2019)在《基于网页推送的DMB信息发布技术研究及实现》文中指出通过DMB(Digital Multimedia Broadcasting,数字多媒体广播)向LCD智能终端无线推送多媒体信息,是近年来出现的一项新的信息发布技术。由于该技术覆盖范围广、终端易管理等特点使DMB在公共信息发布领域具有明显优势。目前DMB在LCD终端的设计模式是通过预先设计的UI界面来制定发布端数据类型和复合形式。因此在工程应用中,为满足用户不同需求,则出现发布端和接收端软件版本较多、维护工作量巨大等问题。本课题针对上述工程问题,利用网页简易性和可移植性优势,设计一种基于网页推送的DMB信息发布技术。在发布端,设计了网站业务模块和业务处理模块。网站业务模块通过Web技术建立一个管理网站对上传信息进行存储,并利用后端技术实现网页的自动生成和指令信息的发布功能;业务处理模块配合实验室已有的发射软件,从网站业务模块的数据库中获取传输队列,并经过基于断点续存的TDC(Transparent Data Channel,透明数据通道协议)编码方式打包,传输至DMB系统进行广播。在接收端,设计了插座式接收机和LCD应用模块。插座式接收机通过嵌入式开发,实现数据接收以及远程控制终端开关功能;LCD应用模块是基于安卓开发的应用软件,通过调用浏览器方式替换复杂的界面设计从而兼容大部分DMB在LCD终端上的应用模式,再经过TDC解码、断点续存技术以及处理由发布端发送的指令信息,实现网页数据的显示和管理,例如删除、修改等。最后对整个系统进行测试,测试结果表明:(1)在512Kbps信道码率下,500KB网页文件在10秒内显示,5KB指令信息在1秒内实现,且由于网站业务模块开发使整个系统具有简单易用、后期易管理等特点,满足设计要求。(2)接收软件在Android 4.4.2、双核CPU、1GBRAM长期运行,CPU使用率在50%60%之间,运行内存在90105MB之间;当PBER(Pseudo Bit Error Rate,伪误码率)小于600E-4时,大部分网页文件可在DMB第一轮循环中即可显示,当PBER大于1300E-4时,接收端虽无法收到数据,但可以通过读取缓存文件方式保证程序正常运行,证明整个系统在接收设备性能较差以及信号质量较差条件下的可靠性。

李鸿扬[6](2018)在《基于SSH反向隧道技术的智能家居远程安防监控系统的设计与研究》文中指出在人工智能、物联网技术快速发展的大环境下,“智能家居”开始走进了人们的生活和家庭。与此同时,随着社会的发展,不安全因素随之增多,防火防盗等安防问题成了家居生活的首要需求。视频监控系统作为智能家居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最初主要应用在大型会场、超市、银行等公共场所,近年来,家用视频监控系统发展十分的迅速,但相比于公共场合,视频监控系统家用化不仅需要融入智能家居系统,更要面临家用环境对成本、体积、功耗、实用、便捷等方面的严苛挑战,当下一套安防监控系统昂贵的价格是其推广普及最大的阻碍。基于以上需求,本文设计了一种低功耗、低成本、兼容性好、易布置、便捷实用的智能家居远程安防监控系统。系统以ARM9系列处理器作为核心硬件平台,嵌入式Linux操作系统作为软件平台,B/S架构作为客户端实现方式,并基于SSH安全外壳协议解决了公网传输中的NAT穿透问题,实现数据加密传输。系统主要包括三个部分:前端数据采集/控制子系统、Web服务器基站和Web客户端。①前端子系统以Arduino微控制器为核心,实现数据采集、监测与控制,该子系统与Web服务器基站通过Zigbee无线组网技术实现局域网通信,采集的数据以数据库的形式存储在Web服务器基站中:②Web服务器基站搭建于S3C2440处理器上,视频方面以尽量减少系统开支为目标,在轻量级视频服务器项目MJPG-streamer的基础上进行二次开发,并基于OpenCV图像库进行视频运动目标检测,另一方面作为前端子系统与Web客户端之间的中转站,储存Web浏览器访问的静态网页、CGI程序和数据库文件;③Web客户端通过HTTP协议通信,使浏览器可以在线访问本地数据和监管设备,实现远程监控与交互。在运动目标检测方面,本课题采用了人体红外传感器检测和机器视觉检测的双重检测,并提出了一种适用于嵌入式设备的基于帧间差分法和背景差分法改进的多阈值运动目标检测算法,通过仿真实验对比几种经典算法,该算法的检测效果和实时性较好。本课题设计的智能家居远程安防监控系统实现了用户通过手机浏览器远程访问系统,查看实时监控视频与历史安全信息,还可远程控制电路、电器开关。当用户未登录系统时,系统通过各传感器以及运动目标图像算法检测家居环境的温度、湿度、露点、烟雾、有害气体、可疑入侵等信息,一旦达到报警阈值,将由GSM模块发送短信报警和现场蜂鸣器报警。

赵兴利[7](2017)在《面向危化品运输的车载智慧物联终端系统及关键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我国石化行业的迅速发展,危险化学品(以下简称“危化品”)需求和产量都随之增加。这些危化品主要经过公路运输到达指定地点,在运输过程中一旦发生事故,会对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和周围生态环境造成很大的威胁。如何对危化品进行安全高效的运输,并且能实时监测危化品的运输状态,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面向危化品公路运输存在的安全性问题,围绕提高危化品车辆智能预警、追踪定位、监控和管理水平,开展了车载智慧物联终端和远程监控中心的研究。本课题主要研究内容及创新点如下:(1)针对危化品运输安全问题,提出了基于物联网和云服务的危化品运输车载智慧物联终端系统解决方案。面向车辆工况信息智能预警和实时监控问题,结合物联网通用架构、数据订阅发布机制、数据传输技术,建立了系统的总体架构,分析了系统运行原理,实现了系统大规模分布式监测,系统具有可扩展性,实时性高的特点。(2)根据车辆工况监测要求,分析研究了车载终端的技术原理,设计了终端监测系统(包括软硬件设计);对于监测数据处理,终端总控节点对终端采集节点上传的数据分别采用阈值判断和基于BP神经网络的“爆胎”预警对危化品车辆进行危险报警和智能预警并将分析结果进行本地显示。危化品车辆的“爆胎”预警实验表明该“爆胎”预警模型可以识别出典型的“爆胎”危险等级,可以满足系统要求。(3)提出并构建了远程监控中心的系统结构,重点对远程监控中心数据库和前端界面进行开发和实验,验证了远程监控中心的实时性和可靠性,对于云服务器深层技术未做研究。

张占营[8](2012)在《普适环境下自组交叉人机交互系统体系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普适计算被视为计算模式发展的重要方向。在普适计算环境下,对于资源的利用和计算的自由性要求越来越高。然而,人机交互的效率成为影响普适计算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普适计算要求计算设备具有上下文感知计算能力、自适应性和持续提供服务能力,但是传统的嵌入式软件体系结构难以适应普适环境下的动态变化,因此,本文使用自组交叉的方式构建动态软件体系结构以实现软件的动态演化和自动重配置,并且把研究重点放在软件体系结构、资源管理和图形交互等方面。具体研究内容如下:(1)在软件体系架构方面,提出了自组交叉人机交互系统软件体系结构。该结构以提高系统自组织协调能力和用户体验为目标,通过引入自组织和交叉方法对传统嵌入式软件架构进行了改造。增强了系统的灵活性和实时性。(2)在无线网络管理方面,提出了无线网络的自组织管理机制。为了适应普适计算环境的动态性和低功耗约束,该机制考虑了无线网络环境的动态变化、网络质量的不稳定性,并且使用了经过优化的基于预测策略的动态电源管理算法,提高了电源的利用效率。(3)在资源调度方面,提出了面向交互的资源调度机制。为了提供一种多任务环境下用户体验保障机制,研究了嵌入式设备上的资源感知的任务调度技术,提出了面向交互的资源调度算法。通过实验证明了方法的有效性。(4)在云端数据服务方面,提出了普适云端数据服务模式,解决了由于云端设备多样性的问题,旨在提供普适的数据服务,解决了界面普适性和服务的无缝连接问题。对于普通网页,提出了基于CSS的布局适配技术,降低了用户交互复杂性,解决小屏幕上一次展现内容有限的问题。此外,还提出了针对各种文档格式的多格式解析引擎系统架构,该架构实现了流式重排版、固定版面缩放等功能,较好地解决了在小屏幕上阅读大幅面内容的问题。最后设计并实现了Readings普适阅读系统,验证本文提出的自组交叉软件体系结构和相关机制可以被应用于实际的交互式嵌入式系统中,从工程实践方面验证本文研究内容的有效性。

丁霞[9](2011)在《基于WAP的嵌入式浏览器的关键技术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嵌入式浏览器技术越来越多的应用在机顶盒、手机、家用电器中,具有巨大的应用前景,不断地受到国内外厂商的重视。如何将嵌入式系统和Internet结合,实现随时随地上网、收发邮件功能,已成为人们关注的重点。因此对嵌入式浏览器一些关键技术进行研究,并且针对目前存在的问题提出新的解决方案有着重要意义。该课题主要是基于WAP的嵌入式浏览器的关键技术的研究。通过阅读目前国内外对嵌入式浏览器的学术报告和文献,了解了嵌入式浏览器的发展现状和特点,研究了WAP的相关技术,同时针对基于WAP的嵌入式浏览器关键技术进行了研究。课题中对嵌入式浏览器的关键技术的研究主要分为两部分:WML文档解析技术和布局技术。WML文档解析技术是由词法分析、语法分析、词义分析三个步骤实现的,针对解析过程中出现的不符合WML语法的页面提出了容错处理技术。通过比对容错处理技术处理的前后,该容错处理技术效果明显,更符合人性化要求。布局技术中,针对传统布局解析算法的缺陷问题,采用了自适应排版算法。在相同的条件下,和传统布局排版技术进行比较,该排版算法布局比较紧凑,极大地节省屏幕空间,能够在较小的屏幕下看到更多的网页信息。最后,该课题以WAP协议为基础,采用Symbian手机操作系统,Carbide C++语言设计了新的嵌入式浏览器。该浏览器成功地实现浏览网页的基本功能以及菜单设置,通过计算该嵌入式浏览器访问页面所用的时间并与其他浏览器访问时间相比,说明该嵌入式浏览器访问页面时解析、布局速度有了明显提高。

刘敏[10](2011)在《嵌入式浏览器网页排版技术研究与实现》文中提出随着信息社会的高速发展,网络成为很重要的信息传播媒介,人们可以随时随地地利用各种嵌入式设备访问网络信息,嵌入式浏览器对此贡献巨大。作为嵌入式设备中非常重要的应用软件,嵌入式浏览器受到越来越多的嵌入式设备厂家关注和开发。因此自主开发嵌入式浏览器意义重大。其中,结合ClearX嵌入式图形系统开发具有控件特性的浏览器ClearBrowser非常具有新意,即为ClearX图形系统增加了控件,也扩展了ClearX控件系统在网页排版中的应用。开发嵌入式浏览器要设计很多功能模块并且涵盖很多网络规范及标准。HTML解析、DOM技术决定浏览器支持的Web标准,也决定着浏览器处理网络文档的总体性能的优劣。为识别HTML文档提供多层次的容错机制,在HTML解析及DOM树的构造中分别采用了添加候补容错文法和标签分优先级的方法。支持许多不完全符合HTML规范的网页的解析,使解析模块高效安全,稳定性好。网页排版技术负责合理安排网页中每个控件的显示位置、及时动态地响应网页内容的变化并对网页显示控件重新布局排版,它是衡量浏览器显示效果及显示速度的一个重要指标。在网页排版模块设计中结合ClearX控件技术,使用位置信息动态反馈机制并支持网页局部重排,有利于网页的局部刷新,提高了网页的显示速度。由专门的排版控件实现这一功能,提高代码的重用率,保证了排版模块的灵活易用性。

二、嵌入式信息终端上自适应浏览器的设计与实现(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嵌入式信息终端上自适应浏览器的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1)焊接信息远程监控与质量评估系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工作的背景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及章节安排
第二章 系统需求分析与总体方案设计
    2.1 需求分析
    2.2 可行性分析
    2.3 系统总体设计方案与框图
    2.4 主要创新点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焊接信息远程监控系统
    3.1 基于STM32的焊接信息采集系统的设计
        3.1.1 主控单元
        3.1.2 红外温度采集单元
        3.1.3 定位信息采集单元
        3.1.4 电压采集单元
    3.2 上位机焊接信息与图像的采集
        3.2.1 STM32与上位机MFC的通信
        3.2.2 实时摄像头调用图像捕捉
        3.2.3 MFC上传图像到存储服务器
    3.3 基于云平台的焊接信息远程监控系统的设计
        3.3.1 OneNET云平台概述
        3.3.2 焊接信息的无线网络传输
        3.3.3 OneNET云平台的设备终端接入
        3.3.4 后台管理系统Web应用程序开发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基于深度学习焊接质量评估
    4.1 深度学习架构选择
    4.2 卷积神经网络(CNN)基础理论
    4.3 焊接质量评估标准
    4.4 基于深度学习的焊接质量评估流程
        4.4.1 数据集的构建
        4.4.2 代价函数的选择
        4.4.3 激活函数选择
        4.4.4 优化器的选择
        4.4.5 构建CNN网络
        4.4.6 避免过拟合
    4.5 云服务器上搭建深度学习平台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系统整体测试与验证
    5.1 硬件数据采集部分测试
    5.2 上位机MFC信息终端界面展示
    5.3 基于云平台的远程监控管理系统相关功能测试
    5.4 Web应用程序测试
    5.5 焊接质量评估准确率测试
    5.6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6.1 全文总结
    6.2 后续工作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2)基于物联网的温室大棚智能监控系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论文结构及内容安排
第2章 系统总体方案设计
    2.1 系统需求分析
    2.2 系统总体方案设计
    2.3 系统关键技术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系统软硬件设计
    3.1 硬件设计
        3.1.1 控制终端硬件设计
        3.1.2 嵌入式网关硬件设计
    3.2 软件设计
        3.2.1 开发环境介绍
        3.2.2 控制终端软件设计
        3.2.3 嵌入式网关软件设计
        3.2.4 通信协议制定
    3.3 本章小结
第4章 远程监控平台设计
    4.1 开发环境介绍
    4.2 远程监控平台架构
    4.3 云服务器选择
    4.4 服务器搭建
    4.5 数据库建立
    4.6 客户端设计
    4.7 本章小结
第5章 智能控制方法研究
    5.1 数据融合算法
        5.1.1 狄克逊准则
        5.1.2 改进型自适应加权融合算法
    5.2 模糊控制算法
        5.2.1 模糊控制器设计
        5.2.2 参数模糊化
        5.2.3 模糊规则制定
        5.2.4 模糊推理及去模糊化
        5.2.5 模糊控制应用设计
    5.3 本章小结
第6章 系统测试与分析
    6.1 系统测试环境搭建
    6.2 功能测试与分析
        6.2.1 数据采集
        6.2.2 数据传输
        6.2.3 远程监控平台
        6.2.4 智能控制方法
    6.3 本章小结
第7章 总结及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和成果

(3)基于NB-IoT的垃圾回收智能管理系统研究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现状
        1.2.1 垃圾管理系统
        1.2.2 遗传算法研究现状
        1.2.3 已有工作存在的问题
    1.3 本文研究内容
    1.4 研究意义
    1.5 论文组织结构
第二章 背景知识
    2.1 边缘计算简介
        2.1.1 边缘计算
        2.1.2 NB-IoT
    2.2 人工智能简介
        2.2.1 人工智能概念
        2.2.2 遗传算法
        2.2.3 卷积神经网络
        2.2.4 嵌入式人工智能
第三章 基于边缘计算的智慧垃圾监控清运方案
    3.1 引言
    3.2 方案设计
        3.2.1 组成模块
        3.2.2 逻辑架构
    3.3 方案实施
        3.3.1 智慧终端
        3.3.2 基于边缘的监控程序
        3.3.3 人机交互系统
        3.3.4 基于遗传算法的路径规划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基于嵌入式人工智能的垃圾投放管理方案
    4.1 引言
    4.2 方案设计
        4.2.1 激励机制
        4.2.2 组成模块
        4.2.3 方案处理流程
    4.3 方案实施
        4.3.1 图像预处理模块
        4.3.2 垃圾分类模块
        4.3.3 积分模块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基于NB-IoT的垃圾回收智能管理系统实现与性能评估
    5.1 引言
    5.2 系统整合与实现
        5.2.1 智慧垃圾桶
        5.2.2 人机交互平台
        5.2.3 垃圾投放分类
    5.3 系统性能评估
        5.3.1 实验方案与性能评估指标
        5.3.2 云服务器与边缘服务器网络状况对比
        5.3.3 系统稳定性与时延分析
        5.3.4 路径规划算法分析
        5.3.5 垃圾分类性能分析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6.1 工作总结
    6.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参与的科研项目
致谢

(4)面向WebAR的三维模型分层压缩与动画动态绑定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内容
    1.3 论文组织结构
第二章 相关技术
    2.1 实时渲染相关技术
        2.1.1 渲染管线
        2.1.2 WebGL基本图元
        2.1.3 着色器
    2.2 Web 3D开发相关技术
        2.2.1 WebGL
        2.2.2 Three.js
    2.3 Web前端开发相关技术
        2.3.1 HTML
        2.3.2 CSS
        2.3.3 JavaScript
        2.3.4 Node.js
    2.4 遗传算法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三维模型的分层压缩与自适应传输机制
    3.1 现有方案存在的问题
    3.2 三维模型的分层压缩与自适应传输机制的架构
    3.3 三维模型的分层压缩与自适应传输机制的设计思想
    3.4 合并顶点计算模块
        3.4.1 三维网格模型压缩算法的顶点合并因子
        3.4.2 三维网格模型顶点和三角面片数据的预处理
        3.4.3 遗传算法的调整算子及步骤
        3.4.4 合并顶点计算模块的设计与实现
    3.5 三维模型分层压缩模块
        3.5.1 三维网格模型顶点和面片的分类
        3.5.2 三维网格模型的分层压缩
        3.5.3 三维模型分层压缩模块的设计与实现
    3.6 三维模型恢复与重建模块
        3.6.1 三维网格模型顶点数据的保存形式
        3.6.2 三维模型恢复与重建模块的设计与实现
    3.7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三维模型的动画分离与动态绑定机制
    4.1 现有方案存在的问题
    4.2 三维模型的动画分离与动态绑定机制的架构
    4.3 三维模型的动画分离与动态绑定机制的设计思想
    4.4 动画分离模块
        4.4.1 三维模型动画的存储形式
        4.4.2 动画分离模块的设计与实现
    4.5 交互控制模块
        4.5.1 射线检测机制的扩展
        4.5.2 交互控制模块的设计与实现
    4.6 动画绑定模块
        4.6.1 三维模型动画的绑定方式
        4.6.2 动画绑定模块的设计与实现
    4.7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测试与分析
    5.1 测试目标
    5.2 测试设备及环境
    5.3 功能测试
        5.3.1 三维模型的分层压缩与自适应传输机制功能测试
        5.3.2 三维模型的动画分离与动态绑定机制功能测试
    5.4 性能测试
        5.4.1 三维模型的分层压缩与自适应传输机制性能测试
        5.4.2 三维模型的动画分离与动态绑定机制性能测试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6.1 工作总结
    6.2 工作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专利

(5)基于网页推送的DMB信息发布技术研究及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注释表
第1章 引言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研究现状
    1.3 论文的主要工作
    1.4 论文的章节安排
第2章 DMB系统介绍
    2.1 DMB系统基本原理
    2.2 DMB业务传输方式
    2.3 DMB业务可靠性技术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基于网页推送的DMB信息发布整体方案设计
    3.1 应用场景分析
    3.2 网页优势
    3.3 总体方案设计
        3.3.1 功能需求
        3.3.2 总体框架
        3.3.3 性能需求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基于网页推送的DMB信息发布端设计
    4.1 网站业务模块设计
        4.1.1 MVC设计模式优势
        4.1.2 网站业务模块框架设计
        4.1.3 控制器功能
        4.1.4 安全性设计
        4.1.5 压力测试
    4.2 业务处理模块设计
        4.2.1 传输程序可靠性机制
        4.2.2 网页信息及指令信息获取
    4.3 网页推送信息技术研究
        4.3.1 DMB传输方式选择
        4.3.2 网页推送信息编码方式
        4.3.3 网页推送信息实验结果与分析
        4.3.4 基于断点续存的推送信息编码方式扩展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基于网页推送的DMB接收端设计
    5.1 插座式DMB接收机设计
        5.1.1 DMB接收机结构
        5.1.2 插座式接收机硬件结构设计
        5.1.3 插座式接收机底板硬件设计
        5.1.4 插座式接收机底板PCB设计
        5.1.5 控制终端电源开关功能实现
    5.2 LCD应用模块设计
        5.2.1 基于断点续存的网页信息解码模块
        5.2.2 基于断点续存的推送信息技术实验结果与分析
        5.2.3 网页更新模块设计
        5.2.4 基于屏幕自适应网页文件设计
    5.3 本章小结
第6章 系统测试
    6.1 测试平台搭建
        6.1.1 DMB发射系统搭建
        6.1.2 基于网页推送的DMB信息发布端搭建
        6.1.3 基于网页推送的DMB信息接收端搭建
    6.2 测试内容
        6.2.1 网页上传系统功能测试与结果
        6.2.2 网页操作系统功能测试与结果
        6.2.3 LCD终端系统消耗测试与结果
    6.3 实验结果分析
        6.3.1 DMB信息发布应用功能对比
        6.3.2 DMB信息发布应用性能对比
    6.4 本章小结
第7章 结束语
    7.1 主要工作与创新点
    7.2 后续研究工作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从事的科研工作及取得的成果

(6)基于SSH反向隧道技术的智能家居远程安防监控系统的设计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2 国内外的研究现状与发展历史
        1.2.1 智能家居系统研究现状
        1.2.2 视频监控系统的发展历史
        1.2.3 家用安防监控系统研究现状
    1.3 公网通信
    1.4 嵌入式操作系统
    1.5 本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
    1.6 本文的章节安排
第2章 系统的总体设计与硬件平台搭建
    2.1 需求分析
    2.2 系统的总体设计
    2.3 硬件平台的搭建
        2.3.1 Web服务器基站
        2.3.1.1 S3C2440微处理器
        2.3.1.2 GSM模块
        2.3.1.3 USB摄像头
        2.3.1.4 无线透传模块
        2.3.2 前端数据采集/控制子系统
        2.3.2.1 微控制器
        2.3.2.2 人体红外检测传感器
        2.3.2.3 烟雾/有害气体报警传感器
        2.3.2.4 蜂鸣器
        2.3.2.5 温湿度传感器
        2.3.2.6 继电器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本地服务器端软件设计方案
    3.1 视频方案
        3.1.1 方案的总体设计
        3.1.2 图像的采集流程
        3.1.3 视频的压缩流程
        3.1.4 视频的传输流程
    3.2 安防模块设计
        3.2.1 前端数据采集/控制子系统软件设计
        3.2.2 基于OpenCV运动目标检测
        3.2.3 基于GSM的报警模块设计
    3.3 SQL数据库设计
        3.3.1 嵌入式数据库SQLite简介
        3.3.2 SQLite常用API函数
        3.3.3 SQLite数据库设计
    3.4 Zigbee无线组网
        3.4.1 局域网组网方式
        3.4.2 Zigbee的网络拓扑结构
        3.4.3 Zigbee模块配置和节点工作流程
    3.5 多线程设计
    3.6 串口通信设计
    3.7 Socket网络编程
    3.8 移植与测试
    3.9 本章小结
第4章 基于OpenCV的运动目标检测算法研究
    4.1 OpenCV简介
    4.2 图像预处理
        4.2.1 图像灰度化
        4.2.2 图像滤波
        4.2.3 Sobel边缘检测
        4.2.4 形态学处理
    4.3 常用的运动目标检测算法
        4.3.1 帧间差分法
        4.3.2 背景差分法
        4.3.3 混合高斯背景建模法
        4.3.4 ViBe算法
    4.4 基于帧间差分法和背景差分法改进的多阈值运动目标检测算法
        4.4.1 算法概述
        4.4.2 算法步骤
        4.4.3 多阈值设定
    4.5 算法测试与分析
    4.6 本章小结
第5章 B/S架构客户端的设计与实现
    5.1 B/S架构与C/S架构
    5.2 浏览器客户端设计
        5.2.1 嵌入式Web服务器Boa的简介
        5.2.2 HTML表单设计
        5.2.3 CSS层叠样式表
    5.3 CGI程序设计
        5.3.1 CGI简介
        5.3.2 CGI程序的工作步骤
        5.3.3 CGI编程语言的选择
        5.3.4 CGI程序的设计与实现
    5.4 客户端测试结果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基于SSH协议的公网通信与测试
    6.1 NAT穿透
    6.2 SSH协议简介
    6.3 SSH安全验证
        6.3.1 口令验证
        6.3.2 密钥验证
    6.4 基于SSH反向隧道技术的NAT穿透
        6.4.1 SSH端口转发
        6.4.2 建立SSH反向隧道
        6.4.3 云服务器端配置
    6.5 公网通信测试与分析
    6.6 本章小结
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已发表和录用的论文
参与的科研项目及成果
致谢

(7)面向危化品运输的车载智慧物联终端系统及关键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危化品运输在途监测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危化品运输在途监测国外研究现状
        1.2.2 危化品运输在途监测国内研究现状
    1.3 研究目标与研究内容
        1.3.1 研究目标
        1.3.2 主要研究内容
第二章 车载智慧物联终端系统分析与框架构建
    2.1 车载智慧物联终端系统功能需求分析
    2.2 监测物理量及监测点
    2.3 车载智慧物联终端系统总体架构
        2.3.1 感知层分析与构建
        2.3.2 传输层分析与构建
        2.3.3 应用层分析与构建
    2.4 系统关键技术研究分析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终端采集节点研究
    3.1 车辆速度采集节点研究
        3.1.1 车辆速度采集节点硬件开发
        3.1.2 车辆速度采集节点软件开发
    3.2 危化品状态采集节点研究
        3.2.1 危化品状态采集节点硬件开发
        3.2.2 危化品状态采集节点软件开发
    3.3 胎温胎压采集节点研究
        3.3.1 胎温胎压采集节点硬件开发
        3.3.2 胎温胎压采集节点软件开发
        3.3.3 无线采集节点功耗测试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终端总控节点研究与测试
    4.1 终端总控节点结构
    4.2 终端总控节点硬件开发
        4.2.1 终端总控节点控制器选型
        4.2.2 GPS定位模块接口电路
        4.2.3 3G模块接口电路
    4.3 终端总控节点软件开发
        4.3.1 车辆工况数据处理程序
        4.3.2 CAN总线数据接收程序
        4.3.3 ZigBee无线数据接收程序
        4.3.4 车辆定位数据接收程序
    4.4 数据传输可靠性测试
    4.5 本地显示功能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车辆工况数据处理及分析
    5.1 车辆工况数据处理流程
    5.2 车辆工况数据阈值判断
    5.3 基于多传感器数据融合的爆胎预警
        5.3.1 危化品车辆爆胎的影响因素
        5.3.2 数据融合方法
        5.3.3 爆胎预警的数据融合实现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远程监控中心设计与测试
    6.1 远程监控中心总体架构
    6.2 数据存储服务
    6.3 WEB服务
        6.3.1 WEB服务功能架构
        6.3.2 WEB服务开发及测试
    6.4 本章小结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7.1 总结
    7.2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所取得的相关科研成果
致谢

(8)普适环境下自组交叉人机交互系统体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问题提出的历史背景
        1.1.1 计算的发展过程
        1.1.2 普适计算
    第二节 问题提出和研究意义
        1.2.1 研究的必要性
        1.2.2 研究对象
        1.2.3 研究目标
        1.2.4 研究方法
    第三节 研究内容及论文组织结构
        1.3.1 论文的研究内容
        1.3.2 论文的创新点
        1.3.3 论文的组织结构
第二章 国内外相关研究
    第一节 普适计算
    第二节 上下文感知计算
        2.2.1 上下文的概念
        2.2.2 上下文表示
        2.2.3 上下文推理
        2.2.4 上下文感知人机交互模型
    第三节 人机交互技术
        2.3.1 发展概况
        2.3.2 多模态人机交互技术
        2.3.3 用户体验
    第四节 软件体系结构
        2.4.1 发展概况
        2.4.2 自组织软件体系结构
        2.4.3 基于构件的软件体系结构
    第五节 小结
第三章 自组交叉软件体系结构
    第一节 自组交叉软件体系结构
        3.1.1 设计需求分析
        3.1.2 体系结构设计
        3.1.3 系统事件处理流程
    第二节 上下文感知理论模型
        3.2.1 上下文感知系统模型
        3.2.2 基于 XML 的上下文表示模型
    第三节 关键问题
        3.3.1 无线网络的自组织管理
        3.3.2 面向交互的资源调度
        3.3.3 普适云端数据服务
    第四节 小结
第四章 无线网络自组织管理
    第一节 无线网络自组织管理
        4.1.1 自组交叉电源管理模型
        4.1.2 多状态转化机制
        4.1.3 无线网络调度原则
    第二节 基于预测的电源管理算法
        4.2.1 传统算法对比分析
        4.2.2 理论依据
        4.2.3 预测算法
        4.2.4 算法优化
    第三节 实现与验证
    第四节 小结
第五章 面向交互的资源调度机制
    第一节 设计需求分析
        5.1.1 同步、秩序和效率问题
        5.1.2 设计需求分析
    第二节 自组织资源调度模型
        5.2.1 多任务系统模型
        5.2.2 自组织资源调度模型
        5.2.3 可用性度量
        5.2.4 任务执行时间
    第三节 面向交互的资源调度算法
        5.3.1 算法设计
        5.3.2 对系统原有调度机制的影响
    第四节 实验与验证
        5.4.1 资源调度器实现
        5.4.2 实验与验证
    第五节 小结
第六章 普适云端数据服务
    第一节 普适云端数据服务架构
        6.1.1 云端服务普适性问题
        6.1.2 普适云端数据服务架构
    第二节 普适云端数据服务模式
        6.2.1 网络结构和信息交互流程
        6.2.2 接口定义
        6.2.3 用户鉴权
    第三节 基于 CSS 的网页布局适配
        6.3.1 相关研究
        6.3.2 基于 CSS 的网页布局适配
        6.3.3 定制客户端适配策略
        6.3.4 性能优化
    第四节 多格式解析引擎
    第五节 实验与验证
        6.5.1 软件实现
        6.5.2 实验与验证
    第六节 小结
第七章 Readings 普适阅读系统实现
    第一节 总体框架
    第二节 无线网络管理器的实现
    第三节 普适云端数据服务应用
        7.3.1 无线书城实现
        7.3.2 多格式解析引擎实现
    第四节 动态反馈触摸屏交互系统
        7.4.1 触摸屏交互手势设计
        7.4.2 触摸屏交互手势实现
    第五节 小结
第八章 总结和展望
    第一节 工作总结
    第二节 进一步研究工作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在学期间发表学术论文
在学期间参与项目经历

(9)基于WAP的嵌入式浏览器的关键技术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背景及意义
    §1-2 发展现状
        §1-2-1 嵌入式系统发展现状
        §1-2-2 嵌入式浏览器与JAVA技术的结合
        §1-2-3 嵌入式浏览器与3G技术的结合
        §1-2-4 WAP发展现状
    §1-3 本文主要内容
第二章 嵌入式浏览器概述
    §2-1 嵌入式浏览器特点
    §2-2 嵌入式浏览器规范、功能
    §2-3 嵌入式浏览器系统结构
    §2-4 嵌入式浏览器模块分析
    §2-5 嵌入式浏览器开发需要解决的问题
第三章 WAP相关技术
    §3-1 WAP协议层
    §3-2 WAP工作原理
    §3-3 网络架构
        §3-3-1 WWW网络架构
        §3-3-2 WAP网络架构
    §3-4 WAP与嵌入式浏览器关系
    §3-5 WAP 2.0 特点
    §3-6 WML语言
第四章 WML文档解析
    §4-1 WML解析过程
        §4-1-1 词法分析
        §4-1-2 语法分析
        §4-1-3 词义分析
    §4-2 WML容错处理
        §4-2-1 语法错误类型
        §4-2-2 容错处理方法
        §4-2-3 容错处理主要数据类型
        §4-2-4 容错处理实现及分析
第五章 布局
    §5-1 布局排版
        §5-1-1 布局数据结构
        §5-1-2 布局处理功能
        §5-1-3 页面重排技术
    §5-2 布局算法
        §5-2-1 传统布局排版算法
        §5-2-2 行自适应排版算法
        §5-2-3 行自适应排版算法流程
    §5-3 自适应算法实现
        §5-3-1 自适应排版算法主要数据类型
        §5-3-2 自适应排版算法主要处理函数
        §5-3-3 自适应排版算法的实现及分析
第六章 嵌入式浏览器的实现及分析
    §6-1 环境搭建及说明
    §6-2 嵌入式浏览器的代码实现
    §6-3 实验结果及分析
        §6-3-1 嵌入式浏览器实现的功能
        §6-3-2 各款嵌入式浏览器的访问时间比较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所取得的相关科研成果

(10)嵌入式浏览器网页排版技术研究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浏览器概况
    1.3 网页排版引擎概况
    1.4 课题主要研究工作
    1.5 论文组织结构
2 嵌入式浏览器总体结构与开发环境
    2.1 嵌入式浏览器需求分析
    2.2 浏览器总体结构设计
    2.3 开发环境ClearX 控件系统介绍
    2.4 本章小结
3 HTML 解析与DOM 树构建
    3.1 HTML 解析
    3.2 DOM 树构建
    3.3 本章小结
4 排版规则分析及实现
    4.1 排版规则分析
    4.2 排版控件框架
    4.3 HTML 排版实现
    4.4 本章小结
5 结束语
致谢
参考文献

四、嵌入式信息终端上自适应浏览器的设计与实现(论文参考文献)

  • [1]焊接信息远程监控与质量评估系统[D]. 杨丽珏. 电子科技大学, 2021(01)
  • [2]基于物联网的温室大棚智能监控系统研究[D]. 陈慧. 浙江科技学院, 2021(01)
  • [3]基于NB-IoT的垃圾回收智能管理系统研究与实现[D]. 戚逸然. 苏州大学, 2020(02)
  • [4]面向WebAR的三维模型分层压缩与动画动态绑定技术研究[D]. 魏晨. 北京邮电大学, 2020(05)
  • [5]基于网页推送的DMB信息发布技术研究及实现[D]. 王璐. 重庆邮电大学, 2019(02)
  • [6]基于SSH反向隧道技术的智能家居远程安防监控系统的设计与研究[D]. 李鸿扬. 福州大学, 2018(03)
  • [7]面向危化品运输的车载智慧物联终端系统及关键技术研究[D]. 赵兴利. 河北工业大学, 2017(01)
  • [8]普适环境下自组交叉人机交互系统体系研究[D]. 张占营. 南开大学, 2012(06)
  • [9]基于WAP的嵌入式浏览器的关键技术的研究[D]. 丁霞. 河北工业大学, 2011(05)
  • [10]嵌入式浏览器网页排版技术研究与实现[D]. 刘敏. 华中科技大学, 2011(06)

标签:;  ;  ;  ;  ;  

嵌入式信息终端自适应浏览器的设计与实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