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多元到一体的动因与机制 ——长城内外游牧与农耕族群演进的历史研究

从多元到一体的动因与机制 ——长城内外游牧与农耕族群演进的历史研究

论文摘要

近年来,在中国文明起源研究方面,有一项突破性成果,就是确认了中国文明经历了一个从多元到一体的发展演进过程。但是,迄今主要是从时间和空间上对中国文明从多元到一体的发生过程作了比较深入、系统的阐述,而对于促成从多元到一体的深层动因和机制的探讨,却近乎空白。本文试图在这方面做一些尝试性弥补。本文致力于以长城内外游牧和农耕族群从冲突、对峙到逐渐走向交融、融合的历史过程为例,探寻中国文明从多元到一体的动因和机制,并试图进而揭示内聚性的中国文明超常持续发展的奥秘所在。文章采用自然生态与社会生态一体化的分析方法,对四种不同的生产生活方式进行了剖析:森林部落在演化历史悠久的生态系统中拥有一条长长的食物链,容易生存,难以发展。南方原始稻作农业区,采用自然农业体系的耕作方法,火耕而水耨,长期落后于黄河流域的文明发展。但它拥有强劲的发展潜能。游牧部落是从事短链生产,在有利的生态条件下,净生产量大,发展快,但由于结构简单,产出单一,抗生态环境波动干扰能力差。短链生产的特点是决定游牧族群骤兴骤衰的根本原因。农业的生产短链更短,但是,黄河流域由于气候变率大,灾害过于频繁,在农业生产的过程中加长了生产链,使得农业生产的稳定性增强,而这是黄河流域的农耕文明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旱地农业精耕细作的农业生产体系的创立;保持地力“常新壮”观念和相应的合理施肥,补充地力的坚持不懈的努力,保障了内聚性文明持续发展。在农业生产基础上的文明观念特别注重和谐、中和与顺乎自然。水灾和旱灾对农业生产极具破坏性,为了保障生产的持续性,就必须修建大型水利工程,进行农田基本建设,由于建设这些工程的需要,发展出大协作的生产方式。来自游牧族群的巨大冲击不断,为了保护农耕区而修建长城。修建长城更需要大协作的生产方式。在此基础上构建了强调维护统合的社会组织与社会制度。以统合的社会组织与社会制度应对来自自然与人文环境的强大压力的挑战,形成了具有坚韧的内聚力和持续发展潜力华夏文明特质。大规模协作修建的水利工程推动了基本经济区的发展。抗异族入侵斗争和修建长城强化了民族的凝聚力。在动员社会力量投入巨大工程建设的过程中,使统合性社会组织和社会制度不断强化。黄河流域的大协作的生产方式有助于内聚性文明持续发展,与此相适合的一整套社会价值准则,注重农业生产的持续性与社会发展的稳定性,而这是文明持续发展的最为关键的因素。为了探索中国文明从多元到一体的动因与机制,特别注重游牧与农耕两种异质性文明圈的互动与演进。首先表现为文明的冲突,但是由于二者经济上具有很强的互补性,在冲突的过程反而形成二元一体的结构,在冲突中走向融合。长城也是冲突与融合的统一体。互动中的演进历程:二者的历史走了四段,两个对称性形态,最终走上多民族国家一体化的历程。这种对称性的历史形态,表明一种长时期的节律存在于历吏发展的过程中。值得注重的是两个具有内在机制相互作用的文明圈之间,民间经济行为等文化潜入对于民族融合具有重要作用。作为两种文化的过渡,历史上曾经创造出第三文化,作用明显。从长城内外游牧与农耕族群互动演进的历史看内聚性的中国文明持续发展的动因与机制:文明发展主要是由纵向推动力和横向推动力来推动。内聚性的中国文明发展的特殊机制在于,能够把横向的外部的推动力转化为纵向的内部发展推动力。遭遇游牧族群入侵是几大文明古国都经历过的历史,许多古老文明在这种遭遇中夭折了,或中断了。唯有中国文明能够把这种长期存在的外部推动力不断地转化为内聚性文明的纵向的内在的推动力,所以中国文明是唯一持续至今的古老文明。内聚性的中国文明发展动因和机制上的这一特点,使得来自多元的外部各种文明与文化,在与农耕文明互动演进的过程,不断地被转化为农耕文明自身发展的推动力量,所以,中国文明的发展从多元到一体就有其必然性。

论文目录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绪论:前人研究的成果和有待解出的困惑
  • 一、文献研究:从一元说到多元一体说
  • 二、考古研究:从西来说到多元一体说
  • 三、中国人固有的文明史观的突破后,才能回归博大精深的传统
  • 四、最需要研究的问题:中国文明如何从多元发展为一体的。
  • 五、面对难题需要理论创新
  • 第一编 内聚性的中国文明超常持续发展奥秘的探索
  • 第一章 内聚性的中国文明由多元到一体的动力何在?
  • 1.1.内聚性的中国文明因何持续发展?
  • 1.2.中国文明由多元走向一体的一般动力分析
  • 1.2.1 博厄斯提出应研究文化变迁的动力条件。
  • 1.2.2 本尼迪克的文化模式论
  • 1.2.3.结构功能学派
  • 1.2.4.生产工具与社会发展
  • 1.2.5.恩格斯的合力论
  • 第二章 社会文化发展的纵向与横向的动力分析
  • 2.1.社会文化动力系统的纵向运动的解读——聚落
  • 2.2 社会文化动力系统的横向运动的解读——相互作用圈
  • 2.3.纵向运动导致社会系统的内在合理性
  • 2.3.1.森林部落
  • 2.3.2.火耕而水耨的南方稻作农业区
  • 2.3.3.文明的内在的合理性确立后,需要横向的推动力量
  • 2.4.短链生产的特点与游牧部落的历史大轮回
  • 2.4.1.短链生产的特点与游牧部落的起落
  • 2.4.2.导致蒙古草原游牧民族历史大轮回的基本原因
  • 2.4.3.导致蒙古草原游牧民族历史大轮回的直接原因
  • 2.5.黄河流域农耕文明的内聚力
  • 2.5.1.在漫长的演化历史中由多元走向一体
  • 2.5.2.精耕细作的农业生产体系
  • (1)利用和改造土壤。
  • (2)精细的田间管理
  • 2.5.3.地力"常新壮"与文明的持续发展
  • 2.5.4..合理施肥,补充地力,生产的持续性保障内聚性文明的持续发展。
  • 2.5.5.旱地农业与文明的持续发展
  • (1)旱地农业的耕作方法。
  • (2)抗旱保墒和合理用水。
  • 2.5.6.大协作的生产方式与内聚性文明
  • (1)黄河文明与治水传说中的大协作的生产方式
  • (2)治河工程与大协作的生产方式
  • (3)农田水利建设的大型工程与大协作的生产方式
  • A.关中灌区
  • B.宁蒙灌区
  • C.其它著名水利工程
  • D.筑堤如筑边,守堤如守边
  • (4).开田与大协作的生产方式
  • (5)长城是大协作生产方式创造的奇迹
  • 2.5.7.巨大的外部压力产生大协作生产方式进而增强文明的内聚性
  • 2.5.8.在农业文化基础上产生的传统文化的精神:和谐、中和、自然
  • 2.5.9.内聚性的中国文明持续之迷
  • 2.6.从社会的纵向与横向运动的推动力看中国的统一与分裂
  • 第三章 中华文明由多元走向一体的特殊动力。
  • 3.1.新石器时代黄河流域的气候与华夏文明中心的形成
  • 3.2.社会内部压力形成社会纵向的运动力量,促进文明与社会的变革。
  • 3.3.在应对恶劣环境的挑战中,激发文明发展的内在力量
  • 3.4.多元一体之"体"的最初模型——治水工程与社会组织化程度的提高
  • 3.5.内聚性文明特殊性:互动中的横向力量转化为纵向的推动力量
  • 3.6.从姬周族"窜于戎狄之间"看内聚性文明互动演进的历程
  • 第四章、先秦时期长城地带游牧与农耕族群杂居互动演进的历程与规律
  • 4.1.游牧社会与农耕社会互动
  • 4.1.1.先周时代的戎狄杂居与文化融合
  • 4.1.2.秦人崛起过程中的二元文化及其融合
  • 4.1.3.赵国由胡服骑射引发的社会系统改革的工程
  • 4.1.3.1.文化价值观念系统的巨大变革
  • 4.1.3.2.对胡人文化的尊重促进了文化认同与民族融合
  • 4.1.3.3.由胡服骑射引发的社会系统的巨大变革
  • 4.1.3.4.胡服骑射的改革所形成的长期文化效应
  • 4.1.3.5.这是一场自上而下的改革
  • 4.1.3.6.胡服骑射的影响和评价
  • 4.2.游牧与农耕互动过程中的历史运动规律
  • 4.2.1.游牧民族冲击产生历史发展的节奏与机遇。
  • 4.2.2.游牧族群南下是改变政局的重要因素,加快统一的进程。
  • 4.2.3.游牧与农耕文化的融合产生的历史推动力量。
  • 4.2.4.文化相对强势及其流动性,改变政治格局和历史发展的进程。
  • 4.2.5.互动中引发"胡化""蕃化"的改革。
  • 4.2.6.游牧与农耕的互动产生第三文化。
  • 4.2.7.互动产生发展的联动性形成民族融合的趋势。
  • 4.3.游牧社会与农耕社会互动的两种主要方式,及其符合历史发展大趋势的互动方式的确立。
  • 4.3.1.和戎五利。
  • 4.3.2.争者,末节也。
  • 4.3.3.强兵不可轻用。
  • 4.4.互动引发联动及其原因分析。
  • 4.4.1.游牧民族与农耕民族间的互动引发联动:交往的普遍性。
  • 4.4.2.中原农耕文明吸引少数民族的内迁与民族杂居。
  • 4.4.3.生产力的发展对于劳动力的需求,由此造成人口的有效流动。
  • 4.4.4.各族的文化创造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文化借取具有普遍性。
  • 4.4.5.互动与联动都促进了文化传播,提高了双方的文化水平。
  • 4.4.6.华夏族与其它各族互通婚姻,促进了各族血缘上的混合。
  • 4.4.7.互动的联动性:文化融合与地域文化的形成。
  • 4.4.8.互动与联动成就了华夏族群的民族统一,游牧族群的也迅速形成集中统一,并在新的历史时期继续演进。
  • 第五章、文明的堤坝与长城
  • 5.1.文明的的堤坝
  • 5.2.内聚性文明与长城的起源
  • 5.3.先秦长城的修建原因及其功用
  • 5.3.1.文明的堤坝——关卡与守备兼备的齐长城
  • 5.3.2.御敌——楚国在重险之地修关城
  • 5.3.3.生存——魏国在四战之地修长城
  • 5.3.4.文化融合与疆土扩展——赵国把长城作为防守之盾
  • 5.3.5.开疆扩土后的防御——秦国修长城
  • 5.3.6.构筑游牧与农耕的分界线——燕长城贯通东西
  • 第二编 冲突——在相互作用中形成二元一体的结构
  • 第六章 农耕文化圈向外拓展空间——秦统一筑成万里长城。
  • 6.1 内毁与外筑
  • 6.2 秦长城的作用是造成游牧社会与农耕社会隔离
  • 6.3 长城堤坝摧毁了秦朝
  • 第七章 汉长城与汉民族——在互动中横向作用力转化为社会纵向的推动力与凝聚力
  • 7.1.游牧民族与农耕民族在长城地带犬牙交错的形势,西汉成功地将横向的外部作用力转化为社会纵向的推动力量
  • 7.2.汉匈民族关系的演变与汉朝修建长城的历史
  • 7.2.1.西汉长城——中国历史上最长的复线长城
  • 7.2.2.汉初内聚发展,只求边境安宁
  • 7.2.3.武帝时期向外扩张,为经营国土,掀起修筑长城的高峰
  • 7.2.4.武帝之后西域长城的经营
  • 7.2.5.西汉长城的作用
  • 7.2.6.东汉时期的长城:大幅内收·游牧民族内迁·长城废弃——自然与社会生态系统联动;游牧与农耕互动与联动的规律。
  • 7.3.汉代长城的特点
  • 7.3.1.复线长城的修建。
  • 7.3.2.汉代称长城为"障塞",强化防守功能。
  • 7.3.3.烽堠——强化信息传递功能
  • 7.3.4.长城沿线的邮亭
  • 7.3.5.长城沿线的边城
  • 7.3.6.戍边与边疆的土地开发
  • 第八章.文明的流向与长城的作用
  • 8.1.文明的流向与长城
  • 8.1.1.长城是农耕文明崛起的产物
  • 8.1.2.秦汉长城也是农耕社会向外拓展的伟大创造。
  • 8.1.3.长城是游牧与农耕文明两强对决的成果
  • 8.1.4.长城反映出汉与匈奴势力此消彼长的形势与文明的流向
  • 8.2 长城的历史作用
  • 8.2.1.长城具有综合的多方面的作用。
  • 8.2.2.长城的修建促进了边疆开发和国土经营。
  • 8.2.3.以长城为依托的经济封琐及其造成的结果。
  • 8.2.4.汉匈民族融合使长城失去原有作用。
  • 8.2.5.究竟谁是胜利者?
  • 8.3、汉长城与汉民族——外部压力下的内聚力
  • 第九章 冲突与融合的统一体——防御性的明代长城
  • 9.1.反抗异族统治的农民起义中,"驱除胡虏,恢复中华"方针的确立。
  • 9.2 长城内外游牧与农耕族群在冲突对抗中形成不可遏制的融合趋势
  • 9.2.1.明初以长城为依托进攻北元
  • 9.2.2.互动:北方重兵决定了王者为谁
  • 9.2.3.联动:镇守北边的武人集团取胜后改变了明朝政治文化
  • 9.2.4.互动与联动:开边决定了迁都
  • 9.2.5.明朝中期长城成为抵御蒙古进攻的前沿阵地
  • 9.2.6.北京保卫战后的互动:新格局下是守关还是通关?
  • 8.2.7.明朝后期长城防御与长城边上的互市
  • 9.2.8.后金成为明长城的防御重点
  • 9.2.9.明代辽东长城与明朝的命运
  • 9.2.10.中国历史上最坚固的长城是这样失守的
  • 9.2.11.不可遏制的民族融合的历史趋势
  • 9.3.中国历史上最坚固的长城——明代长城
  • 9.3.1.明长城的修筑
  • 9.3.2.明长城的军事防御设施
  • 9.3.3.长城九镇与内外三关构成的防御体系和兵力部署
  • 9.3.4.关城——长城上的和平纽带。
  • 9.4.自然与社会生态双重作用下的明长城位移
  • 9.4.1.明代西部中部长城的向南向东的退缩及其原因
  • 9.4.2.游牧民族对退缩后的西部中部长城的冲击
  • 9.4.3.生态环境的恶化与明长城的东移与南缩
  • 9.4.4.明朝经济重心的南移与东移使得南北对抗的重心东移
  • 9.5.从明朝大修长城到清朝罢修长城
  • 9.5.1.游牧民族与农耕民族的在明朝长期对立
  • 9.5.2.明代长期的民族对抗有悖于历史发展的大趋势
  • 9.5.3.二百年的长城建设耗尽了明朝的人力物力,激化了社会矛盾
  • 9.5.4.与游牧民族对抗的方针对明朝政治的重大影响
  • 9.5.5.错误的民族政策的遗害
  • 9.5.6.内忧与外患
  • 9.5.7.坚固的长城与不坚固的政府
  • 9.5.8.民族对立是没有出路的
  • 第十章、一个伟大的历史角色谢幕了——清朝罢修长城的启示
  • 10.1.明朝留给清朝的教训。
  • 10.2.让蒙古守边策略
  • 10.3.满蒙联姻制度
  • 10.4.明修长城,清修庙——满怀善意的民族政策
  • 10.5.中华民族凝聚力与向心力的伟大史诗——土尔扈特蒙古部由伏尔加河流域回归祖国悲壮历程
  • 第三编 演进——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一体化的历史进程
  • 第十一章 长城内外游牧与农耕族群历史演进的空间舞台
  • 11.1 游牧文明与农耕文明在其扩张过程中的相对历史地理极限
  • 11.2 游牧与农耕族群互动形成两种文明之间的交集的历史地理界限,形成原因的探讨。
  • 11.3.各领风骚数百年的历史——走完了四段两个对称形态后步入多民族国家一体化的历史进程。
  • 11.4.长城内外的游牧社会与农耕社会的历史发展的长期节律
  • 11.5.气候变化对于游牧与农耕营造农牧交错带、历史呈对称形态演进的作用和影响
  • 11.6.长城内外的人口迁徙和游牧与农耕互动营造的历史运动的对称形态的相关性。
  • 11.7 历史运动的合力与复合历史时空的对称形态
  • 第十二章、文明重心的转移与长城内外游牧社会与农耕社会的互动关系
  • 12.1.文明持续发展的环境条件
  • 12.2.长城内外游牧社会与农耕社会的二元结构
  • 12.3.游牧民族南下的冲击和由此引发的人口流动和民族融合
  • 12.4.长城文化带与二元一体结构的完成。
  • 12.5.农牧二元结构与社会政治经济关系互动
  • 12.6.游牧民族南下的内聚力及其南下的动因
  • 第十三章、宋辽夏金元时期西北水涝灾害大幅减轻的原因探析
  • 13.1.《西北灾荒史》遗留的问题
  • 13.2.生态脆弱带的过度垦耕造成恶果。
  • 13.3.农业发展与洪水暴发之间的对应关系
  • 13.4.宋辽金元时期西北涝灾大幅减轻的原因
  • 13.5.宋辽金元时期西北地区的农牧交错与生态保护措施
  • 13.5.1.军队从事牧养
  • 13.5.2.南北经济的分工有利于西北畜牧业的发展,减少土地的开垦。
  • 13.5.3,植树造林,进行有效的生态保护
  • 第十四章 以蒙古和元朝为轴心的历史
  • 14.1.北方民族研究的简要回顾及评析
  • 14.2.北方民族与北方民族政权谱系
  • 14.3.由北方民族政权谱系确立以蒙元为轴心的历史
  • 14.4.中国历史的三道消元题
  • 第十五章、文化变异与多民族国家一体化的历史进程
  • 15.1.辽宋夏金元时期,中国北方的文化变异
  • 15.2.文化隔膜与蒙古统治者的政治难题
  • 15.3.文化变迁与政治难题的突破
  • 15.4.历史发展的趋势与蒙元文化变异重心的形成
  • 15.5.问题讨论
  • 第四编 文化潜入与民族融合
  • 十六章、伴随长城内外的商业贸易的"文化潜移"与民族融合
  • 16.1.游牧社会与农耕社会交往的形式
  • 16.1.1.战争——对立
  • 16.1.2.和平交往——互补
  • 16.1.3.通婚
  • 16.1.4.互市
  • 16.1.5.朝贡与赐予
  • 16.1.6.岁币
  • 16.2.草原商路
  • 16.2.1.丝绸之路 丝绸之路自从汉代开通之后,不仅是通往西域之路,也是通往草原之路。这首先是一条商路,其次才是是一条文化交流之路。文化交流是伴随着商业的发展而发展的。有关丝绸之路对文化潜入的作用,就不用多说了。
  • 16.2.2.京羊道——通向北京的运输活羊的道路
  • 16.2.3.茶马大道
  • 16.2.4.营路
  • 16.2.5.台路
  • 16.2.6.驼道
  • 16.2.7.隐没在草原上的神秘路径
  • 16.3.先有商路,后有城镇
  • 16.3.1.茶路与北方草原的城市发展
  • 16.3.2.联系中原与草原的青城——归化城
  • 16.3.3.从军营到商城——乌里雅苏台
  • 16.3.4.由军营到牧民之家——定远营
  • 16.3.5.一家商号与一座城市——包头城
  • 16.3.6.水旱码头——河口镇
  • 16.4.旅蒙商
  • 16.4.1.商业大军
  • 16.4.2.旅蒙商人越过了长城思维的槛,实现了文化潜入。
  • 16.4.3.中国文明核心价值在草原——关公崇拜
  • 16.4.4.合作经商与民族融合
  • 16.5.放垦与进入草原的中原农民
  • 16.5.1.走西口
  • 16.5.2.闯关东,走东口。
  • 结论与余论:选择生命,探求中国文明内在的生命力。
  • 一、中国文明发展的纵向的推动力:中国文明持续至今的奥秘
  • 1.从古公亶父的选择看内聚性的中国文明的奥秘
  • 2.运用自然生态与社会生态一体化的方法,分析中华文明持续发展的原因
  • 3、建立在农业文明基础之上的生命之道
  • 4.在应对自然与社会的双重压力中创造出大协作的生产方式,文明发展的动因与机制孕育其中。
  • 二、推动中国文明发展的横向作用力:从多元到一体的动因与机制
  • 1.从冲突到交融——游牧与农耕族群在相互作用中形成二元一体的结构
  • 2.互动与演进——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一体化的历程
  • 3.从文明重心转移过程看从多元到一体的运行机制与动因
  • 4.长城内外游牧与农耕社会历史发展的长时段节律
  • 5.游牧与农耕族群互动形成两种文明之间的交集及其原因分析。
  • 6.长城内外的商业贸易等"文化潜移"与民族融合
  • 三、横向的作用力转化为纵向的推动力:中华文明不被征服的原因
  • 四、余论:文明在冲突中走向和谐
  • 参考文献:
  • 相关论文文献

    标签:;  ;  ;  ;  ;  

    从多元到一体的动因与机制 ——长城内外游牧与农耕族群演进的历史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