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保留灌肠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的疗效观察与护理

中药保留灌肠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的疗效观察与护理

慢性肾功能衰竭(chronlcrenalfailure,CRF)是一组常见临床证侯群。其病因病机至今未明确,现代医学尚无特殊疗法。近年,中医药在CRF防治上取得长足的进步。本文通过中药灌肠观察病人82例,其中治疗组42例,对照组40例,并通过临床观察,认为中药保留灌肠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的疗效观察与护理有较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ObservationandnursingofTCMretentionenemainthetreatmentofchronicrenalfailure

AoDan

(departmentofnephrology,wuhanhuangpidistrictpeople'shospital,wuhan430300,hubei)

Chronicrenalfailure(CRF)isagroupofcommonclinicalsyndromes.Itsetiologyandpathogenesishavenotbeenclearlydefined,andthereisnospecialtreatmentinmodernmedicine.Inrecentyears,TCMhasmadegreatprogressinthepreventionandtreatmentofCRF.Inthispaper,82patientswereobservedbyTCMenema,including42patientsinthetreatmentgroupand40patientsinthecontrolgroup.Thereportisasfollows.

1临床资料

1.1资料来源

患者均我院2017年1月-2019年2月住院病人。按就诊顺序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2例,男25例,女17例;年龄22-68岁,平均(50.62±12.30)岁,病程5月-20年;平均(9.81±7.47)年。原发病:慢性肾小球肾炎15例,糖尿病肾病9例,狼疮性肾炎8例,高血压性肾病6例,慢性肾盂肾炎4例。CRF分期:失代偿期16例,衰竭期18例,尿毒症期8例

对照组40例,男23例,女17例;年龄23-70岁,平均(48.72±9.62)岁,病程6-21年,平均(10.25±5.72)年。原发病:慢性肾小球肾炎13例,糖尿病肾病9例,狼疮性肾炎9例,高血压性肾病6例,慢性肾盂肾炎3例。CRF分期:失代偿期14例,衰竭期19例,尿毒症期7例。

两组病例在年龄、性别、病程、病因及分期等方面,经t检验,X2检验无显著性差异(P>0.05)。

1.2治疗方法

1.2.1对照组

在健康教育,适当休息和优质低蛋白、低磷、高热量饮食基础上,予中西药口服、静滴、控制感染、降压、利尿、纠正贫血及水、电解质、酸碱平衡失调。

1.2.2治疗组

在上述基础上用中药保留灌肠并加碳酸氢钠20-40ml,每次250ml,每日1次,温度37-40℃。

病人取右侧卧位,插管深30-37cm,在体内保留0.5-2h以上,30d为一个疗程,中药灌肠液组成为大黄、黄芩、仙灵脾、红花、丹参、牡蛎、槐花等中药。

1.3观察方法

所有患者均观察1个疗程,入院时及1个疗程后,每例均记录其症状改善情况及血浆白蛋白(ALB),尿素氮(BUN),血肌酐(Scr)和血红蛋白(HGB)。观察期间,所有患者复查肝、肾功能、血常规、尿常规,均未出现CRF急性进展及其它意外。

1.4统计方法

各种数据均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计量资料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x2检验,等级资科用Ridit检验。

2结果

2.1疗效结果

对照组40例,显效6例,有效17例,无效17例,总有效率为57.5%;治疗组42例,显效20例,有效15例,无效7例,总有效率为83.3%(见表1)。

表1对照组与治疗组疗效比较(Ridit检验)

表2两组不同分期治疗效果(Ridit检验)

由表1可知,治疗组总有效率83.33%,对照组总有效率57.5%,两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

2.2两组不同分期的疗效结果见表2。

表2说明,在失代偿期,治疗组比对照组有极显著差异(P<0.01)。在衰竭期,有显著性差异(P<0.05)。在尿毒症期,两组比较无明显差异。

2.3两组治疗前后BUN(mmol/L)、Scr(μmol/L)、HGB(g/L)、ALB(g/L)检验结果见表3。

表3两组治疗前后BUN、Scr、HGB、ALB检测结果(x±s、t检验)

与治疗前比较,※P<0.05,※※P<0.01;与对照组比较,△△P<0.01。

由表3可知,在治疗组中,治疗前后Scr、BUN、ALB、HGB均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在对照组中,仅有Scr、BUN有显著性差异,而ALB、HGB无明显差异。两组治疗后比较均有极显著性差异。

3讨论

中药灌肠法是除中药内服以外报道最多的中医药治疗CRF的方法。中药灌肠法是仿腹透原理的“肠道透析”。通过弥散作用及超滤作用,使血中分子物质被清除,合理用药,可受到肯定疗效。

方中大黄苦寒,通腑泄热,活血化瘀;生牡蛎咸涩微寒,归肝肾经,有收敛固涩,养阴潜阳之功效,又能缓解大黄的泄下作用;黄芩、槐花为苦寒之品,清热凉血;红花、丹参活血化瘀,使脉络通畅;仙灵脾辛甘,温肾壮阳,配在苦寒药中是为反佐,调和药性。全方寒热互用,补泻兼施可调和阴阳,兼顾虚实。以上药物以共起温肾排毒之功。

现代药理研究证明,大黄煎液进入结肠后,部分被吸收,另一部分可在结肠内直接发挥作用。氮平衡研究证实,大黄灌肠后粪中氮质排出量增加,且能阻止氨基酸从肠道吸收。[1]

大黄还能抑制肝脏、肾脏合成尿素而降低血氨,降低血中甲基胍水平,纠正高磷血症,从而达到降低血尿素氮、肌酐和缓解尿毒症症状的作用。另外,大黄还有抑制肾小球系膜细胞和肾小管上皮细胞增生,抑制残余肾单位的过度肥大,降低细胞高代谢和肾小球高滤过状态。还可抗凝,改善肾脏血液循环;纠正脂质代谢紊乱;清除氧自由基。延缓慢性肾功能衰竭进程。生牡蛎即可降血压和防止出血,有能缓解大黄的泄下作用。且含多种钙盐,可使灌肠液成为高张溶液,从而达到结肠透析的目的,丹参及红花防治CRF的研究表明,①减轻或清除血小板、红细胞的聚合性所造成的主要脏器(肺、肾)血管床淤塞;②扩张血管,改善组织灌注,增加肾血流量,提高肾小球滤过率;③调节免疫反应和改善高凝状态,减少微血栓栓塞,改善肾功能;④促进纤维蛋白的降解作用,增加毛细血管张力和降低毛细血管的通透性,促进组织的修复和再生。仙灵脾可通过机体调整免疫功能抑制TXA2合成和抑制5-HT合成与释放等机制。另外,黄芩、槐花清热解毒,促进肾功能恢复。以上中药可改善CRF的症状和肾组织的病理变化,发挥对CRF治疗和对肾脏的保护作用。灌肠法有许多优点:①克服患者由于浊毒内阻,脾胃功能受损,口服药物困难避免了苦寒药物对消化道的刺激及消化液对药物的影响。②直肠给药避免了肝脏的“首过”作用,从而保证有效的血药浓度,使中药发挥更好的全身治疗作用。③方法简单,费用低廉,疗效确切,患者乐于接受[2]。④但在中药灌肠时要保持动作轻柔和缓,避免因动作粗暴,刺伤肠黏膜;还应严格控制药液温度,过热、过冷均可刺激肠蠕动及损伤黏膜;在治疗过程中进行护理干预,能让患者身心愉悦,使患者接受治疗时充满信心,在心理上获得安全感,才能更好地配合治疗[3]。护理干预对于中药高位保留灌肠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具有较好的疗效,值得临床借鉴和推广。

[参考文献]

[1]吴林雁,周晓丽,包冬英.中药保留灌肠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20例的临床观察与护理体会[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7,13(22):2215-2216.

[2]李筑慧,李艳静,张春玲.清洁灌肠提高中药灌肠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的观察与护理[J].护士进修杂志,2016,13(26):1194-1195.

[3]孙斌,王慧敏.中药保留灌肠治疗慢性肾衰竭90例临床观察及护理[J].河北中医,2015,7(34):1079-1080.

标签:;  ;  ;  

中药保留灌肠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的疗效观察与护理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