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原环境下油池火的火焰及羽流特性研究

高原环境下油池火的火焰及羽流特性研究

论文摘要

西藏高原作为藏传佛教圣地,有众多历史悠久的古建筑,这些古建筑在历史、宗教、文化、民族政治上等特殊的意义。高原古建筑火灾由于高原环境气候、古建筑本身独特的建筑形态的影响,有着高原环境特有的火灾特点。因此,研究高原环境下可燃物的燃烧特性,对于认识高原火灾特点,预防高原古建筑火灾的发生、有效的进行火灾扑救有重要的意义。相对于平原标准条件下,高原特殊的低氧低压环境对可燃物燃烧特性会产生很多不同方面的影响。首先环境中氧浓度绝对含量的降低会影响燃料的燃烧速率,并对燃烧状况的充分性产生不利影响,影响到燃料的生成产物;其次燃料燃烧速率的下降会进一步影响到火源功率,降低能量向火羽流中的输运,加上低压条件的影响,必然会影响可燃蒸汽的燃烧形态,即火焰的具体形态;并对燃烧后的烟气羽流的上升速度,羽流上升过程中温度下降幅度产生不同的影响。针对高原环境燃料燃烧不同的变化特点和规律,需要对高原低氧低压条件对于燃烧特性的影响形式以及具体的影响机制进行专门的研究。本论文主要针对上述问题开展研究,论文的具体工作主要包括:选取西藏典型可燃液体为燃料,研究高原环境下油池火的燃烧速率与平原的差别,确定压力和氧浓度对燃烧速率的影响作用以及它们之间对应的关系,从理论上分析压力和氧浓度对于燃烧速率的影响机制;对比两地的烟气成分来考察氧气压力的不同对燃烧产物的影响作用以及影响机制;分析拉萨和合肥两地燃烧稳定阶段的火焰图像,比较了相同尺寸下两地火焰的不同以及影响原因;分析两地羽流中心温升的不同以及具体的影响原因。从研究中发现,对于相同类型和尺寸的燃料,高原地区的失重速率要低于平原地区,燃烧时间要更长,燃料的燃烧速率与压力的β次方成正比,β值随燃料类型的不同而不同。燃料中碳元素质量百分含量越小时,失重速率在两地差别越小,β值越小。基于火焰亮度分析,通过MATLAB进行编程对火焰图像集中处理,研究发现相同尺寸的油盘下,拉萨火焰面积比合肥要大,火焰宽度比合肥要窄。拉萨火焰振荡频率比合肥要快;各种尺寸下拉萨火焰高度均要高于合肥,其中平均火焰高度差别较大,连续火焰区的差别也较大,但火焰总高度的差别较小。通过拟合得到了适用于高原环境下平均火焰高度及振荡频率公式。通过比较发现高原地区相同高度处连续火焰温度要低于平原地区;随着高度的增加,高原地区羽流中心温度下降的幅度比平原相对较小,并不是任意高度处的平原羽流温度均高于高原地区;在常压条件下的发展的基于实验的羽流经典温升公式不适用于计算高原羽流温度,通过实验数据拟合得到了满足高原羽流的公式。文中还具体分析了压力和氧浓度的不同对于燃烧速率和燃烧产物浓度具体的影响机制;分析了两地燃烧速率、燃烧效率的不同会导致两地油池火热释放速率的不同,这对于火焰的形状直观上会产生的影响有哪些,具体的影响机制体现在哪些因素上;分析了两地热释放速率的不同、火焰高度的不同必然会导致基于火焰高度划分的羽流的三个区域(连续火焰区、间歇火焰区和浮力羽流区)的不同,这些都会对羽流中心温升产生影响,具体的影响有哪些。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青藏高原的消防现状
  • 1.1.2 高原古建筑的火灾特点及典型案例
  • 1.2 高原低氧低压环境下可燃物燃烧特性的研究现状
  • 1.3 本文研究目标和思路
  • 1.4 章节安排
  • 参考文献
  • 第2章 研究基础及实验设计
  • 2.1 火羽流模型介绍
  • 2.1.1 理想羽流及其基本假设
  • 2.1.2 基于实验的经典羽流模型
  • 2.1.3 高原环境下羽流模型适用性探讨
  • 2.2 实验设计思路
  • 2.2.1 拉萨油池火实验
  • 2.2.2 合肥对比实验
  • 2.3 测量方法及数据采集
  • 2.3.1 火源功率的测量
  • 2.3.2 火羽流温度
  • 2.3.3 火焰高度
  • 2.3.4 烟气成分
  • 2.3.5 羽流上升速度
  • 参考文献
  • 第3章 高原环境下油池火燃烧速率及生成产物研究
  • 3.1 引言
  • 3.2 实验内容
  • 3.3 失重速率
  • 3.4 生成产物浓度
  • 3.5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4章 高原环境下油池火火焰形状及振荡频率特性研究
  • 4.1 引言
  • 4.1.1 基本理论
  • 4.1.2 图像分析的基本原理与方法
  • 4.2 高原与平原地区火焰形状对比
  • 4.3 高原与平原地区火焰振荡频率对比
  • 4.4 拉萨火焰高度和振荡频率的计算
  • 4.4.1 拉萨油池火火源功率
  • 4.4.2 拉萨火焰高度
  • 4.4.3 拉萨火焰振荡频率
  • 4.5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5章 高原环境下油池火羽流中心温度分布特性研究
  • 5.1 引言
  • 5.2 高原与平原地区羽流中心温度对比
  • 5.2.1 两地相同油盘尺寸下的羽流温升对比
  • 5.2.2 两地相同燃烧速率下的羽流温升对比
  • 5.3 高原羽流模型
  • 5.3.1 羽流公式适用性
  • 5.3.2 虚点源高度
  • 5.3.3 高原羽流公式
  • 5.4 羽流上升速度
  • 5.5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全文总结与结论
  • 6.2 论文创新点
  • 6.3 研究展望
  • 相关论文文献

    • [1].基于压敏漆的多羽流气动力效应试验研究[J].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2020(06)
    • [2].层结环境中热液羽流物质输运范围的模拟计算[J]. 热带海洋学报 2016(05)
    • [3].室内多股羽流混合运动机理模型研究进展分析[J]. 建筑热能通风空调 2013(03)
    • [4].原木燃烧羽流的试验研究与数值模拟[J]. 消防科学与技术 2016(04)
    • [5].航天器发动机羽流对敏感器热效应仿真研究[J]. 航天器工程 2009(03)
    • [6].羽流污染试验验证能力取得重大突破[J]. 航天器环境工程 2009(01)
    • [7].垂直竖井中烟囱效应诱导火羽流结构的简化模型研究[J].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 2008(02)
    • [8].经典羽流模型分析[J]. 消防科学与技术 2018(09)
    • [9].舰船排气羽流红外辐射特性计算研究[J]. 红外与激光工程 2016(09)
    • [10].不同海拔地区庚烷池火羽流特性模拟研究[J]. 中国科技信息 2013(04)
    • [11].一种发动机羽流沉积污染的快速分析方法[J]. 强度与环境 2019(03)
    • [12].几种火羽流模型的对比分析及计算讨论[J]. 科技风 2012(12)
    • [13].姿控发动机羽流液相污染对航天器影响分析[J]. 载人航天 2011(04)
    • [14].火箭发动机排气羽流特征信号预示技术研究综述[J]. 飞航导弹 2010(03)
    • [15].航天器发动机羽流对太阳电池板力及热效应仿真[J]. 航天器环境工程 2008(06)
    • [16].水下输气管道泄漏扩散特性模拟研究[J]. 化工学报 2020(04)
    • [17].离子推力器羽流沉积对卫星热控影响研究[J]. 火箭推进 2017(02)
    • [18].自由阳台型喷射羽流产烟量研究综述[J]. 消防科学与技术 2016(08)
    • [19].火星环绕器羽流效应仿真研究[J]. 载人航天 2017(06)
    • [20].水中化学羽流的建模和数值模拟分析[J]. 西北工业大学学报 2014(05)
    • [21].火羽流轴向温度大涡模拟与实验比较[J]. 消防科学与技术 2014(08)
    • [22].轴对称羽流模型与数值模拟的对比及评价[J]. 消防科学与技术 2009(08)
    • [23].羽流导流综合验证试验技术[J]. 火箭推进 2018(01)
    • [24].基于羽流效应分析的航天器发动机布局设计研究[J]. 航天器环境工程 2014(04)
    • [25].高大空间池火羽流中心线轴向温度试验研究[J]. 消防科学与技术 2012(09)
    • [26].地下环形隧道纵向通风下火羽流数值模型建立[J]. 工业安全与环保 2019(08)
    • [27].基于大涡模拟的气体羽流分层特性数值模拟[J]. 后勤工程学院学报 2015(01)
    • [28].西藏高原地区浮力羽流温升特性研究[J]. 火灾科学 2009(03)
    • [29].空间发动机羽流场的试验研究[J]. 空气动力学学报 2008(04)
    • [30].喷淋对大空间喷头上方羽流特性的影响[J]. 安全与环境学报 2017(01)

    标签:;  ;  ;  ;  ;  ;  ;  ;  

    高原环境下油池火的火焰及羽流特性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