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个人信用征信体系研究

我国个人信用征信体系研究

论文题目: 我国个人信用征信体系研究

论文类型: 博士论文

论文专业: 技术经济与管理

作者: 李颖

导师: 张维然

关键词: 信用,个人信用,个人征信,个人信用征信体系,个人征信产业

文献来源: 同济大学

发表年度: 2005

论文摘要: 信用是维系正常社会经济关系的纽带,个人信用是整个社会信用的基础。建立个人信用征信体系,通过采集、发布个人资信情况,规范、约束当事人的信用行为,对于发展个人信贷市场、制定市场交易规则、建立良好的市场经济运行秩序,以及开发个人信用征信市场,都具有重要意义。然而,我国个人信用却缺失明显,严重阻碍了市场进步与经济发展。近年来,国家已开始重视信用建设,建立个人信用征信体系已成为我国发展信用经济、建立国家信用体系的迫切要求。 个人信用征信体系的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的范围广,部门多,内容复杂。当前,国际上的个人信用征信体系主要有两种模式,分别是以美国为代表的私营征信模式和以欧洲大陆国家为代表的公共征信模式。这两种征信模式,有各自的特点,适合于不同的国家和社会背景。 目前,在我国个人信用征信体系建设的问题上,可谓众说纷纭,意见不一。有人认为应该采取美国的私营征信模式,另一些人则认为公共征信模式更适合于中国。实际上,一个国家的个人信用征信体系的模式,与该国的社会背景、文化传统等因素是分不开的,应该在借鉴国外经验的基础上,紧密结合中国的国情来建设我国的个人信用征信体系。当前国内有关个人信用征信体系的研究,大都局限于个人信用征信体系的某一方面,缺乏对构建征信体系作全面的系统的研究,而且研究的范围主要是在金融领域,特别是银行业对个人信用征信的需要。但是,国际上在个人信用征信方面的发展,已经远远超出了金融业,而是全社会个人于社会的联合征信。因此国内的研究现状不足为本论文提供讨论和研究的空间。 本文的主要创新在于。以借鉴国外经验和评估我国个人信用征信现状为基础,对我国个人信用征信体系进行总体设计,提出了我国个人信用征信体系发展的阶段性战略和目标模式,对建立我国个人信用征信体系的法律制度、监管机制以及标准化建设,均提出了建设性的意见议。

论文目录:

第一章 总论

1.1 选题背景

1.2 论文的研究目的

1.3 论文的研究内容

1.4 论文研究的意义

1.5 研究的理论和方法

1.6 论文的研究框架

1.7 论文结构图

1.8 论文的主要创新点

第二章 基本理论和文献综述

2.1 信用的概念和基本要素

2.1.1 信用的概念

2.1.2 个人信用的概念

2.2 征信及其构成要素

2.2.1 征信及其构成要素

2.2.2 征信活动的特征和作用

2.3 征信体系及其构成

2.3.1 征信体系

2.3.2 征信体系的构成

2.3.3 个人联合征信和个人联合征信体系

2.4 个人信用的博弈分析

2.4.1 个人信用的一次性博弈

2.4.2 重复博弈与个人信用

2.4.3 不完美信息下的个人信用博弈

2.5 个人征信机制下的信用博弈

2.5.1 个人征信机制与信用博弈

2.5.2 个人征信机制下的不完美信息博弈

2.5.3 个人联合征信与信用博弈

2.6 个人信用征信体系的功能和作用

2.7 国内外研究现状

2.7.1 国内外研究现状——文献综述

2.7.2 问题的提出

第三章 国外个人信用征信体系分析

3.1 私营征信体系

3.1.1 私营征信体系的经营模式—以美国为例

3.1.2 私营征信的法律体系

3.1.3 私营征信的监管

3.2 公共征信体系

3.2.1 欧洲公共征信的动作模式

3.2.2 欧洲公共征信体系的法律框架

3.2.3 欧洲公共征信的监管体系

3.3 不同模式的比较分析

3.3.1 两种模式的比较分析

3.3.2 选择不同征信体系的基础和条件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我国个人信用征信体系现状的评估

4.1 我国个人信用缺失现状

4.1.1 个人信用缺失导致伪劣产品

4.1.2 个人信用缺失阻碍了消费信贷

4.1.3 个人信用缺失影响助学贷款

4.2 我国个人信用征信体系建设的现状

4.2.1 我国个人信用征信体系的发展历程

4.2.2 中国个人征信业的现状

4.3 我国个人信用征信体系现状评估

4.3.1 法律、法规不健全

4.3.2 个人数据来源制约征信业的发展

4.3.3 个人征信产业不成熟

4.3.4 缺乏有效的监管

4.4 本章小节

第五章 我国个人信用征信体系的总体设计和运行模式

5.1 我国个人信用征信体系的总体设计

5.1.1 个人信用征信体系的阶段性发展策略

5.1.2 我国个人信用征信体系的系统构架

5.2 我国个人信用征信体系的模式选择

5.2.1 关于我国个人征信模式的不同观点

5.2.2 我国个人信用征信体系的模式选择

5.3 政府在个人信用征信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个人信用征信体系的法律体系和监管

6.1 现有的个人征信规定—以上海为例

6.2 我国个人征信的法律体系建设

6.2.1 完善征信数据公开制度

6.2.2 征信体系中的个人隐私权的保护

6.3 个人征信监管

6.3.1 成立个人征信的政府监管部门

6.3.2 政府监管部门的主要职能

6.3.3 加强行业自律机制建设

6.4 本章小节

第七章 个人信用征信体系的标准化建设

7.1 个人征信标准化建设的意义

7.2 个人征信标准体系建设

7.2.1 个人征信标准体系的技术参考模型

7.2.2.个人征信标准体系的基本框架

7.2.3 建立个人征信的国家标准及行业规范

7.3 个人征信标准化和征信产品多样化的关系

7.4 本章小节

第八章 个人信用评估模型

8.1 我国个人信用评分简介

8.2 个人信用评分指标体系的构建

8.3 个人信用的评分模型

8.4 本章小节

第九章 我国个人征信的产业化发展

9.1 促进有效供给和需求

9.2 加强对国外企业的监督和管理

第十章 结论和论文的不足之处

10.1 文章的主要结论

10.2 进一步研究的空间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已经发表(包括已接受待发表)的论文

发布时间: 2006-04-27

参考文献

  • [1].金融发展中的征信体系功能研究[D]. 李士涛.辽宁大学2017

标签:;  ;  ;  ;  ;  

我国个人信用征信体系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