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服务业发展研究 ——以宁波为例

金融服务业发展研究 ——以宁波为例

论文摘要

本文试图从结构—效率—稳定范式来探讨金融服务业发展的本质问题。金融服务业发展就是金融服务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级到高级的不断运动变化过程。从本质上看,金融服务业发展意味着结构优化、效率提高、金融稳定。金融结构形成后,随着经济发展和科技的进步,会处于不断地变化发展中。降低交易成本是金融结构演变或优化的最根本内在动因;制度是影响金融结构演变或优化的最关键的外在因素,外在的制度安排通过内因-交易成本来影响金融结构,一系列合理的制度安排,将有利于克服信息不对称,降低金融交易的不确定性,减少金融风险,从而推进金融结构的优化。金融结构的优化标准包括促进经济发展和防范金融风险两个方面。金融结构体系要有利于提高储蓄转化为投资的效率,并实现资金的有效配置;有利于金融稳定,防范金融风险。要让风险合理地转移和分散,要让投资者自担风险,而不是让政府承担风险;要把风险分散到不同的金融机构,而不是将所有的风险都集聚在银行系统。金融结构优化可以提高储蓄转化为投资比例、资本配置效率、储蓄率等,进而促进经济增长。效率是金融的核心问题。金融效率就是资金融通的效率。金融效率的含义有微观与宏观之分:微观金融效率指金融机构本身的投入产出比率;宏观金融效率包括金融系统对社会储蓄的动员效率、储蓄向投资的转化效率以及投资对实体经济的推动效率等。相对于金融效率来说,在某种程度上,金融服务业竞争力指标更为综合地反映一国或地区的金融资源配置能力、比较优势。因此,还需要进一步用金融服务业竞争力指标来反映一国或一地区中若干个金融中心城市的金融资源集聚状况、辐射能力。在重视金融效率与金融服务业竞争力的同时,必须时刻关注金融风险与金融稳定状况。由于金融交易存在跨期性、后续性、预期性等特点,而信息不对称所导致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又会加剧金融风险。虽然金融风险不可避免,但可以通过合理的金融结构安排来减少风险,并将不能减少部分的系统性风险分散化,或转移给风险偏好者,使金融风险保持在可控制的范围内,避免金融危机的出现,维护金融稳定。金融稳定具有三重意义。一是金融系统功能稳健,金融体系对实体经济的服务功能运行正常。二是金融系统稳健,自身抵御风险、处理、化解和管理风险的能力强。三是上述两者功能协调兼顾,不能因为强调金融对经济的服务功能而忽视金融体系自身的建设,更不能片面强调金融系统的独立性、虚拟性,而忽视对经济的支持服务功能。一个稳定的金融生态环境是提高金融效率的保证。金融稳定使得各微观主体的成本和收益可以准确分析和预测,各交易主体可以准确评估交易风险和收益,这一切都是金融效率所必须的;另一方面,金融稳定与金融效率是有差异的。金融稳定可以建立在高效率的基础上,也可能是以牺牲效率为代价的,即金融稳定有高效的金融稳定态和低效的金融稳定态之分。经验表明,在金融效率没有得到相应提高的情形下,所获得的金融稳定只能是一种暂时的、不牢固的稳定,各国与地区货币与金融体系的真正持久稳定必须建立在金融效率提高的基础上。本文认为,金融服务业发展受到地理区位、区域文化以及银企合作共生态诸因素的影响。地理因素在解释中国区域经济、区域金融服务业发展差异方面是一个重要的变量。区域文化是一个地区的群体意识、价值观念、行为规范和管理办法等非物质因素的总和,它对区域经济、区域金融服务业发展的作用不可估量。文化的核心是价值理念,它为人们提供了一种判断好坏对错的标准,从而引导人们的行动向某一方向发展。一般来说,某种文化价值观一旦形成,并经过社会实践被证明具有科学性和先进性,从而为广大人民群众所接受,就难以轻易发生变化。在经济活动中,大多数人接受“固定的思维习惯”。当个人面对错综复杂的、信息超载的经济领域无法迅速准确地进行理性判断时,他们便会借助于遵从过去的惯例来走捷径,这样做可以减少经济行为选择的成本,简化计算过程。因此,特定地域的经济金融发展离不开文化背景的支撑,每个区域的经济金融活动都有独特的文化价值观。银行企业合作共生态是影响区域金融服务业发展的最重要因素。基于共生理论和社会资本的观点,银行、企业实际上是社会网络中的某个接点,但“接点与接点之间的距离”并非完全相等,一些“距离较近”的金融机构、企业等经济主体在长期交易中便出现了声誉机制,出现了具有互惠互利的银企合作共生态。本文在提出“银企合作共生态”这一概念的基础上,运用了信息经济学分析范式,建立三个模型对银企信贷博弈行为进行了分析。这些模型分析的引申意义在于:在现实经济生活中,要完善担保抵押系统,建立高效的司法制度,以有效降低交易成本,促进银企双赢;要完善社会征信系统,拓展声誉机制,使银企合作共生态成为一种经济常态,从而促进金融服务业发展。本文认为金融服务业发展具有较强的区域化特征。经济活动地域集中化的一个必然结果便是地区金融业的非均衡性发展,从而导致区域金融的形成。区域金融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大国金融发展过程中资金向效率高的地区或部门集聚,从而在空间上出现金融资源相对集中的一种客观现象。金融资源相对集中,出现不同规模、不同层次的金融中心,进而形成金融中心的层系结构。然后,本文提出“金融批零市场假说”,并以长三角经济圈中的区域金融发展为例,对此进行定性描述和定量验证:作为国内甚至国际金融中心,上海的金融竞争力在长三角15个城市中是最强的,位居第一层次,为第一级金融批零中心;南京、杭州、苏州、宁波这4个城市可以认为是长三角的副金融中心,它们的金融竞争力总体上相对较强,位居第二层次,为第二级金融批零中心;无锡、常州、镇江、南通、扬州、泰州、湖州、绍兴、嘉兴、舟山大体归为第三层次,则为第三级金融批零中心。因此,可以认为金融集聚中心是一个多元素的层系结构,即由多层串联、同层并联以及处于不同层级的元素构成的金字塔结构。通过长三角15个城市金融服务业竞争力的比较分析,也有利于各城市正确认识自身金融竞争力的相对地位与相对差异,有利于决策者明确各自金融服务业的发展定位。本文以宁波为例对金融服务业发展进行了实证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政策建议。金融相关率(FIR)和金融宽度(I)两个指标显示,宁波金融深化程度较高,货币化是金融深化的主要原因,经济快速发展是推动金融深化进程的重要因素,非市场因素对金融资产扩张影响很大;与此同时,宁波金融宽度相对较窄的状况没有得到有效改观,还存在间接融资与直接融资发展不平衡、金融工具结构不合理等问题,区域金融结构尚待进一步优化。在金融功能方面,宁波金融体系的清算、支付功能等基础功能以及资源配置的核心功能发挥较好,风险管理、信息提供等扩展功能有待于进一步有效发挥。通过计量分析可知,在长三角15个城市中,宁波的金融竞争力处于第二方阵,这与宁波金融服务业发展的经济环境、人文环境、银企合作共生态等密切相关,也与长三角南翼经济中心的定位比较吻合。通过构建金融稳定的评估模型,对宁波市1980-2006年的区域金融稳定状况进行实证分析,可知宁波金融稳定状况总体良好,也印证了金融稳定与金融效率的辨证关系。宁波金融服务业已取得了很大的发展:金融业运行稳健,金融规模增长迅速,资产质量和金融生态优良,金融机构赢利能力增强。但从另一方面看,也存在不足之处,突出表现在:金融服务业结构不均衡,金融机构服务能力、创新能力有待进一步加强,金融生态环境需要进一步提升等。因此,需要采取措施促进宁波金融服务业进一步发展:加强金融产品的本地化研发,提高金融服务业的创新能力;拓展投融资渠道,增强金融服务能力;建立区域金融稳定长效机制,营造优秀的金融生态环境;引导民间金融有序发展,充分发挥非正式金融的积极作用。

论文目录

  • 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1.1 研究主题与选题意义
  • 1.2 金融服务业发展相关研究述评
  • 1.2.1 金融与金融服务业的内涵
  • 1.2.2 金融服务业与经济增长关系
  • 1.2.3 金融服务业空间集聚的相关研究
  • 1.2.4 对金融服务业相关研究的简要评价
  • 1.3 基本假设与研究方法
  • 1.3.1 基本假设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4.1 研究内容
  • 1.4.2 技术路线
  • 1.5 可能的创新点与存在的不足
  • 1.5.1 可能的创新
  • 1.5.2 存在的不足
  • 第二章 金融服务业发展的本质分析:结构、效率与稳定
  • 2.1 金融服务业的结构演进与优化分析
  • 2.1.1 金融结构的内涵扩展、构成要素与影响因素
  • 2.1.2 金融结构演进的内部动因与外在因素
  • 2.1.3 金融结构优化促进经济增长分析
  • 2.1.4 制度变迁与金融结构优化
  • 2.2 金融服务业的效率与竞争力分析
  • 2.2.1 金融效率的含义考察与影响因素
  • 2.2.2 金融效率与金融结构、市场结构关系分析
  • 2.2.3 从金融效率到金融服务业竞争力
  • 2.2.4 城市金融服务业竞争力模型
  • 2.3 金融服务业的风险与稳定性分析
  • 2.3.1 金融服务业风险分析
  • 2.3.2 金融稳定与区域金融稳定
  • 2.3.3 金融稳定与市场结构、金融效率的关系
  • 2.3.4 金融服务贸易自由化下的金融稳定分析
  • 第三章 金融服务业发展的因素分析:区位文化与合作共生态
  • 3.1 地理区位因素
  • 3.1.1 金融地理学有关观点
  • 3.1.2 山西票号兴起的地理因素分析
  • 3.1.3 宁波商帮崛起的地理因素分析
  • 3.2 区域文化因素
  • 3.2.1 区域文化及其作用
  • 3.2.2 “工商皆本”的思想
  • 3.2.3 “敢为天下先”的创新精神
  • 3.2.4 “民本经济”特色
  • 3.3 金融服务业发展与产业集群:银企合作共生态
  • 3.3.1 共生理论与社会资本理论
  • 3.3.2 基于共生理论的集群声誉机制
  • 3.3.3 不考虑声誉机制的银企信贷模型分析
  • 3.3.4 基于声誉条件下的银企信贷模型分析
  • 第四章 金融服务业发展的集聚分析:区域与城市层面
  • 4.1 金融服务业集聚成因与意义
  • 4.1.1 金融服务业集聚
  • 4.1.2 金融服务业集聚的经济学分析
  • 4.1.3 金融服务业集聚的重要意义
  • 4.2 金融服务业发展与区域金融
  • 4.2.1 区域经济与区域金融
  • 4.2.2 长三角经济圈与区域金融
  • 4.3 金融服务业发展与金融中心城市
  • 4.3.1 经济要素集聚中心:中心城市的出现
  • 4.3.2 金融要素集聚中心的形成:金融要素的空间极化
  • 4.3.3 金融中心的层系结构:金融批零市场假说
  • 第五章 宁波金融服务业发展实证(一): 环境、结构与功能分析
  • 5.1 宁波金融服务业发展的环境分析
  • 5.1.1 宁波金融服务业发展的历史演变
  • 5.1.2 宁波金融服务业发展的产业环境
  • 5.1.3 宁波金融服务业发展的经济环境
  • 5.2 宁波金融服务业结构分析
  • 5.2.1 宁波金融结构的深度测定
  • 5.2.2 宁波金融结构的宽度测定
  • 5.2.3 宁波金融的综合分析
  • 5.3 宁波金融服务业功能分析
  • 5.3.1 资金融通功能有效发挥
  • 5.3.2 支付清算体系高效运转
  • 5.3.3 征信体系建设日益加强
  • 5.3.4 风险管理功能逐步完善
  • 第六章 宁波金融服务业发展实证(二): 竞争力比较与稳定评估
  • 6.1 城市金融服务业竞争力:长三角15个城市横向比较
  • 6.1.1 城市金融竞争力评价的步骤
  • 6.1.2 城市金融竞争力评价的指标体系
  • 6.1.3 长三角15个城市金融竞争力:金融批零市场假说的验证
  • 6.2 宁波金融服务业稳定评估:1980-2006
  • 6.2.1 区域金融稳定评价指标体系
  • 6.2.2 区域金融稳定的计量评估
  • 6.2.3 宁波金融稳定状况的分析判断
  • 第七章 主要结论与政策建议
  • 7.1 主要结论
  • 7.2 促进金融服务业发展的相关思考
  • 7.2.1 着力构建多层次金融市场体系,推动金融结构优化
  • 7.2.2 大力发展债券市场,推动资本市场结构优化
  • 7.2.3 积极发展中小金融机构,促进高效稳健的金融体系的形成
  • 7.2.4 深入推动商业银行发展直接融资产品,促进金融工具多样化
  • 7.3 促进宁波金融服务业发展的政策建议
  • 7.3.1 加强金融产品的本地化研发,提高宁波金融服务业的创新能力
  • 7.3.2 拓展投融资渠道,增强金融服务能力
  • 7.3.3 建立区域金融稳定长效机制,营造优良金融生态环境
  • 7.3.4 引导民间金融有序发展,充分发挥非正式金融的积极作用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相关论文文献

    • [1].关于区域金融风险传导机制及其防范研究[J]. 价格理论与实践 2019(08)
    • [2].粤港澳大湾区区域金融协同发展研究[J]. 现代商业 2020(06)
    • [3].欢迎订阅2020年《区域金融研究》[J]. 区域金融研究 2020(02)
    • [4].欢迎订阅2020年《区域金融研究》[J]. 区域金融研究 2020(03)
    • [5].当前广西区域金融风险与经济决策[J]. 经济研究导刊 2020(21)
    • [6].区域金融风险的防范机制研究——以陕西省西安市为例[J]. 西部皮革 2020(16)
    • [7].深化区域金融改革试点 增强金融服务改革开放能力[J]. 旗帜 2020(09)
    • [8].欢迎订阅2021年《区域金融研究》[J]. 区域金融研究 2020(10)
    • [9].中国式金融分权与区域金融部门债务效率[J]. 财经科学 2019(05)
    • [10].防范和化解区域金融风险的对策建议[J]. 中国集体经济 2019(23)
    • [11].《区域金融研究》在线投稿平台开通启事[J]. 区域金融研究 2019(06)
    • [12].基于生态学原理的区域金融风险管理研究[J]. 区域金融研究 2019(08)
    • [13].我国区域金融风险的空间传染路径研究[J]. 当代经济科学 2019(05)
    • [14].行为经济学视角下市场情绪对区域金融风险影响的实证研究[J]. 金融发展评论 2019(02)
    • [15].我国区域金融风险的时空演化及驱动机制——基于经济四部门视角[J]. 南方经济 2019(09)
    • [16].试析我国区域金融研究现状与展望[J]. 时代金融 2018(03)
    • [17].山西区域金融风险基本判断及应对策略[J]. 山西财政税务专科学校学报 2018(01)
    • [18].“一带一路”战略下中国与中亚区域金融融合研究[J]. 新经济 2016(33)
    • [19].基于金融结构变迁视角的区域金融风险测度——以安徽省为例[J]. 金融理论与实践 2016(12)
    • [20].金融结构变迁视角下的区域金融风险研究——基于安徽省的实证分析[J]. 金融理论探索 2016(06)
    • [21].《区域金融研究》2016年总目录[J]. 区域金融研究 2016(12)
    • [22].基于熵值法的区域金融风险度量研究——以安徽省为例[J]. 区域金融研究 2016(12)
    • [23].区域金融稳定工作探索[J]. 中国金融 2017(07)
    • [24].我国区域金融差异外部影响因素分析[J]. 山西农经 2017(16)
    • [25].基于金融审计维护区域金融稳定的功能研究[J]. 内蒙古科技与经济 2017(15)
    • [26].区域金融大数据平台待完善[J]. 中国金融 2017(16)
    • [27].亚投行参与区域金融治理的法律分析[J]. 法学 2016(02)
    • [28].新形势下区域金融监管与金融稳定问题探讨——以喀什地区为例[J]. 西部金融 2015(11)
    • [29].经济发展差异下区域金融结构与经济增长[J]. 嘉应学院学报 2016(07)
    • [30].我国区域金融协调发展问题研究[J]. 新经济 2016(26)

    标签:;  ;  ;  ;  ;  ;  

    金融服务业发展研究 ——以宁波为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