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失与重构:现代化进程中的政府能力研究

缺失与重构:现代化进程中的政府能力研究

论文摘要

政府能力是政府自身体内存在的潜能和本领,其实质是指政府依据所占有的资源,在政府过程中对市场、企业等社会组织和其它行为主体的影响力。在政府活动中,政府能力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是政府行为的基础,是政府作用有效性发挥的前提和保证。在现代化进程中,政府能力表现为政府的决策能力、制度能力、整合能力、服务能力和自律能力,正是通过影响政府的政策创制、制度供给、社会整合、服务提供和政府自律等五个方面,政府能力相应地为现代化提供了政策前提、制度保障、社会基础、基础条件和政治保证,从而影响并决定着现代化启动的时间、推进的速度和实现的程度。因此,在现代化进程中加强政府能力研究,探求提高政府能力的有效途径,不仅是进一步深化政府理论、政府能力理论研究的需要,更是所有现代化国家最为迫切的现实需求。本论文坚持以马克思主义、尤其是马克思主义的国家与社会学说、政府理论为指导,以广大发展中国家和中国的现代化为背景,在重新认识政府能力的涵义、结构与特征的基础上,探讨了政府能力生成、增长及其结构变动的规律,对政府能力发展、政府能力和政府作用、政府能力与现代化的关系、政府能力建设等进行了理论上和实践中的思考,指出二战以来少数发展中国家的现代化之所以成功,一个关键的原因在于这些国家政府能力的提高,而大多数发展中国家的现代化之所以遭遇挫折,最深层次的原因正是由于各国政府能力的缺失,并认为采取有效措施,在现代化进程中全方位地重构各国政府能力是走出现代化困境的根本出路。在此基础上,总结了中国现代化历史进程中正反二方面的经验教训,论述了当代中国政府能力发展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当代中国政府能力建设的现实路径。文章的基本构架由政府能力的涵义、结构与特征、政府能力与政府作用、现代化进程中政府能力的缺失、现代化进程中政府能力的重构和政府能力与中国现代化共五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政府能力的涵义、结构与特征。通过对政府的特殊属性、政府能力与政府职能的关系、政府行为方式的特点等的分析,重新界定了政府能力,认为政府能力实质上就是政府依据所占有的资源,在政府过程中对市场、企业等社会组织和其它行为主体的影响力;论述了政府能力的构成及其结构性特征。在此基础上,文章提出了“政府能力发展”概念,认为政府能力发展指的就是政府能力产生、增长和结构变动的过程及其规律性,并对政府能力的生成、增长和结构变动的规律进行了深度的理论分析。第二部分,政府能力与政府作用。包括三方面内容:一是通过梳理中外学者关于政府作用的认识,指出要正确认识政府及其作用,必须首先从根本上克服研究方法上的缺陷,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历史过程理论对政府及其作用进行了新的历史过程分析;二是论述了政府能力与政府作用的关系,指出政府能力是政府活动的基础,是政府发挥有效作用的前提和保证;三是论述了政府能力对现代化进程的影响,认为政府能力通过影响政府的政策创制、制度供给、社会整合、服务提供和政府自律等五个方面相应地为现代化提供了政策前提、制度保障、社会基础、基础条件和政治保证,并得出一国政府能力的高低,实际决定了该国现代化推进的速度和实现的程度。第三部分,现代化进程中政府能力的缺失。这是对政府能力的实证研究,通过对二战以来广大发展中国家现代化的历史进程和基本特征的分析,指出与现代化对各国政府能力提出更多、更高的需求相比,大多数发展中国家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政府能力低下甚至缺失,认为这是导致战后半个多世纪以来发展中国家现代化遭受挫折的根本原因,并论述了政府能力缺失的表现及产生的原因。第四部分,现代化进程中政府能力的重构。主要从影响政府能力发展的内外部因素入手,指出在现代化进程中重构政府能力的现实路径,它包括:转变发展观念、政府观念、行政观念,开拓政府能力建设的新境界;创新政府的政府体制、政治参与制度、财政管理制度、公务员制度和绩效评估制度,增强政府能力建设的内在动力;革新行政技术,提供政府能力建设的新平台:改善政府的社会环境、市场环境和法制环境,营造政府能力建设的外在氛围等四个方面。第五部分,政府能力与中国现代化发展。这一部分可视为论文的结语部分,通过对中国现代化正反二方面经验教训的总结,分析了政府能力与中国现代化的密切关系,认为导致中国早期现代化延误、顿挫的主要原因是历任中国政府能力的低下,而当代中国现代化之所以能重新纳入轨道、加速推进并取得了举世公认的成绩,恰恰是由于在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下,中田政府能力得到很大程度提高的结果。并分析了当代中国政府能力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用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进一步提升政府能力总量、优化政府能力结构和强化对政府能力运行的约束力等一系列政策主张。

论文目录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 选题的缘由及意义
  • (二) 研究的现状及文献综述
  • (三) 研究的思路和方法
  • (四) 文章的创新与不足
  • 一、政府能力:涵义、结构与特征
  • (一) 政府能力的涵义
  • 1.理论界对政府能力的解读
  • 2.政府能力概念的界定
  • (二) 政府能力的结构与特征
  • 1.政府能力内部构成
  • 2.政府能力要素
  • 3.政府能力的结构性特征
  • (三) 政府能力发展
  • 1.政府能力的生成
  • 2.政府能力的增长
  • 3.政府能力结构的变动
  • 二、政府能力与政府作用
  • (一) 关于政府作用的理论分析
  • 1.西方学者对政府作用的阐释
  • 2.我国学者对政府作用的认识
  • 3.政府作用的历史过程分析
  • 4.政府是现代经济社会发展的内生变量
  • (二) 政府能力与政府有效
  • 1.政府为什么会失效
  • 2.从政府失效到政府有效
  • 3.政府能力是有效政府的前提和保证
  • (三) 政府能力对现代化进程的影响
  • 1.影响政策过程,为现代化提供政策前提
  • 2.增加制度供给,为现代化提供制度保障
  • 3.提高社会整合,为现代化提供社会基础
  • 4.改进政府服务,为现代化提供基础条件
  • 5.提高政府自律,为现代化提供政治保证
  • 三、现代化进程中政府能力的缺失
  • (一) 发展中国家现代化的进程与困境
  • 1.发展中国家现代化的历史进程
  • 2.发展中国家现代化的基本特征
  • 3.发展中国家现代化的受挫及其原因
  • (二) 现代化进程中政府能力缺失的表现
  • 1.政策失败
  • 2.制度短缺
  • 3.整合失灵
  • 4.服务不足
  • 5.政治腐败
  • (三) 现代化进程中政府能力缺失的原因
  • 1.政府合法性危机
  • 2.政府体制选择失误
  • 3.政府财力不足
  • 4.政府人力资源匮乏
  • 四、现代化进程中政府能力的重构
  • (一) 转变观念,开拓政府能力建设的新境界
  • 1.转变发展观念
  • 2.转变政府观念
  • 3.转变行政观念
  • (二) 创新政府制度,增强政府能力建设的内在动力
  • 1.创新政府体制
  • 2.创新政治参与制度
  • 3.创新政府财政管理制度
  • 4.创新政府公务员制度
  • 5.创新政府绩效评估制度
  • (三) 革新行政技术,提供政府能力建设的新平台
  • 1.科学技术变革为政府能力建设提供了新平台
  • 2.运用信息网络技术,建设电子化政府
  • (四) 改善政府环境,营造政府能力建设的外在氛围
  • 1.营造和谐统一的社会环境
  • 2.营造规范有序的市场环境
  • 3.营造公正严明的法制环境
  • 五.政府能力与中国现代化发展
  • (一) 中国现代化的经验教训
  • 1.软弱政府与中国早期现代化的延误
  • 2.高度集权政府与中国现代化的顿挫
  • 3.当代中国政府与现代化的推进
  • (二) 当代中国政府能力发展
  • 1.当代中国政府能力发展的现状
  • 2.当代中国政府能力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 (三) 以科学发展观指导当代中国政府能力建设
  • 1.提升政府能力总量
  • 2.优化政府能力结构
  • 3.强化对政府能力运行的约束
  • 主要参考文献
  • 后记
  • 相关论文文献

    • [1].当代中国政府回应过程:动力与特征[J].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 2012(04)
    • [2].当代中国政府过程中制度与角色互动的效益分析[J].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06)
    • [3].当代中国政府过程中的“力量”分析与思考[J]. 产业与科技论坛 2019(12)
    • [4].论当代中国政府审计改革的基础与动力[J]. 广东社会科学 2009(03)
    • [5].行动组织:理解当代中国政府的新视角[J]. 天津行政学院学报 2017(06)
    • [6].当代中国政府决策:内涵、特征及优化[J]. 求索 2016(09)
    • [7].论当代中国政府能动性的发生与制约[J]. 合肥师范学院学报 2010(01)
    • [8].政治文明视野中的当代中国政府行为:困境与超越[J]. 求实 2008(05)
    • [9].当代中国政府垂直管理的现状、困境与对策[J]. 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03)
    • [10].当代中国政府正义问题研究的一部力作[J]. 中国行政管理 2013(07)
    • [11].当代中国政府职能的两重性及其发展趋势[J]. 山西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12(03)
    • [12].社会层级结构理论与当代中国政府转型——基于一种政治哲学的分析[J]. 攀登 2010(03)
    • [13].社会层级结构理论与当代中国政府转型——基于一种政治哲学的分析[J]. 前沿 2010(13)
    • [14].当代中国政府生态治理:一种新的结构治理模式探索[J]. 辽宁行政学院学报 2010(12)
    • [15].当代中国政府文明及其路径选择[J]. 社会科学家 2011(07)
    • [16].毛泽东行政价值观与当代中国政府的价值观创新[J]. 山东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8(02)
    • [17].政府是一种“成长的存在”——评《政府成长:和谐社会构建中的政府改革与建设》[J]. 河北学刊 2010(02)
    • [18].当代中国政府信息公开现状及问题[J]. 贵州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02)
    • [19].从统制型到服务型:当代中国政府建设的模式取向[J]. 行政论坛 2009(06)
    • [20].县级服务型政府建设的目标及实现[J]. 重庆行政(公共论坛) 2011(04)
    • [21].《当代中国政府与公务员制度》课程的改革与实践[J]. 西安邮电学院学报 2010(05)
    • [22].当代中国政府舆论引导的新理念——以2009年“甲型H1N1流感”事件为例[J]. 东南传播 2009(10)
    • [23].困境与选择:集权与分权间的垂直管理——以当代中国政府的垂直管理为考察对象[J]. 理论与现代化 2009(04)
    • [24].困境与选择:集权与分权间的垂直管理——以当代中国政府的垂直管理为考察对象[J]. 中共浙江省委党校学报 2009(05)
    • [25].当代中国政府与市场关系的演变及优化途径[J]. 江淮论坛 2018(01)
    • [26].当代中国政府合法性危机分析[J]. 商品与质量 2010(S1)
    • [27].浅论弱势金融“症结”问题[J]. 黑龙江金融 2008(04)
    • [28].论当代中国政府行政面临的挑战及变革[J]. 中国外资 2013(04)
    • [29].“重权力归属、轻权力运作”传统的形成及其对当代中国政府发展的影响[J]. 重庆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12(02)
    • [30].论当代中国政府适度规模的构建[J]. 江淮论坛 2008(03)

    标签:;  ;  ;  ;  ;  ;  

    缺失与重构:现代化进程中的政府能力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