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庄矿——550西巷软岩巷道开挖

谢庄矿——550西巷软岩巷道开挖

一、协庄矿-550西大巷软岩巷道掘进(论文文献综述)

黄金坤[1](2020)在《多场耦合作用下的隔热喷射混凝土物理力学性能及其工程应用研究》文中指出随着煤炭开采进入深部阶段,巷道处于温度场、湿度场以及应力场相耦合的多场作用环境。基于此,本文首先建立多场耦合作用下巷道围岩应力场的计算模型,探讨高温高湿应力对围岩稳定性的影响并提出解决措施;其次,结合主动隔热的降温思路和绿色矿山的理念,设计正交试验,开发出一种可以降低高温高湿应力对围岩稳定性影响的新型隔热喷射混凝土;随后,结合工程环境,对该隔热喷射混凝土展开温湿循环处理,分别研究其在温湿循环作用后的蠕变试验特性以及冲击力学特性;最后,依托淮南矿业集团丁集矿西三集中皮带机大巷为工程背景,对该新型隔热喷射混凝土进行现场应用与效果评价。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多场耦合作用下,温度场和湿度场发生变化时会产生温度应力和湿度应力,而温度应力和湿度应力的作用将在巷道内产生附加应力;当巷道底板不支护或欠缺支护时,温度应力和湿度应力导致的附加应力将显着改变巷道周边围岩内的应力场和位移场,影响巷道围岩的稳定性;因此,可通过建立底板支护机制或者进行巷道隔热处理来降低其影响。(2)设计正交试验,将陶粒、陶砂、玄武岩纤维和植物纤维掺入普通喷射混凝土中,构成一种新型隔热喷射混凝土,结果表明,陶粒替代7%质量的石子,陶砂替代8%质量的砂子,玄武岩纤维和植物纤维的掺量各为0.2%体积的混凝土时,隔热喷射混凝土的力学性能和隔热性能最佳;同时,微观试验结果表明,上述材料掺入到喷射混凝土中,水泥浆液的水化反应不受上述掺和料的影响且强度发育良好,无有害物质和不良反应出现。(3)隔热喷射混凝土的蠕变试验结果表明:4组水浴温度下(24℃、40℃、60℃和80℃),随着干湿循环作用次数的增加,隔热喷射混凝土的轴向蠕变应变均是在3次干湿循环作用时达到最大;而同样是经历过3次干湿循环作用后,60℃的水浴温度下试件的轴向蠕变应变最大,80℃的水浴温度下试件的轴向蠕变应变最小;此外,水浴温度在24~40℃时,其平均瞬时变形模量在干湿循环作用14次时最大,此时其劣化程度最低;水浴温度在60~80℃时,其平均瞬时变形模量在干湿循环作用7次时最大,此时其劣化程度最低;故低水浴温度时,隔热喷射混凝土被侵蚀的速度较慢,而在高水浴温度时,隔热喷射混凝土被侵蚀的速度较快;最后,隔热喷射混凝土的蠕变试验结果符合Burgers模型,且四个计算参数E1、E2、η1和η2与温度T和干湿循环次数n之间存在公式(4-5)-(4-8)的关系式,将其代入公式(4-3)即为隔热喷射混凝土在温度T和干湿循环次数n作用下的Burgers本构关系模型。(4)隔热喷射混凝土的冲击试验结果表明:在冲击荷载下,隔热喷射混凝土的动态压缩应力-应变曲线可划分为三段:弹性阶段、屈服阶段以及破坏阶段,该结果表明隔热喷射混凝土具有较好的冲击吸能特性;低水浴温度(24℃~40℃)时,随着干湿循环次数的增加,隔热喷射混凝土的动态抗压强度先降低后升高,在14次干湿循环作用下达到最低;高水浴温度(60℃~80℃)时,随着干湿循环次数的增加,隔热喷射混凝土的动态抗压强度先降低后增大再降低,拐点是在14次干湿循环作用时;当干湿循环作用次数恒定时,随着水温增加,其动态抗压强度符合如下规律:干湿循环在3~7次时,隔热喷射混凝土的动态抗压强度持续降低;干湿循环在14~28次时,隔热喷射混凝土的动态抗压强度先降低后增大再降低,60℃的水温是其拐点;此外,隔热喷射混凝土的动态抗压强度与干湿循环次数n以及温度T之间均存在公式(5-5)-(5-9)所示的关系式。(5)隔热喷射混凝土在淮南矿业集团丁集矿西三集中皮带机大巷的工程应用结果表明:三种支护形式(全断面隔热支护、复合支护以及全断面不隔热支护)下,全断面隔热支护时,混凝土的壁面温度有效降低,仅有27.1℃,低于巷道内整体的平均空气温度28.7℃且与围岩内0.5m处的温度相差约7℃;与全断面不隔热支护相比,全断面隔热支护段的围岩调热圈半径仅有4.44m,明显小于不隔热段的7.0m;此外,围岩收敛和混凝土喷层压力监测结果表明,隔热支护段的围岩收敛量和喷层压力较小;考虑到经济性的问题,建议采用复合支护形式。图[83]表[44]参[174]

姚韦靖[2](2019)在《深部高地温岩层巷道隔热混凝土喷层支护技术研究及应用》文中认为地下工程深部开采呈常态化,高地温造成矿井热环境问题制约着进一步开掘。以淮南矿区典型热害矿井朱集东煤矿为工程背景,调研矿区地温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提出主动隔热降温思路,借鉴地面保温材料选用轻集料混凝土构建主动隔热喷层,探究其各项基础性能,开发出适宜井下喷射的新型隔热混凝土材料,采用有限元数值模拟的方法讨论主动隔热巷道围岩温度场分布规律,并提出矿山隔热三维钢筋混凝土衬砌构想,以朱集东矿深部高温巷道为工程依托,完成工程应用与效果评价。主要研究内容和成果如下:(1)系统分析朱集东矿钻孔测温数据,结果表明地温随深度增加线性递增,地温梯度介于1.7~3.6℃/hm,均值2.60℃/hm,原岩温度31℃一级热害区均深-552.01 m,37℃二级热害区均深-741.01 m。今主要工作水平-906 m和-965 m大部分达到一级热害区,部分处于二级热害区,进一步开发的-1070 m和-1200 m水平绝大部分达二级热害区。(2)以巷道围岩温度控制为研究对象,分析巷道围岩热传导模型,通过建立主动隔热层的方式改变换热系数,阻隔减少围岩放热量。提出采用轻集料混凝土喷层构建主动隔热层,从混凝土导热模型出发,理论上证实轻集料掺入混凝土对隔热能力的改善。(3)采用页岩陶粒、玻化微珠作为粗细轻集料,讨论陶粒全轻集料混凝土(All-lightweight Aggregate Concrete,ALWC)与次轻集料混凝土(Sub-lightweight Aggregate Concrete,SLWC)、玻化微珠次轻集料混凝土(Glazed Hollow Bead Concrete,GHBC)的工作性、高温劣化、抗碳化特性及细微观结构,并与普通混凝土(Normal Concrete,NC)比对,结果表明ALWC和SLWC高温后强度损失、抗碳化性较NC有较大优势,原因在于陶粒轻集料是极好的耐高温材料,内部吸返水效果使得水泥石日趋密实;GHBC高温后强度损失与NC相近,抗碳化性较NC劣,但掺入玻化微珠对拌和物流动性有益;轻集料与水泥基体在微细观形成界面嵌固区,破坏往往是轻集料本身强度低所致,克服了 NC界面区薄弱的劣势。(4)针对隔热混凝土喷层,采用正交试验的方法研发了陶粒隔热混凝土、陶粒玻化微珠隔热混凝土。对于陶粒混凝土,讨论了不同陶粒级配、陶粒、粉煤灰和砂子用量对材料性能的影响;对于陶粒玻化微珠混凝土,讨论了不同陶粒、玻化微珠、粉煤灰和砂子用量对材料性能的影响。性能测试包括表观密度、导热系数、抗压、抗拉、抗折强度,通过极差分析得到各因素对各性能的影响顺序,通过层次分析得到各因素水平对各性能的影响权重,通过功效系数分析得出综合性能最优配比。(5)选用ANSYS有限元软件分析主动隔热巷道围岩温度场分布规律,讨论隔热混凝土喷层导热系数、厚度、围岩导热系数、赋存温度对巷道温度场的影响,结果表明围岩本身热物理属性决定了巷道围岩温度场分布,岩温是最敏感的因素;采用低导热系数喷层、增加喷层厚度的措施可阻隔热量、减少风流对围岩温度场的影响,但随时间延长而减弱,喷层导热系数较厚度敏感度高。故采用低导热系数喷层对于井巷热环境控制有积极意义。(6)结合半刚性网壳锚喷支护结构和隔热混凝土喷层材料,提出一种能够主动隔绝深部岩温的新型功能性支护结构和方法:矿山隔热三维钢筋混凝土衬砌,利用网壳支护结构的强力支护能力,保证巷道长期稳定;利用隔热混凝土的主动隔热效果,阻断围岩内部热量向巷道传播,起到主动隔热降温之作用。以朱集东矿东翼8煤顶板回风大巷为工程依托,进行约100 m的隔热喷层工业应用,结果表明井下高温热害问题严重,掘进工作面温度长期保持在27℃以上,壁面温度超过27.5℃,相对湿度维持在70%以上,采用隔热混凝土喷层后壁面温度有所下降,现场取样测试结果表明隔热喷层导热系数显着降低。该项技术是一项节能减排的良性措施,为矿井热环境控制提供了新思路。图[117]表[56]参[239]

朱广安[3](2017)在《深地超应力作用效应及孤岛工作面整体冲击失稳机理研究》文中认为煤矿开采深度进入千米以后,采掘工作面围岩应力普遍超过煤体单轴抗压强度,呈现围岩应力超过煤体强度的超应力现象。煤体在超应力作用下,冲击矿压动力灾害频发,因此研究深地开采超应力状态下煤层开采冲击矿压灾害防治问题,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论文综合采用现场调研、理论分析、物理力学试验、数值模拟与工程实践等手段,对深地超应力作用效应及诱冲机理、不同加卸载路径下煤样冲击破坏特征和前兆信息识别、深地孤岛工作面整体冲击失稳机理、覆岩结构演化特征、冲击力源及其监测与防治工程实践的理论与技术进行了系统研究。分析研究了全国深地开采力学环境下的冲击显现特征。结果显示,掘进冲击显现频发,冲击显现区域普遍存在应力异常和应力恢复现象。掘进冲击位置在回采进程中也是高冲击显现区域;冲击破坏形式由局部转变为整体冲击,冲击破坏程度严重、影响范围广。由此提出了深地开采的超应力作用效应,并将巷道破坏划分为掘进失稳型、局部加载型和整体失稳型三种。开展了煤样真三轴超应力作用下加卸载冲击破坏试验研究,揭示了深地围岩对煤层的超应力加载作用及方式。试验结果表明,不同的应力加卸载路径下煤样冲击破坏具有显着的时间延迟效应;与三轴压缩试验相比,三轴卸压下煤样的变形、破坏更加剧烈;围压一定的情况下,轴压达到3倍以上单轴抗压强度煤样开始发生冲击显现;试样宏观破裂面和波速异常丰富区、微观裂隙演化和低波速贯通区形成了较好的对应。提出了孤岛工作面整体冲击失稳理论,指出相邻多个工作面采空区上覆岩层大范围的协同破断、运动是孤岛煤柱冲击矿压的主要诱因,自重应力和采空区覆岩结构传递至孤岛工作面的应力增量是其主要静载力源,覆岩亚关键层及其所控制岩层的进一步破断或主关键层的破断运动是其主要动载力源,上述载荷叠加作用下易于诱发冲击显现。开展了工作面开采全过程的数值试验,采用应变软化模型研究了顶板的下沉变形过程和双屈服模型模拟了采空区垮落带岩体的压实过程,从覆岩破坏临界塑性应变的角度划分垮落带、裂隙带和弯曲下沉带,揭示出覆岩结构的演化特征是孤岛工作面静载和动载产生的根源,分别从工作面应力分布和地表下沉量、顶板破断和断层滑移释放能量角度,揭示出微震监测覆岩结构演化的可能性,进一步可辨识出孤岛工作面冲击矿压的前兆信息。基于孤岛工作面整体冲击失稳机理,提出了孤岛工作面采前冲击危险预评估机制,并总结了深地孤岛工作面冲击矿压的监测与防治思路。针对山东朝阳煤矿3112和3108工作面开展了工程实践,从动静载源头治理,通过加强高应力区和应力异常区的监测和防治来减弱静载应力集中的影响,通过实施人工断顶和断层附近爆破措施来弱化动载扰动,现场应用效果显着。

康红普,范明建,高富强,张辉[4](2015)在《超千米深井巷道围岩变形特征与支护技术》文中提出为解决超千米深井巷道支护难题,以新汶矿区深井巷道为工程背景,分析深部矿井地应力、围岩强度与结构等地质力学参数分布特征,超千米深井巷道围岩、支护体变形及破坏状况。采用UDEC数值模拟软件,研究不同支护方式与参数下超千米深井岩巷围岩变形、破坏特征与支护作用。基于实测与数值模拟研究结果,确定新汶华丰矿-1180回风大巷采用全断面高预应力、高强度锚杆与锚索及注浆联合支护加固方式。详细介绍-1180回风大巷支护井下试验,包括支护参数设计、支护材料、底板注浆锚索施工工艺及矿压监测结果。通过分析围岩位移、顶板离层及锚杆、锚索受力监测数据,评价回风大巷支护效果。井下试验表明:高预应力、高强度锚杆与锚索及注浆联合加固技术,能够有效控制超千米深井岩巷大变形,保持围岩长期稳定。最后,针对井下试验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意见。

张源[5](2013)在《高地温巷道围岩非稳态温度场及隔热降温机理研究》文中提出热害已经成为继顶板、瓦斯、水、火、粉尘后的第六大矿井自然灾害。对于深部矿井,高地温因素在矿井热害的形成过程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其中,高地温巷道以其通风线路长、暴露面积大、通风系统复杂等原因,最有可能在较大区域范围内影响到井下的气象环境。它不仅直接向风流传热使风温上升,还会对空调降温产生的冷空气造成热污染,降低人工制冷降温的效果。因此,需要研究高地温巷道围岩的传热问题,而其基本问题之一是巷道围岩的温度场。论文采用理论分析、物理模拟和数值试验相结合的方法,提出了适用于巷道围岩温度场研究的物理相似试验方法;利用自主设计研制的高地温巷道热湿环境相似模拟试验系统,开展了巷道围岩温度场的物理试验研究,揭示了高地温巷道围岩温度分布特征及其演化规律;建立了巷道围岩非稳态温度场的数值解法,进行了高地温巷道围岩温度场的数值试验,进一步探讨了巷道围岩温度时空分布的演化规律;建立了具有阻热圈结构的高地温巷道围岩非稳态导热的数学模型,首次给出了阻热圈温度场的数值解法,开展了阻热圈结构隔热机理的研究,进一步完善了阻热圈概念的内涵。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提出了适用于高地温巷道围岩温度场研究的物理相似试验方法。基于能量守恒定律和傅里叶定律,把高地温巷道围岩传热简化成一维半无限大单一介质空心圆薄片的导热问题,建立了巷道围岩非稳态导热的数学模型;依据相似理论,推导出了巷道围岩温度场的相似准则,得到了巷道围岩温度场物理模拟试验的相似常数关系式,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适合于高地温巷道围岩温度场研究的物理模拟试验方法。2)自主设计研制了高地温巷道热湿环境相似模拟试验系统。基于巷道围岩温度场相似准则及物理相似试验方法,自主设计研制了用于高地温巷道围岩温度场研究的试验系统。该系统能够进行井巷常规通风降温、空调降温、隔热降温等物理模拟试验,是目前国内外已知尺寸最大、功能最全的用于矿井高地温井巷热湿环境相似模拟的专用试验平台。3)开展了巷道围岩温度场的物理试验研究,揭示了高地温巷道围岩温度分布特征及其演化规律。采用自主设计研制的高地温巷道热湿环境相似模拟试验系统,研究了高地温巷道围岩温度分布特征及其动态变化规律,主要成果:(1)巷道通风以后,壁面温度急剧降低,很快就接近风温;随着通风时间的延长,温度扰动范围由浅到深逐渐扩展到巷道围岩深部;(2)巷道通风后,从巷道壁面到围岩深处,温度按指数函数(Θ=1-f1(Fo, O) exp(f2(Fo, O) R))形式逐渐增大;(3)随着通风时间的延长,巷道围岩温度以希尔方程(Θ=A/(Fom+B)+C)形式逐渐降低,在初期降低的幅度较大,整个过程中降幅在逐渐减小;(4)巷道围岩的温度梯度、热流密度和热流量的变化过程大致可以分成三个阶段,在围岩温度未被扰动时,温度梯度、热流密度和热流量均维持在很低水平;在围岩刚进入温度扰动范围到被充分扰动阶段,温度梯度、热流密度和热流量逐渐增加,直至到达峰值;围岩温度被充分扰动以后,温度梯度、热流密度和热流量逐渐降低,逐渐重新恢复到较低水平。4)进行了高地温巷道围岩温度场的数值试验研究,验证了物理相似试验结果及所建立的巷道围岩温度场数学模型的合理性,进一步探讨了巷道围岩温度时空分布的演化规律,主要成果:(1)利用数值方法,验证了物理试验中巷道围岩无量纲温度与无量纲半径之间符合指数函数、与无量纲时间之间符合希尔方程,以及温度梯度、热流密度和热流量具有三阶段分布特征等结论;(2)巷道围岩温度扰动范围与无因次时间之间呈幂函数关系(R=2.75Fo+1),对于与模拟条件接近的巷道围岩,其通风4年后进入准稳态,最大温度扰动范围25m左右;(3)巷道围岩无量纲温度与毕渥数Bi之间呈指数函数(Θ=A exp(BBi)+C)关系,Bi越大,无量纲温度越低,说明增大风速有助于加大排热量;当Bi达到极值以后,巷道围岩的温度并不随着Bi的增大而显着降低,说明风速增大到一定值后,降温效果不再明显。5)研究了具阻热圈结构巷道围岩温度分布特征及阻热圈隔热机理。建立了具有阻热圈结构的巷道围岩导热数学模型;采用热平衡法,建立了高地温巷道围岩阻热圈温度场的数值解法,编写了阻热圈温度场数值试验的专用计算机源程序,开展了阻热圈隔热结构隔热机理的研究,主要成果:(1)阻热圈内温度分布具有明显的分区域特点,区域界线处在喷浆层与注浆层,以及注浆层与深部岩体的交界面。(2)与无阻热圈的巷道围岩相比,有阻热圈结构的巷道围岩的温度场具有壁面温度低、内部温度高的总体特点;壁面温度在通风初期降低的速率更快,且喷浆层导热系数越小,壁面温度越低;(3)阻热圈内喷浆层和注浆层的导热系数越小,岩体内的温度就越高;(4)注浆层内温度分布分为两部分:靠近喷浆层的一小段区域是注浆层导热越好,其温度越高;靠近深部岩体的其余大部分注浆层区域是导热越好,其温度越低。(5)在阻热圈的喷浆层和注浆层内,其导热系数越小,温度梯度就越大,热流密度就越小,隔热效果越明显;在通风初期,相同的导热系数降幅,喷浆层隔热效果优于注浆层;通风3个月以后,注浆层的隔热效果优于喷浆层。(6)阻热圈结构对于减少巷道围岩散热效果显着,巷道服务期内可减排2940%,且通风早期,效果更明显。

刘永[6](2013)在《协庄煤矿-850西大巷埋深超千米软岩巷道变形控制》文中研究说明通过对协庄煤矿-850西大巷软岩物理力学性质测试、分析以及围岩应力研究,得出非均质高应力软岩巷道的变形机制以塑性扩容为主,物化膨胀以及结构变形的影响相对较小;以塑性扩容为主的软岩巷道最为有效的加固方式就是对塑性区进行注浆加固,以控制其塑性变形。进行了加固支护试验,同步进行矿压观测,施工结果达到了预期目标。研究成果可以为相似工程的深井软岩支护提供借鉴。

张京泉,刘兆伟,王东[7](2012)在《协庄矿深部巷道支护困难分析及对策》文中研究表明:随着协庄矿井开采深度的增加,地质条件越来越复杂,地压显现更加明显,巷道变形愈加严重,巷道支护日趋困难。通过对该矿巷道变形情况及支护方面存在的困难进行分析,提出了改进锚杆支护参数和锚网喷二次支护施工工艺,采用圆弧形放顶掘进,锚索、锚杆联合支护等相应的巷道支护对策,优化巷道设计,减小深部高应力影响,保证了巷道的施工质量。

王宜泰[8](2010)在《背向前进式矸石充填采煤方法及相关规律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针对目前我国煤矿“三下一上”(建筑物下、铁路下、水体下和承压水体上)的煤炭呆滞储量之多、矸石排放量之大所造成的矿井煤炭资源采出率低、环境污染严重等一些列经济和环境问题,结合协庄煤矿实际生产地质条件,研究制定了背向前进式矸石充填采煤方法。该法具有生产效率高、生产系统布置简单及充填成本低等诸多优点,是实现“三下一上”呆滞煤炭高产高效开采的新技术。矸石充填的目的是确保地表变形在允许范围之内,减少开采对采场底板的破坏深度。本文基于岩层控制的关键层理论和矸石充填的相关理论,综合运用理论分析、数值模拟与现场实测的方法与手段,研究了矸石充填开采条件下采场覆岩运动及地表变形特征及规律,研究结果及现场实测表明,采用原生矸石充填采空区限定了关键层弯曲下沉,可有效地控制地表变形。在对采场覆岩运动研究的基础上,采用理论研究和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矸石充填开采条件下,前进式沿空留巷的围岩应力及位移演化规律以及围岩的变形破坏特征。通过研究发现,在充填开采条件下,采用前进式沿空留巷技术可以减少巷道围岩发生流变和受采动影响的时间和程度,能够很好的控制留巷的变形。最后利用理论计算的方法研究了充填开采条件下底板的应力分布,采用数值模拟的方法研究分析了充填开采条件下不同充填参数对煤层底板破坏的影响规律。然后采用现场实测的方法验证了矸石充填开采可有效地减少对煤层底板的破坏深度,为承压水上采煤提供了一种新的开采依据和方法。

曲广龙[9](2008)在《岩巷高速高效掘进施工技术研究》文中提出随着我国的煤炭形势好转,煤矿采煤技术和采煤方法得到不断更新,采煤机械化水平也不断提高,采煤工作面推进速度提高到150~250m/月,甚至更高,而岩巷掘进速度却一直停留在较低的水平,使采掘接续普遍紧张。主要是由于矿井机械化程度仍然不高,支护优化不好,且工艺组织不够合理,掘进速度受到一定的限制。因此,研究岩巷高速高效掘进施工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工程意义。本文在总结分析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从施工工艺、掘进设备、地质条件及施工组织管理等方面对岩巷高速高效掘进施工的影响因素进行了理论分析和总结,并在此基础上为实现岩巷高速高效掘进施工提出了可参考的技术措施。在具体煤矿的实践应用中,全面开展了提高岩巷掘进速度的具体技术研究,其中主要包括:通过岩石力学性能测试分析和数值模拟,优化巷道支护方案;进行岩巷掘进设备综合配套研究;开展岩巷高速高效施工方案设计和劳动组织研究,提出并应用了“三掘三喷”新工艺;应用了新型的自燃陶粒土喷浆材料:开展研究裂隙岩体爆破研究,并以此为基础,进行了爆破钻孔布置的优化设计;应用了刚性风筒长距离通风技术等,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马培渠,刘善东,王洪涛[10](2008)在《深井巷道围岩破坏机理研究与支护技术》文中认为随着矿井开采深度的增加,围岩呈现软岩性质,巷道开挖后变形速度加快,变形量加大,造成多次返修,不仅增加了巷道的维修费用,而且严重制约了矿井生产接续。协庄矿通过对深井巷道变形与破坏机理分析,提出了切实有效的对策,取得了较好的防治效果。

二、协庄矿-550西大巷软岩巷道掘进(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协庄矿-550西大巷软岩巷道掘进(论文提纲范文)

(1)多场耦合作用下的隔热喷射混凝土物理力学性能及其工程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的研究背景
        1.1.1 煤炭资源的消费及开采现状
        1.1.2 煤炭资源深部开采面临的主要问题
    1.2 选题的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1.3.1 水-热-力耦合作用对深井巷道围岩稳定性的影响
        1.3.2 水-热-力耦合作用对岩石及混凝土的物理力学性能影响
        1.3.3 国内外巷道现行的隔热降温措施及主动隔热材料的发展
    1.4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1.4.1 研究内容
        1.4.2 技术路线
2 多场耦合作用下的巷道围岩稳定性分析
    2.1 概述
    2.2 多场耦合作用下的围岩应力场求解
        2.2.1 温度场作用下的巷道围岩热应力解析解
        2.2.2 湿度场作用下的巷道围岩湿应力解析解
        2.2.3 非均匀应力场作用下的巷道围岩应力场解析解
        2.2.4 多场耦合作用分析
    2.3 局部弱支护作用求解
        2.3.1 局部弱支护求解模型建立
        2.3.2 局部弱支护求解基本假设及条件
    2.4 底板局部弱支护对巷道围岩应力场和位移场的影响分析
        2.4.1 底板局部弱支护作用下巷道表面围岩的应力变化情况
        2.4.2 底板局部弱支护作用下巷道表面围岩的位移变化情况
    2.5 针对底板部位局部弱支护作用的解决措施
    2.6 本章结论
3 混掺玄武岩-植物纤维的新型隔热喷射混凝土
    3.1 概述
    3.2 正交试验
        3.2.1 材料特性
        3.2.2 试验方法
        3.2.3 试件制作、养护及测试
    3.3 正交试验结果及分析
        3.3.1 试验结果
        3.3.2 方差和贡献率分析
        3.3.3 因素指标分析
        3.3.4 灰色关联分析
    3.4 微观分析
        3.4.1 直观观察
        3.4.2 X射线衍射分析
        3.4.3 扫描电镜分析
    3.5 本章结论
4 温湿循环耦合作用下的隔热喷射混凝土蠕变试验研究
    4.1 概述
    4.2 隔热喷射混凝土温湿循环耦合作用蠕变试验
        4.2.1 试验原材料
        4.2.2 试件制备及养护
        4.2.3 试件温湿循环耦合作用处理方法
        4.2.4 蠕变试验设备的选用及测试
    4.3 蠕变试验结果分析
        4.3.1 同温不同循环次数下的蠕变试验结果及分析
        4.3.2 同循环次数不同温条件下的蠕变试验结果及分析
    4.4 温湿循环条件下隔热喷射混凝土的蠕变本构模型
    4.5 本章结论
5 温湿循环耦合作用下的隔热喷射混凝土SHPB试验与分析
    5.1 概述
    5.2 试验简介
        5.2.1 SHPB试验概述
        5.2.2 试验配合比
        5.2.3 试验原材料
        5.2.4 试件的制备、养护及加工
        5.2.5 试件温湿循环耦合处理概述
        5.2.6 试验试件的物理参数测定
    5.3 最佳冲击气压的确定及分析
        5.3.1 冲击试验数据可行性分析
        5.3.2 三种冲击气压作用下的试件破坏形态分析
    5.4 温湿循环耦合作用后试件的SHPB试验结果及分析
        5.4.1 试件的冲击破坏形态分析
        5.4.2 试件的动态压缩应力应变曲线及结果分析
        5.4.3 试件的动态抗压强度与水温和干湿循环次数之间的关系
    5.5 本章结论
6 隔热喷射混凝土工程应用及效果评价
    6.1 工程背景
        6.1.1 试验巷道概况
        6.1.2 水文地质情况
        6.1.3 地温梯度情况
        6.1.4 围岩岩性情况
    6.2 隔热喷射混凝土的制备及其施工工艺
        6.2.1 隔热喷射混凝土的生产配合比
        6.2.2 隔热喷射混凝土的制备
        6.2.3 现场施工工艺
        6.2.4 现场喷射作业规程
    6.3 现场试验
        6.3.1 试验段选取
        6.3.2 各试验段监测方案及内容
        6.3.3 现场施工参数
        6.3.4 现场施工
    6.4 现场监测结果分析
        6.4.1 巷道壁面温度及空气温、湿度监测结果及分析
        6.4.2 调热圈半径监测结果分析
        6.4.3 围岩收敛监测结果分析
        6.4.4 混凝土喷层压力监测结果分析
    6.5 本章结论
7 结论与展望
    7.1 主要结论
    7.2 主要创新点
    7.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及读研期间主要成果

(2)深部高地温岩层巷道隔热混凝土喷层支护技术研究及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我国深井热害特点
        1.2.2 矿井热环境研究现状
        1.2.3 矿井热害控制措施研究现状
        1.2.4 轻集料混凝土研究现状
        1.2.5 玻化微珠轻集料混凝土研究现状
        1.2.6 目前研究中遇到的问题
    1.3 研究目的与内容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内容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4.1 研究方法
        1.4.2 技术路线
2 研究区地温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
    2.1 研究区地质水文概况
        2.1.1 地质概况
        2.1.2 水文概况
    2.2 研究区地温情况
        2.2.1 地温梯度分布
        2.2.2 井下巷道温度
    2.3 朱集东典型高温矿井地温分布特征
        2.3.1 垂向地温分布
        2.3.2 水平地温分布
        2.3.3 主采煤层底板温度分布
    2.4 影响因素分析
        2.4.1 地质构造
        2.4.2 岩石热物理性质
        2.4.3 岩浆岩活动
        2.4.4 地下水
    2.5 本章小结
3 深部高温巷道主动隔热机理研究
    3.1 矿井热源放热量分析
    3.2 深部高温巷道主动隔热机理
        3.2.1 巷道围岩温度场
        3.2.2 巷道围岩热传导模型
        3.2.3 巷道主动隔热模型
    3.3 轻集料混凝土构建主动隔热模型
        3.3.1 轻集料混凝土导热模型
        3.3.2 轻集料混凝土技术优势
    3.4 本章小结
4 轻集料混凝土性能试验研究
    4.1 试验方案设计
    4.2 原材料选用与配合比设计
        4.2.1 原材料选用
        4.2.2 配合比设计
        4.2.3 混凝土制备与养护
    4.3 轻集料混凝土工作性
    4.4 轻集料混凝土高温特性
        4.4.1 试验方法
        4.4.2 试验结果与分析
    4.5 轻集料混凝土抗碳化特性
        4.5.1 试验方法
        4.5.2 试验结果与分析
        4.5.3 碳化模型建立
        4.5.4 碳化寿命预测
    4.6 轻集料混凝土微观特性
        4.6.1 轻集料与水泥石相互作用机理
        4.6.2 轻集料水泥石界面区微观结构
        4.6.3 轻集料混凝土界面区微观结构
    4.7 本章小结
5 深部高温巷道轻集料隔热混凝土喷层材料研发
    5.1 试验方案设计
    5.2 试验方法与数据处理
        5.2.1 试验方法
        5.2.2 数据处理
    5.3 陶粒隔热混凝土正交试验
        5.3.1 配合比设计
        5.3.2 试验结果
        5.3.3 试验结果分析
    5.4 陶粒玻化微珠隔热混凝土正交试验
        5.4.1 配合比设计
        5.4.2 试验结果
        5.4.3 试验结果分析
    5.5 本章小结
6 主动隔热巷道围岩温度场分布规律数值模拟
    6.1 主动隔热巷道数值模型
        6.1.1 模型假设
        6.1.2 参数选取
    6.2 围岩温度场分布规律
    6.3 围岩温度场影响因素分析
        6.3.1 喷层导热系数影响
        6.3.2 喷层厚度影响
        6.3.3 围岩导热系数影响
        6.3.4 围岩赋存温度影响
    6.4 围岩温度场敏感性分析
        6.4.1 敏感性分析方法
        6.4.2 不同因素对调热圈半径敏感性分析
        6.4.3 不同因素对围岩温度敏感性分析
        6.4.4 不同因素对壁面温度敏感性分析
    6.5 本章小结
7 隔热喷层支护技术工程应用与效果评价
    7.1 矿山隔热三维钢筋混凝土衬砌
    7.2 工程概况
    7.3 工业试验参数计算与设计
        7.3.1 巷道喷层支护参数计算
        7.3.2 工业试验材料
        7.3.3 工业试验设计
    7.4 工业试验结果与分析
        7.4.1 典型测点热湿环境测试
        7.4.2 岩层温度测试
        7.4.3 巷道收敛测试
        7.4.4 隔热混凝土喷层测试
    7.5 经济社会效益分析
        7.5.1 巷道成本经济效益
        7.5.2 热湿环境社会效益
    7.6 本章小结
8 结论与展望
    8.1 主要结论
    8.2 创新点
    8.3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A 朱集东煤矿钻孔实测井温表
附录B 朱集东煤矿钻孔测温数据汇总及分析
致谢
作者简介及读研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3)深地超应力作用效应及孤岛工作面整体冲击失稳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变量注释表
1 绪论
    1.1 研究意义
    1.2 研究现状
    1.3 主要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2 煤岩体超应力作用效应及诱冲机理
    2.1 深地冲击显现特征
    2.2 原岩应力与煤层单轴抗压强度统计规律分析
    2.3 超应力作用概念模型
    2.4 冲击极限开采深度
    2.5 小结
3 煤样超应力加卸载路径下冲击破坏试验研究
    3.1 试验目的和内容
    3.2 不同加卸载方式下煤体的冲击破坏特征
    3.3 声发射特征及震动波CT反演
    3.4 本章小结
4 孤岛工作面整体冲击失稳理论
    4.1 引言
    4.2 孤岛工作面覆岩结构特征及分类
    4.3 孤岛工作面煤岩体载荷应力分布估算
    4.4 孤岛工作面采前冲击危险预评估
    4.5 小结
5 深地孤岛工作面开采的覆岩演化特征及动静载分布数值模拟
    5.1 数值模拟目的、内容与方案
    5.2 覆岩演化规律分析及验证分析
    5.3 静载荷应力和位移变化
    5.4 动载荷
    5.5 小结
6 孤岛工作面整体失稳冲击的监测与防治工程实践
    6.1 超应力作用诱发孤岛工作面整体冲击失稳防控技术
    6.2 朝阳煤矿3112孤岛工作面防冲实践
    6.3 朝阳煤矿3108孤岛工作面防冲实践
    6.4 小结
7 结论与展望
    7.1 研究结论
    7.2 创新点
    7.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学位论文数据集

(4)超千米深井巷道围岩变形特征与支护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1引言
2超千米深井巷道围岩地质力学参数及分布特征
    2.1地应力
    2.2围岩强度
    2.3围岩结构
    2.4水文地质条件与地温
3超千米深井巷道变形与破坏特征
    3.1超千米深井巷道围岩变形特征
    3.2超千米深井巷道支护破坏状况
4数值模拟
    4.1数值模型
    4.2模型边界条件及模拟方案
    4.3数值模拟结果分析
5井下试验
    5.1超千米深井岩巷支护设计
        (1) 超千米深井岩巷支护原则
        (2) 顶板与两帮支护
        (3) 底板支护
    5.2井下施工
    5.3矿压监测及支护效果
        (1)巷道表面位移
        (2) 顶板离层
        (3) 锚杆与锚索受力
6存在的问题与改进建议
7结论

(5)高地温巷道围岩非稳态温度场及隔热降温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Extended Abstract
目录
Contents
图清单
表清单
变量注释表
1 绪论
    1.1 课题研究背景
        1.1.1 深部煤炭资源开采常态化
        1.1.2 深部矿井高温热害问题突出
        1.1.3 矿井热害防治技术发展迅速
    1.2 课题的提出及研究意义
    1.3 文献综述
        1.3.1 矿山地热与热害防治研究概述
        1.3.2 高地温巷道隔热降温研究现状
        1.3.3 高地温巷道围岩温度场研究现状
    1.4 研究内容、方法及技术路线
        1.4.1 研究内容与方法
        1.4.2 技术路线
2 巷道围岩非稳态导热数学模型及模化试验方法
    2.1 概述
    2.2 巷道围岩非稳态温度场数学模型
        2.2.1 高地温巷道物理模型
        2.2.2 导热控制方程及其定解条件
        2.2.3 温度场的解析解及其讨论
    2.3 巷道围岩温度场相似准则
        2.3.1 相似准则推导方法
        2.3.2 温度场相似准则
        2.3.3 巷道围岩与风流对流换热相似准则
    2.4 巷道围岩温度场模化试验方法
        2.4.1 相似常数关系式推导
        2.4.2 模化试验参数选取原则
    2.5 本章小结
3 高地温巷道热湿环境相似模拟试验系统的研制
    3.1 概述
        3.1.1 系统主要功能
        3.1.2 系统主要技术参数
    3.2 系统主要组成
        3.2.1 井巷模拟主体装置
        3.2.2 围岩温度控制子系统
        3.2.3 井巷通风子系统
        3.2.4 数据监控与采集子系统
        3.2.5 相似材料制备子系统
    3.3 系统研制中的问题
        3.3.1 巷道模拟筒体几何尺寸设计依据
        3.3.2 巷道相似围岩的模拟
        3.3.3 巷道相似围岩的加热
    3.4 系统的试验操作程序
    3.5 本章小结
4 巷道围岩温度场及其演化规律模化试验
    4.1 概述
    4.2 试验方法和方案
        4.2.1 巷道模拟材料的制备
        4.2.2 传感器布设
        4.2.3 试验方案与步骤
    4.3 物理试验结果与讨论
        4.3.1 巷道围岩温度分布特征
        4.3.2 巷道围岩温度分布动态变化规律
        4.3.3 通风参数和原岩温度对围岩温度场的影响
    4.4 本章小结
5 巷道围岩非稳态温度场的数值解法及数值模拟
    5.1 概述
    5.2 影响巷道围岩温度分布的因素
        5.2.1 地质因素
        5.2.2 岩体热物理性质因素
        5.2.3 生产技术因素
    5.3 巷道围岩非稳态温度场的数值解法
        5.3.1 区域离散及差分格式的建立
        5.3.2 差分格式的稳定性
        5.3.3 模拟程序的编制
    5.4 数值模拟模型及方案
        5.4.1 巷道断面形状及尺寸
        5.4.2 巷道围岩热物性参数
        5.4.3 边界条件及初始条件
        5.4.4 数值模拟方案
    5.5 数值模拟结果与讨论
        5.5.1 巷道围岩内温度分布特征
        5.5.2 巷道围岩温度场演化规律
        5.5.3 风速对巷道围岩温度场的影响规律
        5.5.4 巷道围岩温度场及其演化规律的讨论
    5.6 本章小结
6 巷道围岩阻热圈隔热机理及其温度场的数值试验
    6.1 概述
    6.2 阻热圈导热数学模型及其数值解法
        6.2.1 数学模型的建立
        6.2.2 数学模型的数值解法
        6.2.3 模拟程序的编制
    6.3 数值试验模型及方案
        6.3.1 试验模型的建立
        6.3.2 数值计算方案
    6.4 数值试验结果与讨论
        6.4.1 巷道围岩内温度分布特征
        6.4.2 阻热圈内温度分布特征
        6.4.3 阻热圈内热流密度的变化规律
        6.4.4 阻热圈内温度场演化规律
        6.4.5 阻热圈隔热效果分析
    6.5 本章小结
7 结论与展望
    7.1 主要研究结论
    7.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学位论文数据集

(6)协庄煤矿-850西大巷埋深超千米软岩巷道变形控制(论文提纲范文)

1 主要研究(试验)内容
2 非均质高应力软岩巷道失稳原因及支护设计
    2.1 -850西大巷生产地质条件及支护现状
    2.2 巷道失稳原因
    2.3 围岩变形控制方案
        2.3.1 总体方案
        2.3.2 施工方案
        (1)全断面注浆
        (2)底板和两底脚锚注
        (3)注浆材料
        2.3.3 矿压观测评价
3 小结

(8)背向前进式矸石充填采煤方法及相关规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课题的提出及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方法及技术路线
2 背向前进式矸石充填采煤方法研究
    2.1 3414工作面概况
    2.2 背向前进式矸石充填采煤系统设计
    2.3 背向前进式矸石充填采煤工艺设计
    2.4 其它主要技术措施
    2.5 本章小结
3 矸石充填开采覆岩变形规律及地表沉陷控制效果研究
    3.1 矸石充填体支护的理论分析及力学模型
    3.2 矸石充填开采覆岩变形破坏规律分析
    3.3 矸石充填开采减沉效果分析
    3.4 本章小结
4 矸石充填开采前进式沿空留巷围岩移动规律及变形特征
    4.1 矸石充填开采前进式沿空留巷概述
    4.2 3414矸石充填工作面前进式沿空留巷支护设计
    4.3 充填开采前进式沿空留巷数值模拟分析
    4.4 前进式沿空留巷期间的巷道变形观测
    4.5 本章小结
5 矸石充填开采工作面底板破坏规律研究
    5.1 矸石充填开采煤层底板岩体应力状态分析
    5.2 矸石充填开采煤层底板岩层移动规律分析
    5.3 矸石充填开采煤层底板破坏深度影响因素的数值模拟分析
    5.4 矸石充填开采煤层底板破坏深度的现场探测
    5.5 本章小结
6 主要结论及建议
    6.1 主要结论
    6.2 存在问题及建议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主要成果

(9)岩巷高速高效掘进施工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课题的提出
    1.2 岩巷掘进的现状
    1.3 主要研究内容
    1.4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2 岩巷掘进施工工艺
    2.1 钻眼爆破
    2.2 掘进通风
    2.3 装岩与运输
    2.4 支护及其材料
    2.5 本章小结
3 岩巷高速高效施工的影响因素
    3.1 高速高效掘进的含义
    3.2 岩巷高速高效掘进的影响因素
    3.3 本章小结
4 实现岩巷高速高效掘进的关键技术研究
    4.1 裂隙岩体爆破研究
    4.2 围岩岩性测试技术
    4.3 巷道数值模拟分析
    4.4 巷道支护设计
    4.5 液压钻车与侧卸装岩机的选择
    4.6 自燃陶粒土喷浆材料的应用
    4.7 科学的劳动组织管理
    4.8 本章小结
5 工程应用
    5.1 岩巷概况
    5.2 支护设计
    5.3 设备选择
    5.4 施工工艺及新技术
    5.5 应用效果
    5.6 本章小结
6 主要结论与展望
    6.1 主要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期间的主要成果

四、协庄矿-550西大巷软岩巷道掘进(论文参考文献)

  • [1]多场耦合作用下的隔热喷射混凝土物理力学性能及其工程应用研究[D]. 黄金坤. 安徽理工大学, 2020
  • [2]深部高地温岩层巷道隔热混凝土喷层支护技术研究及应用[D]. 姚韦靖. 安徽理工大学, 2019
  • [3]深地超应力作用效应及孤岛工作面整体冲击失稳机理研究[D]. 朱广安. 中国矿业大学, 2017(01)
  • [4]超千米深井巷道围岩变形特征与支护技术[J]. 康红普,范明建,高富强,张辉.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15(11)
  • [5]高地温巷道围岩非稳态温度场及隔热降温机理研究[D]. 张源. 中国矿业大学, 2013(05)
  • [6]协庄煤矿-850西大巷埋深超千米软岩巷道变形控制[J]. 刘永. 中国科技信息, 2013(18)
  • [7]协庄矿深部巷道支护困难分析及对策[A]. 张京泉,刘兆伟,王东. 中国煤炭学会成立五十周年系列文集2012年全国矿山建设学术会议专刊(上), 2012(总第124期)
  • [8]背向前进式矸石充填采煤方法及相关规律研究[D]. 王宜泰. 山东科技大学, 2010(03)
  • [9]岩巷高速高效掘进施工技术研究[D]. 曲广龙. 山东科技大学, 2008(02)
  • [10]深井巷道围岩破坏机理研究与支护技术[J]. 马培渠,刘善东,王洪涛. 山东煤炭科技, 2008(01)

标签:;  ;  ;  ;  ;  

谢庄矿——550西巷软岩巷道开挖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