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私人文物所有权保护制度

论私人文物所有权保护制度

论文摘要

文物,是人类历史活动遗留下来的,具有一定历史、艺术、科学或技术价值的,且符合国家文物保护法规定的历史文化遗产。私人文物是公民个人收藏且合法所有的文物。由于私人文物既涉及公民个人的民事权利,又涉及国家对文物进行保护和管理的法律制度,私人文物除了作为一般的物可以适用民事法律制度之外,还适用文物之特别法---《文物保护法》,面对公法与私法的双重适用,私人文物所有权难免会遭受侵害。所谓私人文物所有权,就是个人对自己合法收藏的文物享有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的权利。但是在双重法律困境下,完全的所有权变成了有限权利。面对私人文物所有权人处于不对等的权利义务关系之中,我们为其寻求法律保护势在必行。本文正是从此角度出发,分五个部分对私人文物所有权保护制度予以探讨和研究。第一部分主要是概述什么是文物、私人文物和私人文物所有权,从而为后文的论述打下基础。第二部分主要是对私人文物所有权的取得制度予以论述。该部分分别从原始取得和继受取得两个方面展开,揭露出我国法律对私人文物所有权原始取得制度规定的空白和私人文物所有权继受取得制度上存在的弊端和缺陷,并指出对私人文物所有权原始取得制度做出规定的必要性,以及需进一步对私人文物所有权继受取得制度进行合理调整和规范。第三部分详细讨论了私人文物所有权登记制度。该部分论述是在文物划分为不可移动文物和可移动文物的基础上进行的。我们认为我国私人不可移动文物应该在产权登记的基础上建立建筑登录制度。对于私人可移动文物登记制度,应依情况而定:对私人收藏的非馆藏文物不予进行登记,而对私人馆藏文物进行登记管理。第四部分介绍了私人文物所有权现有流转制度的缺陷和弊端,并提出了合理有效的私人文物所有权流转制度建议。第五部分为结语,总地概述了文章的结构、内容和方法论。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2 文物、私人文物及私人文物所有权概述
  • 2.1 文物概述
  • 2.1.1 文物的概念
  • 2.1.2 文物作为物的一般性与特殊性
  • 2.2 私人文物的概念
  • 2.3 私人文物所有权概述
  • 3 私人文物所有权的取得制度
  • 3.1 私人文物所有权的原始取得制度
  • 3.1.1 可移动文物作为埋藏物不能为私人取得
  • 3.1.2 私人文物无法适用善意取得制度
  • 3.1.3 建立文物私人原始取得制度的思考
  • 3.2 私人文物所有权的继受取得制度
  • 4 私人文物所有权登记制度
  • 4.1 私人不可移动文物登录制度的建立
  • 4.1.1 我国文物保护法对不可移动文物有关登记制度规定之缺陷
  • 4.1.2 建立我国私人古建筑登录制度
  • 4.2 私人可移动文物所有权登记制度的建立
  • 4.2.1 散件的私人可移动文物之所有权不适用登记制度
  • 4.2.2 私人文物博物馆中私人文物之所有权适用登记制度
  • 5 私人文物所有权的流转及其保护制度
  • 5.1 私人文物所有权流转的必要性
  • 5.1.1 私人文物所有权流转是所有权人权能的行使
  • 5.1.2 私人文物所有权流转是文物文化交流和其价值得以体现的使然
  • 5.1.3 私人文物所有权流转是市场经济体制下的必然现象
  • 5.2 我国文物保护法关于我国私人文物所有权流转制度的限制性规定及其弊端
  • 5.3 私人文物所有权的流转保护制度
  • 5.3.1 明确流转对象
  • 5.3.2 减少对流转主体的限制
  • 5.3.3 丰富流转场所和方式
  • 5.3.4 简化流转程序
  • 6 结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相关论文文献

    • [1].心理所有权:研究评述与展望[J].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研究生学报 2017(06)
    • [2].劳动所有权原则的实践效应[J]. 中国社会科学 2020(03)
    • [3].因为注意,所以拥有——纯粹所有权效应内部机制探究[J]. 心理与行为研究 2020(02)
    • [4].马克思所有权概念的三大基本特征[J]. 求索 2020(02)
    • [5].多部委:拟试点赋予科研人员职务科技成果所有权或长期使用权[J]. 高科技与产业化 2020(05)
    • [6].企业所有权与控制权分离对并购的影响[J]. 中国产经 2020(04)
    • [7].体系视角下所有权担保的规范效果[J]. 法学 2020(08)
    • [8].真实型领导对员工职业倦怠的影响研究——心理所有权的促进和抑制作用[J]. 中国物价 2020(11)
    • [9].无纸化背景下对证券所有权的重新思考[J]. 上海政法学院学报(法治论丛) 2017(01)
    • [10].法律情境中的所有权现象及其历史主义图景[J]. 学术交流 2017(02)
    • [11].中世纪法学的扩用所有权学说[J]. 环球法律评论 2015(05)
    • [12].用心理所有权打造高忠诚度企业[J]. 清华管理评论 2016(03)
    • [13].心理所有权在组织中的效用概述[J]. 科技创新与生产力 2016(04)
    • [14].心理所有权从个体到群体:集体心理所有权的前沿研究[J]. 社会工作与管理 2016(02)
    • [15].航空公司实质所有权和有效控制权的法律研究[J]. 法制与经济 2016(05)
    • [16].破解所有权之谜的不同方式——马克思对蒲鲁东“自在所有权”理论的批判[J]. 学习与探索 2016(06)
    • [17].马克思“所有权”哲学思想的当代解读[J]. 哲学动态 2016(07)
    • [18].心理所有权研究述评[J]. 商业经济研究 2015(07)
    • [19].所有权与控制权的分离对会计透明度的影响[J]. 现代商业 2015(06)
    • [20].心理所有权研究新进展述评[J]. 商业经济研究 2015(16)
    • [21].所有权价值低估之谜——基于两权分离链条的解释[J]. 经济管理 2015(07)
    • [22].浅谈海洋所有权的发展及意义[J]. 法制博览 2015(33)
    • [23].竞争企业间部分所有权对竞争的影响及反垄断政策研究述评与展望[J]. 产业经济评论(山东大学) 2020(02)
    • [24].英美法上的所有权概念[J]. 外国法制史研究 2008(00)
    • [25].儿童关于物体所有权的早期表征研究:概念、理论与证据[J]. 早期教育(教科研版) 2014(Z1)
    • [26].所有权的历史分析[J]. 私法研究 2012(02)
    • [27].刍议所有权社会化[J]. 时代人物 2008(03)
    • [28].所有权效应的发生机制及其对儿童早期教育的启示[J]. 教育研究与实验 2020(05)
    • [29].何以为家:一种基于共同人身所有权的命运共同体[J]. 探索与争鸣 2019(12)
    • [30].国内心理所有权研究综述[J]. 现代商业 2019(31)

    标签:;  ;  ;  ;  

    论私人文物所有权保护制度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