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九届奥运会乒乓球男单前八名运动员技战术特征的数学模拟诊断比较

第二十九届奥运会乒乓球男单前八名运动员技战术特征的数学模拟诊断比较

论文摘要

“知己知彼”是对抗项目中安排针对性训练的前提,是比赛取得胜利的保证,而只有对我队主力队员参赛的主要技战术特点有比较细致和准确的把握,对主要对手的技术打法特点、赛场风格、习惯线路、技战术优劣势进行比较详细的了解,才能制定出有效的对付办法,真正做到“知己知彼”。本文就击球行为(击球战术)、击球技术、击球位置、击球落点四个方面,对参加2008奥运会乒乓球单打的前8名中外男子运动员进行动态的实力诊断和对比分析,希望对教练员和运动员有参考价值。本文采用上海体育学院运动训练研究基地研发的乒乓球数据采集系统进行数据采集,应用当今世界范围内比较先进的运动项目技战术诊断方法—数学物理模型法,即数学模拟法。这类方法是常规技术诊断方法的必要补充,尤其是对高水平运动员技术创新有较高的指导价值。以战术行为、击球位置、击球落点、击球技术为乒乓球技、战术观察指标,进行模拟诊断得出以下结论:1.优秀乒乓球男子运动员最重要的战术行为是“进攻一防守”、“相持一防守”、“防守一进攻”和“相持一相持”。其中,提高“进攻一防守”、“相持一防守”的转移概率,对中国优秀运动员获胜概率的影响度要大于外国运动员,但提高“防守一进攻”和“相持一相持”概率的转移概率,对外国运动员获胜概率的影响更大。2.优秀乒乓球男子运动员最重要的击球技术是“弧圈球一弧圈球”,提高“弧圈球一弧圈球”的转移概率,对外国男子优秀运动员比赛获胜概率的意义大于中国运动员。3.优秀乒乓球男子运动员最重要的击球位置是“反手位一反手位”、“正手位一反手位”、“正手位一正手位”、“反手位一正手位”,其中提高“反手位一反手位”、“反手位一正手位”的转移概率,对中国男子优秀运动员获胜概率的影响更大,而提高“正手位一正手位”、“正手位一反手位”的转移概率,对外国男子优秀运动员比赛获胜概率的意义大于中国运动员。4.优秀乒乓球男子运动员最重要的击球落点是“反长一反长”、“反长一中长”、“正长一正长”。其中提高“反长一反长”、“反长一中长”、的转移概率,对中国男子优秀运动员获胜概率的影响更大,而提高“正长一正长”的转移概率对外国男子优秀运动员比赛获胜概率的影响更大一点。

论文目录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文献综述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2 研究综述
  • 2.1 运动技战术诊断概念
  • 2.2 诊断在训练中的重要作用
  • 2.3 国外研究现状
  • 2.4 国内研究现状
  • 2.4.1 乒乓球技战术诊断理论
  • 2.4.1.1 乒乓球三段指标评估理论
  • 2.4.1.2 十项指标评估法
  • 2.4.1.3 “前五板”评价指标法
  • 2.4.1.4 数学模拟诊断方法
  • 2.4.1.5 人工神经网络(智能)模型诊断
  • 2.4.2 网络信息技术在体育训练与教学中的应用
  • 2.4.2.1 网络信息技术在乒乓球训练比赛中的应用
  • 2.4.2.2 网络信息技术在其他体育项目中的应用
  • 2.5 技战术诊断方法
  • 2.5.1 常规技战术诊断方法
  • 2.5.2 数学物理模型法
  • 2.5.3 专家系统方法
  • 2.5.4 以上三种系统诊断方法的优缺点
  • 2.6 小结
  • 3 研究对象与方法
  • 3.1 研究对象
  • 3.2 研究方法
  • 3.2.1 文献资料
  • 3.2.2 录像观察
  • 3.2.3 数学模拟诊断
  • 3.2.3.1 基本思想
  • 3.2.3.2 观察指标
  • 3.2.3.3 竞技效率值的计算方法
  • 3.2.3.4 比赛状态转移的偏转公式
  • 3.2.4 数理统计
  • 4 结果与分析
  • 4.1 中外男子乒乓球运动员战术行为特征比较分析
  • 4.1.1 中外男子乒乓球运动员战术行为的转移概率比较分析
  • 4.1.1.1 发球转移概率分析
  • 4.1.1.2 接发球转移概率分析
  • 4.1.1.3 相持转移概率分析
  • 4.1.1.4 进攻转移概率分析
  • 4.1.1.5 防守转移概率分析
  • 4.1.1.6 控制转移概率分析
  • 4.1.2 中外男子乒乓球运动员各项战术行为之间的竞技效率值比较分析
  • 4.1.2.1 战术行为竞技效率值总体分
  • 4.1.2.2 发球竞技效率值分析
  • 4.1.2.3 接发球竞技效率值分析
  • 4.1.2.4 进攻竞技效率值分析
  • 4.1.2.5 控制竞技效率值分析
  • 4.1.2.6 防守竞技效率值分析
  • 4.1.3 中外男子乒乓球运动员各项战术行为的得失分竞技效率值比较分
  • 4.1.3.1 战术行为得失分的竞技效率值总体分析
  • 4.1.3.2 接发球得失分竞技效率值分析
  • 4.1.3.3 相持得失分竞技效率值分析
  • 4.1.3.4 进攻得失分竞技效率值分析
  • 4.1.3.5 防守得失分竞技效率值分析
  • 4.1.3.6 其他战术行为得失分竞技效率值分析
  • 4.2 中外男子乒乓球运动员的击球技术特征比较分析
  • 4.2.1 中外男子乒乓球运动员击球技术的转移概率比较分析
  • 4.2.1.1 发球转移概率分析
  • 4.2.1.2 弧圈球转移概率分析
  • 4.2.1.3 挑打转移概率分析
  • 4.2.1.4 劈长转移概率分析
  • 4.2.1.5 摆短转移概率分析
  • 4.2.1.6 快攻转移概率分析
  • 4.2.2 中外男子乒乓球运动员各项击球技术之间的竞技效率值比较分析
  • 4.2.2.1 击球技术竞技效率值总体分析
  • 4.2.2.2 发球竞技效率值分析
  • 4.2.2.3 弧圈球竞技效率值分析
  • 4.2.2.4 挑打竞技效率值分析
  • 4.2.2.5 其他技术竞技效率值分析
  • 4.2.3 中外男子乒乓球运动员各项击球技术的得失分竞技效率值比较分析
  • 4.2.3.1 击球技术得失分竞技效率值总体分析
  • 4.2.3.2 弧圈球得失分竞技效率值分析
  • 4.2.3.3 挑打得失分竞技效率值分析
  • 4.2.3.4 其它技术得失分竞技效率值分析
  • 4.3 中外男子乒乓球运动员的击球位置特征比较分析
  • 4.3.1 中外男子乒乓球运动员击球位置的转移概率比较分析
  • 4.3.1.1 发球位置转移概率分析
  • 4.3.1.2 正手位转移概率分析
  • 4.3.1.3 反手位转移概率分析
  • 4.3.1.4 侧身位转移概率分析
  • 4.3.2 中外男子乒乓球运动员各项击球位置之间的竞技效率值比较分析
  • 4.3.2.1 击球位置竞技效率值总体分析
  • 4.3.2.2 正手位竞技效率值分析
  • 4.3.2.3 反手位竞技效率值分析
  • 4.3.2.4 其它位置竞技效率值分析
  • 4.3.3 中外男子乒乓球运动员各项击球位置的得失分竞技效率值比较分析
  • 4.3.3.1 击球位置得失分竞技效率值总体分析
  • 4.3.3.2 正手位得失分竞技效率值分析
  • 4.3.3.3 反手位得失分竞技效率值分析
  • 4.3.3.4 侧身位得失分竞技效率值分析
  • 4.4 中外男子乒乓球运动员的击球落点特征比较分析
  • 4.4.1 中外男子乒乓球运动员击球落点的转移概率比较分析
  • 4.4.1.1 发球转移概率分析
  • 4.4.1.2 正短转移概率分析
  • 4.4.1.3 正半长转移概率分析
  • 4.4.1.4 正长转移概率分析
  • 4.4.1.5 中短转移概率分析
  • 4.4.1.6 中半长转移概率分析
  • 4.4.1.7 中长转移概率分析
  • 4.4.1.8 反短转移概率分析
  • 4.4.1.9 反半长转移概率分析
  • 4.4.1.10 反长转移概率分析
  • 4.4.2 中外男子乒乓球运动员各项击球落点之间的竞技效率值比较分析
  • 4.4.2.1 击球落点竞技效率值总体分析
  • 4.4.2.2 反长竞技效率值分析
  • 4.4.2.3 反半长竞技效率值分析
  • 4.4.2.4 中短竞技效率值分析
  • 4.4.2.5 正长竞技效率值分析
  • 4.4.2.6 其他竞技效率值分析
  • 4.4.3 中外男子乒乓球运动员各项击球落点的得失分竞技效率值比较分析
  • 4.4.3.1 击球落点得失分竞技效率值总体分析
  • 4.4.3.2 反长得失分竞技效率值分析
  • 4.4.3.3 中长得失分竞技效率值分析
  • 4.4.3.4 正长得失分竞技效率值分析
  • 4.4.3.5 其他落点得失分竞技效率值分析
  • 5 结论与建议
  • 5.1 结论
  • 5.2 建议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著
  • 致谢
  • 相关论文文献

    • [1].手舞足蹈玩转拉丁——常用手位、脚部运用解析(一)常用手位解析[J]. 尚舞 2013(01)
    • [2].福建省中学生花球舞蹈啦啦操基本手位运用的研究[J]. 武夷学院学报 2020(03)
    • [3].啦啦操基本手位动作方法教学的相关研究[J]. 当代体育科技 2020(18)
    • [4].我国优秀乒乓球运动员许昕正手位和侧身位的对比分析[J]. 运动 2018(01)
    • [5].练手位有绝招[J]. 康颐 2019(Z2)
    • [6].芭蕾舞基础练习(1) 手位和脚位[J]. 尚舞 2010(01)
    • [7].提高太极柔力球反手位接抛球技术的探索与研究[J]. 科教文汇(下旬刊) 2011(12)
    • [8].舞蹈教学中手位的教学绝招[J]. 中国学校体育 2014(08)
    • [9].2007年乒乓球男子世界杯柳承敏技战术特点分析[J]. 山东体育学院学报 2008(05)
    • [10].芭蕾艺术发展与其手位、舞姿的重要性[J]. 文存阅刊 2018(02)
    • [11].正手对正手的突破方法[J]. 体育博览 2010(06)
    • [12].王皓反手位第一板防守技术与特点研究[J]. 广州体育学院学报 2009(03)
    • [13].网前勾对角的技巧[J]. 羽毛球 2013(01)
    • [14].球星支招[J]. 羽毛球 2014(11)
    • [15].握手礼[J]. 新湘评论 2017(17)
    • [16].前场过渡技术之正手勾对角球技术[J]. 羽毛球 2018(11)
    • [17].前场过渡技术之反手勾对角球技术[J]. 羽毛球 2018(12)
    • [18].正手对反手的突破方法[J]. 体育博览 2010(06)
    • [19].惊爆大新闻[J]. 青少年日记(小学生版) 2013(11)
    • [20].专家把脉[J]. 羽毛球 2019(03)
    • [21].我的机器人朋友[J]. 课堂内外(小学版) 2016(10)
    • [22].李宗伟2015年中国羽毛球公开赛男单决赛后场正手位技术应用分析[J]. 当代体育科技 2016(26)
    • [23].规则问答[J]. 网球 2013(10)
    • [24].专家把脉[J]. 羽毛球 2013(10)
    • [25].花球啦啦操基本手位教学与训练方法[J]. 课程教育研究 2018(47)
    • [26].说说团场城镇化[J]. 兵团工运 2012(10)
    • [27].2008年乒乓球世界杯男单决赛半决赛王皓技战术分析[J]. 才智 2012(33)
    • [28].单反抽击,谁都可以[J]. 网球 2009(11)
    • [29].“啦啦训练瓶”运用于啦啦操基本手位训练的可行性研究[J]. 文体用品与科技 2018(13)
    • [30].第50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男单半决赛决赛王皓技战术分析[J]. 长沙铁道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01)

    标签:;  ;  ;  ;  

    第二十九届奥运会乒乓球男单前八名运动员技战术特征的数学模拟诊断比较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