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币非中性功能的论证与应用

货币非中性功能的论证与应用

论文摘要

研究发现,由于对货币非中性功能的论证和认识上存在不足,现行的宏观经济学理论存在重大缺陷(包括凯恩斯理论和目前的主流理论),使之难以解决中国经济面临的以经济结构问题为核心的十大难题。这些理论缺陷之所以迟迟未能纠正,与宏观经济和货币理论研究的经济模型缺陷、分析方法问题、研究方向误区有密切的关系。本文构建了符合现代市场经济基本特征的经济模型——拥有过剩产能的产销均衡经济体,运用全新的经济研究方法——情景推演法,通过不同情景下的货币投放推演(避开了从货币需求研究入手的传统思路),成功地完成了对货币非中性功能的存在性论证,并对其存在机理作了全面的解释。论文分别站在生产者、调控者、消费者、借贷者角度,阐述了导致货币非中性的四种机理,即微观价格刚性、整体价格刚性、宏观吉芬现象、负债刚性效应。对情景推演的过程和结果作分析时发现,货币的供给结构对经济结构有重要的影响,同时还会影响总量扩张和经济运行的稳定性。论文分析了造成这种影响的原因和机理,在此基础上论证了财政赤字运用的重要性,包括理论合理性、理论必要性、实务可行性(第五章)等,这是本论文在理论方面最有现实价值的核心成果。论文接着讨论了经济扩张的原理和约束,阐述了通货紧缩和通货膨胀的机理和对策,以及自然经济体系和信用经济体系两种体系的概念和差别(第六章第五节),提出了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稳态和原动力的概念,在此基础上分析了运用经常性财政赤字驱动服务业增长的必要性和机理。论文还讨论了货币存量对经济的影响,指出在产能过剩的市场经济条件下,货币存量大的负面结果一般是服务业昂贵和资产价格泡沫,前者对中国还很遥远,后者则是现实的问题。论文指出,要评估经济系统内的货币存量是否过大,应结合房地产价格、服务业价格和汇率的坚挺综合分析。文中分析了发达国家服务业昂贵的原因,以及资产价格波动对经济的冲击和对策,并讨论了多币体制下货币非中性功能的分离和计划经济体制下货币非中性功能的退化现象。在政策建议方面,论文对我国的经济结构问题进行了诊断,认为我国在货币投放方面存在“增量偏大、存量不足、结构失衡”的突出问题,指出造成我国经济结构缺陷的主要原因是财政性货币投放不足制约了服务业的发展(贡献率是其他诸因素的4-6倍),矫正这种缺陷的关键是要增发国债、扩大财赤。文中运用货币非中性原理提出了科学评价国债发行风险与效益的方法,论证了增发国债扩大经常性财政赤字的可行性,分析了我国国债余额的中短期规模需求和其他重要的约束条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寓经济结构调整于经济扩张的原则和核心解决方案——这是本论文在实务方面的核心成果,为破解我国经济面临的十大难题提供了思路。鉴于货币非中性功能论证和认识上的突破,论文对目前的货币理论和宏观经济理论作了初步的理论整理和修正,尝试性地提出了与货币非中性功能有关的38个推论,作为引玉之砖,希望在经过师友的批评和指正后,能为我国的宏观调控、经济结构调整、金融防御,以及我国的福利政策、事业单位工资改革、微小企业政策、劳工保障政策等领域的改革设计提供参考。在论文第六章中,还对与货币非中性功能认识与运用有关的宏观经济问题作了广泛的讨论,比如静态分析法的误区、推行最优货币区的条件、微观主体与国家主体财政预算的原则、经常性财政赤字的规模上限、物价基本规律、劳工者保护与就业、对美国贸易逆差的看法、技术进步的内生性效应、技术进步与资本形成的关系,计划与市场、国债、公债与私债的差别、金本位制不可行的原因、加速发展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福利政策的合理性、有效性与设计原则、人民币国际化战略的实施等数十个问题,其中包括对论文部分观点的补充和阐释。本文在宏观经济理论的多个方面作出了理论探索和思考,涉及基础理论、应用理论、研究方法、模型构造等。最大的探索是从理论和实务两方面系统地阐述了财政赤字的功能和运用,指出国内经济学界对财政赤字的关注偏限于债务风险,对其在宏观经济中的作用认识不够。论文认为,货币的投放渠道对经济系统的收入结构、财富结构和信用结构有着重大影响,这是货币非中性功能的微观表现。财政赤字作为财政性货币的投放,对于经济的稳定运行和持续扩张是十分重要的。在一系列论证分析的基础上,文中提出了人口大国需用财政赤字驱动服务业发展的重大论断,指出运用得当的经常性财政赤字的驱动效果更好,并提出了确定经常性财政赤字规模上限的标准。本论文的正文共分六章(除导论外),前三章是货币非中性功能的论证部分,包括存在性、存在机理、作用机理三方面的论证和阐述;后三章是货币非中性功能的应用部分,包括理论整理、政策建议、经济解释三部分。整篇论文形成了严密而完整的体系。导论部分对论文的起草背景、文献、研究成果等作了概述。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问题的提出
  •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
  • (一)主要学派
  • (二)实证研究
  • (三)分支理论
  • (四)主要文献
  • (五)研究趋势
  • 三、论文结构和研究方法
  • (一)论文结构
  • (二)范围说明
  • (三)研究方法
  • 四、主要观点和论文成果
  • (一)主要观点
  • 1、货币具有重要的非中性功能
  • 2、现行宏观经济理论存在重大缺陷
  • 3、财政赤字的运用和把握十分重要
  • 4、中国的国债发行量严重不足
  • (二)论文成果
  • 1、全面论证货币的非中性及其内在机理
  • 2、首次将情景推演法运用于经济学研究
  • 3、提出科学评估国债风险与收益的方法
  • 4、提出了调整中国经济结构的核心方案
  • 5、对货币理论体系进行初步整理和修正
  • 6、在宏观经济理论的多个方面作出探索
  • (三)理论探索
  • 1、经济模型和方法改进
  • 2、货币非中性功能论证
  • 3、货币供给理论的探索
  • 4、经济扩张理论的探索
  • 5、结构调整理论的探索
  • 6、通货膨胀理论的探索
  • 7、通货紧缩理论的探索
  • 8、经济周期理论的探索
  • 9、财政赤字理论的探索
  • 10、现行经济理论的反思
  • 11、关于国债理论的探索
  • 12、福利政策理论的探索
  • 五、下一步的研究工作
  • 第一章 货币中性与非中性之争
  • 一、货币功能研究的意义
  • 二、货币中性与非中性之争
  • (一)货币中性论
  • 1、传统货币中性论
  • 2、货币长期中性论
  • (二)货币非中性论
  • 1、早期的货币非中性论
  • 2、凯恩斯货币非中性论
  • (三)实证检验结果与评述
  • 三、凯恩斯理论的缺陷
  • (一)凯恩斯论证的缺陷
  • (二)凯恩斯理论缺陷的后果
  • 四、主流经济学的缺陷
  • (一)凯恩斯之后的倒退
  • (二)主流经济学的缺陷
  • 五、总结与评述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货币非中性功能的论证
  • 一、论证的基本思路
  • 二、货币非中性功能的存在性论证
  • (一)经济模型描述
  • (二)关于货币投放
  • (三)三种情景推演
  • (四)结论与评述
  • 三、货币非中性功能存在机理解释
  • (一)微观价格刚性
  • (二)整体价格刚性
  • (三)宏观吉芬效应
  • (四)负债刚性效应
  • 四、货币非中性功能的结构性作用
  • (一)对经济结构的影响
  • 1、对需求结构的影响
  • 2、对收入/财富结构的影响
  • 3、对产业结构的影响
  • (二)对经济总量的影响
  • (三)对经济运行的影响
  • 五、可证明货币非中性的实证证据
  • 六、本章总结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货币非中性功能的讨论
  • 一、名义收入与通货紧缩
  • (一)无货币投放时的技术进步
  • (二)关于名义收入与真实收入
  • (三)不同来源的积极供给冲击
  • (四)通货紧缩加速与经济衰退
  • 二、供给约束与通货膨胀
  • (一)产能饱和时的货币投放
  • (二)通货膨胀加速的机理与对策
  • (三)技术、资源与环境约束
  • 三、经济的扩张与原动力概念
  • (一)产能过剩与经济的稳态
  • (二)走出稳态的两种原动力
  • (三)财政赤字与服务业增长
  • (四)产能投资与经济的周期
  • 四、货币存量对经济系统的影响
  • (一)货币存量、金融资产与储蓄
  • (二)货币存量对经济系统的影响
  • (三)高流动资产与金融风险
  • 五、货币非中性功能的分离与退化
  • (一)多币体制下货币非中性功能的分离
  • (二)计划体制下货币非中性功能的退化
  • 第四章 货币非中性功能的推论
  • 一、整理货币理论体系的必要性
  • 二、整体理论体系的方式与说明
  • 三、关于货币非中性功能的推论
  • (一)初步的推论清单
  • (二)对部分推论的解释或说明
  • 参考文献
  • 第五章 货币非中性功能的应用
  • 一、理论上的应用示例
  • (一)收入的货币乘数
  • (二)一种科学评价财政赤字与国债发行风险与效益的简单方法
  • 二、实践上的应用示例
  • (一)对中国经济结构问题的诊断
  • 1、初步判断
  • 2、主要证据
  • 3、补充分析
  • 4、诊断结论
  • (二)解决中国经济结构问题的核心方案设计
  • 1、扩大经常性财政赤字的可行性分析
  • 2、两个市场失效的问题及其解决思路
  • 3、关于国债余额规模的讨论和分析
  • 4、资源环境、基础品供应和制度保障
  • 5、核心解决方案设计
  • 三、本章总结
  • 参考文献
  • 第六章 相关问题的讨论
  • 一、静态分析法的误区
  • 二、财政赤字问题讨论
  • 1、国家财政预算与家庭财政预算的差别
  • 2、国债资金不同用途对经济影响的差别
  • 3、国家大小与财政赤字作用之间的关系
  • 4、历史上的财政赤字为什么通常会有害
  • 5、大国需要用财政赤字驱动服务业增长
  • 6、应对财政信用危机的三项预防性措施
  • 7、财政赤字、信贷、收入和服务业增长
  • 8、对美国双赤问题和美元危机论的看法
  • 9、运用财政赤字与建立高效政府不矛盾
  • 10、学术界对财政赤字认识上的三个误区
  • 11、扩大经常性财政赤字问题的补充讨论
  • 12、发行国债与人民币国际化战略的实施
  • 13、财政赤字是减少而非加剧流动性过剩
  • 三、信用、货币、资本与财富
  • 1、信用、货币与产出的关系
  • 2、商业银行的主体信用配置
  • 3、信用、货币扩张与财富创造
  • 4、货币投放的可控性问题
  • 5、资产、产权与资本形成
  • 6、技术进步与资本的诞生
  • 7、资本成长空间与资本增长的关系
  • 8、货币、资本、技术与产能的激发
  • 9、信用资源、利率与货币的供给
  • 10、货币信用、国债发行与国债运用
  • 四、投资、消费和储蓄
  • 1、关于几个宏观变量间的关系
  • 2、需求稳定性与宏观调控问题
  • 3、关于投资和消费之间的区别
  • 4、关于储蓄增长与下降的原因
  • 5、关于投资率和投资结构问题
  • 6、关于储蓄率和储蓄水平问题
  • 7、收入稳定性与消费的超前性
  • 五、关于经济扩张原理
  • 1、原动力、从动力与动力的概念
  • 2、银行、稳定扩张与非稳定扩张
  • 3、财政支出刚性与经济扩张刚性
  • 4、信心、信用体系与信用的扩张
  • 5、自然经济体系与信用经济体系
  • 6、横向消费扩张与纵向消费扩张
  • 7、寓结构调整于经济扩张的意义
  • 8、投资成为原动力的机理
  • 9、炸掉新桥重建有没有意义
  • 10、生产性服务业、消费性服务业与就业创造
  • 六、价格、经济周期与货币周期
  • 1、价格的刚性、弹性与协调
  • 2、解读本文的通货膨胀理论
  • 3、商品定价与资产定价的基础差别
  • 4、经济周期与经济波动的差别
  • 5、货币周期、经济周期与物价基本规律
  • 七、计划、市场与垄断
  • 1、产权、计划与市场
  • 2、如何评判纵向兼并的合理性
  • 3、价格调整、经济衰退与垄断形成
  • 4、为什么计划体制必然出现短缺
  • 5、为什么计划经济前期发展较快
  • 6、特权经济与市场经济
  • 八、其他相关问题讨论
  • 1、对美国贸易逆差的看法
  • 2、技术进步的内生性效应
  • 3、货币政策定义与有效性
  • 4、消费信贷的作用与风险
  • 5、蛛网效应和经济的波动
  • 6、政府干预的目标和原则
  • 7、最优货币区与货币中性
  • 8、关于经济中的吉芬现象
  • 9、对劣币驱逐良币的解读
  • 10、关于中国经济十大难题
  • 11、货币需求研究的局限性
  • 12、中国的工资增长与消费
  • 13、中国经济的货币化进程
  • 14、劳动者保护与就业机会
  • 15、宏观、中观、微观的协调
  • 16、对社会负债率公式的解释
  • 17、对收入的货币乘数的解释
  • 18、欧元区国家高失业的原因
  • 19、加快发展促进可持续增长
  • 20、金本位不可行的原因分析
  • 21、关于国债问题的补充讨论
  • 22、评哈罗德-多马模型的局限
  • 23、两种经济周期的本质差别
  • 24、关于金融危机与经济繁荣
  • 25、中国劳动力市场的新变化
  • 26、蒙代尔三角理论的相对性
  • 27、福利政策的合理性、有效性与总体设计原则
  • 28、评库兹涅茨的倒U型假说
  • 29、政府干预加大收入差距吗
  • 30、为何我国粮价与货币供应量同涨
  • 31、社区服务业落后的原因与对策
  • 32、对我国外汇储备增长快的看法
  • 33、费雪公式与货币中性论
  • 34、评论调整收入分配扩大内需的思路
  • 参考文献
  • 后记
  • 相关论文文献

    标签:;  ;  ;  

    货币非中性功能的论证与应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