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时期云南的自然灾害及社会应对机制

民国时期云南的自然灾害及社会应对机制

论文摘要

民国时期,云南的自然灾害相当频繁和严重。各种灾害呈现出多样性和普遍性并存、频发性和群发性等特点。民国时期,云南严重的灾荒不仅与其恶劣的自然环境有关,而且严重的生态破坏、战争及政治的腐败等社会原因也加剧了灾荒的危害。严重的自然灾害不仅造成云南地区的人口的巨大死亡,而且对农业经济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破坏力,并最终导致农村经济的衰退和破产。甚至导致社会变乱以及破坏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面对严重的灾荒,国民政府都采取相应措施救灾,建立了相对完善的救灾管理制度,但由于政局动荡、战乱不断、经济凋敝、民力衰竭等客观因素严重制约了防治效果。本文以民国时期云南自然灾害及救济为研究对象,综合运用历史学、社会学、政治学、地理学等学科的有关理论与方法,多层次、多角度论述了民国时期云南自然灾害的概况,考察民国时期云南政府和民间组织的灾荒救济。重点解读了自然灾害下民国社会尤其是政府的灾害社会应对机制,并挖掘蕴含在民国政府灾荒救济中的近代化因素。本文得出的结论是:民国时期云南自然灾害救济措施中已经蕴含许多近代化因素,建立专门的灾害救济行政体系,开始有了稳定的经费来源,并改变传统的单纯救济办法,逐渐实行以教代养的灾害救济制度,办赈思路灵活。揭示救济措施中的缺陷以资今人借鉴。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课题研究的学术背景
  • 第二节 目前我国对灾害研究的不足之处
  • 第三节 选题的意义
  • 第四节 本文的创新点
  • 第二章 民国时期的自然灾害及社会应对机制概况
  • 第一节 民国时期灾害的概况
  • 第二节 民国时期自然灾害对社会的危害
  • 一、人员伤亡惨重,人民流离失所,形成大量难民
  • 二、农业、工商业遭受破坏,经济面临严重困难
  • 三、社会动荡,社会冲突不断
  • 四、制约了教育事业发展和人才的培养
  • 第三节 民国时期全国救灾的概况
  • 一、救灾机构
  • 二、救灾经费
  • 三、防灾救灾措施
  • 第三章 民国时期云南的灾况
  • 第一节 民国时期云南的主要自然灾害
  • 一、洪涝灾害
  • 二、干旱灾害
  • 三、地震灾害
  • 四、霜冻、雪、低温等灾害
  • 五、泥石流、滑坡等灾害
  • 第二节 民国时期云南自然灾害的特点
  • 一、年年有灾
  • 二、从灾种上看,表现为数灾并发,或前后相继
  • 三、灾情惨重
  • 第三节 民国时期云南灾害频繁的原因
  • 一、自然因素
  • 二、社会原因
  • 第四节 民国时期灾害对云南社会的危害
  • 一、造成人口的巨大死亡
  • 二、农业经济遭到极大破坏
  • 三、灾害与流民潮
  • 四、自然灾害对教育文化事业的破坏
  • 第四章 民国时期云南的救灾活动及社会应对机制
  • 第一节 民国时期云南的救灾机构
  • 一、云南省政府官方的救灾机构
  • 二、民间救灾组织
  • 第二节 民国时期云南的防灾救灾措施
  • 一、举办各种急赈
  • 二、平粜以救济粮荒
  • 三、减免赋税
  • 四、工赈
  • 五、积谷救灾
  • 六、兴修水利
  • 七、开设难民工厂,生产自救
  • 第三节 民国时期云南灾害社会应对机制的特点
  • 一、救灾主体多元化
  • 二、国家力量在赈灾中依然不可缺少
  • 三、救灾方式呈现出由传统形态向近代形态嬗变的趋势
  • 四、战火不息,社会动荡,防灾救灾工作退居次要位置
  • 五、政治腐败
  • 第五章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 致谢
  • 相关论文文献

    标签:;  ;  ;  ;  

    民国时期云南的自然灾害及社会应对机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