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民主视阀下我国电子政务发展研究

网络民主视阀下我国电子政务发展研究

论文摘要

互联网作为21世纪最重要的公民民主参与之工具,它的发展为民主参与进一步打破时间和空间限制提供一种高速、廉价的手段,把人类带入网络民主新时代。加速民主化进程,这种变化带来了政府服务模式的改变和服务意识的增强,电子政务发展能够为公众与政府交流提供一个很好的平台,它的发展为促进民主发展至关重要。本文首先抓住网络民主与电子政务发展这二宗新兴事物,通过阐释两者密切关系和网络民主对电子政务发展的基本诉求,确立了全文的基调,通过梳理理论依据和比较分析,利用网络民主服务于我国电子政务建设,通过网络民主对我国电子政务发展的相关诉求,以促进我国电子政务的可持续发展。本文主要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主要阐述了本文的选题意义和选题背景,介绍和评述了国内外学者对本课题的相关研究成果以及归纳了本文的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第二部分主要是对在网络民主视阀下我国电子政务发展的问题进行一般理论分析。首先阐释了网络民主和社会主义民主的内涵,并追溯了我国电子政务的发展历史沿革,笔者发现民主才是我国电子政务发展的有效引导,并从提供人性化服务、建立政民互动体系、政府信息公开和加强政府监督等方面较为深入地论述了网络民主对我国电子政务发展的基本诉求。第三部分主要是对在网络民主视阀下我国电子政务发展的现状尤其是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了扫描和分析,并从电子政务发展不平衡、政府信息资源管理水平和政府回应程度不高等方面对电子政务发展存在的问题产生的根源进行了较深入的剖析,更加全面而且深刻地揭示我国电子政务建设中的疏漏,为进一步完善电子政务建设提供方向性的指引。第四部分主要是评析国外电子政务发达国家的实例,从中我们可以吸取经验,更好地促进我国电子政务的顺利发展。第五部分主要是探讨网络民主视阀下我国电子政务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为了提升我国在国际上的竞争力和未来发展的潜力,提高公众参政议政的意识和能力,促使政府更加透明、高效和具有竞争力,于是提出促使网络民主视阀下我国电子政务发展的路径:一是形塑分权的政府文化;二是培育公众的民主意识;三是构建电子政务政民互动体系;四是建立高效的政府回应体制;五是实现政府信息资源共享等。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插图索引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文献综述
  • 1.2.1 国内外网络民主研究综述
  • 1.2.2 国内外电子政务与民主的研究综述
  •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第2章 网络民主视阀下电子政务发展的理论分析
  • 2.1 网络民主的内涵及其兴起
  • 2.1.1 网络民主的内涵
  • 2.1.2 网络民主的兴起
  • 2.2 电子政务的基本概念及运行机理
  • 2.2.1 电子政务的概念
  • 2.2.2 电子政务与相关概念的辨析
  • 2.2.3 电子政务的运行机理
  • 2.3 网络民主对电子政务发展的基本诉求
  • 2.3.1 提供丰富的人性化服务
  • 2.3.2 建立政民互动体系
  • 2.3.3 促进政府信息公开
  • 2.3.4 提高政府的回应性
  • 2.3.5 充分发挥公众监督的作用
  • 第3章 网络民主视阀下我国电子政务发展的现状透视
  • 3.1 网络民主视阀下我国电子政务发展现状
  • 3.1.1 网络民主视阀下我国电子政务发展历程
  • 3.1.2 网络民主视阀下我国电子政务发展取得的成效
  • 3.2 网络民主视阀下我国电子政务发展存在的问题
  • 3.2.1 个性化服务意识淡薄
  • 3.2.2 网络渠道没有发挥应有的互动性
  • 3.2.3 服务流程以政府为中心
  • 3.2.4 凸现惊人的数字鸿沟
  • 3.2.5 政府信息资源共享程度低
  • 3.3 网络民主视阀下我国电子政务发展存在问题的根本原因
  • 3.3.1 我国各地区电子政务发展不平衡
  • 3.3.2 政府信息资源的管理水平较低
  • 3.3.3 政府的回应制度不健全
  • 第4章 网络民主视阀下国外电子政务发展的经验及启示
  • 4.1 网络民主视阀下国外电子政务发展的经验
  • 4.1.1 美国“第一政府网站”建设的经验
  • 4.1.2 新加坡“电子公民中心”的服务理念
  • 4.1.3 加拿大的“客户关系管理”(CRM)模式
  • 4.2 网络民主视阀下国外电子政务发展经验的启示
  • 4.2.1 电子政务将进一步促进民主建设
  • 4.2.2 建立统一的电子政务平台
  • 4.2.3 政务流程整合愈加重要
  • 4.2.4 充分运用客户关系管理(CRM)建设电子政务
  • 第5章 网络民主视阀下我国电子政务可持续发展思考
  • 5.1 培育分权的政府文化
  • 5.2 培育公众的民主意识
  • 5.3 构建和谐的电子政务政民互动体系
  • 5.4 建立高效的政府回应机制
  • 5.5 实现政府信息资源共享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A(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致谢
  • 相关论文文献

    • [1].政民互动神经元:对政务微博工具创新性的一种解释[J]. 湖北行政学院学报 2020(02)
    • [2].大数据驱动的透明政府建设——媒介选择与政民互动重构[J].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04)
    • [3].在线政民互动平台的功能比较研究[J]. 济源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0(03)
    • [4].政务微博中政民互动现状研究——以“@上海发布”为例[J]. 中国管理信息化 2020(15)
    • [5].我国网络政民互动研究综述[J]. 中国经贸导刊(中) 2019(02)
    • [6].基于政民互动视角的政府透明度治理与评估[J]. 天津行政学院学报 2018(04)
    • [7].阜新市民心网召开诉求办理政民互动推进会[J]. 民心 2016(11)
    • [8].数据[J]. 民心 2016(10)
    • [9].2016年度民心网政民互动—网络回应平台办理情况通报[J]. 民心 2016(12)
    • [10].2017年1-2月份民心网政民互动—网络回应平台办理情况通报[J]. 民心 2017(01)
    • [11].13年,从数字变化看成果![J]. 民心 2017(05)
    • [12].政民互动、公共价值与政府绩效改进——基于北上广政务微博的实证分析[J]. 公共管理学报 2017(03)
    • [13].2017年第一季度民心网政民互动-网络回应平台办理情况通报[J]. 民心 2017(04)
    • [14].网上政民互动中政府回应时效性指标探讨[J]. 市场周刊(理论研究) 2017(07)
    • [15].2017年上半年民心网政民互动——网络回应平台办理情况通报[J]. 民心 2017(06)
    • [16].勤政为民求实效 政民互动暖民心[J]. 民心 2017(06)
    • [17].语域理论视角下的政民互动话语研究——以佛山市为例[J]. 广西教育学院学报 2015(05)
    • [18].我省物价部门以政民互动促政民互信[J]. 民心 2016(04)
    • [19].广东省地方政府政民互动平台建设与服务研究[J]. 大学图书情报学刊 2015(01)
    • [20].抚顺:拓宽思路强化网络回应与政民互动[J]. 民心 2015(04)
    • [21].民心网政民互动——网络回应人平台办理情况通报[J]. 民心 2015(09)
    • [22].全省2077家政民互动—网络回应单位获群众点赞[J]. 民心 2015(09)
    • [23].我国政府网站政民互动功能分析初探[J]. 数码世界 2019(07)
    • [24].网络政民互动的政治价值分析[J]. 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11)
    • [25].联系群众的鲜活样本——辽宁省纪委监察厅依托民心网创建全国最大政民互动平台[J]. 共产党员 2013(03)
    • [26].地方政府门户网政民互动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以安徽淮南市政府门户网站“政民互动”栏目为例[J]. 中国管理信息化 2020(01)
    • [27].网络问政的政府回应模式判断——基于B市和S市政府门户网站政民互动数据[J]. 文献与数据学报 2019(03)
    • [28].全省卫计系统集中学习诉求办理及政民互动办理规则[J]. 民心 2016(12)
    • [29].2017年1—7月民心网政民互动——网络回应平台办理情况通报[J]. 民心 2017(08)
    • [30].1-5月份民心网政民互动—网络回应人平台办理情况通报[J]. 民心 2016(05)

    标签:;  ;  ;  ;  

    网络民主视阀下我国电子政务发展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