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住宅外围护结构设计研究——营造健康、舒适的居室热环境

现代住宅外围护结构设计研究——营造健康、舒适的居室热环境

论文题目: 现代住宅外围护结构设计研究——营造健康、舒适的居室热环境

论文类型: 硕士论文

论文专业: 建筑技术科学

作者: 马淳靖

导师: 柳孝图

关键词: 外围护结构,可持续发展,健康住宅,热舒适,能耗分析

文献来源: 东南大学

发表年度: 2005

论文摘要: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我国居民住宅观念和住房需求正在发生深刻变化,住宅发展已从“量”的需求提升到“质”的享受,人们利用采暖、制冷设备改善冬夏室内热舒适环境已成趋势。住宅外围护结构与室内热环境息息相关,如何通过围护结构设计提高室内热环境,降低能耗损失是论文研究重点。论文共六章,第一章首先简要回顾外围护结构的发展历史,并提出了研究的相关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健康住宅理论。第二章从热舒适性谈起,介绍了室内热环境的几个影响因素,受传统民居建筑外围护结构设计启示同时考虑到现代科技水平和生活方式,提出了现代住宅外围护结构设计策略。论文主体从能量角度入手研究外围护结构如何控制能量的流入与流出。第三章能量保持,主要基于采暖、制冷设备运行条件下,住宅外围护结构如何保持热量或冷量。分别从外墙、窗户、屋顶来论述。第四章能量阻止,则主要考虑怎样防止夏季室外过多热量侵入室内,列举了遮阳和通风两方面的措施。第五章能量引入,论述了外围护结构对太阳能的应用,主要通过被动及主动两种方式来完成。第六章通过参加宁波万达高尚住宅的外围护结构优化设计实践项目,论述如何利用计算机软件模拟分析对围护结构进行的科学理性设计。

论文目录: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绪论

一、研究背景

二、课题研究的目的及重要意义

三、论文的研究内容和框架

四、论文的研究方法

第一章 住宅外围护结构设计研究的相关理论

1.1 住宅外围护结构的发展演变

1.2 住宅建筑的可持续发展使命

1.2.1 可持续性与可持续发展

1.2.2 可持续性建筑

1.2.3 住宅建筑节能

1.3 健康住宅理论的提出

1.4 本章小结

参考书目

第二章 人居室内热环境与外围护结构

2.1 热舒适性

2.2 我国住宅室内热环境现状

2.3 传统民居外围护结构的启示

2.4 现代住宅外围护结构设计策略

2.5 本章小结

参考书目

第三章 能量保持——外围护结构保温设计

3.1 外围护结构保温设计原理

3.2 墙体保温设计

3.2.1 墙体保温材料

3.2.2 墙体保温构造方式

3.2.2.1 单一材料保温墙体

3.2.2.2 夹芯复合保温墙体

3.2.2.3 内保温复合墙体

3.2.2.4 外保温复合墙体

3.3 门、窗保温设计

3.3.1 提高窗户的传热系数

3.3.2 提高窗户气密性,减少空气渗透

3.3.3 控制开窗面积

3.4 屋顶保温设计

3.5 本章小结

参考书目

第四章 能量阻止——外围护结构防热设计

4.1 外围护结构防热设计原理

4.1.1 夏季室内过热原因

4.1.2 外围护结构防热设计策略

4.2 外围护结构遮阳设计

4.2.1 窗口遮阳

4.2.1.1 内、外遮阳的特点

4.2.1.2 固定式外遮阳

4.2.1.3 可调式外遮阳

4.2.1.4 玻璃遮阳

4.2.2 外围护结构不透明体遮阳

4.2.3 绿化遮阳

4.2.3.1 绿化遮阳的效用

4.2.3.2 外围护结构绿化方式

4.3 外围护结构通风设计

4.3.1 通风原理

4.3.2 门、窗位置及导风板设置

4.3.3 门、窗开启方式对室内通风影响

4.4 本章小结

参考书目

第五章能量引入——外围护结构太阳能应用

5.1 建筑与太阳

5.2 太阳能被动式应用

5.2.1 直接受益式

5.2.2 对流环路式

5.2.3 附加阳光间式

5.3 主动式太阳能一体化设计

5.3.1 主动式应用太阳能方式

5.3.1.1 太阳能光热利用技术

5.3.1.2 太阳能光伏发电技术

5.3.2 主动式太阳能部件与外围护结构的一体化

5.3.2.1 外围护结构发展新趋势

5.3.2.2 外围护结构与太阳能采集器整合方式

5.4 本章小结

参考书目

第六章宁波万达高尚公寓外围护结构优化设计实践

6.1 项目概况

6.2 计算机模拟分析软件

6.3 原外围护结构热性能分析

6.3.1 建筑单体概况

6.3.2 DOE-2 软件模拟计算分析

6.4 外围护结构优化设计

6.5 本章小结

结语

致谢

主要参考资料

在学期间发表的论文清单

江苏省优秀硕士学位论文推荐表

发布时间: 2007-06-11

参考文献

  • [1].基于传统园林艺术的现代住宅庭园景观设计研究[D]. 彭灵彤.南京林业大学2015
  • [2].现代住宅玄关的文化性探究[D]. 蔡运红.燕山大学2012
  • [3].现代住宅室内人性化设计的研究[D]. 王洁.南京林业大学2010

相关论文

  • [1].夏热冬冷地区围护结构节能技术及经济分析[D]. 樊葳.浙江大学2008
  • [2].夏热冬冷地区节能65%条件下住宅围护结构研究[D]. 刘伟.南京工业大学2006
  • [3].夏热冬冷地区城市住宅节能整体设计研究[D]. 林涛.湖南大学2006
  • [4].南北方居住建筑墙体保温构造技术比较研究[D]. 苑博.湖南大学2006
  • [5].南京地区住宅自然通风设计研究[D]. 赵晓颖.东南大学2005
  • [6].节能构件与建筑立面一体化设计研究[D]. 李芳.同济大学2007
  • [7].西安地区城镇住宅建筑外窗的节能设计研究[D]. 金泽.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7
  • [8].采暖地区住宅外围护结构的节能设计[D]. 白薇.河北工业大学2007
  • [9].夏热冬冷地区多层住宅被动式太阳能设计策略研究[D]. 孙喆.华中科技大学2005
  • [10].上海地区住宅节能设计研究—外围护结构节能构造设计[D]. 张雪松.同济大学2006

标签:;  ;  ;  ;  ;  

现代住宅外围护结构设计研究——营造健康、舒适的居室热环境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