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轨道交通深埋标杆

城市轨道交通深埋标杆

一、城市轨道交通中的深埋水准点(论文文献综述)

吴楠[1](2021)在《基坑群开挖对临近轨道交通高架结构基础变形影响及控制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我国城市轨道交通线网密度不断增加,临近运营轨道交通的建设活动日益增多且密集,这会给既有的城市轨道交通运营造成较大的影响;尤其是软土地区临近城市轨道交通大面积、深开挖的两个及以上基坑组成的基坑群工程,会给既有城市轨道交通的安全运营带来更大风险。目前,基坑群开挖对周边环境影响,特别对轨道交通结构变形影响的系统性研究鲜见。基坑群开挖变形叠加影响效应未被系统地揭示,基坑开挖变形与临近轨道交通运营安全影响评估未建立联系,考虑基坑群开挖变形叠加影响和临近轨道交通运营安全的每项开挖工程变形控制指标未被建立。本文结合工程实践,通过理论分析、离心模型试验、现场测试、数值计算等方法,研究了软土地区不同数量、不同开挖工序、与轨道交通不同位置关系等多种影响因素的基坑群工程对临近轨道交通高架结构基础变形非线性影响。论文开展的主要研究工作和成果如下:1.苏南某轨道交通沿线基坑群开挖现场测试数据分析表明,基坑群工程活动对临近轨道交通结构基础变形影响显着,后开挖基坑引起的轨道交通桥墩变形大于先开挖基坑;基于基坑围护结构不同深度的多组水平变形现场测试结果,进行了硬化土体小应变本构模型(HSS)的参数敏感性反演分析,并明确了主要敏感参数,提出了反映苏南软土地层土体小应变特性HSS模型参数的建议值。2.通过离心模型试验模拟软土地区轨道交通两侧对称双坑开挖,分析反复卸载过程中土体变形叠加规律;采用HSS模型,对基坑群先后(依次)开挖、同步开挖、分侧开挖等三种不同工序下,基坑群不同数量、轨道交通高架结构基础位置与基坑边缘不同水平净距条件下,基坑群开挖引起的临近轨道交通高架结构基础变形规律进行三维有限元计算分析,并揭示了基坑群开挖引起的临近轨道交通高架结构基础变形叠加因子的变化特征。3.基于列车安全运行,研究了基坑群开挖变形非线性影响下,轨道交通高架桥墩-桥梁-轨道-列车动态响应规律和特征。分析表明:(1)桥墩横向、竖向变形分别仅对轨向不平顺、高低不平顺影响较大;桥墩纵向变形对轨道不平顺影响较小;桥墩竖向变形对轮重减载率、车体竖向加速度影响较大,且车体竖向加速度较轮重减载率更为敏感;桥墩横向变形对车体横向加速度、轮重减载率影响较大;在本文研究参数范围内,桥墩竖向与横向变形对脱轨系数影响均不显着。(2)基于列车车速、桥墩竖向与横向变形、轮重减载率、车体竖向与横向加速度等参数分析,提出了基于列车运行安全性、舒适性的桥墩竖向与横向组合变形阈值曲线;从列车运行安全舒适性角度分析,建议了轨道交通高架结构基础变形控制指标。4.提出了基坑群开挖引起的轨道交通高架结构基础变形叠加影响的计算模型;从轨道交通列车运行安全和结构安全角度出发,考虑基坑群开挖对轨道交通基础结构变形的耦合影响及对列车运行安全性、舒适性等影响,提出了临近轨道交通高架结构基础变形控制指标的分配值(变形控制值)的计算方法,建立基坑群每项开挖工程引起的临近轨道交通高架结构基础变形控制值的计算模型。

罗亚琼[2](2021)在《基于灰色马尔科夫模型的基坑开挖变形预测》文中指出地下工程中深基坑变形的准确预测对地下工程施工安全预防和治理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目前深基坑变形问题预测方法有许多,本文基于上海市轨道交通18号线周浦站的基坑监测项目,提出了一种基于粒子群与马尔科夫优化的新陈代谢灰色预测模型。对预测模型采用残差、相对误差、平均相对误差、后验差等多种方式精度检验,准确评估模型的准确性。本文主要工作包括以下几点:(1)系统介绍灰色系统理论方法与马尔科夫链,分析了深基坑监测数据中各项指标的关联性,通过点关联度来反映子序列与母序列之间的关联性。(2)建立GM(1,1)模型对监测点进行预测,其模型对指数型规律的数据序列适应性好,对震荡较大的数据预测精度较差。(3)采用马尔科夫链对灰色GM(1,1)预测模型进行优化,使得优化后的模型能反映数据的振动特征,并运用残差、后验差和小误差概率对模型进行精度检验。(4)在灰色马尔科夫预测模型的基础之上,结合MATLAB计算软件编程,采用粒子群算法对相对误差序列参数进行白化,建立基于粒子群优化的灰色马尔科夫预测模型,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新陈代谢灰色马尔科夫预测模型。将该模型应用于上海市轨道交通18号线周浦站基坑变形,分析结果表明该模型较灰色马尔科夫预测模型精度有一定的提高。总结对比三种模型的预测值与实测值对比,结果表明经过粒子群优化的灰色马尔科夫预测模型的预测效果优于单一的GM(1,1)预测模型,而新陈代谢灰色预测模型效果优于采用粒子群优化的GM(1,1)预测模型,表明本文提出的新陈代谢灰色马尔科夫预测模型在地下工程的深基坑变形预测方面具有一定的有效性。

赵佳楠[3](2021)在《地铁施工中精密工程的控制测量复测技术研究》文中提出传统控制测量复测技术存在误差大的问题,为了改善这一问题,论文提出了地铁施工中精密工程的控制测量复测技术研究。通过设计地铁施工中精密工程的高程控制网和平面控制网,布设了地铁施工中精密工程控制网;通过确定地铁施工中精密工程高程贯通测量误差精度指标和平面贯通测量误差精度指标,确定了地铁施工中精密工程贯通测量误差,并结合地铁施工中精密工程的控制测量复测流程设计,实现了地铁施工中精密工程的控制测量复测。实验结果表明,提出的地铁施工中精密工程控制测量复测技术可以有效提高控制测量复测精度。

吴春开,庄佶,丁胜[4](2020)在《基于沉降区域轨道交通桥梁徐变监测探讨》文中研究说明近年来在轨道交通建设中普遍采用预应力桥梁,桥墩沉降对桥梁变形造成的影响很小,而桥梁徐变引起的质量事故比较突出,为此桥梁徐变观测也越来越成为桥梁变形监测的重点。通过穿越沉降漏斗区域桥梁徐变变形实例,分析在漏斗区域已知基准点选埋及桥上高精度基点引测方法,应用精密水准观测徐变监测点的沉降量。对桥梁徐变监测,得到徐变监测变形量,通过数据分析,来指导桥梁施工进度。同时,监测数据可进一步验证设计预拱值是否合理,为后续同类桥梁建设积累经验。此外,监测徐变高程系统宜与轨道交通一致,实现数据共享。通过监测验证了监测频率、监测方法、监测点布设等是合理可行的。

任燕[5](2019)在《关于开展某市城市轨道交通框架测量控制网建设的工作建议》文中研究表明本文分析了某市城市轨道交通控制建设网现状及问题,为实现全市各条线路之间的结构和线路换乘车站准确衔接,为城市轨道交通近期、远期建设目标提供稳定高精度基准,提出了开展某市轨道交通框架测量控制网建设的工作建议,对全市轨道交通线路的建设运营、整体联调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

吴春开,张燕平[6](2018)在《常州市轨道交通1号线控制网建立》文中指出根据轨道交通建设的特点,轨道交通控制网布设在城市密集处,存在工程坐标系如何选择等一系列问题。文中结合常州市轨道交通1号线控制网建设的经验,介绍了控制网选点、埋点、外业观测、平差计算、精度分析等问题。

王晓凯[7](2017)在《高速铁路控制与精密工程测量问题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客运专线动车高速运行中安全及平稳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钢轨的线形平顺及高稳定、高精度的轨下结构施工,而钢轨的精调整理以及精密的线下结构施工均是建立在精密的测量控制网基础之上的。精密测量控制网贯穿着高速铁路勘察设计、工程施工及运营维护的全过程,而且也是各阶段(设计、施工、运营维护)管理工作的标准和基础之一,其对高速铁陆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在高速铁路建设的各个阶段,高速铁路精密测量控制网具有以下几个特点:其一,与传统测量工作相比,精度高、系统性强;其二,具有时效性。受区域沉降、桩基不稳、点位破坏等因素,随着时间的推移,精密测量控制网本身会发生变化,对后续使用会造成影响;其三,与各专业、各施工阶段联系紧密。受现实工况影响,各阶段对控制网的要求和应用侧重点也不尽相同,比如隧道贯通后的中线调整测量;大跨桥架梁过程中的线性监控;施工过程中对精测网的线上加密等。文章针对我国现阶段高速铁路建设现状,从测量工作的布网理论到各个阶段的观测实施、数据处理及规范指标控制等方面详细论述了精密测量控制网的建立流程。结合在实施过程中遇到的实际情况,对现行规范及常规作业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分析整理,并提出了部分解决思路。从建网时机、提高水准网稳定性、及控制网基准、网形、精度等方面进行了优化设计。对完善现行高速铁路精密测量控制体系,形成一整套成熟的应用流程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使得精密测量控制网可以更加良好地为勘察、设计、施工、监理、运营服务。

胡则银[8](2017)在《论构建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测量基准控制网的必要性》文中提出随着科学技术与经济的不断提升,促进了交通事业的发展,使越来越多的车辆出现在道路中,增加了道路交通的压力,从而促使各部门提高对城市轨道交通工程的重视程度。论文阐述了构建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测量基准控制网的必要性,为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建设提供借鉴。

杨波[9](2016)在《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测量控制网建设及其必要性》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城市轨道交通是一项综合性的系统工程,每条线路从设计到建成通车,各个环节都与测量密不可分,而地面施工控制网测量则是整个工程建设的基石,是实现优质工程的基础。本文探讨了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测量控制网的建设与必要性,以供参考。

胡自全,姜雁飞,刘志平[10](2016)在《西安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控制网点稳定性分析》文中研究说明西安地区特殊的区域地质的构造活动、地裂缝活动及地面沉降的叠加严重影响了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测量工作。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建设工期长,地面控制网受城市建设、轨道交通工程施工的影响,点位容易破坏和失稳。本文结合工程建设实际,对西安市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控制测量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提出了解决措施。

二、城市轨道交通中的深埋水准点(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城市轨道交通中的深埋水准点(论文提纲范文)

(1)基坑群开挖对临近轨道交通高架结构基础变形影响及控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分析
        1.2.1 基坑开挖对临近轨道交通结构的影响
        1.2.2 基坑群工程变形叠加扰动规律与特征
        1.2.3 土体小应变行为在基坑开挖问题中的研究
        1.2.4 轨道交通基础结构变形控制指标研究
        1.2.5 对现有研究的总结分析
    1.3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1.3.2 技术路线
2 基坑开挖对轨道交通高架结构不均匀沉降的影响分析
    2.1 工程概况
    2.2 工程与水文地质条件
    2.3 沉降监测方案
    2.4 高架桥墩不均匀沉降
        2.4.1 建设期与运营期沉降的规律对比
        2.4.2 运营期桥墩沉降特征
    2.5 运营期桥墩沉降分析
    2.6 本章小结
3 基于离心模型试验的基坑群开挖土体变形叠加规律研究
    3.1 试验原理和设备
        3.1.1 离心模型试验原理
        3.1.2 离心模型试验设备
        3.1.3 试验数据采集系统
    3.2 试验设计
        3.2.1 模型率选取
        3.2.2 试验工况设计
        3.2.3 模型制作
        3.2.4 数据采集方案
        3.2.5 试验步骤
    3.3 试验结果及分析
        3.3.1 测点布置
        3.3.2 两种数据采集方案的结果比较
        3.3.3 先后开挖试验
        3.3.4 同步开挖试验
    3.4 .本章小结
4 基坑群开挖对临近轨道交通高架结构基础变形影响规律研究
    4.1 土体小应变HSS模型参数
        4.1.1 土体硬化参数的确定
        4.1.2 小应变参数的确定
    4.2 苏南软土地区土体小应变本构模型参数优化
        4.2.1 工程背景
        4.2.2 基于神经网络参数的反分析
    4.3 基坑群开挖引起轨道交通高架基础变形的计算分析
    4.4 本章小结
5 基坑群开挖引起结构基础变形对列车运行影响及控制指标研究
    5.1 车-线-桥耦合动力计算理论及模型建立
        5.1.1 列车动力计算理论
        5.1.2 桥梁动力计算理论
        5.1.3 车桥耦合计算
        5.1.4 车-线-桥耦合振动模型的建立
    5.2 基础变形与轨道不平顺的映射关系
    5.3 基础变形对列车运行安全舒适性的影响分析
    5.4 轨道交通高架结构基础变形控制指标探讨
        5.4.1 轨道不平顺控制与变形控制指标的关系
        5.4.2 行车安全舒适性与变形控制指标的关系
        5.4.3 基于行车影响的综合评价指标
    5.5 本章小结
6 基坑群开挖条件下高架结构基础变形控制值的计算方法
    6.1 现有基坑开挖变形控制指标制定原则
    6.2 基坑群开挖引起高架结构基础变形叠加影响计算方法
    6.3 基坑群开挖引起高架结构基础变形控制值的计算方法
        6.3.1 基坑群先后(依次)开挖
        6.3.2 基坑群同步开挖
        6.3.3 基坑群分侧开挖
    6.4 应用示例
        6.4.1 基坑群双坑计算
        6.4.2 基坑群四坑计算
    6.5 本章小结
7 结论与展望
    7.1 主要结论
    7.2 主要创新点
    7.3 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及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学位论文数据集

(2)基于灰色马尔科夫模型的基坑开挖变形预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灰色预测理论研究现状
        1.2.2 马尔科夫链研究现状
        1.2.3 粒子群算法研究现状
        1.2.4 基坑变形预测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3.1 主要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第二章 相关理论介绍
    2.1 灰色系统理论
        2.1.1 灰色系统理论原理
        2.1.2 灰色点关联度分析
        2.1.3 GM(1,1)预测模型
    2.2 马尔科夫链简介
        2.2.1 马尔科夫过程的定义
        2.2.2 马尔科夫转移概率矩阵
        2.2.3 马尔科夫链的预测模型
    2.3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基坑变形预测模型建立
    3.1 构建灰色-马尔科夫模型
    3.2 模型的检验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灰色马尔科夫模型的优化
    4.1 基于粒子群优化的灰色马尔科夫模型
    4.2 新陈代谢灰色GM(1,1)模型
        4.2.1 新陈代谢灰色预测模型
        4.2.2 新陈代谢模型精度检验
    4.3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工程案例分析
    5.1 工程概况
        5.1.1 工程地质及水文
        5.1.2 监测实施方案
    5.2 监测数据模型检验
    5.3 建立基坑变形的灰色GM(1,1)理论模型
    5.4 灰色GM(1,1)-马尔科夫链对基坑变形的预测
        5.4.1 灰色GM(1,1)-马尔科夫链模型精度的检验
        5.4.2 讨论灰色GM(1,1)与灰色马尔科夫链预测模型
    5.5 粒子群优化的灰色马尔科夫模型工程应用
    5.6 新陈代谢灰色模型工程应用
    5.7 三种预测模型结果对比分析
    5.8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6.1 总结
    6.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

(3)地铁施工中精密工程的控制测量复测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2 精密工程的控制测量复测技术设计
    2.1 布设地铁施工中精密工程控制网
    2.2 确定地铁施工中精密工程贯通测量误差
    2.3 设计地铁施工中精密工程的控制测量复测流程
3 实验对比分析
4 结语

(4)基于沉降区域轨道交通桥梁徐变监测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0 引 言
1 工作基点埋设及观测
    1.1 桥下水准工作基点引测
    1.2 桥上水准工作基点引测
        1.2.1 全站仪三角高程精度分析
        1.2.2 实测验证
        1.2.3 引测
2 徐变观测及数据分析
    2.1 徐变观测点埋设及观测
    2.2 徐变数据分析
3 地面沉降综合影响
4 结 语

(5)关于开展某市城市轨道交通框架测量控制网建设的工作建议(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现状
    1.1 平面控制网
    1.2 高程控制网
    1.3 存在的问题
2 总体设计建议
    2.1 建设方案提议
    2.2 建设思路
        2.2.1 控制网坐标系统选择
        2.2.2 控制网测设与维护
        2.2.3 控制网质检
    2.3 设计路线
        2.3.1 GPS及水准框架控制网点位布设设计
        2.3.2 GPS及水准控制点埋设设计
3 结语

(6)常州市轨道交通1号线控制网建立(论文提纲范文)

1 选点与埋石
    1.1 GPS控制网选点与埋设
    1.2 二等水准点埋设
2 测绘基准
    2.1 平面基准
    2.2 高程基准
3 GPS网及一、二等水准网布设
    3.1 GPS网布设
    3.2 一等水准网布设
    3.3 二等水准网布设
4 GPS网及一、二等水准观测
    4.1 GPS网观测
    4.2 一、二等水准观测
5 平差计算及精度评定
    5.1 GPS控制网
    5.2 一、二等水准网
        5.2.1 一等水准网平差后精度统计
        5.2.2 二等水准网平差后精度统计
6 质量控制
7 结论

(7)高速铁路控制与精密工程测量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1.2 国内外高速铁路精密测量技术的发展
        1.2.1 国外高速铁路精密测量技术的发展
        1.2.2 国内高速铁路精密测量技术的发展
    1.3 本文的主要内容和技术方法
第二章 高速铁路精密测量控制网
    2.1 高速铁路精密测量控制网建立的必要性
    2.2 高速铁路精密测量基准确定
        2.2.1 基准设计基础
        2.2.2 高速铁路投影变形设计
    2.3 高速铁路精密测量控制网的建立
        2.3.1 框架控制网CP0测量
        2.3.2 基础平面控制网(CPⅠ)、线路平面控制网(CPⅡ)测量
        2.3.3 高程控制网测量
        2.3.4 轨道控制网CPⅢ测量
    2.4 精密测量控制网复测
第三章 精密测量控制问题研究
    3.1 精密测量控制网建网时机研究
    3.2 关键地段线路水准网稳定性控制研究
        3.2.1 特殊区域基岩点和深埋水准点的重要性
        3.2.2 提高在建时速 120km/h至 200km/h铁路水准观测等级要求
        3.2.3 大跨桥连续梁上精密测量控制网作业研究
        3.2.4 长大隧道贯通后水准控制网的处理
    3.3 精密测量控制网复测问题研究
        3.3.1 复测工作的内容及方法
        3.3.2 复测重叠区域的搭接研究
        3.3.3 复测搭接处理问题研究
        3.3.4 复测工作的其他需要注意事项
第四章“三网合一”及北斗-GNSS新技术应用
    4.1 基于“三网合一”的控制网研究
        4.1.1 零类设计(基准研究)
        4.1.2 一类设计(布网研究)
        4.1.3 二类设计(精度研究)
    4.2 北斗/GNSS在高速铁路精密测量中的应用
        4.2.1 北斗/GNSS在控制测量中的应用
        4.2.2 北斗/GNSS在高速铁路中的自动化监测和预警
总结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8)论构建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测量基准控制网的必要性(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2 我国城市轨道交通测量控制网中存在的问题
    2.1 多阶段控制测量数据不一致
    2.2 对测量控制网的重视程度不够
3 构建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整体测量控制网的必要性
    3.1 改善控制网多线路连接问题
    3.2 加强控制网的管理工作,完善管理机制
4 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测量控制网的构建策略
    4.1 控制网的建设方法
        4.1.1 平面控制网的构建策略
        4.1.2 高程控制网构建策略
    4.2 控制网的维护
5 总结

(9)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测量控制网建设及其必要性(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2 轨道交通工程测量控制网建设原则
3 建立城市轨道交通整体控制网的必要性
    3.1 解决多线路衔接问题
    3.2 解决多标段数据管理问题
    3.3 解决单线路控制网覆盖范围小、扩展困难问题
    3.4 解决城市控制网对接问题
4 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测量控制网建设实例
    4.1 框架网
        4.1.1 平面框架网策略
        4.1.2 高程框架网策略
    4.2 基本网
        4.2.1 平面基本网策略
        4.2.2 高程基本网策略
    4.3 本工程中控制网建设注意事项
5 结语

(10)西安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控制网点稳定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2 地面控制点破坏及失稳的影响因素
    2. 1 地质条件
        (1)区域地质
        (2)区域地面沉降
        (3)地裂缝
    2. 2 城市轨道交通工程
    2. 3 其他影响因素
3 西安地铁工程测量控制网点稳定性分析案例
    3. 1 网点垂直位移分析
        (1)地铁三号线为例
        (2)地铁四号线为例
    3. 2 四号线西延澜山GPS点位移
    3. 3 控制点破坏及失稳情况
4 应对措施
5 结论与建议

四、城市轨道交通中的深埋水准点(论文参考文献)

  • [1]基坑群开挖对临近轨道交通高架结构基础变形影响及控制研究[D]. 吴楠. 北京交通大学, 2021(02)
  • [2]基于灰色马尔科夫模型的基坑开挖变形预测[D]. 罗亚琼. 昆明理工大学, 2021(01)
  • [3]地铁施工中精密工程的控制测量复测技术研究[J]. 赵佳楠. 工程建设与设计, 2021(08)
  • [4]基于沉降区域轨道交通桥梁徐变监测探讨[J]. 吴春开,庄佶,丁胜. 现代测绘, 2020(04)
  • [5]关于开展某市城市轨道交通框架测量控制网建设的工作建议[J]. 任燕. 价值工程, 2019(12)
  • [6]常州市轨道交通1号线控制网建立[J]. 吴春开,张燕平. 矿山测量, 2018(02)
  • [7]高速铁路控制与精密工程测量问题研究[D]. 王晓凯. 长安大学, 2017(07)
  • [8]论构建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测量基准控制网的必要性[J]. 胡则银. 工程建设与设计, 2017(04)
  • [9]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测量控制网建设及其必要性[J]. 杨波. 建材与装饰, 2016(17)
  • [10]西安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控制网点稳定性分析[J]. 胡自全,姜雁飞,刘志平. 城市勘测, 2016(01)

标签:;  ;  ;  ;  ;  

城市轨道交通深埋标杆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