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通市农户优质安全蔬菜种植意愿及其向实际行为转化的影响因素分析

南通市农户优质安全蔬菜种植意愿及其向实际行为转化的影响因素分析

论文摘要

蔬菜,作为人类摄取营养的重要食物来源之一,在中国农业生产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是除粮食外栽培面积最广,经济地位最重要的农作物。随着经济的迅猛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消费者的消费观念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人们对蔬菜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特别是近年来,一连串的食品安全事件频发,食品安全问题日益突出,使得消费者对食品安全越来越关注。而蔬菜,作为人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重要副产品,其质量与安全更是备受关注。与此同时,我国蔬菜出口每年都出现由于质量问题所造成的经济损失。在这种背景下,加强对蔬菜的生产管理,从而提高我国蔬菜的质量安全水平,保证国内消费者对优质蔬菜的需求和提升我国蔬菜的国际竞争力是当务之急。广大农民作为蔬菜的最主要生产者,是政府蔬菜质量安全监管的源头和首要环节,也是蔬菜质量的基础保证。在生产中,农户种植优质安全蔬菜的意愿受多种因素的影响,探寻和梳理这些影响因素,是制定政策,调动菜农生产优质安全蔬菜积极性的关键所在。与此同时,在研究中发现,有些农户的意愿与其行为并不保持一致,即,农户虽然愿意从事优质安全蔬菜的种植,然而事实上并没有从事。因此,本研究希望对农户优质蔬菜的种植意愿进行分析,找出农户种植意愿的影响因素,并在农户已经愿意种植的基础上,探索其实际未能种植的影响因素。这也是本文的创意所在。本文结合信息不对称理论、农户行为理论、政府规制理论,设计调查问卷,并获得了农户种植意愿及行为的第一手的数据资料。在此基础上,本文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分别对影响农户优质蔬菜种植意愿的因素以及影响农户种植意愿向实际种植行为转化的因素进行了分析,最后得出如下结论:种植面积、风险预期对于农户优质安全蔬菜种植意愿有着显著负向影响;文化程度、对优质蔬菜的认知、销路预期和价格预期对于农户优质安全蔬菜种植意愿有着显著正向影响。其中,经济因素是影响农户种植意愿的重要因素。而当农户愿意种植优质安全蔬菜时,户主年龄显著负向影响农户种植意愿实际转化为其种植行为;蔬菜收入比重、参加产业化组织、政策支持、政府培训指导等因素显著正向影响农户种植意愿实际转化为其种植行为。本文共分6个章节,第一章引言,包括本研究的研究背景,研究目的与意义、相关概念的界定、创新与不足之处等。第二章为文献综述,介绍了国内外已有的研究。第三章为研究设计,包括研究内容,研究方法、理论基础、模型选择、变量设置及研究假说。第四章描述性统计,包括南通市蔬菜产业概况以及调查数据的描述性统计分析。第五章实证分析:农户优质安全蔬菜种植意愿的影响因素分析以及农户种植意愿向实际种植行为转化的影响因素分析。第六章,研究结论,并在此基础上给出相关政策建议。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及问题的提出
  • 1.2 相关概念的界定
  • 1.2.1 优质安全蔬菜
  • 1.2.2 农户
  • 1.2.3 农户意愿与农户行为
  • 1.3 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意义
  • 1.4 创新之处
  • 1.5 不足之处
  • 2 文献综述
  • 2.1 有关食品安全问题的研究
  • 2.2 蔬菜产业链研究
  • 2.3 农户行为及意愿研究
  • 2.4 管理制度及政策研究
  • 2.5 结论及评价
  • 3 研究设计
  • 3.1 研究内容
  • 3.2 研究方法
  • 3.3 技术路线
  • 3.4 理论基础
  • 3.4.1 信息不对称理论
  • 3.4.2 农户行为理论
  • 3.4.3 政府规制理论
  • 3.5 理论模型、变量设置与研究假说
  • 3.5.1 理论模型
  • 3.5.2 变量设置和研究假说
  • 4 描述性统计分析
  • 4.1 数据来源与样本区域状况描述
  • 4.1.1 样本区域描述及南通市蔬菜种植情况
  • 4.1.2 问卷的设计与发放
  • 4.2 样本的描述性分析
  • 4.2.1 变量的描述性分析
  • 4.2.3 相关因素与种植意愿的关系
  • 5 实证分析
  • 5.1 农户优质安全蔬菜的种植意愿分析
  • 5.1.1 模型的选择与变量设置
  • 5.1.2 模型结果分析
  • 5.1.3 意愿影响因素小结
  • 5.2 农户种植意愿向实际种植行为转化的影响因素研究
  • 5.2.1 变量设置
  • 5.2.2 模型结果分析
  • 5.2.3 意愿向行为转化的影响因素小结
  • 6 结论与政策建议
  • 6.1 结论
  • 6.2 政策建议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相关论文文献

    • [1].化解“问题” 不触红线[J]. 中国火炬 2017(10)
    • [2].后进生行为转化要做到“四要”[J]. 中学课程资源 2008(08)
    • [3].教学理念向教学行为转化机制研究:进展与趋势[J]. 教育理论与实践 2012(07)
    • [4].教学理念向教学行为转化的内隐机制[J]. 教育研究 2013(08)
    • [5].教学理念向教学行为转化的内隐机制研究综述[J]. 教育与教学研究 2011(03)
    • [6].新课程背景下教学行为转化的文化路向[J]. 中小学教师培训 2015(07)
    • [7].主持人语[J]. 教育研究与评论(中学教育教学) 2020(05)
    • [8].以社会积分评价体系引领社会价值实现[J]. 杭州(我们) 2016(02)
    • [9].盗窃预备行为转化为抢劫罪的非正当性——刘某盗窃杀人案定性之评析[J]. 法制博览 2018(07)
    • [10].遏制腐败机会 提高反腐成效[J]. 学习月刊 2011(03)
    • [11].基于动机行为转化的护理指导对慢性再障贫血患者的干预效果[J]. 海南医学 2020(20)
    • [12].管理理念向管理行为转化的机理与策略[J]. 领导科学 2018(32)
    • [13].教学理念向教学行为转化的基本路径[J]. 当代教育与文化 2012(04)
    • [14].好书推荐[J]. 基础教育课程 2015(09)
    • [15].教学理念向教学行为转化的过程分析——基于发生学视角[J]. 教育科学研究 2012(04)
    • [16].走向认同:思想政治教育微互动世界的生成逻辑[J]. 思想教育研究 2017(09)
    • [17].教师的课程意识向行为转化过程分析[J]. 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 2014(04)
    • [18].消费资本理论对报业发展的启示[J]. 传媒观察 2010(07)
    • [19].安全工作的五种意识[J]. 安全与健康 2009(09)
    • [20].巧洒甘露转化差生[J]. 新课程学习(下) 2013(02)
    • [21].一年级问题儿童行为转化的个案辅导[J].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2019(20)
    • [22].对违纪高职学生行为转化引导方法研究[J]. 铜仁职业技术学院学术论坛 2017(01)
    • [23].创建学习型企业 努力提高竞争力[J]. 成功(教育) 2008(07)
    • [24].巧用“意外”资源打造高效课堂[J]. 长春教育学院学报 2012(07)
    • [25].绿色发展视角下生产与消费行为转化的机制研究[J]. 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03)
    • [26].从学生的心理特点探索学生行为转化新方法[J]. 职业 2016(12)
    • [27].满足心理渴望 促进健康成长——一位学困生的行为转化故事[J]. 成才 2015(04)
    • [28].社会化问答社区用户信息行为的转化研究——从信息采纳到持续性信息搜寻的理论模型构建[J]. 图书情报知识 2017(04)
    • [29].推动学做结合经常化[J]. 四川党的建设(城市版) 2016(07)
    • [30].用颗童心解读儿童画[J]. 中国校外教育(理论) 2008(09)

    标签:;  ;  ;  ;  

    南通市农户优质安全蔬菜种植意愿及其向实际行为转化的影响因素分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