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导技术论文-邱敏卿,黄迅,叶坤,李鹤喜

制导技术论文-邱敏卿,黄迅,叶坤,李鹤喜

导读:本文包含了制导技术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核相关滤波,目标追踪,PID控制算法,无人机系统

制导技术论文文献综述

邱敏卿,黄迅,叶坤,李鹤喜[1](2019)在《一种基于核相关滤波追踪算法的无人机电视制导技术》一文中研究指出无人机的制导技术应用广泛,发展较为成熟的是军事上的制导技术,民用方面的应用近几年才逐渐发展起来,制导技术的民用化还需加强研究。激光制导、红外成像制导和高精度的电视制导价格高昂并且适用于军事。针对以上问题,本文提出一种成本较低、快速识别的电视制导技术。基于目前业界公认的快速高效的核相关滤波追踪算法,实现实时的目标识别追踪功能,并且结合PID控制算法,应用于无人机系统。在实地进行一系列实验,实验结果证明本文的制导方案切实可行、准确度高并且能够实现击中目标的目的。(本文来源于《现代信息科技》期刊2019年17期)

孙光辉,王丽娟[2](2019)在《基于译码制导技术的动态二进制翻译优化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动态二进制翻译系统的基本块级,有叁种优化机会:死码删除、冗余加载/存储删除和内存访问优化,这些优化机会均可在译码阶段发现。为此,提出了一种优化机制,基于译码制导的动态翻译技术,分为译码和翻译两阶段工作,译码阶段充分收集信息,翻译阶段直接生成优化后的代码,从而提高AB(Architecture Bridge)系统的启动和执行速度。实验结果表明,在X86体系结构下,该机制使得申威平台上的SPEC CPU2000 INT测试套件的翻译执行时间平均缩短了10%-20%。(本文来源于《电脑知识与技术》期刊2019年24期)

左卫,周波华,李文柱[3](2019)在《多模及复合精确制导技术的研究进展与发展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概述了多模及复合制导技术的基本概念,介绍了多模及复合制导技术的发展和典型应用情况,分析了多模及复合制导的特点以及关键技术,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多模及复合制导技术的发展趋势。(本文来源于《空天防御》期刊2019年03期)

薛增良[4](2019)在《远程反舰导弹的中继制导技术及其发展趋势》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简要概述了中继制导技术的必要性及其特征,分析了当前中继制导技术的几种常见形式及其优缺点,并从现代战争的发展趋势和特点,指出了要想赢得现代战争的胜利,必须将现有中继制导方式融入到基于C4ISR系统的全军指挥作战系统中,建立一个智能的中继制导方式。(本文来源于《电子测试》期刊2019年13期)

崔平远,赵泽端,朱圣英[5](2019)在《火星大气进入段轨迹优化与制导技术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首先根据国际上实施的火星探测任务及未来火星着陆探测的发展需求,阐述火星大气进入段轨迹优化与制导的重要性。结合火星着陆环境和探测器的气动特性等,归纳出火星大气进入段轨迹优化与制导面临的挑战。在此基础上,结合未来火星着陆任务的安全精确着陆目标,梳理火星大气进入段轨迹优化与制导所需解决的关键技术,分析目前火星进入段轨迹优化与制导技术研究进展及发展趋势。最后,对未来火星精确着陆所需的进入段轨迹优化与制导技术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本文来源于《宇航学报》期刊2019年06期)

程林,张庆振,蒋方华[6](2019)在《基于在线模型辨识的飞行器多约束复合制导技术》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飞行器再入制导问题,该文引入控制变量参数化、积分问题转换和在线模型辨识等技术,提出一种跨周期迭代的可行轨迹预测校正算法,并结合标称轨迹跟踪算法形成一套多约束复合制导方案。利用一种复合高度-速度(height velocity,HV)飞行走廊,将再入轨迹规划问题简化为单调函数寻根问题。为提高射程预测计算效率,引入Gauss-Legendre求积公式,将积分问题转化为函数计算问题。采用递推最小二乘估计方法,收集历史预测信息,实现模型在线辨识功能,并采用跨周期Newton-Raphson方法完成高度权重系数的在线修正。在标称轨迹跟踪器设计的基础上,开展飞行器数值仿真试验,结果表明:基于在线模型辨识的复合制导方法具有显着的速度优势,且具有优异的自主性和自适应能力。(本文来源于《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9年09期)

沈昱恒,刘鑫,张迪[7](2019)在《防空导弹精确制导技术发展的几点思考》一文中研究指出精确制导技术是保障导弹精确打击能力的核心技术,也是导弹武器装备形成网络化、智能化作战能力的重要支撑技术。首先,简要分析了现代空中军事威胁演变特征,梳理了防空导弹武器对精确制导能力提升的需求;然后,结合防空导弹精确制导技术发展现状,从总体应用、探测制导、导引控制、仿真评估、关键元器件5个方面,对照发展需求和国外先进水平,给出了未来防空导弹精确制导技术的发展重点及思路。(本文来源于《航天控制》期刊2019年03期)

张雷雷,王铎[8](2019)在《复合导引头制导技术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现代战争的战场环境日趋复杂,单一制导模式容易受到有效干扰,而复合导引头则可利用各种制导模式的优点,互补不足。根据红外成像传感器、主动毫米波雷达和被动雷达的技术特点,分析了红外成像/主动毫米波雷达复合导引头、红外成像/被动微波复合导引头的工作流程。为了提高复合导引头的抗干扰能力,结合反舰导弹的实际工作流程,远距离时利用毫米波雷达或被动雷达进行探测,近距离时利用红外目标特征来区分干扰和舰船目标,从而形成适用于反舰导弹红外成像/主动毫米波雷达复合导引头和红外成像/被动微波复合导引头的末制导策略。(本文来源于《红外》期刊2019年05期)

许珂磊[9](2019)在《符号执行循环和递归制导技术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符号执行是近年来一种比较热门的程序分析和测试方法,能够自动探索程序的路径空间,分析进入各路径的约束条件并生成测试用例,具有自动化程度高、路径覆盖率高等优点,在程序分析、自动化测试等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路径爆炸问题是目前符号执行技术面临的最大的挑战和瓶颈。当程序中的可达路径数量十分庞大时,现有的计算机计算能力很难在规定的时间和空间内分析和处理完程序中所有的路径。循环和递归是引起路径爆炸问题的两个主要原因。在符号执行过程中,循环中的每一次迭代在经过循环条件时,会生成一条继续循环的路径和一条离开循环的路径,导致路径数量成倍增加;递归结构中至少包含一个深入递归的分支和一个从递归返回的分支,每一次递归调用都会生成至少两条路径,一条路径深入递归,另一条路径从递归中返回,也会导致路径数量成倍增加。在符号执行中,循环的迭代次数和递归的调用次数通常不是固定值,且取值范围非常广、可能的取值非常多,这就导致了在符号执行中,循环和递归结构会引起路径数量迅速膨胀。本文通过结合制导技术和状态合并技术,缓解符号执行中循环和递归引起的路径爆炸问题。一方面,使用制导技术分析程序中循环和递归的结构生成制导信息,引导符号执行向循环和递归深处进行,发现隐藏在循环和递归深处的错误。另一方面,使用状态合并技术合并循环和递归中的路径,压缩程序路径空间的大小,缓解循环和递归引起的路径爆炸问题。除此之外,本文还提出了一种可视化方法,定义了描述循环和递归结构的方法,设计了描述循环和递归路径的图形组件,通过图像的方式展示符号执行在循环和递归中的制导过程和执行路径。本文对开源符号执行工具KLEE进行扩展,实现了循环制导和递归制导方法,并在Malardalen WCET程序集、Debie程序、Scimark2.0程序集以及递归程序集上,设计了两组实验来评估循环制导方法和递归制导方法的有效性。该实验以KLEE默认方法为参照,发现在多数情况下循环制导方法和递归制导方法能够提高符号执行处理循环和递归结构的效率,对缓解符号执行中循环和递归引起的路径爆炸问题具有良好的效果。(本文来源于《南京大学》期刊2019-05-20)

陈婷婷[10](2019)在《高超声速飞行器上升段制导技术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高超声速飞行器上升段飞行过程中冲压发动机工作条件苛刻、总体约束严苛、推力对飞行轨迹影响大及不确定性因素对飞行状态影响大的特点,本文主要解决不确定性情况下依然能满足窗口约束及总体约束的问题,围绕这个问题展开对上升段制导技术的研究。为了能够准确描述高超声速飞行器上升段的运动状态,建立了叁自由度运动学模型。分析了推力、俯仰角、升阻力和大气密度对轨迹的影响,为标称轨迹设计和制导律设计提供了依据。本文采用基于飞行走廊的标称轨迹设计方法,根据动力段和无动力段的不同约束条件采用不同的数学形式来描述飞行走廊。动力段通过求解俯仰角-速度走廊规划出满足该阶段所有约束的高度-速度飞行走廊,然后在俯仰角-速度走廊内设计合适的俯仰角标称剖面,通过轨迹参数算法得到对应的高度-速度标称剖面。无动力段通过求解迎角-高度走廊规划出满足该阶段所有约束的高度下沉率-高度飞行走廊,然后在迎角-高度走廊内设计合适的迎角标称剖面,通过轨迹参数算法得到相应的高度下沉率-高度标称剖面。根据上升段的飞行任务将其划分为初始上升段、动力段和无动力段。初始上升段定义为飞行器起飞到速度100m/s的阶段,该阶段速度较小,风等不确定性影响较大,制导的作用很小,不进行制导律设计。动力段定义为初始上升段结束到发动机关机的阶段,该阶段采取高度跟踪制导方案,通过控制俯仰角的大小来跟踪标称轨迹。无动力段定义为发动机关机到最高点的阶段,该阶段采取高度下沉率跟踪方案,通过控制迎角的大小来跟踪标称轨迹。最后,在六自由度仿真环境下,对飞行器上升段进行标称状态仿真和边界组合不确定性仿真验证。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制导方案能够满足不确定性情况下的窗口约束和总体约束。(本文来源于《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期刊2019-03-01)

制导技术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在动态二进制翻译系统的基本块级,有叁种优化机会:死码删除、冗余加载/存储删除和内存访问优化,这些优化机会均可在译码阶段发现。为此,提出了一种优化机制,基于译码制导的动态翻译技术,分为译码和翻译两阶段工作,译码阶段充分收集信息,翻译阶段直接生成优化后的代码,从而提高AB(Architecture Bridge)系统的启动和执行速度。实验结果表明,在X86体系结构下,该机制使得申威平台上的SPEC CPU2000 INT测试套件的翻译执行时间平均缩短了10%-20%。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制导技术论文参考文献

[1].邱敏卿,黄迅,叶坤,李鹤喜.一种基于核相关滤波追踪算法的无人机电视制导技术[J].现代信息科技.2019

[2].孙光辉,王丽娟.基于译码制导技术的动态二进制翻译优化研究[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9

[3].左卫,周波华,李文柱.多模及复合精确制导技术的研究进展与发展分析[J].空天防御.2019

[4].薛增良.远程反舰导弹的中继制导技术及其发展趋势[J].电子测试.2019

[5].崔平远,赵泽端,朱圣英.火星大气进入段轨迹优化与制导技术研究进展[J].宇航学报.2019

[6].程林,张庆振,蒋方华.基于在线模型辨识的飞行器多约束复合制导技术[J].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9

[7].沈昱恒,刘鑫,张迪.防空导弹精确制导技术发展的几点思考[J].航天控制.2019

[8].张雷雷,王铎.复合导引头制导技术研究[J].红外.2019

[9].许珂磊.符号执行循环和递归制导技术研究[D].南京大学.2019

[10].陈婷婷.高超声速飞行器上升段制导技术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9

标签:;  ;  ;  ;  

制导技术论文-邱敏卿,黄迅,叶坤,李鹤喜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