菵草(Beckmannia syzigachne(Steud.)Fernald)生物学、生态学及其防除的研究

菵草(Beckmannia syzigachne(Steud.)Fernald)生物学、生态学及其防除的研究

论文摘要

本文以我国长江中下游地区稻茬麦田恶性杂草菵草(Beckmannia syzigachne)为研究对象,初步研究了菵草的结实特性、种子休眠特性及萌发条件;通过田间观察,明确了菵草的发生动态,与小麦之间的竞争关系,并初步建立了适合长江中下游地区的生态经济阈值模型;通过室内生物测定和田间试验,研究了化学农药控制菵草的可行技术。结果如下:菵草的生物学特性表明:植株成熟前夕,菵草株高为67.5cm、穗长为18.0cm、有效分蘖数为1.65、每穗粒数为529粒、千粒重为0.87g。不同储存方式下菵草种子的萌发率变化较为复杂,室外5cm土层自然条件下层积和室外5cm土层下覆水层积(水层1~2cm)均可完全解除休眠。此外,用4000μg/mL的GA3浸泡1d或1%的KNO3浸泡5d,均能有效地解除种子休眠,浸种时间的延长有利于其萌发。菵草的最适萌发温度为10℃且萌发不需光照;菵草种子对水分胁迫非常敏感,在水势为-0.6Mpa时萌发完全被抑制,但对盐胁迫具有较高的忍耐力;在pH4-10之间,80%以上的种子均能萌发,说明其对pH值有广泛的适应性;菵草种子的出苗率随着播种深度的增加而下降,位于土表层的种子出苗率最高(90.7%),5cm土层下几乎不能出苗。通过田间发生动态的观察可知,菵草具有一个冬前出草主峰和一个春后出草次峰。对菵草和小麦株高及鲜重的测定,明确了菵草生物量的快速增长期为小麦播后第18周,比小麦推迟3周。同时,菵草不同密度对小麦产量构成因素影响的结果表明,小麦有效穗数、每穗粒数和小麦产量均随着菵草密度的增加而显著下降,但千粒重变化不明显。在产量损失率基础上初步建立了菵草防治的生态经济阈值模型X=45.46-[2126.03-37.74×(C×104+E×F×102)/P/V/E]1/2,制定出适合长江中下游地区的生态经济阈值,即当田间菵草密度达到4.9、0.53和1.11株/m2时,分别使用50%异丙隆WP、15%炔草酸(麦极)WP和人工除草进行防治。为了筛选出有效药剂,对以菵草为优势种的麦田杂草进行防除,本研究首先选用9种不同作用机理的除草剂单剂对菵草进行了室内生物活性测定,菵草对9种除草剂敏感性大小(根据ED50值)顺序为:炔草酸>精恶唑禾草灵>烯禾啶>烟嘧磺隆>乙草胺>高效氟吡甲禾灵>丁草胺>异丙隆>氟唑磺隆。综合考虑药剂效果和防治成本,以菵草和荠菜为试验对象,利用等效线法进行复配药剂的室内筛选,结果为:乙草胺:苄嘧磺隆的配比为16:1,丁草胺:苄嘧磺隆的配比为19:1,异丙隆:氯氟吡氧乙酸的配比为7:1,炔草酸:氯氟吡氧乙酸的配比为1:3。将以上四组配方应用于田间试验,除60%炔·氯防效略低外,其余三组配方对田间杂草的防除效果均大于85%,可满足田间除草的要求。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及缩略语
  • 前言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一节 麦田杂草发生、群落演化及防除现状
  • 1 小麦生产概况
  • 2 麦田主要杂草分布
  • 2.1 我国麦田杂草分布情况
  • 2.2 江苏省麦田主要杂草分布情况
  • 3 农田杂草群落演替
  • 4 麦田杂草发生规律及化学防除
  • 4.1 麦田杂草发生特点
  • 4.2 麦田杂草发生规律及防治适期
  • 4.3 麦田主要除草剂及使用
  • 第二节 菵草及其研究现状
  • 1 菵草的形态特征
  • 2 菵草的发生、分布、危害
  • 3 菵草的化学防除
  • 第三节 麦田杂草综合治理的探讨与展望
  • 本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二章 菵草生物学特性的研究
  • 1 材料与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菵草的结实特性
  • 2.2 储存条件与休眠解除
  • 2.3 种子处理与休眠解除
  • 2.4 菵草种子的萌发条件
  • 2.4.1 温度对萌发的影响
  • 2.4.2 光照对萌发的影响
  • 2.4.3 pH对萌发的影响
  • 2.4.4 水势和盐分对荫发的影响
  • 2.4.5 播种深度对萌发的影响
  • 3 讨论
  • 第三章 菵草生态学特性的研究
  • 1 材料与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菵草的田间发生动态
  • 2.2 菵草和小麦株高的竞争比较
  • 2.3 菵草和小麦鲜重的竞争比较
  • 2.4 菵草不同密度对小麦产量及其构成的影响
  • 2.5 麦田菵草种群防除的生态经济阈值
  • 3 讨论
  • 第四章 麦田菵草的化学防除研究
  • 1 材料与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九种单剂对菵草的生物活性测定
  • 2.2 防除以菵草为优势种的杂草群落的复配剂配方筛选
  • 2.2.1 乙草胺+苄嘧磺隆组合的配方筛选
  • 2.2.2 丁草胺+苄嘧磺隆组合的配方筛选
  • 2.2.3 异丙隆+氯氟吡氧乙酸组合的配方筛选
  • 2.2.4 炔草酸+氯氟吡氧乙酸组合的配方筛选
  • 2.3 田间药效试验结果
  • 2.3.1 51%乙草胺·苄嘧磺隆(乙·苄)防除麦田一年生杂草试验
  • 2.3.2 60%丁草胺·苄嘧磺隆(丁·苄)防除麦田一年生杂草试验
  • 2.3.3 60%异丙隆·氯氟吡氧乙酸(异·氯)防除麦田一年生杂草试验
  • 2.3.4 60%炔草酸·氯氟吡氧乙酸(炔·氯)防除麦田一年生杂草试验
  • 3 讨论
  • 全文讨论
  • 一、关于菵草的生物学特性及其对农田环境的适应性
  • 二、关于菵草在稻茬麦田对作物生长的干扰作用
  • 三、稻茬麦田菵草的综合防治技术的探讨
  • 全文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 相关论文文献

    • [1].基于Fernald方法532nm激光雷达气溶胶探测试验[J]. 电子设计工程 2014(16)
    • [2].利用Fernald迭代后向积分法反演低空探测机载激光雷达消光系数[J]. 光学学报 2008(10)
    • [3].机载激光雷达信号Fernald前向反演的一种新定标方法[J]. 光学学报 2009(08)
    • [4].Fernald前向积分用于机载激光雷达气溶胶后向散射系数反演的理论研究[J]. 物理学报 2011(06)
    • [5].基于Fernald和Klett方法确定气溶胶消光系数边界值[J]. 量子电子学报 2013(01)

    标签:;  ;  ;  ;  

    菵草(Beckmannia syzigachne(Steud.)Fernald)生物学、生态学及其防除的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