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筹学与管理科学目录

运筹学与管理科学目录

一、OPERATIONS RESEARCH AND MANAGEMENT SCIENCE Contents(论文文献综述)

何佳讯,葛佳烨,张凡[1](2021)在《中国学者管理学研究的世界贡献:国际合作、前沿热点与贡献路径——基于世界千种管理学英文期刊论文(2013~2019年)的定量分析》文中提出本文在"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战略方向下,基于2013~2019年间1000种国际英文管理学期刊483484篇论文(含中国学者32511篇)的纵向文献数据,从世界贡献的角度深入分析中国学者管理学研究的整体发展概况、国际合作以及前沿热点和重要贡献。研究结果显示,在21世纪第二个十年中,中国管理学者在国际学术期刊发表论文数量及其份额迅猛增长,与海外合作发表的成果在稳定数量份额的基础上提高了中国学者的主导地位;中国学者引领10个领域共32个前沿热点,主要分布在工商管理、管理科学与工程、公共管理及管理交叉学科领域,对世界学界的贡献存在多元路径特征,主要通过使用中国数据、基于中国问题和中国情境,但弱于运用中国理论思想。本文的创新在于涵盖管理学学科门类所有领域,采用数据智能和专家咨询意见结合的多阶段研究方法,重在前沿热点领域挖掘而非侧重个人或机构的绩效评价。本文的结论为中国管理学者要在国际上加强中国理论思想研究和运用提供了新的证据和行动指引,也为管理学门类学科发展和科研战略规划提供了若干政策性建议。

盛昭瀚,霍红,陈晓田,刘作仪,徐伟宣[2](2021)在《笃步前行 创新不止——我国管理科学与工程学科70年回顾、反思与展望》文中指出管理科学与工程是一门运用系统科学思维引领管理活动及指导管理行为、注重运用数学语言与科学范式对管理问题进行分析、预测、决策、优化和调控,并主要通过设计和构建"工程"、"类工程"等人造系统作为解决管理问题方案的学科。在我国管理学领域各个学科中,管理科学与工程是发展最早、基础最厚实的学科之一。今天,在我国管理学发展取得巨大成就之际,对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管理科学与工程学科发展历程进行回顾与总结,让我们深切地感受到:70年来,我国管理科学与工程学科发展的现实道路深深铭刻着我国独特的国情与文化烙印,同时以其自身科学内核的强大生命力开掘出一条曲折崎岖、顽强前行的道路。面向未来,我们应该继续发扬笃步前行、创新不止的精神,开创我国管理科学与工程学科发展的新局面。

施颖佳[3](2017)在《管理科学与工程科学计量研究:现状、热点与合作》文中研究指明管理科学与工程是我国管理学门类下规模最大的一级学科,研究范围十分广泛,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占据重要的位置。20世纪以来逐渐发展成具有庞大知识体系的研究领域,但是由于学科的交叉导致了该学科的背景十分复杂,研究的方向众多,研究的成果产出速度快且量多,发展缺乏梳理。随着社会环境的巨大变化,该学科的发展又有了新的要求。本文拟针对该学科的发展需要,分析了国内外管理科学与工程的现状,探索热点出现的原因,预测热点发展情况,分析国际合作情况,揭示影响合作的因素,并且进一步深入分析高被引文献的情况,研究高被引文献的标题和参考文献特征,为提高管理科学与工程的科研水平提出有价值的建议。本文采用科学计量学的研究方法,从该领域发表文献的产量来分析不同国家和机构的科研能力,利用科学计量指标来评价文献的质量,利用SPSS工具进行时间序列分析,预测产量,分析科研现状的影响因素。针对热点研究,利用TDA工具进行共现分析,挖掘高频词汇分布情况,进行聚类分析,并进一步分析近十年与近五年的热点研究变化以及历年词汇知识生长情况,探究热点出现的原因,预测热点动向。针对合作情况,主要从国家/地区和机构两方面采用社会网络分析,利用社会网络工具Ucinet对合作的网络密度和凝聚子群进行分析,并探究影响国际合作的因素。针对高被引文献,分析高被引文献和其参考文献的现状,以及高被引文献的标题特征,研究学者的写作偏好。该学科的热点主要分为热点研究内容以及热点研究方法两大类,预计今后这两类还将持续成为研究热点,不同时期研究热点的变化大同小异,研究的范围广泛,不同国家之间存在有异同点。从合作网络来看,国际合作存在两条规律,结合研究热点以及合作情况发现两者存在联系,影响国家层面和作者层面的合作因素各有特点。深入分析高被引文献以及其参考文献之后,发现参考文献的研究方向与该领域的研究热点存在一定联系,且高被引文献的标题存在明显特征。

苗敬毅,田国胜[4](2014)在《管理科学专业培养目标的变化及课程体系设计》文中研究指明2012年《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对"管理科学"专业重新进行了定位,与1998年版的培养目标相比较,其发展方向更加明确,为此应当设计更加符合的课程体系。本文先介绍管理科学专业的发展,接着分析其培养目标的变化,最后提出了该专业的课程体系新设计。

吴登生,李建平,蔡晨[5](2014)在《管理科学与工程学科现状与发展趋势》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一、引言管理科学与工程学科是研究管理活动规律及其应用理论和方法的学科,侧重于管理科学的基础与前沿,综合运用数学、统计科学、系统科学、行为科学以及信息科学等学科的方法研究各种制约因素下的管理问题,研究成果为专业人员进行管理研究或实践活动提供有效的科学理论、方法与技术支撑[1]。管理科学与工程依托于自然科学与工程科学发展起来,呈现出学科的交叉和知识融合的特点。自然科学、工程科学、行为科学以及社会科学领域的理论与方法的发展为管理科学与工程的建立、发展和完善提供了可借鉴的理论、方法与技术[2]。与其他学科相比,管理科学与工程学科有着以下特点:与其他学科的交

杨秀秀[6](2014)在《管理科学与工程学科共词网络整体特性、生长性及热点研究》文中提出管理科学与工程学科是管理学范畴内担任基础支持性的学科,随着科技的进步,本学科领域内新知识新领域不断涌现,如何准确的理解和把握本学科的知识单元的内在结构、知识增长规律及潜在发展趋势,成为本领域科研工作者研究的焦点。本文在前人研究基础上,从网络结构视角对以科研文献关键词所构成的管理科学与工程学科共词网络进行分析,把握学科的知识网络内部结构及发展脉络。论文主要从共词网络整体特性、生长性、热点及知识板块三个方面展开。以UTD全球商学院排名项目选定的管理学领域顶级期刊中分属管理科学与工程学科的8种期刊为研究边界,以这些期刊在2000-2012年间所刊载的5595篇科研文献中的关键词为节点构建共词网络,综合应用复杂网络分析技术、网络可视化技术、多元统计技术实现对学科知识网络内在结构及发展脉络进行分析。首先对管理科学与工程学科共词网络的整体结构参数进行计量,得出网络具有“无标度”、“小世界”特性。其次,对管理科学与工程学科及其下属的信息管理领域在2008-2012年共词网络的生长性进行可视化分析,得出管理科学与工程学科知识生长的累积性和延续性特征;得到信息管理领域的前沿研究领域有Web2.0、Mobile Internet、Big data、 Cloud computing等。再次,通过对共词网络节点中心性计量,得出Research,Information Technology,Managemen Science,Information Resources Management等18个管理科学与工程学科研究热点,并通过对高频关键词的聚类分析,得到学科内十大主流知识板块。最后,对本文的主要研究结论进行了梳理,分析了存在了不足,并提出了未来的研究展望。

本刊志愿指导中心[7](2013)在《2013年全国普通高校本科专业总览》文中认为2013年全国普通高校专业设置及招生工作按照新版本科专业目录《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2012年)》执行。作为高等教育工作的基本指导性文件之一,《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2012年)》规定了专业划分、名称及所属门类,是设置和调整专业、实施人才培养、安排招生、授予学位、指导就业,进行教育统计和人才需求预测等工作的重要依据。为了方便考生填报志愿时查询2013年全国普

陈赛君,陈智高[8](2013)在《近年我国管理科学与工程学科研究领域交叉特征》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管理科学与工程是我国特有的一门新兴学科,具有明显的多学科领域交叉性,通过领域交叉性分析可以更好地认识这种性质及其变化趋势。领域交叉研究主要依托于文献计量学,除此之外,社会网络分析也逐渐为领域交叉研究所采用。提出了从研究领域中提取原子词,基于原子词共词关系网络,运用社会网络分析考察学科研究领域交叉性的方法。利用这一方法对2004、2007和2010年管理科学与工程博士生导师的研究领域数据进行分析与比较,研究结果表明,近年我国管理科学与工程学科研究领域交叉性整体上越来越显着。

何超[9](2012)在《我国管理科学学科演进的知识图谱研究》文中认为在百年的发展历程中,管理科学研究的队伍、管理科学的学习实践者和管理科学研究的成果文献均呈几何级数增长,管理科学已经发展成为具有庞大知识体系和学科分支的复杂学科。在管理学知识体系中,管理科学知识来源是复杂而多样的,不仅包括依据严格的数学模型和科学逻辑得到科学管理知识,也包括通过叙述故事而总结的管理知识,同样包括通过比较而归纳的管理知识。现在管理“丛林”问题依然存在,而且呈现进一步分化和细化趋势,在当前的管理科学研究领域,充斥着性质差异巨大和种类众多的研究方法。为了全面了解21世纪管理科学发展的学科结构,研究管理科学学科发展的规律与成就,改变定性方式研究管理科学的传统模式,本文借助科学计量学中的科学知识图谱理论与方法,选择了2000年到2009年十年时期,以我国管理科学20种重要期刊的文献为数据源,进行管理科学的科学计量学研究,绘制系统的管理科学学科知识图谱,用可视化的方法勾勒出明晰的管理科学发展规律的网络图景。论文主要采用讲科学计量学与文献计量学、统计学、系统科学、计算机科学相结合的知识图谱绘制方法,从学科给养、学科结构、学科渗透、学者合作等四个层面展开研究。引入共词分析方法揭示管理科学研究的主题、知识结构,以可视化方法直观地了解学科知识的内容结构和主题结构间相互关联关系。引入作者共被引分析方法试图寻找对国际管理科学研究的知识体系有突出贡献的关键学者,鉴别这些学者们所形成的学术群体,分析这些学术群体间的关系和相似性,以及在管理科学研究领域中的相对位置。为了考察十年的该学科领域的发展轨迹,分别考察其共词、作者共被引结构,试图鉴别其动态发展演化,并借助于学科知识对这些信息加以阐释,挖掘其研究领域的模式。根据以上研究思路与方法,本文着重安排以下研究内容:我国管理科学“学科给养”知识图谱研究。首先,对我国管理科学研究学者进行知识图谱分析,界定高产作者,给出高产作者的分布,并对十年来高产作者的演变进行分析。其次,对我国管理科学的科研机构进行知识图谱分析,包括其类型分析,整体分布以及地域分析。最后,绘制我国管理科学基金项目的知识图谱,对重点基金项目进行分析以及演化研究,分析不同研究机构与重点基金项目的支撑情况。我国管理科学“学科结构”知识图谱研究。首先,绘制基于共词分析与词频分析的管理科学学科结构知识图谱,分析并廓清了主要的学科分支结构;其次,挖掘并探明三种主要学科分支的研究领域,并介绍了该领域内着名的研究成果与代表人物;最后通过对文献时间进行区间划分,研究并揭示了管理科学学科结构的演化规律。我国管理科学“学科渗透”知识图谱研究。首先,进行管理科学学者的共被引分析,并着重分析部分权威学者的影响力;其次,对管理科学文献进行共被引分析,结合经典文献的引用情况详细研究;最后,对管理科学期刊进行共被引分析,并分析相关前沿期刊;通过如上三方面的共被引分析,对我国管理科学学科间的学科渗透状况进行研究研究。我国管理科学“学者合作”知识图谱。首先,绘制我国管理科学研究者合作网络知识图谱,并对其进行中心新分析以及论文合着率分析。其次,对合作者研究团体进行复杂网络的三种效应分析;最后,将时间分为三个区间,对合作网络进行演化分析。最后得出研究结论,并探讨未来可能的研究方向。研究结论包含如下:高等院校是我国管理科研机构的主要力量,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在支撑管理科学研究过程占据着主导地位。不同机构的科研水平“贫富”差距严重,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应该加大管理科学基础研究资助力度。管理科学发展势头良好,开始形成了三大逐步走向成熟的分支学科领域:企业与事业管理、管理基础与方法、宏观管理与政策研究。遗传算法和经济增长等研究领域在这10年间表现了强劲的发展潜力。当前我国管理科学被引频次较高的作者有张维迎、陈劲、陈小悦等。我国当前具有较大影响力的文献有张维迎的《博弈论与信息经济学》、傅家骥的《技术创新学》等,管理学期刊被引频次表现较为突出的有《科研管理》、《经济研究》《管理科学学报》等。当前中国的管理科学界的合作网络具有较高的群聚系数,具有小世界效应,管理科学界的研究人员之间的合作率随着时间正在稳步提高。当前合作网络中具有较强的社团结构,且社团的数目正在逐年增长,社团规模在不断扩大。但是社团与社团之间的合作较少。

刘人怀,孙凯,孙东川[10](2009)在《大平台、聚义厅及其他——四谈创建现代管理科学中国学派的若干问题》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现代管理科学中国学派,是现代中国学者研究管理科学所形成的学派。它是现代中国人对管理科学研究成果之总和,具有中国特色和时代特征。现代管理科学中国学派是个大平台(大舞台)、聚义厅、大家庭,足以容纳现有各种研究中国管理的力量共同开展研究。中国模式是中国学派的实践形式,中国学派是中国模式的学术形式,它们具有鲜明的显着的中国特色。

二、OPERATIONS RESEARCH AND MANAGEMENT SCIENCE Contents(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OPERATIONS RESEARCH AND MANAGEMENT SCIENCE Contents(论文提纲范文)

(1)中国学者管理学研究的世界贡献:国际合作、前沿热点与贡献路径——基于世界千种管理学英文期刊论文(2013~2019年)的定量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一、问题的提出
二、文献回顾
三、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一)数据来源
    (二)研究方法
四、结果分析
    (一)总体概况与影响力
    (二)国际合作研究概况及特征
        1. 海外合作的地理特征
        2. 国际合作的特征趋势
    (三)中国学者(不含港澳台)引领的前沿热点及重要贡献
        1. 工商管理学科
        2. 管理科学与工程学科
        3. 公共管理学科与管理交叉学科
        4. 不同学科贡献优势的差异
    (四)中国学者引领前沿热点的贡献路径
        1. 分析框架
        2. 样本总体概况
        3. 具体贡献路径的分析
五、结论和讨论
    (一)主要结论
    (二)研究贡献
    (三)发展路径与政策建议
    (四)不足之处
《中国学者管理学研究的世界贡献:国际合作、前沿热点与贡献路径——基于世界千种管理学英文期刊论文(2013~2019年)的定量分析》附录

(2)笃步前行 创新不止——我国管理科学与工程学科70年回顾、反思与展望(论文提纲范文)

一、引言
二、解语义
    (一)管理科学与管理工程
    (二)运筹学、系统工程和管理科学与工程
三、受制约
    (一)计划体制下的管理科学与工程学科总体状况
    (二)管理科学与工程学科生命中的一块“绿洲”
        1. 运筹学的萌动与发力
        2. 系统工程的航天“点火”
四、谋生存
五、照着讲
六、接着讲
    (一)管理科学与工程学科由“照着讲”迈入“接着讲”
    (二)不断与时俱进的学科规划
    (三)支撑管理科学与工程学科稳定发展的资源保障
七、展未来
    (一)对管理科学与工程学科近期发展趋势的展望
    (二)管理科学与工程学科近期发展中的几个问题
    (三)对优秀中青年学术骨干的殷切期望

(3)管理科学与工程科学计量研究:现状、热点与合作(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现实背景
        1.1.2 理论背景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3 研究思路及方法
    1.4 论文的结构与安排
    1.5 本文创新点
2 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2.1 科学计量学理论依据
        2.1.1 科学计量学的定义
        2.1.2 科学计量学的研究对象
    2.2 科学计量学研究方法
        2.2.1 共现分析理论
        2.2.2 社会网络分析理论
        2.2.3 引文分析理论
    2.3 科学计量学重点定律
        2.3.1 布拉德福定律
        2.3.2 齐普夫定律
    2.4 国内外研究综述
        2.4.1 管理科学与工程领域热点研究综述
        2.4.2 科学计量学研究综述
        2.4.3 国际合作研究综述
        2.4.4 高被引文献特征研究综述
        2.4.5 研究评述
3 管理科学与工程研究热点分析
    3.1 管理科学与工程领域研究现状
        3.1.1 文献产量分析
        3.1.2 文献质量分析
        3.1.3 期刊来源分析
        3.1.4 机构分析
        3.1.5 高产作者分析
        3.1.6 管理科学与工程文献产量预测及发展分析
    3.2 管理科学与工程领域研究热点分析
        3.2.1 摘要高频词分析
        3.2.2 标题高频词分析
        3.2.3 高频词聚类分析
    3.3 分时期管理科学与工程研究热点分析
        3.3.1 近五年热点分析
        3.3.2 近十年热点分析
        3.3.3 高频词汇知识生长情况
    3.4 管理科学与工程热点研究动因及动向分析
        3.4.1 管理科学与工程热点研究动因分析
        3.4.2 管理科学与工程热点动向分析
4 管理科学与工程合作情况分析
    4.1 国际合作情况分析
    4.2 机构合作情况分析
    4.3 科研合作结构及影响因素分析
        4.3.1 科研合作对科研产量的推动作用
        4.3.2 科研合作结构分析
        4.3.3 相似研究领域合作因素分析
        4.3.4 高校师生合作影响因素分析
5 高被引文献特征分析
    5.1 高被引论文基本情况分析
        5.1.1 高被引论文国家分析
        5.1.2 高被引文献机构分析
        5.1.3 高被引文献标题特征
    5.2 高被引文献参考文献特征
        5.2.1 高被引文献参考文献数量分析
        5.2.2 高被引文献参考文献国家分析
        5.2.3 高被引文献参考文献机构分析
        5.2.4 高被引文献参考文献研究方向分析
    5.3 高被引文献与参考文献合作情况分析
        5.3.1 国际合作情况分析
        5.3.2 机构合作情况分析
6 总结与展望
    6.1 本文的研究主要结论
    6.2 讨论
    6.3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获得的学术成果

(4)管理科学专业培养目标的变化及课程体系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1 管理科学专业的发展
2 管理科学专业的培养目标变化
3 管理科学专业的课程体系新设计
    3.1 管理科学专业课程体系变化的原因
    3.2 管理科学专业的课程体系设计
    3.3 课程体系设计预期达到的目标

(6)管理科学与工程学科共词网络整体特性、生长性及热点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目录
图目录
表目录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3 论文思路和研究内容
        1.3.1 论文思路及研究架构
        1.3.2 论文研究内容
    1.4 论文创新点
    1.5 研究方法
2 文献综述
    2.1 管理科学与工程学科相关研究
        2.1.1 管理科学与工程学科发展历程——西方篇
        2.1.2 管理科学与工程的产生与发展——中国篇
        2.1.3 国内外管理科学与工程学科设置比较
        2.1.4 本研究管理科学与工程学科范围的界定
        2.1.5 管理科学与工程学科相关研究
    2.2 共词分析相关研究
        2.2.1 国外共词分析研究
        2.2.2 国内共词分析研究
    2.3 复杂网络相关研究
    2.4 本章小结
3 论文构思及数据处理工具
    3.1 关键词共词网络的构建
    3.2 网络特性分析
        3.2.1 网络整体特性分析
        3.2.2 网络节点特性分析——中心度分析
        3.2.3 多元统计分析
    3.3 本研究所用的数据处理工具
4 管理科学与工程学科共词网络整体特性研究
    4.1 期刊源的选择
        4.1.1 期刊源的选择思路及备选库
        4.1.2 期刊源的选择过程
    4.2 数据预处理
    4.3 管理科学与工程学科共词网络结构参数计量
        4.3.1 节点度分布
        4.3.2 平均最短距离
        4.3.3 聚类系数
        4.3.4 密度
5 管理科学与工程学科共词网络生长性研究
    5.1 管理科学与工程学科共词网络生长性分析
        5.1.1 管理科学与工程学科2000-2007年基础共词网络状况
        5.1.2 管理科学与工程学科2008年共词网络生长状况
        5.1.3 管理科学与工程学科2009年共词网络生长状况
        5.1.4 管理科学与工程学科2010年共词网络生长状况
        5.1.5 管理科学与工程学科2011年共词网络生长状况
        5.1.6 管理科学与工程学科2012年共词网络生长状况
    5.2 信息管理领域共词网络生长性分析
        5.2.1 信息管理领域期刊选定及生长关键词确定
        5.2.2 信息管理领域2000-2007年基础共词网络状况
        5.2.3 信息管理领域2008年共词网络生长状况
        5.2.4 信息管理领域2009年共词网络生长状况
        5.2.5 信息管理领域2010年共词网络生长状况
        5.2.6 信息管理领域2011年共词网络生长状况
        5.2.7 信息管理领域2012年共词网络生长状况
        5.2.8 信息管理领域生长性总结
6 管理科学与工程学科研究热点及主流知识板块研究
    6.1 词频统计分析
    6.2 节点特性分析——中心度计量
        6.2.1 点度中心度
        6.2.2 中间中心度
        6.2.3 邻近中心度
    6.3 主流知识板块分析
7 总结与展望
    7.1 研究总结
    7.2 研究不足及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主要科研成果

(8)近年我国管理科学与工程学科研究领域交叉特征(论文提纲范文)

1 领域交叉与共词分析
2 研究思路与方法
3 基于分词和词频统计的原子词识别
    3.1 数据采集
    3.2 分词与词频统计
    3.3 确定构建共词网络的主要原子词集合
4 基于社会网络分析法的原子词共词关系网络特征
    4.1 原子词共词关系网络整体网密度分析
    4.2 中心性
    4.3 子群——k-核与Lambda集合
5 结 论

(9)我国管理科学学科演进的知识图谱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插图索引
附表索引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管理科学的学科结构研究现状
        1.2.2 管理科学的主要领域综述性研究
        1.2.3 科学计量学研究综述
        1.2.4 合作网络分析研究现状
    1.3 研究思路与内容安排
        1.3.1 研究思路
        1.3.2 内容安排与本文框架
    1.4 研究方法与创新点
        1.4.1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4.2 本文预期创新点
第2章 管理科学知识图谱理论与方法及数据来源
    2.1 科学知识图谱的基本理论与发展概述
        2.1.1 科学知识图谱的概念、对象和应用
        2.1.2 科学知识图谱理论与方法的发展概述
    2.2 科学知识图谱绘制所采用研究方法
        2.2.1 多元统计分析方法
        2.2.2 词频分析方法
        2.2.3 引文分析方法
        2.2.4 共被引分析方法
        2.2.5 社会网络分析方法
    2.3 数据来源及数据处理说明
        2.3.1 数据源期刊遴选
        2.3.2 数据来源与处理
        2.3.3 主要应用的工具软件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我国管理科学“学科给养”知识图谱研究
    3.1 管理科学研究学者分析
        3.1.1 高产作者界定标准
        3.1.2 杰出高产作者分布
        3.1.3 杰出高产作者演变
    3.2 管理科学科研机构分析
        3.2.1 科学研究机构类型分析
        3.2.2 科学研究机构整体分布
        3.2.3 高产研究机构地域分析
    3.3 管理科学基金项目资助情况分析
        3.3.1 管理科学基金项目知识图谱
        3.3.2 管理科学项目典型基金项目分析
        3.3.3 典型基金项目支持研究机构情况分析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我国管理科学“学科结构”知识图谱研究
    4.1 我国管理科学的学科结构
        4.1.1 管理科学关键词词频统计分析
        4.1.2 管理科学理论聚类结构分析
        4.1.3 国内外管理科学热点领域比较
    4.2 管理科学主要学科分支分析
        4.2.1 企事业单位管理领域分析
        4.2.2 管理基础与方法领域分析
        4.2.3 宏观管理与政策研究领域分析
    4.3 管理科学研究热点发展演化
        4.3.1 2000-2001年管理科学学科分析
        4.3.2 2002-2003年管理科学学科分析
        4.3.3 2004-2005年管理科学学科分析
        4.3.4 2006-2007年管理科学学科分析
        4.3.5 2008-2009年管理科学学科分析
        4.3.6 2000-2009年管理科学学科总体变化趋势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我国管理科学“学科渗透”知识图谱研究
    5.1 管理科学学者共被引分析
        5.1.1 管理科学学者基本分析
        5.1.2 管理科学学者共被引知识图谱分析
        5.1.3 管理科学权威学者被引分析
    5.2 管理科学文献共被引分析
        5.2.1 管理科学文献基本分析
        5.2.2 管理科学文献共被引知识图谱分析
        5.2.3 管理科学经典文献被引分析
    5.3 管理科学期刊共被引分析
        5.3.1 管理科学期刊基本分析
        5.3.2 管理科学期刊共被引知识图谱分析
        5.3.3 管理科学前沿期刊被引分析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我国管理科学“学者合作”知识图谱研究
    6.1 管理科学合作网络知识图谱
        6.1.1 科研合作网络知识图谱
        6.1.2 科研合作网络中心性指数
        6.1.3 科研合作网络指标设计
    6.2 管理科学科研合作网络分析
        6.2.1 科研合作网络“小世界”效应分析
        6.2.2 科研合作网络“社团”现象分析
        6.2.3 科研合作网络“桥点”现象分析
    6.3 管理科学科研合作网络演化分析
        6.3.1 科研合作网络合作频率演化分析
        6.3.2 科研合作网络知识传播效率演化分析
    6.4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A 作者在学习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10)大平台、聚义厅及其他——四谈创建现代管理科学中国学派的若干问题(论文提纲范文)

1 研究背景
2 定义与建议
3 现代管理科学中国学派:大平台、聚义厅、大家庭
4 中国学派与中国模式
5 结语

四、OPERATIONS RESEARCH AND MANAGEMENT SCIENCE Contents(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学者管理学研究的世界贡献:国际合作、前沿热点与贡献路径——基于世界千种管理学英文期刊论文(2013~2019年)的定量分析[J]. 何佳讯,葛佳烨,张凡. 管理世界, 2021(09)
  • [2]笃步前行 创新不止——我国管理科学与工程学科70年回顾、反思与展望[J]. 盛昭瀚,霍红,陈晓田,刘作仪,徐伟宣. 管理世界, 2021(02)
  • [3]管理科学与工程科学计量研究:现状、热点与合作[D]. 施颖佳. 浙江工业大学, 2017(01)
  • [4]管理科学专业培养目标的变化及课程体系设计[J]. 苗敬毅,田国胜. 科技视界, 2014(16)
  • [5]管理科学与工程学科现状与发展趋势[A]. 吴登生,李建平,蔡晨. 2012-2013年管理科学与工程学科发展报告, 2014
  • [6]管理科学与工程学科共词网络整体特性、生长性及热点研究[D]. 杨秀秀. 浙江大学, 2014(06)
  • [7]2013年全国普通高校本科专业总览[J]. 本刊志愿指导中心. 招生考试通讯(高考版), 2013(Z1)
  • [8]近年我国管理科学与工程学科研究领域交叉特征[J]. 陈赛君,陈智高. 系统管理学报, 2013(04)
  • [9]我国管理科学学科演进的知识图谱研究[D]. 何超. 湖南大学, 2012(03)
  • [10]大平台、聚义厅及其他——四谈创建现代管理科学中国学派的若干问题[J]. 刘人怀,孙凯,孙东川. 管理学报, 2009(09)

标签:;  ;  ;  ;  ;  

运筹学与管理科学目录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