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职业院校教学成本核算及控制分析研究

高等职业院校教学成本核算及控制分析研究

论文摘要

教学成本属于教育经济学的范畴,是在20世纪60年代初随着人力资本理论的形成而逐步提出来的,其从产生之日起就一直是教育经济学研究的热点和难点问题之一,备受关注。从我国实践来看,在高等学校进行教学成本核算已经成为教育改革的重点和难点问题。尤其是80年代初迅速发展起来的高等职业教育,由于发展时间短、投入少,在其中实行教学成本核算就显得尤为重要。在高等职业院校建立起一套规范统一、可操作性强的成本核算、控制和分析模式,有利于教育资源的合理配置和高效使用,使高等职业院校在注重教学活动规律和社会效益的前提下,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本文主要分为5部分:第一部分主要介绍对高职院校教学成本研究的意义,梳理了国内外研究的现状,发现虽然国内外学者对教育或者教学成本表述不尽相同,但是对教育成本的内涵基本形成相同的认识,即教育成本的本质是受教育者接受教育服务而耗费的资源的价值。它既包括以货币形式支出的教育资源的价值,即教育的实支成本,也包括因资源用于教育而造成的价值损失,即教育的机会成本。而教学成本作为教育成本的一部分,是指教育的实支成本,不包含教育的机会成本。第二部分是在对成本、教育成本、高等教育成本分析的基础上,阐述高职院校教学成本的概念,明确高职院校教学成本的内涵和外延。接着论述了教学成本常见的八种分类方式,实际中教学成本核算、控制和分析不是割裂开来的,是交叉融合进行的,为更好地达到教学成本核算、控制和分析的目的,建议根据目的不同运用不同的分类方法。然后论述了教学成本的八个主要特性,最后从教育管理体制、制度和高职院校自身三个方面阐述了影响教学成本的因素。第三部分主要介绍了高职院校教学成本核算模式。首先,在对高职院校教学成本核算前提和原则分析的基础上,确定高职院校教学成本核算的主体和对象。接着,通过对前人研究成果的总结,提出高职院校教学成本核算的三种方法,并对这三种方法进行了比较,建议高职院校进行教学成本核算最好采用作业成本法。然后,根据高职院校的实际情况结合作业成本法的相关理论拿出作业成本法在高职院校运行的步骤和方法,并应用到河北某高职院校中去,计算其教学成本,以验证理论的正确性。第四部分主要介绍的是高职院校教学成本控制的模式,在对高职院校教学成本控制含义、内容、作用和要求进行分析的基础上,设计出高职院校教学成本控制的过程,构建教学成本控制系统,并结合他人的研究成果提出高职院校教学成本控制的方法。第五部分主要介绍了高职院校教学成本分析模式。在对高职院校教学成本分析目的、评价标准和分析过程阐述的基础上,从教学、教学管理、学生管理和其他管理四个方面构建教学成本指标体系,结合高职院校的实际情况拿出高职院校教学成本分析的方法,并运用到实际中去,对河北某高职院校2006、2007年教学成本的核算数据进行分析,找出该学院成本管理中的重点问题,为以后的决策和控制提供思路。在高职院校中进行教学成本核算是切实可行的,但是要想真正地把教学成本核算和管理机制引入到高职院校中必须加强学院的基础管理工作。在高职院校中进行成本核算和分析有利于找出学院管理的重点和难点,及时发现教学活动中的问题,适时纠正,控制支出,防止浪费,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和设备的利用效率,提高教学管理水平,提升办学效率,为以后年度的决策提供依据。高职院校教学成本核算、控制和分析是一个系统工程,本文只是对相关理论进行了一些粗浅的研究,同时还应该看到教育和教学成本的研究在中国已经进行多年,一直没有真正地在高职院校运行,还有其必须解决的问题,如高职院校固定资产折旧费的问题、教学成本核算期间在校生人数变化带来的核算变数问题、教学成本分析指标规范性的问题等,这就为教学成本核算和分析带来困难,不利于各高职院校之间教学成本的比较。这些问题将会随着教学成本的深入研究而逐渐解决。

论文目录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1 绪论
  • 1.1 高职院校教学成本研究问题的提出
  • 1.1.1 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
  • 1.1.2 是高等职业教育自身发展的需要
  • 1.1.3 是政府进行财政支持和确定收费标准的重要参考依据
  • 1.2 教学成本研究的现状
  • 1.2.1 国外的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的研究现状
  • 1.3 研究思路和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2 高职院校教学成本的内涵
  • 2.1 高职院校教学成本的概念
  • 2.1.1 成本
  • 2.1.2 教育成本
  • 2.1.3 高等学校教育成本
  • 2.1.4 高职院校教学成本
  • 2.2 高职院校教学成本分类
  • 2.2.1 计划成本和实际成本
  • 2.2.2 固定成本、变动成本和混合成本
  • 2.2.3 物质成本和人员成本
  • 2.2.4 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
  • 2.2.5 可控成本和不可控成本
  • 2.2.6 资本性成本和经常性成本
  • 2.2.7 总成本和生均成本
  • 2.2.8 基本教学成本、教学管理成本和辅助教学成本
  • 2.3 高职院校教学成本的特性
  • 2.3.1 成本补偿的间接性
  • 2.3.2 形成过程的复杂性和多变性
  • 2.3.3 成本核算对象的多元性
  • 2.3.4 费用支出的共同性
  • 2.3.5 在校生和毕业生核算的无差别性
  • 2.3.6 有限降低性
  • 2.3.7 计算期与培养周期不同步性
  • 2.3.8 形成过程的劳动过程性
  • 2.4 教学成本的影响因素
  • 2.4.1 教育管理体制的影响
  • 2.4.2 制度的影响
  • 2.4.3 学院自身的影响因素
  • 3 高职院校教学成本核算模式
  • 3.1 高职院校教学成本核算的前提和原则
  • 3.1.1 高职院校教学成本核算的前提
  • 3.1.2 高职院校成本核算的原则
  • 3.2 高职院校教学成本核算的主体和对象
  • 3.2.1 教学成本核算主体
  • 3.2.2 教学成本核算对象
  • 3.3 高职院校教学成本核算方法
  • 3.3.1 统计核算法
  • 3.3.2 会计核算法
  • 3.3.3 作业成本法
  • 3.3.4 作业成本法在高职院校的应用
  • 4 高职院校教学成本控制
  • 4.1 高职院校教学成本控制的概述
  • 4.1.1 高职院校教学成本控制的含义和内容
  • 4.1.2 高职院校教学成本控制的作用
  • 4.1.3 高职院校教学成本控制的要求
  • 4.1.4 高职院校教学成本控制过程
  • 4.2 高职院校教学成本控制系统
  • 4.2.1 高职院校教学成本控制目标
  • 4.2.2 高职院校教学成本控制的对象
  • 4.2.3 高职院校教学成本控制组织体系
  • 4.3 高职院校教学成本控制的方法
  • 4.3.1 目标成本控制法
  • 4.3.2 计划控制法
  • 4.3.3 作业成本控制法
  • 5 高职院校教学成本分析
  • 5.1 高职院校教学成本分析概述
  • 5.1.1 高职院校教学成本分析的含义和内容
  • 5.1.2 高职院校教学成本分析目的
  • 5.1.3 高职院校教学成本分析过程
  • 5.1.4 高职院校教学成本分析评价标准
  • 5.2 高职院校教学成本分析指标体系
  • 5.2.1 高职院校教学成本分析指标体系建立的原则
  • 5.2.2 高职院校教学成本分析指标体系构成
  • 5.3 高职院校教学成本分析的方法
  • 5.3.1 对比分析法
  • 5.3.2 因素分析法
  • 5.3.3 相关分析法
  • 5.3.4 层次分析法
  • 5.3.5 教学成本分析方法在实际中的应用
  • 结论
  • 参考文献
  • 后记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清单
  • 相关论文文献

    标签:;  ;  ;  ;  ;  

    高等职业院校教学成本核算及控制分析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