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妥昔单抗在治疗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中的应用效果评价

利妥昔单抗在治疗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中的应用效果评价

甘肃省第二人民医院甘肃兰州730000

【摘要】:目的:研究并探讨利妥昔单抗在治疗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于2011年1月~2015年12月,在该阶段内收治的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患者中随机抽取60例患者作为此次研究的对象,采取计算机随机分组法将这60例患者分为对照组、观察组,每组分有30例。两组患者均采取利妥昔单抗治疗,对照组采取标准剂量的利妥昔单抗进行治疗,观察组采取小剂量的利妥昔单抗进行治疗,治疗结束后,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免疫功能变化情况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的临床总有效率为80.00%,较之对照组的83.33%,两组之间的差异不明显,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相比,观察组治疗后的血清免疫球蛋白定量和淋巴细胞亚群波动幅度不明显(P>0.05),而对照组的波动幅度明显(P<0.05)。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67%,较之对照组的26.67%,明显更低(P<0.05)。结论:小剂量的利妥昔单抗用于治疗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具有显著的疗效,疗效与标准剂量治疗相当,但小剂量的利妥昔单抗的不良反应相对较小,且其对免疫功能的影响也较小,安全性更加显著,临床上可在保证利妥昔单抗治疗效果的情况下,尽量减少给药剂量。

【关键词】: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利妥昔单抗;小剂量;免疫功能

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是一种临床上较为常见的自身免疫性疾病,主要表现为出血、血小板减少、凝血功能减弱等症状,临床上多采取糖皮质激素对这类免疫性疾病进行治疗,但其治疗效果并不理想,往往会导致治疗失败或在治疗后出现复发[1-2]。利妥昔单抗是一种广泛应用于淋巴瘤的治疗药物,近年来逐渐被应用于治疗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的临床治疗中,取得了显著的治疗效果,但何种剂量的利妥昔单抗治疗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的效果更佳,关于这一点在临床上尚存在争议[3]。本次研究通过选取2011年1月~2015年12月收治的60例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患者进行研究,分别给予标准剂量利妥昔单抗治疗、小剂量利妥昔单抗治疗,借此对利妥昔单抗治疗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的效果及何种剂量利妥昔单抗的疗效更佳进行探讨。现将研究数据整理分析完毕,特作如下报告和分析。

1、资料与方法

1.1基本资料

于2011年1月~2015年12月,在该阶段内收治的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患者中随机抽取60例患者作为此次研究的对象,所有患者均经临床症状观察、实验室检查,被确诊为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且经糖皮质激素治疗无效或在治疗后出现复发,排除精神疾病患者、肝肾功能严重不全患者。此次研究取得患者及其家属的同意,且其均对研究具有知情权。此次研究获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批通过。

采取计算机随机分组法将这60例患者分为对照组、观察组,每组分有30例。对照组:男17例,女13例,年龄最小为21岁,年龄最大为69岁,年龄均值为(45.17±15.62)岁;观察组:男18例,女12例,年龄最小为20岁,年龄最大为70岁,年龄均值为(45.29±15.86)岁。

两组患者的基本资料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说明两组基本资料之间的均衡性保持良好,可进行对比研究。

1.2方法

两组患者均采取利妥昔单抗(商品名:美罗华;生产厂家:德国RochePharmaSchweizLtd.;注册证号:S20120003;规格:100mg/10ml)治疗。对照组采取标准剂量的利妥昔单抗进行治疗,每次给药剂量为375mg,取利妥昔单抗375mg加入至生理盐水中进行稀释,使利妥昔单抗浓度稀释至1mg/ml后进行静脉滴注,初始滴注速度为每小时50mg,每隔30分钟调高1次剂量,每次调高幅度为50mg/h,最大滴注速度控制在200mg/h,每周进行1次治疗,滴注完成即可;观察组采取小剂量的利妥昔单抗进行治疗,取100mg利妥昔单抗加入至250ml生理盐水中,混匀后,以每小时50mg的速度进行静脉滴注,每周进行1次治疗,滴注完成即可。

1.3观察指标

两组患者均进行连续4周的治疗,治疗结束后,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免疫功能变化情况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疗效判定标准[4]:显效,即治疗4周后,患者的血小板计数达到100×109/L,且未再出现异常出血情况;有效,即治疗4周后,患者的血小板计数达到30×109/L,但不足100×109/L,或增高至血小板计数的基础值2倍及以上,且未再出现异常出血情况;无效,即治疗4周后,患者的血小板计数未达到30×109/L,或未达到血小板计数基础值的2倍,仍有异常出血情况发生。临床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

免疫功能主要观察指标有血清免疫球蛋白定量(lgA、lgM)、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软件处理数据,计数资料(性别、临床总有效率、不良反应发生率)和计量资料(lgA、lgM、CD3、CD4、CD8)分别进行χ2检验、t检验,表示为[n(%)]、()。当P<0.05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比较

观察组的临床总有效率为80.00%,较之对照组的83.33%,差异不明显(P>0.05)。见表1:

2.4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

观察组中共有2例患者出现不良反应,其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67%,包括1例再出血、1例肺部感染;对照组中共有8例患者出现不良反应,其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6.67%,包括3例再出血、5例肺部感染。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更低(P<0.05)。

3、讨论

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是一种由免疫机制引发的血小板破坏增加、数量减少的综合征,主要表现为血小板减少、凝血功能减弱、异常出血等症状,如患者未能得到及时的治疗或治疗效果欠佳,血小板会呈现出进行性的减少趋势,导致患者出血量过大,严重时甚至会引发失血性休克,危及患者的生命安全[5-7]。因此,临床上应针对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进行积极有效的治疗,以延缓其病情进展,避免引发严重后果。

目前,临床上治疗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主要是根据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与免疫机制的关系进行治疗,糖皮质激素作为自身免疫性疾病的主要治疗药物,在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的临床中也被作为常规治疗药物[8],然而,临床上不断有临床研究报道指出,糖皮质激素药物治疗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尽管具有显著的近期疗效,可有效减少出血,使血小板数量增多,但在治疗后,患者容易出现复发,需要接受二次治疗[9-10],故临床上还应针对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寻求一种更加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利妥昔单抗是一种人鼠嵌合免疫单克隆抗体,通常被应用于各种肿瘤的临床治疗中,具有显著的抗肿瘤效果,近年来,利妥昔单抗逐渐被应用于自身免疫性疾病的临床治疗中,取得了显著的应用效果[11-12]。在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的临床治疗中,利妥昔单抗的应用效果也较为显著,可通过被人体免疫系统有效识别,作用于免疫机制,从而有效遏制血小板的减少,但由于利妥昔单抗的药物成本相对较为昂贵,很难在临床上进行大范围的推广[13-15]。本次研究为了探讨利妥昔单抗对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的临床治疗效果,分别对两组患者实施不同剂量的利妥昔单抗治疗,研究结果显示,在临床总有效率方面,实施小剂量治疗的观察组和实施标准剂量治疗的对照组之间差异不明显(P>0.05),说明尽管利妥昔单抗治疗的剂量减少,仍然可保持较为显著的治疗效果,临床上可在保证治疗效果的前提下,尽量减少利妥昔单抗的给药剂量,以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与治疗前相比,观察组治疗后的血清免疫球蛋白定量和淋巴细胞亚群波动幅度不明显(P>0.05),而对照组的波动幅度明显(P<0.05),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之对照组明显更低(P<0.05),说明减少利妥昔单抗的给药剂量可有效减少不良反应和对免疫功能的干扰。

综上所述,小剂量的利妥昔单抗用于治疗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具有显著的疗效,疗效与标准剂量治疗相当,但小剂量的利妥昔单抗的不良反应相对较小,且其对免疫功能的影响也较小,安全性更加显著,临床上可在保证利妥昔单抗治疗效果的情况下,尽量减少给药剂量。

参考文献:

[1]朱愿超,王文,周郁鸿等.标准剂量利妥昔单抗治疗复发难治性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的临床研究[J].中华血液学杂志,2011,32(3):163-167.

[2]隋涛,张磊,周泽平等.两种小剂量利妥昔单抗治疗方案治疗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疗效比较[J].中华血液学杂志,2011,32(9):583-586.

[3]阳文捷,林金盈,黄向英等.利妥昔单抗在治疗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中的应用[J].重庆医学,2014,43(9):1081-1082.

[4]郭素丽,陈娜飞,魏秋平等.小剂量利妥昔单抗治疗老年慢性难治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的临床研究[J].重庆医学,2013,42(34):4155-4156,4159.

[5]刘晓帆,黄月婷,陈云飞等.小剂量利妥昔单抗治疗儿童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50例临床观察[J].中华血液学杂志,2014,35(12):1079-1082.

[6]崔允霞.大剂量地塞米松联合利妥昔单抗治疗对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患者CD4+CD25+Treg细胞的影响[J].中国临床新医学,2015,8(12):1160-1163.

[7]李燕,王晓敏,毛敏等.小剂量利妥昔单抗治疗复发难治性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的临床观察[J].中华血液学杂志,2012,33(3):204-206.

[8]刘凌,周旭红,庞缨等.不同剂量利妥昔单抗治疗原发性难治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的临床观察[J].中国生化药物杂志,2014,39(6):127-129,132.

[9]马亚妹.利妥昔单抗治疗难治性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24例[J].中国药业,2014,23(11):81-81,82.

[10]陈胜梅,邹典斌.利妥昔单抗治疗成人慢性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的临床观察[J].中国处方药,2015,13(10):15-16.

[11]Gómez-Almaguer,D.,Tarín-Arzaga,L.,Moreno-Jaime,B.etal.Highresponseratetolow-doserituximabplushigh-dosedexamethasoneasfrontlinetherapyinadultpatientswithprimaryimmunethrombocytopenia[J].EuropeanJournalofHaematology,2013,90(6):494-500.

[12]Efficacyofrituximabinprimaryimmunethrombocytopenia:Ananalysisofadultpretreatedpatientsfromeverydayhematologicalpractice[J].Internationaljournalofhematology,2012,96(5):594-599.

[13]Santoro,C.,Biondo,F.,Baldacci,E.etal.Rituximabinpreviouslytreatedprimaryimmunethrombocytopeniapatients:Evaluationofshort-andlong-termefficacyandsafety[J].ActaHaematologica,2014,132(1):24-29.

[14]Moulis,G.,Sailler,L.,Sommet,A.etal.Rituximabversussplenectomyinpersistentorchronicadultprimaryimmunethrombocytopenia:Anadjustedcomparisonofmortalityandmorbidity[J].AmericanJournalofHematology,2014,89(1):41-46.

[15]SifGudbrandsdottir,HenrikSverreBirgens,HenrikFrederiksenetal.Rituximabanddexamethasonevsdexamethasonemonotherapyinnewlydiagnosedpatientswithprimaryimmunethrombocytopenia.[J].Blood:TheJournaloftheAmericanSocietyofHematology,2013,121(11):1976-1981.

标签:;  ;  ;  

利妥昔单抗在治疗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中的应用效果评价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