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耐药结核病流行规律及结核分枝杆菌embB基因306位点突变与耐药的相关性研究

上海市耐药结核病流行规律及结核分枝杆菌embB基因306位点突变与耐药的相关性研究

论文摘要

结核病(TB)仍然是目前全球和我国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之一。我国有近一半人口(约5.5亿人)感染了结核杆菌,全国现有肺结核病人451万,同时每年因结核病死亡约有13万人,是各种传染病和寄生虫病死亡总和的2倍。耐药结核病,尤其是耐多药(MDR)结核病和广泛耐药(XDR)结核病的出现更是给全球结核病控制带来了严重的挑战,已成为结核病研究和控制领域亟待解决的难点之一。本研究首先回顾性分析了2000-2006年上海市耐药监测数据,对结核病人的耐药谱、耐药流行趋势和特点进行了分析,并探讨了耐药结核病的危险因素。同时,在流行病学分析的基础上,利用基因分型技术深入探讨了复发患者耐药产生的原因。此外,本研究对上海市结核分枝杆菌流行菌株的embB基因306位点突变情况与耐药表型进行了分析,进一步揭示了结核分枝杆菌耐药的分子机制。流行病学资料表明,2000-2006年,上海市有药物敏感性检测结果的8419例肺结核患者中,耐药率为16.6%,耐多药率为4.0%,耐INH率为10.3%,耐RFP率为5.6%,耐SM率为11.1%,耐EMB率为1.2%。上海市结核病耐药率处于全球较高水平,控制形势仍然严峻。2000-2003年,上海市结核病耐药率(p=0.01)以及耐多药率(p=0.005)显著上升。加强结核病防治措施后,2004-2006年,耐多药率显著下降28.8%(p=0.04),耐药率(p=0.68)保持稳定,并呈现下降趋势,提示结核病控制措施的完善和加强可有效防止耐药结核病的产生和传播。此外,72%(1016/1401)的耐药患者和60%(199/333)的耐多药患者为初治患者,无既往抗结核治疗史报告。提示耐药菌株的近期传播可能是耐药病人产生的主要原因。与耐药及耐多药相关的独立危险因素包括复治、流动人口、30-59岁年龄组、居住于市区。为了深入探讨耐药产生的原因,本研究以1999-2004年上海市复发患者为例,利用结核分枝杆菌基因型分型技术对耐药患者前后二次发病菌株的基因型进行了分析。在18例复发耐药病例中,13例(72.2%)患者两次发病菌株的MIRU基因型都发生了改变,只有5例患者前后两次发病菌株的MIRU基因型没有改变。说明大多数复发耐药患者并不是由前次发病的菌株所致,而是感染了其它耐药菌株所致,属于原发性耐药,这一结果提示原发性耐药在耐药结核病产生中起着重要作用,同时提示耐药结核分枝杆菌的近期外源性感染较为严重。今后要加强传染源的控制,切断传播途径。乙胺丁醇(EMB)是目前普遍使用的一线抗结核药物之一。有研究表明EMB耐药菌株往往同时耐其它药物。为了观察这种现象是否与不同地区的流行菌株相关,本研究对上海市1999-2005年收集的结核分枝杆菌的EMB耐药表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耐EMB的104株结核分枝杆菌菌株中,单耐EMB的菌株仅占2.9%,97.1%都同时耐其它药物。而且,耐EMB菌株随着耐其它药物种类的增加,菌株数也逐步增加,提示耐EMB与耐其它药物存在相关性。为了进一步探讨embB306位点突变和结核分枝杆菌耐药之间的相关性,本研究分析了162株流行菌株的embB306位点突变情况。结果发现,54株全敏感菌株没有embB306位点突变,而在耐任何药物的菌株中28.7%可检测到embB306位点突变(p<0.0001)。embB306位点突变不仅可在EMB耐药菌株中检测到,也可发生在EMB敏感菌株中。而且,随着菌株耐不同药物数量的增加,embB306位点突变也随之增高,表明embB306位点突变与结核分枝杆菌耐任何药物存在相关性。另外,MDR菌株(35.3%)embB306位点的突变率显著高于非MDR菌株(7.4%,p<0.0001)。该位点用于MDR-TB的快速诊断,灵敏度为35.3%,特异度为92.6%,阳性预测值为77.4%,阴性预测值为66.4%,提示该位点可以作为MDR-TB和XDR-TB快速检测的一个候选分子标记。

论文目录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前言
  • 第一部分 上海市耐药结核病流行趋势及危险因素分析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第二部分 利用基因型分型技术研究复发肺结核患者耐药产生原因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第三部分 结核分枝杆菌embB基因306位点突变与耐药的相关性研究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参考文献
  • 论文总结及创新点
  • 全文总结
  • 主要创新点
  • 致谢
  • 附录一
  • 附录二 综述
  • 1、结核病分子流行病学研究进展
  • 2、DOTS-Plus:控制耐多药结核病的有力武器
  • 相关论文文献

    • [1].5G网络建设初期eMBB热点区域识别机制研究[J]. 通信与信息技术 2019(06)
    • [2].生物信息资源在耻垢分枝杆菌EmbB多克隆抗体制备中的应用[J]. 中国生化药物杂志 2012(06)
    • [3].耐多药结核分枝杆菌中embB基因突变与乙胺丁醇耐药的相关性研究[J]. 疾病监测 2015(04)
    • [4].脓肿分支枝杆菌embB基因耐乙胺丁醇的分析[J]. 中国微生态学杂志 2012(04)
    • [5].结核分枝杆菌稳定L型耐乙胺丁醇embB基因的研究[J]. 中国医药指南 2010(27)
    • [6].痰耐药结核分枝杆菌embB基因的快速检测及乙胺丁醇耐药机制研究[J]. 临床肺科杂志 2009(02)
    • [7].结核分枝杆菌乙胺丁醇耐药基因embB分析[J].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 2011(04)
    • [8].结核分枝杆菌embB基因306位点突变与乙胺丁醇药敏表型及耐多药关系的研究[J]. 热带医学杂志 2015(06)
    • [9].eMBB应用场景下的5G核心网切片设计方案研究[J]. 广东通信技术 2019(11)
    • [10].embB基因突变与乙胺丁醇药敏表型及耐多药关系的研究[J]. 分子诊断与治疗杂志 2017(01)
    • [11].乙胺丁醇耐药表型与耐药基因embB突变的关系[J].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 2010(03)
    • [12].结核分枝杆菌乙胺丁醇耐药与embB基因突变的相关性研究[J]. 卫生研究 2010(04)
    • [13].5G新空口下eMBB与URLLC业务复用技术的研究[J]. 电信工程技术与标准化 2018(08)
    • [14].反向线性点杂交方法检测embB基因突变在筛查结核分枝杆菌耐多药株的研究[J].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 2011(03)
    • [15].eMBB与URLLC混合业务场景下的用户调度和资源分配[J]. 电力信息与通信技术 2019(12)
    • [16].5G eMBB空口时延分析与增强技术研究[J]. 移动通信 2019(09)
    • [17].5G技术进展及其在智慧城市中应用探讨[J]. 中国新通信 2019(17)
    • [18].5G技术进展及其在车联网应用探讨[J]. 信息通信 2019(08)
    • [19].宁波地区耐多药结核分枝杆菌乙胺丁醇耐药embB基因突变研究[J]. 中国预防医学杂志 2018(07)
    • [20].eMBB应用场景下的5G无线网络部署方案研究[J]. 广东通信技术 2018(10)
    • [21].4G改变生活 5G改变社会[J]. 移动通信 2019(04)
    • [22].基于eMBB、mMTC、uRLLC场景的第五代移动通信方法研究[J]. 智能计算机与应用 2019(06)
    • [23].发夹DNA探针检测乙胺丁醇耐药结核杆菌embB基因306密码子突变研究[J].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2009(02)
    • [24].套式PCR及测序法检测痰中结核分枝杆菌耐乙胺丁醇embB基因突变[J]. 江西医学院学报 2008(04)
    • [25].5G为广电插上智慧之翼[J]. 广播电视信息 2019(05)
    • [26].焦磷酸测序技术快速检测青岛地区耐多药结核分枝杆菌embB基因[J]. 热带医学杂志 2018(03)
    • [27].浅析5G切片制造行业应用场景[J]. 广东通信技术 2019(07)
    • [28].5G网络关键技术及应用场景分析[J]. 中国新通信 2019(08)
    • [29].中国5G竞速 first call仅是开始,eMBB演示见真章[J]. 通信世界 2018(10)
    • [30].5G网络切片技术发展探讨[J]. 广东通信技术 2019(08)

    标签:;  ;  ;  ;  ;  ;  

    上海市耐药结核病流行规律及结核分枝杆菌embB基因306位点突变与耐药的相关性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