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苍子油对小鼠白念珠菌阴道炎影响的实验研究

山苍子油对小鼠白念珠菌阴道炎影响的实验研究

论文摘要

目的:本研究通过构建白念珠菌阴道炎小鼠模型,观察山苍子油对白念珠菌阴道炎是否具有治疗及止痒作用,并筛选出可以外用治疗白念珠菌阴道炎的山苍子油的浓度,为山苍子油的临床应用提供实验依据。方法:1白念珠菌阴道炎动物模型的构建:6周龄清洁级雌性昆明小鼠10只。于接种前6天开始隔日皮下注射1mg/ml苯甲酸雌二醇油剂0.1ml,使之处于假发情状态,直至实验结束。在接种日,将密度为2.5×10~6cfu/ml的菌悬液20μl(即白念珠菌孢子接种量为5×10~4cfu),灌注入所有小鼠阴道内。接种菌后的第2、第4天分别处死5只小鼠取阴道组织送组织病理学检查。小鼠处死前均用拭子取样涂片真菌镜检。2山苍子油对小鼠阴道黏膜的刺激实验:6周龄清洁级雌性昆明小鼠50只,随机分成5组,即Ⅰ组、Ⅱ组、Ⅲ组、Ⅳ组、Ⅴ组,每组10只。Ⅱ组、Ⅲ组、Ⅳ组、Ⅴ组分别给予4%、8%、12%、16%山苍子油,Ⅰ组给予相同剂量生理盐水。每天阴道内给药1次,每次30μl,连续7天。给药7天内观察小鼠的饮食、活动、精神状态、粪便等。末次给药24小时后,处死动物,取阴道组织送组织病理学检查。3山苍子油对白念珠菌阴道炎小鼠模型的治疗作用实验:将造模成功的45只小鼠,随机分为5组,即A组、B组、C组、D组、E组,每组9只。B组、C组、D组每日分别阴道内给予4%、8%、12%山苍子油1次,每次30μl,连续7天,A组给予同等剂量生理盐水,E组给予同等剂量氟康唑溶液。分别于治疗0天、5天、7天及21天后,用50μlPBS液灌洗阴道8~10次。阴道灌洗液充分混匀后,进行10倍系列稀释。用20μl微量加样器滴种于改良沙堡培养基平皿上,自高稀释度滴种,每个稀释度滴种3滴。37℃培养48小时,计数菌落形成单位(CFU)。4止痒实验:清洁级健康豚鼠30只。实验前先将豚鼠右后足背剪毛,次日用粗砂纸擦伤右后足背去毛处,面积约1cm2,随机分为5组,即甲组、乙组、丙组、丁组、戊组,每组6只。乙组、丙组、丁组用药分别为4%、8%、12%山苍子油1ml/只,甲组给予相同剂量生理盐水,戊组给予丁酸氢化可的松乳膏0.05g/只,局部用药30分钟后,用0.05%磷酸组织胺50μl涂抹擦伤皮肤,3分钟内若豚鼠不出现舔擦伤皮肤动作,重复操作,直至出现豚鼠回头舔后足为止。以最后出现豚鼠回头舔后足时所给予的磷酸组织胺总量为致痒阈,记录涂抹磷酸组织胺的次数及用量。应用SPSS11.5统计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阴道灌洗液载菌量及磷酸组织胺致痒阈结果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Oneway Anova)进行数据处理,P<0.05作为显著性界限。结果:1白念珠菌阴道炎动物模型的构建:造模后第2天,涂片真菌镜检可见大量孢子和阴道上皮细胞。组织病理切片中阴道壁黏膜浅层可见大量孢子。第4天,涂片真菌镜检可见较多假菌丝和芽生孢子,大量阴道上皮细胞。组织病理切片阴道壁黏膜浅层中可见大量假菌丝和孢子。2山苍子油对小鼠阴道黏膜刺激实验:给药7天内,各浓度山苍子油组小鼠的饮食、活动、精神状态、粪便等均正常,无死亡现象,与生理盐水组无明显差异。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Ⅰ组、Ⅱ组、Ⅲ组、Ⅳ组4组小鼠阴道黏膜表皮层次清楚,均可见单层排列的柱状基底细胞;黏膜下血管未见明显扩张、充血;结缔组织轻度水肿;真皮内少量炎细胞浸润。Ⅴ组小鼠阴道黏膜表皮细胞内水肿,棘层细胞明显空泡样变性,基底细胞液化变性;黏膜下血管明显扩张、充血;结缔组织水肿;真皮内较多炎细胞浸润。表明4%山苍子油、8%山苍子油、12%山苍子油刺激性小,可以用于外用治疗白念珠菌阴道炎小鼠模型的实验研究;16%山苍子油对小鼠阴道黏膜有明显的刺激作用,不宜用于治疗小鼠白念珠菌阴道炎。3山苍子油对白念珠菌阴道炎小鼠模型的治疗作用:用药7天后,A组、B组、C组、D组及E组小鼠阴道灌洗液菌落计数分别为7.42±0.28、6.94±0.40、6.52±0.42、6.11±0.27、5.31±0.48。各个浓度山苍子油均能降低阴道灌洗液菌落计数,与生理盐水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随着山苍子油治疗浓度的增高,菌落计数逐渐下降,且差异有显著性(P<0.05)。4止痒实验:各个浓度山苍子油均能提高豚鼠对磷酸组织胺的致痒阈,与生理盐水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不同浓度的山苍子油对磷酸组织胺致痒反应的致痒阈随药物浓度的增加而明显提高,且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1 4%山苍子油、8%山苍子油及12%山苍子油刺激性小,均可用于治疗白念珠菌阴道炎。2山苍子油外用对白念珠菌阴道炎具有一定的治疗作用,并且随着药物浓度的增加,其治疗效果增加。3山苍子油对磷酸组织胺所致皮肤瘙痒具一定的止痒效果。

论文目录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研究论文 山苍子油对小鼠白念珠菌阴道炎影响的实验研究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附图
  • 附表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外阴阴道念珠菌病的治疗现状
  • 致谢
  • 个人简历
  • 相关论文文献

    • [1].近期国内山苍子油市场分析[J]. 国内外香化信息 2010(09)
    • [2].山苍子油的市场新报[J]. 国内外香化信息 2009(10)
    • [3].适时加工山苍子油[J]. 湖南农业 2008(10)
    • [4].永州山苍子油的发展探究[J]. 林业与生态 2013(10)
    • [5].贵州野生与栽培山苍子油的提取与GC-MS分析[J]. 中国现代应用药学 2011(01)
    • [6].怎样化验山苍子油[J]. 农家科技 2008(11)
    • [7].山苍子油防霉脱毒作用的研究进展[J]. 中国饲料 2018(07)
    • [8].江西山苍子油市况[J]. 国内外香化信息 2010(11)
    • [9].不同提取方法山苍子油的化学成分与抗氧化活性分析[J]. 林业科学 2015(03)
    • [10].山苍子油的市场状况[J]. 国内外香化信息 2009(08)
    • [11].山苍子油提纯柠檬醛工艺改进[J]. 广西林业科学 2013(04)
    • [12].二氧化碳超临界萃取山苍子油及其抗氧化效能测定[J]. 徐州工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2(02)
    • [13].永州山苍子油:烫锅毛肚的味道[J]. 国土资源导刊 2012(08)
    • [14].山苍子油提取纯化方法工艺综述[J]. 凯里学院学报 2012(03)
    • [15].不同蒸馏装置蒸馏山苍子油的比较试验[J]. 广西林业科学 2010(02)
    • [16].山苍子油及我国一季度精油出口状况[J]. 国内外香化信息 2008(05)
    • [17].山苍子油微胶囊的制备技术比较及其释放动力学[J]. 中国粮油学报 2018(07)
    • [18].山苍子油减压蒸馏分离柠檬醛的工艺过程模拟[J]. 湖北农业科学 2012(09)
    • [19].山苍子油的有机溶剂浸提及其抗氧化活性与 GC-MS 分析[J]. 徐州工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3(04)
    • [20].化学纯化柠檬醛方法比较[J]. 云南化工 2008(01)
    • [21].从山苍子油中提取柠檬醛新工艺的研究[J]. 辽宁化工 2008(07)
    • [22].山苍子油及柠檬醛提取分离与生物活性研究进展[J]. 生物灾害科学 2013(02)
    • [23].山苍子油基聚乙烯膜的抑菌活性及其对大米的保鲜作用[J]. 食品工业科技 2019(22)
    • [24].超声辅助减压蒸馏技术提取山苍子油的研究[J]. 山东农业科学 2018(02)
    • [25].山苍子人工林营养诊断及施肥试验初探[J]. 青海农林科技 2018(03)
    • [26].山苍子油应用研究进展[J]. 中国粮油学报 2020(08)
    • [27].相转移催化分离山苍子油中柠檬醛的研究[J]. 食品与机械 2016(09)
    • [28].辨别山苍子油掺假方法的研究[J]. 中国野生植物资源 2015(01)
    • [29].山苍子油多段连续减压精馏提取柠檬醛工艺[J]. 泉州师范学院学报 2012(02)
    • [30].山苍子油的提取、化学成分及其动力学的研究[J]. 中国食品添加剂 2014(09)

    标签:;  ;  ;  ;  ;  

    山苍子油对小鼠白念珠菌阴道炎影响的实验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