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明清社会贱民问题是明清史、尤其是明清社会史研究的一个重要问题。但由于贱民阶层社会地位低下,古代史料中对其记载较少,所以时至今日对其研究的文章仍不多。本文在尽可能多地搜集、筛选有关明清贱民资料的基础上,结合前人的研究成果,运用马克思主义的有关原理以及历史学知识,对明清社会贱民阶层的类型及来源、地位和特点、身份演变过程、长期存在的原因及影响等进行了整体性的研究论述,并由此得出了一些启示。本文的绪论部分主要简单介绍了明清之前历朝贱民的一些情况,如他们的来源、地位等。由此对明清之前我国贱民阶层的产生及发展演变过程,有了一个大体了解。正文共分五部分:第一部分,明清社会的传统型贱民。本文根据明清法律的规定、人们的传统观念以及贱民的分布区域等内容,将明清社会贱民阶层划分为传统型贱民和特殊型贱民两种类型。本部分主要介绍了传统型贱民的情况。传统型贱民是指明清法律规定的、古今公认的贱民,如奴婢、娼优、隶卒等。本部分主要介绍了他们各自的来源及所从事的职业等一些基本情况。第二部分,明清社会的特殊型贱民。特殊型贱民又叫区域型贱民,是指明清时期新产生的、法律上没有规定,但是人们传统观念中公认的贱民。这类贱民又包括不同种类,他们大多分布在某一特定区域。本部分选择了他们中最具代表性的几种,分别介绍了他们各自的来源及所从事的职业等一些基本情况。第三部分,明清社会贱民阶层的地位和特点。关于明清贱民的地位,本文从政治、社会和经济三个方面进行分析。贱民阶层毫无政治地位可言,他们的户籍要单列,而且要受到严格主仆名分的束缚。至于贱民阶层的社会地位,也是极其低下,在诉讼、婚姻、衣着、应试、居住等方面都受到严格的限制。关于其经济地位,更是无从说起。另外,本文结合明清以前历朝贱民的特点,总结出明清贱民不仅具有传统贱民的一般特点,如主要从事服务性行业、不同贱民之间存在高低差别、同一贱民内部存在贫富差距等,而且具有自身的特点,如区域性特征明显、除籍后仍能长期存在、反抗意识增强等。第四部分,明清社会贱民阶层身份的演变。本部分对整个明清时期贱民阶层的身份演变过程,即解放过程进行了系统性的论述,以清雍正帝的豁除贱籍改革为中心,分三部分分别论述了明及清初政府对贱民政策的调整、雍正帝的豁除贱籍改革以及近代以来贱民阶层的最终解放。其中,雍正帝的豁除贱籍改革是重点,因为它对贱民阶层的解放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本部分分别对雍正帝豁除贱籍改革的原因、过程和结果、意义以及局限性等作了详细的分析,以期从中得出一些启示。第五部分,明清社会贱民阶层长期存在的原因及影响。本部分结合明清社会贱民阶层的身份演变过程,特别是雍正帝豁除贱籍改革的前前后后,全面而详细地分析了明清社会贱民阶层能够长期存在的深层次原因。本文认为,明清社会贱民阶层之所以能够长期存在,是政治、经济、社会及贱民自身等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中,社会制度是其根源,包括政治制度和经济制度两方面。社会和贱民自身等方面的原因,都是社会制度这一根源滋生出来的,它们反过来对贱民的解放又起到了阻滞作用。另外,本部分还论述了明清社会贱民阶层长期存在所产生的影响,既有积极的影响,也有消极的影响。最后是本论文的研究启示。学史要为现实服务。本文在详细分析研究了明清社会贱民阶层身份的演变过程和能够长期存在的原因的基础上,结合现实,指出了现实生活中一些问题长期存在的根源,如身份高低、职业贵贱、弱势群体等,并指出了从根本上消灭这些问题的方法,为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了重要的借鉴。
论文目录
相关论文文献
- [1].明清社会群体研究[J]. 华中师范大学研究生学报 2019(04)
- [2].《明清社会经济与江南地域文化》评介[J]. 中国史研究动态 2020(02)
- [3].“明清社会结构与演变趋势”学术研讨会综述[J]. 中国史研究动态 2020(01)
- [4].明清社会经济研究的新进展——读《明清社会经济与江南地域文化》[J]. 历史档案 2020(03)
- [5].“明清社会问题与法律应对”学术研讨会[J]. 清史研究 2017(02)
- [6].礼仪革命与华南地方的宗族化——评科大卫《明清社会与礼仪》[J]. 运城学院学报 2017(04)
- [7].《明清社会史论》译注及其后续研究:重论明代向上社会流动[J]. 中国社会历史评论 2016(00)
- [8].旧领域与新视野:从风俗论看明清社会史研究[J]. 中国社会历史评论 2011(00)
- [9].经典重谈、著译交辉——简评中译注本《明清社会史论》[J]. 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 2015(04)
- [10].研究方法溯源——评何炳棣先生《明清社会史论》[J]. 社会科学论坛 2020(06)
- [11].明清社会群体的新趋向[J].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1(02)
- [12].自1994年来有关明清社会风气中“奢靡”风气的研究综述[J]. 安徽文学(下半月) 2009(04)
- [13].明清时期社会群体的变动趋向[J]. 明史研究论丛 2014(02)
- [14].科大卫:《明清社会和礼仪》[J]. 民俗研究 2017(03)
- [15].明清社会贱民阶层长期存在的经济原因探析[J]. 中国城市经济 2012(03)
- [16].“情欲”与“礼教”:高彦颐与曼素恩的明清社会性别史研究[J]. 社会科学研究 2019(06)
- [17].商人妇与明清社会公益事业的发展——以江西吉安府为中心[J]. 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03)
- [18].《歧路灯》校点与明清社会生活[J]. 明清小说研究 2010(02)
- [19].与时俱进探索历史的特殊性——读钞晓鸿教授《生态环境与明清社会经济》书后[J]. 中国经济史研究 2008(03)
- [20].试论我国明清社会启蒙思想的内涵[J]. 兰台世界 2012(21)
- [21].近年来明清社会救济研究述评[J]. 丝绸之路 2009(10)
- [22].经世文章系民生——读《国计民生—明清社会经济研究》[J]. 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 2009(02)
- [23].明清社会对“富民”作用的认识[J]. 云南社会科学 2008(04)
- [24].忠孝——明清社会的核心价值观[J]. 地方文化研究 2014(02)
- [25].明清循吏为官理念与施政活动研究[J]. 中州学刊 2020(07)
- [26].日本学界“牙行”研究述评[J]. 中国史研究动态 2020(03)
- [27].从地方到全球——思考明清社会研究的单元意识[J]. 社会科学文摘 2020(09)
- [28].诠释与歧变——耶稣形象在明清社会里的传播及其反应[J]. 基督宗教研究 2011(00)
- [29].范金民著《国计民生——明清社会经济研究》评介[J]. 中国史研究动态 2009(03)
- [30].从地方到全球——思考明清社会研究的单元意识[J]. 中国史研究动态 20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