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长的悖论:觉醒与困惑 ——《哈克贝利芬历险记》与《麦田里的守望者》之比较

成长的悖论:觉醒与困惑 ——《哈克贝利芬历险记》与《麦田里的守望者》之比较

论文摘要

成长问题作为一个文学主题,在西方文学史上占据相当重要的地位,也具有悠久的创作传统。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之上,本文旨在从成长小说的角度入手,采用埃里克森的心理社会研究方法,来探讨《哈克贝利芬历险记》和《麦田里的守望者》中主人公哈克和霍尔顿的心路历程具有相似的阶段性变化及人物成长所反映出各个时代不同的哲学思潮和价值取向。首先,论文第一章介绍两位美国著名作家马克吐温和塞林格及他们的代表作品《哈克贝利芬历险记》和《麦田里的守望者》,并概述以往对这两部作品的评述。问世之初这两部作品都难以为人们所接受,被当时的人们称为禁书,后来慢慢被大家推崇成为不同时期成长小说的经典之作。国内外对这两部作品的比较研究侧重于比较两部作品叙事特征,人物形象塑造等方面的相似性,而将两者作为成长小说,从成长小说的角度研究较少。其次,论文第二章介绍了成长小说的定义和起源并将两部作品的主题归纳为成长和自我身份的寻求。成长(initiation)一词来源于人类学,指青少年经历了生活的一系列磨练和考验之后,获得了独立应对社会和生活的知识,能力和信心,从而青少年阶段(Adolesccnce)进入人生的一个新的阶段——成年(Adulthood)。而埃里克森的心理社会发展阶段论中,将青少年时期的心理成长视为认知自我同一性的过程,即认知自我身份和价值并调整自我与社会关系的过程。论文将埃里克森的心理社会方法作为切入点来研究《哈克贝利芬历险记》和《麦田里的守望者》中主人公哈克和霍尔顿心理成长的过程。再则,论文第三章介绍了埃里克森的心理社会研究理论。特别是他心理社会研究理论的核心原则——新生论(渐成说)和人格发展阶段论。埃里克森认为,人格的发展是个体与不断扩大的环境交互作用的结果,是心理社会性发展的过程,是一个有阶段的发展过程,每一个阶段都存在一种危机有待解决,合理的解决有有助于发展健全的人格,否则便会形成不健全的人格。危机的合理解决有赖于社会环境的作用。而后,论文第四章内容主要关注成长的艰难,本文作者试将哈克和霍尔顿心理成熟过程分为四个阶段——天真,顿悟,失去天真,成熟(觉醒与困惑)这一孤独而艰巨的历程。这四个阶段是一个前后承接的连续性过程。在主人公内在自我处于天真或蒙昧状态时,分析推动情节发展的契机在于影响他们外在的因素:家庭及学校的压力和影响。顿悟(epiphany)是基督教神学的一个术语,用来表示上帝在人间的显灵。精神顿悟是成长小说的一个典型特征。哈克和霍尔顿正是通过在逃遁的一系列顿悟使他们茅塞顿开。在顿悟之后主人公必然会对现实世界产生幻灭感和失落感,从而失去了原来的天真,从而产生了自我身份的危机。而这一危机能否正确解决将他们引入了最后一个阶段成熟(觉醒与困惑):正确解决这一危机,他们变会觉醒,反之则永远被困其中。论文第五章从美国社会文化的角度出发,通过分析人物成长所面对的不同问题和不同的处理方式与结局,描述两个青少年主人公的成长历程背后有着不同时期的美国社会文化发展的烙印。经过两次世界大战,物质文明高度发达的美国社会带给霍尔顿的只是比哈克更为严峻,痛苦和无助的成长经历。最后,本文从对两部作品的分析中得出结论,这两部成长小说尽管受到社会和文化变迁的影响,但成长小说的发展模式,创作手法有一定的趋同性,情节设置的不同却体现出相同的心理成长过程和对自我身份的寻求之路,且本文所探讨的由年轻走向成熟,由天真走向经验的历程正是美利坚民族的心态在文学上的反映。

论文目录

  • Acknowledgements
  •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1. Introduction
  • 1.1 Mark Twain and The Adventures of Huckleberry Finn
  • 1.2 J. D. Salinger and The Catcher in the Rye
  • 2. The Themes of the Two Works
  • 2.1 The initiation from adolescence into adulthood
  • 2.2 Quest for identity and conflict
  • 3. Adolescence as Identity Synthesis: Erickson's Psychosocial Approach
  • 3.1 The principle of epigenesis
  • 3.2 Identity versus role confusion
  • 4. The Developmental Stages from Adolescence to Adulthood
  • 4.1 Innocence
  • 4.1.1 Pressure from the family
  • 4.1.2 Pressure from the school
  • 4.2 Epiphany
  • 4.2.1 Nature guidance
  • 4.2.2 Understanding of the real adult society
  • 4.3 The loss of innocence
  • 4.4 Maturity——awakening and confusion
  • 5. Adolescence as a Sociocutural Phenomenon in the U.S.A
  • 6. Conclusion
  • Bibliography
  • 相关论文文献

    标签:;  ;  ;  ;  ;  ;  ;  

    成长的悖论:觉醒与困惑 ——《哈克贝利芬历险记》与《麦田里的守望者》之比较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