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脉养心丸对老年血液流变学的影响

通脉养心丸对老年血液流变学的影响

赵万里1苑惠茹1吴瑞格2

1保定市北市区西关大街社区服务站河北保定071000;

2保定市第五医院河北保定071000

【摘要】

目的探讨改善老年血液流变学的方法。方法:选择老年血液流变学异常者40例,予以通脉养心丸,每次5粒,每日3次。观察结果:通脉养心丸能纠正异常的血液流变学。结论:通脉养心丸对老年血液流变学异常者的治疗有效,从而表明其在动脉粥样硬化过程中的显著作用。

【关键词】血液流变学;通脉养心丸

【中图分类号】R749053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48999(2013)12001801

以动脉粥样硬化(AS)为病理基础的老年心、脑血管疾病是老年人发病率和死亡率最高的疾病,AS是多因素协同参与的复杂病理过程,而血液流变学异常与AS密切相关[1]。观察30例老年患者,通脉养心丸前后血液流变学的变化。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择60岁以上高粘滞血症的老年患者40例,男20例,女20例,年龄60岁~85岁,其中16例患高血压,18例患脑血管病,12例患冠心病,8例有糖尿病。

12给药方法:将血液流变学检查5项及5项以上指标异常者列为入选者,在治疗原发病的基础上,服用通脉养心丸口服,5粒/次,3次/日,连用4周。治疗前后查肝、肾功能、血液及血液流变学。

13统计学处理:数据以X±s表示,两样本均数差别的显著性检验,用t检验。

2结果

经过28d的治疗,患者的全血粘度、全血还原粘度、血浆粘度、红细胞聚集指数、红细胞压积及红细胞刚性指数均显著下降(P<005),而红细胞变形指数升高(P<005)(见表1)。肝、肾功能及血脂无明显的变化(P>005)(见表1)。

3讨论

随着年龄的增长,动脉粥样硬化程度亦逐渐加重。临床已证明血粘度增高与老年心脑血管疾病密切相关。对于微循环而言,血液高粘度的升高,造成微循环恶化。由于血液粘度的升高及血小板的受损等因素,可以促使微小血栓形成[1]。而老年人高血压、高血脂、血液流变学异常更加速了老年动脉硬化的发展,使老年人心、脑血管病发病率显著升高,所以对老年组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异常的干预治疗显得尤为重要。通脉养心丸是纯中药制剂,口服方便,老年患者服用顺应性好。通脉养心丸由地黄、鸡血藤、制何首乌、阿胶、麦冬、制龟甲、党参、桂枝、大枣、五味子、甘草组成。抑制或拮抗血小板黏附和聚集是防止血栓形成的关键环节。党参能保护细胞膜结构和功能的完整性,抑制细胞内酶的释放[2],从而改善缺血/再灌注损伤所致的心肌舒缩功能和循环功能。对于降低血液粘稠度,抑制血小板凝聚,增加脑血流量,能激活缺血性脑神经,再造崭新大脑和心脏。通过调节代谢脂质,快速减少脂质吸收,加速脂质分解和排泄,增加脂蛋白从血浆中的消除速度,疏通血管,达到治疗的功效。有研究表明[3],通脉养心丸的有效成分(甘草酸单铵盐、麦冬总皂苷)及其配伍能显著地抑制触发活动的产生,且有效成分配伍的效应与剂量呈一定的正相关性,单个有效成分亦有一定的作用.通脉养心丸无明显副作用,故作者认为老年患者服通心络胶囊可防治老年动脉硬化的发生、发展。值得大家借鉴。

标签:;  ;  ;  

通脉养心丸对老年血液流变学的影响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