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新文学中宗族叙事的演进

论新文学中宗族叙事的演进

论文题目: 论新文学中宗族叙事的演进

论文类型: 博士论文

论文专业: 中国现当代文学

作者: 袁红涛

导师: 朱文华

关键词: 新文学,宗族,民族国家,民俗,阶级,话语,叙事,演进

文献来源: 复旦大学

发表年度: 2005

论文摘要: 宗族叙事的发展变化,是新文学尤其是当代文学中非常瞩目的现象,但是尚未得到足够重视和细致分析,其所包含的文学史信息尚未被充分发掘。本文意在探讨新文学中宗族题材相关小说整体上升沉起伏的变化历程,坚持从具体作品出发,关注相关小说之间互文性质,以对作品进行细读的方法分析不同时期的小说何以这样呈现宗族场景和生活,这一题材本身又是如何消失与复现的,从宗族叙事的演进中深入认识新文学发展的动因。 在近现代社会转型的历史时期,在文学领域最早对于中国宗法制传统社会做了高度准确而深刻的揭示的是鲁迅。师承鲁迅的一代年青的乡土小说作家们对于乡土生活的呈现,内在地包含着现代“民俗学”的视野,由此在叙述械斗等场景中凸现出宗族“野蛮”、“原始”的性质,建构了一个愚昧、落后的“旧中国”形象,为新的文学观念在新/旧对立的框架内展开提供了可能。而由宗族的生活和历史来显现“时代与社会”的趋势,揭示社会发展的“规律”是三十年代小说创作中一个值得关注的取向。自现代社会转型以来,尤其是战争时期,封闭、偏远的古老村落切切实实感触到了“国家”的存在和影响,宗族村落内显示出阶级生成的迹象。 土地改革是一个伟大的事件,叙述这一事件也是一项重大的使命,它不但具有“记录”“历史”的性质,本身也参与了对于“历史”的建构:在文本世界里阶级话语颠覆了宗法秩序,证明和确立了阶级性才是宗法制乡村社会的“本质”关系,建基于宗法秩序上的旧社会就此被打倒,新的国家即将诞生。从这一视角来分析宗族叙事,《太阳照在桑干河上》与《暴风骤雨》具有转折和定型的意义,《桑干河上》以对乡村社会宗法背景的揭示沉淀了小说的文学价值,《暴风骤雨》以对乡村宗法性的全面遮蔽显示了阶级叙事的进展。从现代国家与乡村传统宗法秩序的冲突与改造关系的角度,才能更全面、深入理解《桑干河上》所包含的社会历史内容,比如钱文贵之所以被发掘出来并被打倒,不仅仅因为他欺凌乡邻的具体罪行,而是由于他这种威势的基础和性质与现代政权根本冲突。小说中漫长的“诉苦”过程总让读者不能完全理解,然而“诉苦”不仅是动员群众打倒地主的必要手段,也是分化乡村宗法秩序、输入阶级话语从而在村庄农民中建立现代“国家”观念的中介机制。在《桑干河上》中宗族村落的生活气息、宗法社会秩序作为要被颠覆的对象而呈现;而《暴风骤雨》则以阶级分析的眼光全面覆盖了乡村社会宗法性的一面;《桑干河上》详尽展示了

论文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 “小说”与历史“真实”——《白鹿原》评论中的一个话题

二 从“家国同构”到家国分立——关于宗族叙事一个值得关注的历史背景

三 宗族叙事的演进:本文所探讨的问题

第一章 “民俗”视野下的宗族景观——二十年代乡土小说中的宗族形象

第一节 惨烈的械斗场景

第二节 内在的“民俗”视野

第二章 以宗族反映“时代与社会”——三十年代宗族叙事的一个指向

第一节 《一千八百担》:“社会剖析”小说还是“家族挽歌”?

第二节 “原始”抑或“封建”:关于宗族的“历史”定位

第三章 从宗族恩怨到阶级仇恨——战争年代宗族叙事主题演进的一个侧影

第一节 宗族仇恨与个人爱情:《海和她的子女们》

第二节 宗族和解与“国家”认同:《山野》

第三节 宗族宿怨的阶级转化:《村仇》

第四章 阶级话语与宗族叙事:颠覆与遮蔽——论宗族叙事在建国前后的转折

第一节 “地主”的发现与“诉苦”的动员——《太阳照在桑干河上》中的宗法社会背景解读

第二节 “写”与“不写”之间——《太阳照在桑干河上》与《暴风骤雨》叙事比较

第三节 淡化、分化与转化——“十七年”时期小说中的血缘和地缘形态

第五章 从意识形态向社会文化问题回归——八十年代小说中宗族的复现

第一节 宗族复现:从阶级斗争向反封建主题的转换

第二节 多元呈现:向社会文化问题回归

第六章 《白鹿原》:宗族叙事世纪演进的缩影

第一节 “白鹿原”何以坍塌?——“国家与宗族”关系视野中的《白鹿原》

第二节 “白鹿原”:宗族叙事演进的缩影(小结)

第三节 宗族叙事的展望

参考文献

后记

发布时间: 2005-09-19

相关论文

  • [1].现代中国家族叙事文学研究[D]. 叶永胜.华东师范大学2005
  • [2].语丝社研究[D]. 陈怀琦.复旦大学2005
  • [3].“左联”文学的组织与传播(1930-1936)[D]. 张大伟.复旦大学2005
  • [4].晚清思想文化与鲁迅[D]. 李生滨.复旦大学2005
  • [5].互动中的盘旋[D]. 李卫国.复旦大学2005
  • [6].文学研究会研究[D]. 石曙萍.复旦大学2005
  • [7].论转型期小说“人”的发现[D]. 张喜田.复旦大学2005
  • [8].立于人类精神深层的缪斯之舞[D]. 荆亚平.浙江大学2005
  • [9].中国当代女性小说中的历史叙事[D]. 佘艳春.山东师范大学2005
  • [10].消费文化语境中的文学叙事[D]. 管宁.福建师范大学2005

标签:;  ;  ;  ;  ;  ;  ;  ;  

论新文学中宗族叙事的演进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