嬗变的轨迹 ——1978年以来中国报纸新闻文体发展研究

嬗变的轨迹 ——1978年以来中国报纸新闻文体发展研究

论文摘要

1978年以来,伴随新闻改革的历程,我国报纸新闻文体经历了怎样的演变?其背后蕴涵了哪些规律性的质素?不同因素又如何促发和影响了新闻文体的发展?本论文立足历时性维度,试图在考察新时期新闻文体发展脉络的研究中,对这些问题予以回答。本研究从“历史—现实”、“理论—实践”两条路径切入,着力贯通新闻学研究的三大领域,将新闻文体研究置于历史、理论与业务的立体网状的研究框架中,史论结合,论从史出,既立足于新闻文体自身的发展逻辑,又力图跳出单纯的业务研究层次,从更广阔的社会历史背景中,历时地考察新闻文体的实存状态和发展脉络,从中探寻新闻文体与社会生态环境、媒体竞争格局、读者的接受心理以及新闻从业者自身独立的文体意识、学术界的对应性研究等诸多因素之间的关系,寻求其中的普适性规律,最终从“实然”中探索“应然”。论文还借鉴文体学的相关知识,从内涵上厘清新闻文体的基本特质及其发展的逻辑线索,加强对不同历史分期新闻文体的原色分析、原因解析以及规律探寻,进而探索新时期报纸新闻文体发展的基本趋势,从整体上为新闻工作者勾勒出新闻写作理论、历史与实务的“知识地图”。本文以报纸新闻文体作为研究切口,不仅对10届“全国好新闻评选”(1979-1988年)和17届“中国新闻奖”(1990-2006年)获奖作品中的796件样本进行了定量与定性分析,还选取了不同历史分期具有代表性的文本进行了个案解读,力图透过不同阶段具体的新闻作品来描述、解释和评价新时期新闻文体的发展历程。本论文也着力探究新闻文体发展进程中“人”(记者)的因素的影响,对记者群体和“名记者”个体的研究交相呼应。同时,对于新闻学术界的贡献,我们亦给予了足够的重视,着力从梳理文体研究史的角度出发,重新剖析和评价了文体发展中的重要学术观点、学术论争,进而探察学术界之于新闻文体发展的影响。相比而言,在同类研究中,这种整合式研究具有一定的创新性。

论文目录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导言
  • 一、选题的意义与价值
  • 二、本选题的研究状况
  • 三、本论文的研究路径与方法
  • 四、核心概念与论文体例
  • 第一章 新时期报纸新闻文体发展的脉络分析——基于历时性维度的考察
  • 第一节 新时期新闻文体发展的纵向展示
  • 一、1978—1982年:拨乱反正——突出"短新闻"、强化"可读性"
  • 二、1983—1988年:核心追求——"信息"与"启蒙"
  • 三、1989—1991年:认知转型——启蒙淡出,信息凸显
  • 四、1992—1999年:多元化发展——信息化·故事化·深度化
  • 五、2000年至今:走向"专业"
  • 第二节 互动与博弈:三种范式下的新闻文体写作
  • 一、"范式"(Paradigm)与新闻文体
  • 二、宣传范式
  • 三、故事范式
  • 四、专业范式
  • 第二章 记录、认可与导向:新闻奖项的设置与新闻文体的发展
  • 第一节 新闻评奖:意识形态与专业标准的互动
  • 一、新时期我国新闻评奖的历史沿革
  • 二、新时期我国国家级新闻评奖的特质分析
  • 三、记录、认可与导向:新闻作品评奖对新闻文体发展的影响
  • 第二节 从样本分析看新闻文体的发展变化
  • 一、标题的变化
  • 二、导语的变化
  • 三、时效性方面的变化
  • 四、引语的变化
  • 五、文体技巧层面的变化
  • 第三章 自发到自觉:记者文体意识的勃兴与新闻文体创新
  • 第一节 记者在新时期新闻文体变革中的特征描述
  • 一、现实问题与个体困惑导引记者文体意识的自发
  • 二、新闻改革的内在要求强化了记者文体意识的自觉
  • 三、"名记者"在文体创新中具有示范效应
  • 四、新闻专业主义逐渐成为新闻共同体的文体追求
  • 第二节 记者文体创新的因素剖析
  • 一、记者与新闻文体的关系
  • 二、促发记者寻求新闻文体创新的因素分析
  • 第四章 引领与示范:"名记者"的文体实践与文体创新
  • 第一节 穆青与"新闻三论"
  • 一、"散文式新闻"
  • 二、"视觉新闻"
  • 三、"实录性新闻"
  • 第二节 郭玲春对"新华体"的突破
  • 一、"追悼会新闻"的突破
  • 二、常规会议新闻的突破
  • 第三节 张建伟与"张建伟模式"
  • 一、"张建伟模式"的开创
  • 二、会议新闻的再突破
  • 第五章 因应与建构:来自新闻学术界的影响
  • 第一节 新闻学术界与新闻文体的发展
  • 一、学术界在新时期新闻文体研究中的特征描述
  • 二、学术界对新闻文体发展的影响
  • 第二节 直面时代的问题——80年代关涉新闻文体发展的三次学术争鸣述评
  • 一、关于"新闻与宣传"关系的大讨论
  • 二、关于"典型报道"的争鸣
  • 三、关于"新闻散文化"的论争
  • 第三节 文体理念与规范的建构——"学院派"的贡献
  • 一、引入西方新闻传播理念与方法
  • 二、"实践指南"——教材的变迁
  • 结语:报纸新闻文体发展的因素分析与趋势前瞻
  • 一、报纸新闻文体发展的因素分析
  • 二、报纸新闻文体发展的趋势前瞻
  • 参考文献
  • 后记
  • 相关论文文献

    • [1].她触摸了人的灵魂——记新华社记者郭玲春[J]. 新闻潮 2019(11)
    • [2].脱“茧”而出——记新华社著名记者郭玲春[J]. 中国记者 2017(06)
    • [3].郭玲春会议新闻中记者主体“介入”的体现及启示[J]. 新闻知识 2018(09)
    • [4].难忘沈大姐[J]. 老友 2014(04)
    • [5].环保报道里的经济思维——读《“沙子”怎样变成“票子”》[J]. 中国记者 2011(09)
    • [6].“京原路8号”推送与评论反馈[J]. 中国记者 2017(07)
    • [7].见山见水[J]. 青年记者 2017(06)
    • [8].突破与创新——论郭玲春新闻作品的文体特质及贡献[J]. 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03)
    • [9].新闻跳笔的运用技巧[J]. 中国地市报人 2016(06)
    • [10].“我是想让你写一篇好的文章”[J]. 青年记者 2014(10)

    标签:;  ;  ;  ;  

    嬗变的轨迹 ——1978年以来中国报纸新闻文体发展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