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菇中一种抗氧化活性成分的分离及组成分析

香菇中一种抗氧化活性成分的分离及组成分析

论文摘要

天然抗氧化剂在医药、食品等领域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香菇是著名的药食两用菌,开展从香菇中提取抗氧化物质的研究有一定的理论和应用价值。本论文主要对香菇中的抗氧化物质开展了分离和基本特性方面的研究。论文首先对两种分离方法分离抗氧化组分进行了研究。第一种方案如下:热水抽提→醇沉→凝胶过滤层析→离子交换层析→凝胶过滤层析,获得样品Le-2。第二种方案如下:加入保护剂抽提→离子交换层析→凝胶过滤层析,获得样品Le-Ⅱ。Le-2、Le-Ⅱ对DPPH自由基的半清除浓度EC50分别为0.98 mol/L、0.44 mol/L。并对抗氧化活性较高的Le-Ⅱ样品进行了进一步的研究分析。Ultrogel ACA-44分子筛层析表明样品分子量分布范围约为28 kD。红外光谱(中红外)分析表明Le-Ⅱ是一个既含糖又含蛋白质的复合物。气相色谱分析表明Le-Ⅱ糖链组成中含有鼠李糖、阿拉伯糖、甘露糖、葡萄糖四种单糖。糖链中以葡萄糖为主。Le-Ⅱ中多糖的总含量约为1.29%。几种单糖的摩尔比为鼠李糖:阿拉伯糖:甘露糖:葡萄糖=0.58: 0.67: 0.78: 3.69。氨基酸组成分析结果表明Le-Ⅱ中含有种类齐全的常见氨基酸,蛋白质含量为14.29%。Le-Ⅱ中可能存在蛋白质链为主的糖蛋白。Le-Ⅱ中具有抗氧化活性的氨基酸在样品蛋白质中的含量为33.4%。β-消去反应的结果初步表明Le-Ⅱ为一种糖蛋白,且糖苷键为O-型糖苷键。刚果红实验结果表明Le-Ⅱ中糖链部分存在三股螺旋构象。不同浓度碱处理结果证明Le-Ⅱ糖链的空间结构与其抗氧化活性存在着一定的联系。Le-Ⅱ清除DPPH的最佳条件为:缓冲液pH6.5,温度70℃,反应时间23min。其在37℃纯水溶解时的EC50为0.44mg/ml。光线对Le-Ⅱ清除DPPH几乎没有影响,但木瓜蛋白酶、中性蛋白酶、曲霉菌蛋白酶和胰蛋白酶四种蛋白酶以及β-1,3-葡聚糖酶水解Le-Ⅱ后对其抗氧化活性有着较大的影响,其中胰蛋白酶水解效果低于其他三种蛋白酶。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自由基简介
  • 1.1.2 自由基的危害
  • 1.2 立题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农作物类
  • 1.3.2 香辛料
  • 1.3.3 草药
  • 1.3.4 其它天然植物
  • 1.4 本课题主要任务和目标
  • 1.4.1 研究目标
  • 1.4.2 研究内容
  • 第二章 香菇中抗氧化活性组分的分离
  • 2.1 前言
  • 2.2 材料与方法
  • 2.2.1 主要实验材料
  • 2.2.2 主要实验仪器
  • 2.3 实验方法
  • 2.3.1 第一种分离抗氧化组分的方案
  • 2.3.2 第二种分离抗氧化组分的方案
  • 2.3.3 抗氧化组分活性的筛选与测定
  • 2.3.4 样品中多糖含量的测定
  • 2.3.5 样品中蛋白质含量的测定
  • 2.3.6 样品纯度的鉴定
  • 2.4 结果与讨论
  • 2.4.1 第一种分离方案
  • 2.4.2 第二种分离方案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Le-Ⅱ结构组成分析
  • 3.1 前言
  • 3.2 材料与方法
  • 3.2.1 主要实验材料
  • 3.2.2 主要实验仪器
  • 3.3 实验方法
  • 3.3.1 样品纯度的鉴定
  • 3.3.2 红外光谱扫描
  • 3.3.3 气相色谱分析测定单糖组成
  • 3.3.4 氨基酸组成分析
  • 3.3.5 样品中糖肽键的测定
  • 3.3.6 样品刚果红实验
  • 3.3.7 样品的糖链构象与抗氧化活性的关系
  • 3.4 结果与讨论
  • 3.4.1 样品纯度的鉴定
  • 3.4.2 红外光谱扫描
  • 3.4.3 气相色谱分析测定单糖组成
  • 3.4.4 氨基酸组成分析
  • 3.4.5 样品中糖肽键的测定
  • 3.4.6 样品的刚果红实验
  • 3.4.7 样品的糖链构象与抗氧化活性的关系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Le-Ⅱ基本性质的研究
  • 4.1 前言
  • 4.2 材料与方法
  • 4.2.1 主要实验材料
  • 4.2.2 主要实验仪器
  • 4.3 实验方法
  • 4.3.1 pH对Le-Ⅱ清除DPPH的影响
  • 4.3.2 反应温度对Le-Ⅱ清除DPPH的影响
  • 4.3.3 反应时间对Le-Ⅱ清除DPPH的影响
  • 4.3.4 光线对Le-Ⅱ清除DPPH的影响
  • 4.3.5 蛋白酶水解对清除率的影响
  • 4.3.6 糖苷酶水解对清除率的影响
  • 4.4 结果与讨论
  • 4.4.1 pH对Le-Ⅱ清除DPPH的影响
  • 4.4.2 反应温度对Le-Ⅱ清除DPPH的影响
  • 4.4.3 反应时间对Le-Ⅱ清除DPPH的影响
  • 4.4.4 光线对Le-Ⅱ清除DPPH的影响
  • 4.4.5 样品中加入蛋白酶水解后对清除率的影响
  • 4.4.6 样品中加入糖苷酶水解后对清除率的影响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主要结论
  • 5.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相关论文文献

    • [1].微生物发酵对鲜姜汁抗氧化活性的影响[J]. 现代商贸工业 2020(04)
    • [2].蜂蜜添加方式对羊酸乳品质及抗氧化活性的影响[J]. 食品与发酵工业 2020(03)
    • [3].茉莉酸甲酯对果蔬抗性、抗氧化活性及品质影响的研究进展[J]. 食品工业科技 2020(04)
    • [4].分级醇沉发酵麸皮多糖的成分分析与抗氧化活性研究[J]. 食品工业科技 2020(05)
    • [5].韭菜籽蛋白的提取及抗氧化活性研究进展[J].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 2020(11)
    • [6].不同干燥方式对刺梨多糖多糖含量及抗氧化活性的影响[J].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2020(08)
    • [7].采后减压预处理对番木瓜果实贮藏品质及抗氧化活性的影响[J]. 保鲜与加工 2020(02)
    • [8].金属离子、半胱氨酸、磷酸盐和乙醇对菊粉糖基化乳清分离蛋白褐变和抗氧化活性的影响(英文)[J]. 食品科学 2020(12)
    • [9].最小偏二乘方法和近红外技术快速测定莲子多糖及抗氧化活性[J].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2020(11)
    • [10].几种野特菜汁的抗氧化活性研究[J]. 农产品加工 2020(15)
    • [11].天然药物抗氧化活性研究[J]. 安徽农学通报 2020(17)
    • [12].桃果实总酚含量变化及其抗氧化活性[J]. 中国果业信息 2017(04)
    • [13].青钱柳叶活性成分的抗氧化活性及UPLC-QTOF-MS/MS分析[J]. 食品科学 2017(08)
    • [14].不同分子量羧甲基壳聚糖的抑菌性能及抗氧化活性研究[J]. 天水师范学院学报 2017(02)
    • [15].叶黄素与玉米黄质协同抗氧化活性的研究[J]. 食品工业科技 2017(17)
    • [16].20种黑米的总酚含量与抗氧化活性[J]. 食品工业科技 2017(20)
    • [17].铁皮石斛提取物的抗氧化活性研究[J]. 绿色科技 2016(09)
    • [18].山杏和山丁子多酚的抗氧化活性研究[J]. 林业科技 2016(04)
    • [19].香菇多糖体内抗氧化活性研究[J]. 中国食物与营养 2016(08)
    • [20].威宁小檗中黄酮类化合物的抗氧化活性研究[J]. 六盘水师范学院学报 2016(04)
    • [21].木醋液与桑叶提取物的抗氧化活性进展[J]. 广州化工 2016(18)
    • [22].迷迭香酸的提取及抗氧化活性测定[J]. 云南化工 2014(06)
    • [23].羽衣甘蓝中多酚的提取与抗氧化活性研究[J]. 亚太传统医药 2014(24)
    • [24].枇杷不同部位主要有效成分含量及抗氧化活性比较[J]. 西北林学院学报 2015(01)
    • [25].豆渣水溶性多糖的精制及抗氧化活性研究[J]. 中国野生植物资源 2015(03)
    • [26].苦丁茶冬青6种不同器官试样抗氧化活性的研究[J]. 贵州科学 2015(04)
    • [27].不同产地山杏油脂含量及抗氧化活性差异研究[J]. 西北林学院学报 2015(04)
    • [28].黑米花青苷抗氧化活性研究进展[J]. 安徽体育科技 2015(04)
    • [29].紫丁香多酚提取工艺优化及抗氧化活性的研究[J].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2015(10)
    • [30].黄精炮制前后抗氧化活性对比研究[J]. 家庭医药.就医选药 2018(07)

    标签:;  ;  ;  ;  ;  ;  

    香菇中一种抗氧化活性成分的分离及组成分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