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气活血法对气虚血瘀型冠心病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的影响

益气活血法对气虚血瘀型冠心病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的影响

论文摘要

目的:1、观察益气活血中药方对气虚血瘀型冠心病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的影响;2、Hcy水平与冠心病心绞痛程度的关系:3、中西药治疗组与西药对照组治疗前后各指标的变化,以及两种治疗方法之间的差异。方法:1、按照国际心脏病学会和协会及世界卫生组织临床命名标准化联合专题报告《缺血性心脏病的命名及诊断标准》和2002年卫生部医政司颁布的《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中的相关标准,在经冠状动脉造影检查阳性的病人中,随机选择60例气虚血瘀型CHD患者,并按随机化原则分为中西药治疗组和西药对照组各30例,分别给予常规西药+益气活血方治疗和单纯常规西药治疗;2、另选择2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健康对照组;3、两组病人治疗前后均测定或计算血清Hcy、hs-CRP、FIB、血脂水平、临床症状积分、硝酸甘油用量及心电图改变;4、采用循环酶法检测血清Hcy浓度;5、统计学处理采用t检验比较检测数据的两组均数,三组以上样本数据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等级资料采用Ridit检验。结果:1、冠心病患者血清Hcy含量较健康对照组明显增高,差异非常显著(P<0.01);2、血清Hcy水平与心绞痛严重程度未见明显相关性;3、治疗后常规西药+益气活血方组与单纯常规西药组血清Hcy含量均明显降低,与治疗前相比,差异非常显著(P<0.01),但常规西药+益气活血方组比单纯常规西药对照组有一定优势(P<0.05);4、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血浆TC、LDL-C、TG、FIB水平两组均有显著性降低(均P<0.05):血浆HDL-C水平无显著性差异;两组治疗后对比,治疗组血浆TG、FIB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均P<0.05),血浆TC、LDL-C、HDL-C水平无显著性差异:5、两组治疗后症状均改善(P<0.01),但常规西药+益气活血方组比对照组有一定的优势(P<0.05);6、两组病人在治疗中均无特殊不适,治疗期间肝、肾、心功能未见明显异常。结论:1、气虚血瘀型冠心病患者血清Hcy含量较健康对照组明显升高。2、常规西药+益气活血方组治疗后血清Hcy含量较治疗前明显下降,差异非常显著,推测中药具有降低冠心病患者血清Hcy的作用。3、益气活血方配合常规西药可以显著降低血hs-CRP、TC、LDL-C、TG、FIB水平,并在一定程度上优于西药治疗。4、两组均能改善临床症状,但常规西药+益气活血方组疗效更好。

论文目录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前言
  • 正文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文献综述
  • 作者简历
  • 相关论文文献

    • [1].自拟月经过多方治疗气虚血瘀型月经过多[J]. 人人健康 2016(14)
    • [2].顾旭辨证使用升陷汤联合西药治疗气虚血瘀型胸痹对照探讨[J]. 中国实用医药 2014(32)
    • [3].抗癌方联合肝动脉化疗栓塞治疗气虚血瘀型原发性肝癌临床分析[J]. 中西医结合肝病杂志 2011(02)
    • [4].八珍汤加减治疗气虚血瘀型冠心病的研究进展[J]. 中医药信息 2011(04)
    • [5].补阳还五汤治疗气虚血瘀型中风后遗症34例[J]. 甘肃中医学院学报 2009(01)
    • [6].运用补阳还五汤加减治疗气虚血瘀型胸痹临床疗效观察[J]. 中医临床研究 2013(02)
    • [7].加味失笑散联合生脉注射液治疗气虚血瘀型胸痹的临床分析[J]. 中国医药指南 2012(08)
    • [8].补阳还五汤加味治疗气虚血瘀型冠心病[J].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12(11)
    • [9].补阳还五汤治疗气虚血瘀型缺血性脑中风疗效观察[J]. 内蒙古中医药 2010(12)
    • [10].芪参还五胶囊治疗气虚血瘀型血管性痴呆的临床观察[J]. 现代中药研究与实践 2013(06)
    • [11].中药内外兼治老年气虚血瘀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60例临床观察[J]. 内蒙古中医药 2013(19)
    • [12].益气活血化瘀方治疗气虚血瘀型中风的血液流变性观察[J]. 微循环学杂志 2012(02)
    • [13].自拟眩晕定方治疗气虚血瘀型眩晕30例疗效观察[J]. 中医药导报 2011(03)
    • [14].补阳还五汤加减治疗气虚血瘀型中风后遗症48例临床观察[J].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 2011(05)
    • [15].中西医结合治疗气虚血瘀型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37例[J]. 西部中医药 2011(12)
    • [16].补阳还五汤加味治疗气虚血瘀型头痛39例[J]. 光明中医 2008(12)
    • [17].活血生肌方熏蒸结合常规疗法治疗气虚血瘀型臁疮35例[J]. 上海中医药杂志 2011(02)
    • [18].心通口服液治疗气虚血瘀型心绞痛疗效观察[J].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1(29)
    • [19].通冠胶囊对26例气虚血瘀型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疗效观察[J]. 中华中医药学刊 2010(05)
    • [20].化瘤方治疗气虚血瘀型子宫肌瘤302例临床观察[J]. 上海中医药杂志 2008(03)
    • [21].补阳还五汤加减联合常规西药治疗气虚血瘀型冠心病系统评价[J]. 中国循证心血管医学杂志 2020(09)
    • [22].补阳还五汤治疗气虚血瘀型代谢综合征的临床观察[J]. 中国医药指南 2012(14)
    • [23].中西医结合治疗气虚血瘀型缺血性脑卒中50例疗效观察[J]. 中国当代医药 2010(06)
    • [24].加服补阳还五汤治疗气虚血瘀型急性脑梗死疗效观察[J]. 广西中医学院学报 2012(01)
    • [25].气虚血瘀型冠心病患者左室功能的评价[J]. 中国医学创新 2012(18)
    • [26].疏血通注射液联合补阳还五汤治疗急性脑梗死(气虚血瘀型)56例[J].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2010(09)
    • [27].前癃通胶囊对气虚血瘀型良性前列腺增生尿动力学的影响[J]. 中国中西医结合外科杂志 2012(02)
    • [28].麝香保心丸治疗心绞痛气虚血瘀型疗效观察[J].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0(23)
    • [29].“百会灸”配合针刺治疗气虚血瘀型面瘫20例[J]. 内蒙古中医药 2013(11)
    • [30].补阳还五汤治疗气虚血瘀型冠心病心绞痛78例[J].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3(20)

    标签:;  ;  ;  ;  ;  

    益气活血法对气虚血瘀型冠心病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的影响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