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社区闲散青少年的社区管理策略研究 ——以上海市虹口区X街道为个案

城市社区闲散青少年的社区管理策略研究 ——以上海市虹口区X街道为个案

论文摘要

社区闲散青少年群体作为青少年群体中的弱势群体,其数量有逐渐扩大的趋势,由此引发的一系列社会问题正日益受到社会的关注。社区青少年们不但要面对不断提高要求的就业市场,其低学历、低技能、高期望的特征使其求职的难度不断增高,造成他们逐渐被边缘化,而且还要面对家庭关系、朋辈群体、社会影响等一系列问题。那么,目前我国城市社区闲散青少年的生存现状怎样,其形成原因何在,促进其进一步健康成长的建议是什么?怎样才能通过规范的社区管理体制将他们推上正常的生活轨迹?研究者作为一名青少年事务社工力图通过本文开展调研作出自己的回答。论文以“社区闲散青少年”的社区管理工作为切入点,以上海市社会政治经济转型为背景,以构建和谐社会、促进闲散青少年发展为目标,关注社区青少年身处在目前竞争激烈的城市中,其在学习、教育、就业、生活等方面的状况,并提出促进他们顺利融入主流社会的相关对策建议。全文(绪论部分除外)共分为四部分。论文从介绍社区闲散青少年问题产生的背景和研究意义入手,在绪论部分通过对社区闲散青少年不利现状的分析得出,社区闲散青少年的发展问题已经引发了较为严重的社会问题,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社会现象,进而引出对社区闲散青少年的关注。接着绪论部分对本研究的思路、内容、存在困难和相关概念等进行了说明。首先,论文介绍了国内外对于青少年社会工作和失学、无业闲散青少年的相关理论和实践经验,由于国外缺乏与“社区闲散青少年”相对应的提法,研究者只能借鉴相近的理论和做法,为论文提供了理论依据。其次,论文在介绍X街道基本情况的基础上,总结了街道在促进社区闲散青少年发展方面所开展的各项社区工作,包括区社工站安排的常项工作和X街道的特色工作项目。接着针对目前工作成效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指出了不利现状产生的原因及现有工作措施的薄弱环节,为论文提供了实践依据。再次,论文以X街道80名社区闲散青少年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的方法,先是呈现了社区闲散青少年的目前生存状况,再阐述存在在他们身上的特征、及其问题成因:最后通过一个具体个案的再现,来展现一名生活在社区的青少年如何在社会工作者的引导下,通过社区、朋辈、家庭力量的多方努力最终走向社会的过程。最后,研究者在总结论文前几部分的研究基础上,通过自一身工作实践,从转变街道相关部门的管理模式、建立社区培训学校、社区求职服务机构、家长学校及青少年事务管理机构、开展学校提前介入机制等方面提出可行性方案,来阐述如何通过社区相关管理体制的建立来凝聚青少年,从而带动青少年不断自我完善,最终走出家门,走向社会。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的缘由
  • 二、研究思路和内容
  • 三、相关概念的界定
  • 第一章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一、国外相关研究及实践进展
  • 二、国内相关研究及实践介绍
  • 第二章 X街道在促进社区闲散青少年发展方面所作出的努力和面临的瓶颈
  • 一、基本情况介绍
  • 二、已有的解决社区闲散青少年问题的管理策略
  • 三、已有管理策略中存在的问题及面临的瓶颈
  • 第三章 X街道社区闲散青少年群体现状调查及分析
  • 一、社区闲散青少年基本生活状况调查
  • 二、社区闲散青少年群体的特征及存在的问题
  • 三、社区闲散青少年群体的原因分析
  • 第四章 X街道社区闲散青少年发展的社区管理策略研究
  • 一、相关主管部门应转换管理模式
  • 二、建立社区培训学校,适时培育社团组织
  • 三、建立社区求职服务机构
  • 四、建立相关青少年事务管理机构
  • 五、开展学校提前介入工作机制
  • 六、建立家长学校
  • 七、加强社工专业培训
  • 展望 上海市解决社区闲散青少年问题的后续思考
  • 附录
  • 参考文献
  • 后记
  • 相关论文文献

    • [1].江苏省造船工程学会科普工作委员会组织社区青少年开展第二期秋令营活动[J]. 江苏船舶 2019(06)
    • [2].基于研学旅行的社区青少年教育供给侧改革研究[J]. 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 2020(03)
    • [3].社区青少年精神障碍的心理护理与行为指导[J].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5(09)
    • [4].社区青少年教育实践的发展脉络[J]. 中国校外教育(理论) 2008(S1)
    • [5].社区青少年科学工作室建设的实践与思考[J]. 福建基础教育研究 2011(09)
    • [6].社区青少年俱乐部——家门口的少先队组织[J]. 少先队活动 2018(08)
    • [7].bébé超模注入时尚新能量[J]. 风采童装 2017(08)
    • [8].小组工作介入内蒙古乌海市新桥社区青少年社区服务的路径探析[J]. 山西青年 2017(17)
    • [9].社区青少年学习共同体创新方式探索[J]. 创新时代 2015(11)
    • [10].关于社区青少年教育相关问题的探讨[J]. 学子(理论版) 2016(17)
    • [11].青少年宫参与社区青少年文化建设的几点建议[J]. 时代教育 2015(10)
    • [12].支持与回应:社区青少年求职网络研究[J]. 儿童青少年与家庭社会工作评论 2014(01)
    • [13].浅谈如何推动社区青少年服务工作上台阶[J]. 杭州(生活品质版) 2014(09)
    • [14].发达国家政府参与社区青少年教育的经验启示[J]. 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 2011(05)
    • [15].以政府购买为基础 探索社区青少年事务社会工作——以上海市阳光社区青少年事务中心为例[J]. 社会工作上半月(实务) 2008(10)
    • [16].发达国家社区青少年体育组织发展的经验及启示[J]. 体育成人教育学刊 2020(05)
    • [17].探索预防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法宝”——以上海市阳光社区青少年事务中心为例[J]. 中国社会工作 2020(28)
    • [18].建立社区青少年援助中心的构想——基于浙江经验的犯罪防控模式[J]. 青少年研究与实践 2017(03)
    • [19].行动研究:社区青少年社会工作的服务改善[J]. 浙江工商大学学报 2015(04)
    • [20].城郊社区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对策研究[J]. 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 2015(11)
    • [21].七色花驿站:给孩子一个“多彩的家”——浅谈社区青少年校外辅导站建设[J]. 知识文库 2020(15)
    • [22].乐山市青少年社区教育现状与对策初探[J]. 读与写(教育教学刊) 2020(02)
    • [23].民办高校教师服务社区青少年文化建设模式研究[J]. 时代报告 2019(02)
    • [24].进一步加强社区青少年科技辅导员队伍建设的实践研究[J]. 华人时刊(校长) 2015(05)
    • [25].社区青少年犯罪被害研究[J]. 犯罪学论丛 2009(00)
    • [26].我有一个快乐的暑期——记宁波市互联社区青少年暑期活动[J]. 文化月刊 2010(10)
    • [27].上海市社区青少年工作的探索与思考[J]. 预防青少年犯罪研究 2014(01)
    • [28].社区青少年素质教育现状及对策研究[J]. 天津职业院校联合学报 2014(03)
    • [29].法学视野中的社区青少年研究探讨[J]. 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中旬) 2014(09)
    • [30].开展青少年空间活动对社区青少年教育的作用[J]. 新农村 2012(02)

    标签:;  ;  ;  ;  ;  

    城市社区闲散青少年的社区管理策略研究 ——以上海市虹口区X街道为个案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