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论文摘要
各国经济增长和发展的历程表明,经济波动是其增长过程的常态。经济高速扩张之后必然紧随着经济的收缩,每一次超常波动都会给经济造成破坏,造成资源的浪费。与宏观经济运行过程的波动一样,流通产业在发展过程中也存在着波动现象。依据历史和当前的数据,分析决定商品流通规模波动的内生因素和外部冲击,通过对影响流通规模运行状态的指标体系的监测,建立商品流通规模的预警机制,对我国流通产业的未来发展趋势作出预测,对我国流通产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本论文运用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的方法,对商品流通规模的监测预警机制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论文比较全面、深入地分析和阐明了商品流通规模监测预警研究的理论依据和模型研制方法,重点对商品流通规模警兆指标的选择进行了深入探讨,并进一步阐明了先行、同步和滞后指标的划分标准,确定了监测预警系统的指标体系。在此基础上运用主成分分析方法确定商品流通规模监测预警系统的预警综合指标,同时对商品流通规模监测预警警界的确定进行了较为细致的讨论,并结合信号灯系统完成了整个预警模型的初步构建。最后本文依据监测预警模型分析了我国最近十五年的商品流通规模运行状态,并对我国商品流通规模监测预警系统的构建提出了一些初步构想,同时也指出了该系统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在应用中依然存在的一些问题,有待在今后的研究中加以解决。
论文目录
中文摘要英文摘要1 绪论1.1 研究的背景和意义1.1.1 国内外对商品流通规模的研究概述1.1.2 研究商品流通规模监测预警系统的必要性1.1.3 研究商品流通规模监测预警系统的重要意义1.2 商品流通规模监测预警研究的状况1.2.1 国外经济监测预警研究的发展历程1.2.2 国内经济监测预警研究的发展历程1.2.3 国内商品流通规模监测预警研究的现状1.3 论文的研究方法与结构体系1.3.1 论文的研究方法1.3.2 论文的主要创新点1.3.3 论文的结构体系2 商品流通规模监测预警系统的理论基础2.1 商品流通规模与商品流通规模变动的外源因素2.1.1 商品流通规模的含义2.1.2 商品流通规模变动的外源因素2.2 商品流通规模合理化的评价标准2.2.1 总量上要与社会经济发展的总体水平相适应2.2.2 结构上要保证商业生产力要素的布局可以促进商贸产业进一步平稳、健康发展2.2.3 效率上要保证商业资源的配置达到最优2.3 商品流通规模的异变3 商品流通规模监测指标的设计3.1 商品流通规模监测指标的选择原理3.1.1 商品流通规模监测预警分析要素及分析思路3.1.2 商品流通规模监测预警系统的设计要求3.2 商品流通规模监测指标的选择和分类3.2.1 监测指标的选择原则和预处理3.2.2 监测指标体系的分类3.2.3 监测指标体系的确定4 商品流通规模监测预警的预警界线及信号系统4.1 商品流通规模监测预警的预警界线4.1.1 商品流通规模监测预警综合指数的测算4.1.2 监测预警界线的划分4.2 商品流通规模监测预警的信号系统4.2.1 商品流通规模监测预警的控制提示灯系统4.2.2 商品流通规模监测预警控制提示灯系统的实际应用5 商品流通规模监测预警系统的构建5.1 商品流通规模监测预警系统的设计思路5.2 商品流通规模监测预警的功能模块5.3 我国商品流通规模监测预警系统的体系构造5.3.1 商品流通规模监测预警系统的形式体系5.3.2 商品流通规模监测预警系统的方法体系5.3.3 商品流通规模监测预警系统数据库体系6 结论与后续研究展望6.1 结论6.2 后续研究展望参考文献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致谢
相关论文文献
标签:商品流通规模论文; 监测预警系统论文; 指标体系论文; 预警界限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