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城市建设中用地扩展与生态环境效应研究——以江苏无锡市为例

生态城市建设中用地扩展与生态环境效应研究——以江苏无锡市为例

论文题目: 生态城市建设中用地扩展与生态环境效应研究——以江苏无锡市为例

论文类型: 博士论文

论文专业: 水文学及水资源

作者: 张伟新

导师: 崔广柏

关键词: 生态城市,用地扩展,生态环境效应

文献来源: 河海大学

发表年度: 2005

论文摘要: 本文以江苏省无锡市为例,以城市用地扩展和生态城市建设理论为基础,通过解剖无锡市社会经济发展特征、城市用地扩展演化过程中的生态环境状况,研究城市化过程中用地快速扩展后的生态环境效应及对城市生态安全产生的胁迫,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无锡生态、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和防洪规划管理的政策建议。具体如下: 1、生态城市建设与城市用地扩展 主要阐述了生态城市建设和城市用地扩展的基本理论,回顾了生态城市建设和发展的的历史背景、国内外生态城市建设的发展过程以及生态城市建设的理论依据和基本内涵和土地扩展利用和区域经济学的相互关系,由此探讨了生态城市的运行原理和生态城市建设的主要内容以及土地扩展和利用的原则以及分类,同时基于生态经济学从生态和经济的角度细述了城市的土地扩展和利用。 2、无锡城市用地布局变化与结构演变 简单介绍了无锡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情况,重点阐述了无锡城市建设和城市用地扩展的历史、现状以及城市结构演变特点。在对无锡土地利用现状评价的基础上提出了影响城市用地布局的机制。 3、无锡用地扩展中的生态环境指标指标构建与评价 这一部分首先对无锡城市用地扩展过程中产生的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从自然、社会、环境等方面进行了分析和评价,初步构建了无锡城市生态环境评价指标。 4、水资源生态足迹模型研究 分析水资源特点和生态足迹模型后,在Wackernagel的生态足迹模型中设立第七帐户——水资源帐户,确定了计算水资源帐户生态足迹所需的三个关键参数:全球平均水资源产量、全球均衡因子和地区产量因子,同时确定了水资源生态足迹计算方法,并将水资源生态足迹纳入到了生态足迹模型中,完善了Wackernagel的生态足迹模型。 5、无锡市生态足迹评价 运用纳入水资源帐户的生态足迹模型,对无锡市1998年-2002年的各个账户

论文目录:

前言

摘要

Abstract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用地扩展与生态安全研究是城市化发展战略的重要内容

1.1.2 用地扩展与生态安全研究是城市环境质量提高及生态城市建设的核心

1.2 选题依据

1.2.1 城市化加快推进中江苏探索生态城市建设工作

1.2.2 发达地区经济社会与生态环境协调优化趋势

1.3 几个基本概念

1.4 无锡市实例的典型性

1.5 论文研究内容及研究思路

1.6 论文的创新点

第二章 生态城市建设与城市用地扩展

2.1 生态城市建设

2.1.1 生态城市建设的历史背景

2.1.2 国内外区域生态建设的探索

2.1.3 生态城市建设的理论依据

2.1.4 生态城市演化机制

2.1.5 生态城市建设的主要内容

2.2 城市用地扩展

2.2.1 不同发展观下的城市土地扩展与利用

2.2.2 土地扩展与利用的特点与分类

2.2.3 生态经济学指导下的土地扩展与利用

2.3 生态安全

2.4 小结

第三章 无锡城市用地布局变化与结构演变

3.1 无锡市社会经济发展和城市建设的基本情况

3.2 城市用地规模扩展历史与结构演变特点

3.2.1 无锡城市用地扩展历史分析

3.2.2 城市空间布局变化

3.3 土地利用现状评价

3.3.1 土地利用现状分析

3.3.2 建成区用地现状评价

3.3.3 城市用地和布局总体评价

3.4 影响城市用地布局的机制探讨

3.4.1 内生动力——经济发展、人口增长和产业调整

3.4.2 外力推动——交通建设与开发区建设

3.4.3 协同力引导——行政区划和城市规划

3.4.4 约束力——综合协调管理的机制和体制

3.5 小结

第四章 无锡用地扩展的生态环境指标构建与评价

4.1 城市生态环境条件综合分析

4.1.1 自然环境子系统

4.1.2 社会经济子系统

4.1.3 环境污染子系统

4.1.4 生态环境质量综合评价

4.2 城市生态环境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4.2.1 评价的框架与流程

4.2.2 评价指标的选取与处理

4.2.3 评价结果分析

4.3 小结

第五章 水资源生态足迹模型研究

5.1 水资源与可持续发展

5.1.1 水资源危机

5.1.2 水资源可持续利用

5.1.3 可持续发展系统评价研究简评

5.2 生态足迹理论研究进展

5.2.1 生态足迹模型简介

5.2.2 生态足迹模型的计算方法

5.2.3 生态足迹模型的缺陷

5.3 水资源帐户的建立

5.3.1 水资源帐户的定义

5.3.2 水资源生态足迹帐户核算对象

5.3.3 水资源生态足迹的概念

5.3.4 水资源生态足迹计算模型

5.4 水资源承载力帐户的建立

5.4.1 水资源承载力的概念

5.4.2 基于生态足迹理论的水资源承载力定义

5.4.3 水资源承载力模型

5.4.5 水资源生态赤字和水资源生态盈余

5.5 模型中参数的确定

5.5.1 水资源世界平均生产能力

5.5.2 产量因子

5.5.3 均衡因子

5.6 水资源生态足迹的计算方法

5.6.1 水资源生态足迹帐户细类划分

5.6.2 水资源生态足迹计算模型

5.6.3 水资源承载力计算模型

5.7 小结

第六章 无锡市生态足迹计算与评估

6.1 无锡市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发展概况

6.2 无锡市水资源生态足迹评估

6.2.1 无锡市水资源生态足迹计算

6.2.2 无锡市水资源生态足迹动态

6.2.3 无锡市水资源承载力和水资源生态赤字动态

6.2.4 无锡市水资源帐户和其他地区的比较

6.3 无锡市生态足迹评估

6.3.1 无锡市生态足迹计算

6.3.2 无锡市生态足迹动态

6.3.3 无锡市生态足迹按照土地类型分类的动态

6.3.4 无锡市和其他地区的比较

6.3.5 无锡市生态承载力和生态赤字

6.4 对策

6.4 小结

第七章 无锡城市化过程中的生态环境效应分析

7.1 园林绿地的生态效应分析

7.2 水环境效益分析

7.2.1 城区填河废塘,水网系统遭到破坏

7.2.2 太湖、五里湖围湖造田,水域生态环境受损

7.2.3 水环境污染,水质性缺水严重

7.3 地面沉降原因

7.3.1 含水层(组)的水文地质特征

7.3.2 地下水开采利用历史与现状

7.3.3 地下水资源枯竭,地面沉降严重

7.4 城市热岛效应分析

7.5 城市化过程中的人群健康效应

7.6 小结

第八章 无锡城市用地扩展与洪水风险管理

8.1 城市土地利用扩展与洪水风险管理

8.1.1 洪水风险的概念

8.1.2 洪水风险管理的内容

8.1.3 洪水风险与土地利用

8.1.4 洪水风险与土地利用规划

8.2 土地利用洪水风险评估

8.2.1 城市防洪保护区洪水风险评估

8.2.2 城市蓄滞洪区洪水风险评估

8.2.3 防洪区土地利用管理

8.2.4 蓄滞洪区土地利用管理

8.2.5 防洪保护区土地利用管理

8.3 城市洪水风险确定的方法

8.3.1 确定洪水风险的原则

8.3.2 洪水风险分析计算

8.4 无锡市防洪方案

8.4.1 防洪方案

8.4.2 方案综合比较和选定

8.4.3 大包围派生方案研究

8.4.3 超标准洪水的对策与措施研究

8.5 无锡城市涝灾与城区土地利用洪涝风险管理

8.5.1 城市洪灾成因分析

8.5.2 无锡城市洪水风险

8.6 小结

第九章 生态安全约束下无锡城市用地布局设想

9.1 建立区域性网络型生态城市布局框架

9.2 营造生态城市绿色开敞空间

9.3 确定城市空间拓展方向

9.4 小结

第十章 回顾与展望

10.1 本文研究的特点

10.2 本文研究的创新点

10.3 展望

参考文献

研究生阶段发表的论文

致谢

发布时间: 2006-01-16

参考文献

  • [1].生态城市建设与评价研究[D]. 陈天鹏.哈尔滨工业大学2009
  • [2].基于“生态城市”理念的城市规划工作改进研究[D]. 李浩.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2012
  • [3].西北地区生态城市建设水资源安全保障基础研究[D]. 莫淑红.西安理工大学2010
  • [4].柔性设计模式[D]. 王晓军.天津大学2016
  • [5].中小城市城市化景观格局演变及其生态学效应研究[D]. 杨齐.南京大学2011
  • [6].资源型城市低碳生态转型的建设路径研究[D]. 苗君强.天津大学2014

标签:;  ;  ;  

生态城市建设中用地扩展与生态环境效应研究——以江苏无锡市为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