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科研型人才引进可行性评价研究

高校科研型人才引进可行性评价研究

论文摘要

随着科教兴国战略的提出,各个高校不断加大对高层次人才尤其是科研人才的引进。为保证人才引进的质量,减少因引进不当造成的损失,同时也为当前高校科研人才的引进决策提供一种新的参考方法,本论文以高校拟引进的科研人才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目前高校人才引进工作的现状和现行人才评价方法存在的问题,提出并运用灰色多层次方法对普通高校科研型人才引进可行性进行了探讨性研究,同时建立了相对完善合理的引进可行性评价指标体系,并以山东某高校人才引进工作为案例进行了引进可行性的应用实证研究。本文的研究成果和结论是:1.着重构建了较完善、合理的高校科研型人才引进可行性评价指标体系。本研究从人才自身适用性、高校条件充分性和综合效益可行性三个方面对高校人才引进可行性进行评价,较详细地阐述了影响高校科研人才引进工作的合理性因素。在指标创建的过程中,按照Delphi法的要求进行了两轮专家咨询,对指标体系进行筛选,并最终确定了相对合理的高校科研人才引进可行性指标体系,为高校进行科研人才引进决策提供了基础理论指导。2.通过对相关领域专家进行指标相对重要性问卷调查,运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级评价指标权重,在很大程度上避免了个人主观性所带来的影响,提高了权重设计的科学性。3.结合所建立的普通高校科研型人才引进可行性评价指标体系,针对评价指标专家打分法的缺陷,提出改进的评价方法——灰色多层次评价法在山东某高校科研型人才引进可行性进行评价的应用,并给出了实证讨论。研究表明灰色多层次评价的方法实现了主客观评价的结合,使主观因素向客观评价转化具有较强的说服力,具有很好的操作性和实用性。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相关概念界定
  • 1.3 文献综述
  • 1.3.1 国内外人才评价的发展过程
  • 1.3.2 相关研究综述
  • 1.4 研究方法及论文框架
  • 1.4.1 研究方法
  • 1.4.2 论文框架
  • 第二章 高校人才引进评价基础理论及方法选择
  • 2.1 高校人才引进评价的相关基础理论
  • 2.1.1 人力资本投资理论
  • 2.1.2 人才测评理论
  • 2.1.3 系统论理论
  • 2.2 高校人才引进的现状分析
  • 2.2.1 高校引进人才的迫切性
  • 2.2.2 高校在引进人才方面出现的问题
  • 2.2.3 高校现行引进人才评价的问题分析
  • 2.3 高校人才引进可行性评价方法的选择
  • 2.3.1 综合评价方法概述
  • 2.3.2 模糊数学与灰色系统方法的比较
  • 2.3.3 灰色多层次评价法的特点
  • 2.3.4 选择灰色多层次评价方法的依据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高校科研型人才引进可行性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
  • 3.1 高校人才引进可行性评价指标体系的作用和设计原则
  • 3.1.1 指标和指标体系
  • 3.1.2 建立高校科研型人才引进可行性评价指标体系的作用
  • 3.1.3 高校科研型人才引进可行性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原则
  • 3.2 建立评价指标体系的基本程序
  • 3.3 高校科研型人才引进可行性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
  • 3.3.1 影响高校科研型人才引进的因素分析
  • 3.3.2 高校科研型人才引进可行性评价指标体系的初步构建
  • 3.3.3 德尔菲专家咨询法在可行性评价指标筛选中的运用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灰色多层次方法的高校科研型人才引进可行性评价
  • 4.1 高校科研型人才引进可行性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
  • 4.1.1 选择层次分析法(AHP)的原因
  • 4.1.2 层次分析法(AHP 法)的步骤
  • 4.1.3 运用AHP 法确定各级评价指标的权重
  • 4.2 高校科研型人才引进可行性的灰色多层次评价
  • 4.2.1 灰色系统理论
  • 4.2.2 灰色多层次综合评价的基本思想
  • 4.2.3 高校科研人才引进可行性的灰色多层次评价模型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某高校科研型人才引进可行性的灰色评价
  • 5.1 某高校人才引进工作背景
  • 5.1.1 某高校师资现状
  • 5.1.2 某高校人才引进政策
  • 5.1.3 某高校引进人才的程序
  • 5.2 某高校科研型人才引进可行性灰色多层次评价的实证研究
  • 5.3 进一步说明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本文所做的主要工作
  • 6.2 研究局限及尚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相关论文文献

    • [1].海南自贸区引才困境及广义人才引进机理研究[J]. 海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9(06)
    • [2].吉林省人才引进政策研究[J]. 合作经济与科技 2020(02)
    • [3].高层次科技人才引进的综述[J]. 智库时代 2020(07)
    • [4].创新人才引进与培养机制[J]. 人力资源 2019(22)
    • [5].高职院校“高精尖缺”人才引进与培养问题与对策[J]. 中国多媒体与网络教学学报(中旬刊) 2020(02)
    • [6].竞争战略视角下河北科技人才引进环境分析[J]. 劳动保障世界 2020(05)
    • [7].辽宁省高校高端人才引进问题及对策分析[J]. 江苏科技信息 2020(05)
    • [8].地方高校高端人才引进政策实施效果评价分析[J]. 商业经济 2020(04)
    • [9].“双一流”建设背景下省属高校海外高层次科技人才引进现状分析及对策建议[J]. 今日科技 2020(05)
    • [10].新形势下中国国际人才引进策略研究[J]. 劳动保障世界 2020(12)
    • [11].一纸新政,引得“金凤”返乡飞——垣曲县人才引进政策效应显著[J]. 支部建设 2020(13)
    • [12].人才引进政策复制概念探析[J]. 中国人事科学 2020(05)
    • [13].“双一流”背景下吉林省高校高端人才引进策略研究[J]. 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学报 2020(03)
    • [14].乡村振兴战略视域下基层人才引进与培养的对策研究[J]. 财经界 2020(19)
    • [15].基于大数据背景下企业组织人才引进有效性的问题分析[J]. 现代营销(经营版) 2020(07)
    • [16].从需求角度精准研究雄安新区人才引进策略——基于高层次人才调研[J]. 统计与管理 2020(12)
    • [17].创新型人才引进与高校人力资源管理[J]. 就业与保障 2020(14)
    • [18].我国高校人才引进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J]. 现代教育 2019(01)
    • [19].医院人才引进工作的实践与思考[J]. 管理观察 2019(07)
    • [20].浅谈A公司人才引进存在问题及解决对策[J]. 人才资源开发 2019(13)
    • [21].关于人才引进工作的实践与思考——以杭州市余杭区为例[J]. 经营与管理 2019(08)
    • [22].宁波市人才引进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J]. 企业改革与管理 2019(13)
    • [23].职业生涯阶段理论视角下高校人才引进评价指标构建分析[J]. 高教学刊 2019(24)
    • [24].研究医院人才引进的困惑与解决措施[J]. 才智 2017(32)
    • [25].如何让人才向农村聚集[J]. 智慧中国 2018(07)
    • [26].沈阳市人才引进政策问题分析[J]. 劳动保障世界 2018(33)
    • [27].高校人才引进评价的科学性指标构建分析[J]. 黑龙江高教研究 2017(03)
    • [28].河南新建本科高校人才引进政策研究[J]. 河南财政税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6(06)
    • [29].从政策机制上遏制人才引进中的无序竞争[J]. 群言 2017(04)
    • [30].成都高校生命学科人才引进的机遇与挑战[J]. 劳动保障世界 2017(02)

    标签:;  ;  ;  ;  ;  ;  ;  

    高校科研型人才引进可行性评价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