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辅助热化疗对乳腺癌微血管密度和血清VEGF含量的影响及意义

新辅助热化疗对乳腺癌微血管密度和血清VEGF含量的影响及意义

论文摘要

研究背景:乳腺癌是是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但在多年的乳腺癌治疗史中,手术的范围不断扩大,并没有提高术后生存率。因此寻找有效的临床治疗方法以改善乳腺癌患者预后成为乳腺癌治疗中重要问题,并对临床疗效加以观察。乳腺癌术前化疗即新辅助化疗,使局部进展期乳腺癌的治疗取得了重大进展。新辅助化疗可以缩小肿瘤及淋巴结体积,使原发肿瘤及淋巴结降期,提高保乳率,改善癌旁浸润情况,降低癌细胞活力消灭微转移灶,提高可手术率,减少术中播散及术后转移,消灭亚临床病灶,减少复发的潜在危险[1-3]。因此新辅助化疗成为乳腺肿瘤治疗的重要进展之一。近年来,肿瘤热疗成为继手术、放疗、化疗后又一治疗肿瘤的新方法。肿瘤热疗是是利用物理能量在组织中积聚而产生热效应,使肿瘤组织温度上升到有效治疗温度,并维持一段时间,以杀死癌细胞,又不损伤正常细胞的一种治疗方法[4-5]。研究表明热疗与化疗具有协同作用,新辅助化疗联合热疗(新辅助热化疗)即可能成为一种新的临床治疗方法。血管生成在实体肿瘤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的作用,实体肿瘤的生长和转移依赖新生血管的形成,目前多用肿瘤微血管密度(microussel density MVD)来衡量肿瘤血管生长程度.其指标与肿瘤浸润、复发和转移等生物学特性有关。有文献报道MVD可作为判断肿瘤预后的独立指标[6-7]。VEGF是肿瘤诱导产生的新生血管的最主要的细胞因子之一.它为特异的血管内皮细胞刺激因子,能够促进内皮细胞的增殖、分裂.促进新的血管生成[8],能够高度特异地选择诱导血管内皮细胞有丝分裂,刺激小血管的通透性,并且使血浆大分子外渗并沉积在血管外的基质中,为新生血管网的建立提供营养和必须的基质,同时可引起细胞外基质改变而有利干肿瘤细胞在合适的微环境形成新的转移灶[9-11]。本实验研究新辅助热化疗对肿瘤发展过程中的关键因子MVD和血清VEGF的影响。目的:研究新辅助热化疗对乳腺癌患者肿瘤微血管密度(MVD)、血清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的影响,观察新辅助化热疗对乳腺癌的疗效,探讨其在乳腺癌临床新辅助治疗中的意义。方法:测量患者乳腺肿瘤大小变化,计算临床缓解率。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及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观察新辅助热化疗、新辅助化疗后肿瘤MVD的变化,检测乳腺癌患者接受新辅助热化疗、新辅助化疗前后血清VEGF含量。结果:①新辅助化疗组疗效总有效率为70%,淋巴结疗效的有效率为65%;新辅助热化疗组疗效总有效率为80%,淋巴结疗效的有效率75%,两组相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②新辅助化疗组与对照组相比,MVD明显下降(47.44±13.34个/HP vs81.74±17.60个/HP,P<0.05);新辅助热化疗组与新辅助化疗组及对照组相比,MVD均明显下降(26.75±5.95个/HP vs 47.44±13.34个/HP,81.74±17.60个/HP,P<0.05)。③与对照组相比,新辅助化疗、新辅助热化疗后血清VEGF含量均明显降低(315.27±154.53 pg/ml vs 156.31±53.34 pg/ml,P<0.05;307.88±156.12 pg/ml vs 140.35±47.05 pg/ml,P<0.05);新辅助热化疗与新辅助化疗后VEGF含量变化两组间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①新辅助化疗、热化疗均可使肿瘤降期。②新辅助热化疗、新辅助化疗后乳腺癌患者MVD及血清VEGF水平均明显下降。新辅助热化疗组较新辅助化疗组MVD下降更为明显,提示新辅助热化疗在乳腺癌新辅助治疗中可能发挥更大的作用。

论文目录

  • 缩略语表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文献回顾
  • 正文
  • 第一部分MVD 和VEGF 与临床病理的关系
  • 1 材料
  • 2 方法
  • 3 统计分析
  • 4 结果
  • 3 讨论
  • 第二部分新辅助热化疗的临床疗效观察
  • 1 资料与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第三部分新辅助热化疗对乳腺癌组织中MVD 表达的影响
  • 1 材料
  • 2 方法
  • 3 结果
  • 4 讨论
  • 第四部分新辅助热化疗对乳腺癌患者血清VEGF 含量的影响
  • 1 材料
  • 2 方法
  • 3 统计分析
  • 4 结果
  • 5 讨论
  • 小结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个人简历和研究成果
  • 致谢
  • 相关论文文献

    • [1].介入热化疗治疗转移性肝癌62例疗效观察[J]. 中国医药指南 2013(28)
    • [2].恶性肿瘤患者369例介入热化疗的护理配合[J]. 中国实用医药 2008(31)
    • [3].腹腔热化疗治疗癌性腹水的观察与护理[J]. 河南职工医学院学报 2011(02)
    • [4].超声热化疗联合根治性手术治疗晚期口腔鳞癌的有效性和安全性评价[J]. 上海口腔医学 2017(02)
    • [5].热化疗联合白细胞介素-2治疗晚期肺癌恶性胸腔积液的疗效观察[J]. 河北医科大学学报 2012(04)
    • [6].多西紫杉醇用于肿瘤热化疗的体外研究[J]. 现代肿瘤医学 2014(04)
    • [7].腹腔热化疗治疗恶性腹水[J].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08(12)
    • [8].认知行为干预对晚期肺癌热化疗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J]. 护理与康复 2013(02)
    • [9].晚期复治消化系肿瘤腹水的腹部透热化疗临床观察[J]. 中外医学研究 2011(22)
    • [10].~(125)I粒子植入联合同步热化疗治疗Ⅲ期非小细胞肺癌临床观察[J]. 广东医学 2010(06)
    • [11].介入热化疗治疗肝癌的临床应用[J]. 中国老年学杂志 2012(08)
    • [12].唇癌微波热化疗的观察与护理[J]. 上海护理 2009(01)
    • [13].肝癌的介入性热化疗[J]. 中外医疗 2008(30)
    • [14].热化疗治疗老年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的价值分析[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18(58)
    • [15].五苓散联合腹腔热化疗治疗晚期癌性腹水疗效观察[J]. 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4(12)
    • [16].射波刀联合热化疗对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分析[J]. 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 2013(14)
    • [17].超声对鼻咽癌拓扑替康热化疗的增效作用研究[J]. 成都医学院学报 2013(03)
    • [18].手术辅助局部热化疗治疗脑胶质瘤的疗效分析[J]. 当代医学 2012(12)
    • [19].IMRT联合热化疗治疗原发性肝癌的临床观察[J].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09(10)
    • [20].进展期胃癌术后腹腔灌注热化疗的临床评价[J].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08(09)
    • [21].热化疗在老年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患者中的应用[J]. 中国老年学杂志 2013(14)
    • [22].不同温度热化疗对膀胱癌BIU-87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及相关机制[J]. 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 2013(21)
    • [23].内生场热化疗对胃癌转移性腹腔淋巴结的疗效及血清肿瘤标志物的影响[J]. 肿瘤 2011(09)
    • [24].肝癌患者介入热化疗的护理[J]. 当代护士(学术版) 2009(12)
    • [25].高频热化疗治疗晚期恶性肿瘤75例临床观察及护理[J].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08(19)
    • [26].卵巢癌术后腹腔热化疗联合静脉化疗的疗效观察[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17(91)
    • [27].晚期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超声热化疗的Ⅰ/Ⅱ期临床研究[J]. 临床肿瘤学杂志 2011(03)
    • [28].新辅助热化疗对乳腺癌微血管密度和血清VEGF的影响[J]. 第四军医大学学报 2008(19)
    • [29].加味十枣汤联合胸腔循环灌注热化疗治疗恶性肿瘤胸腔积液疗效观察[J]. 河北医药 2016(22)
    • [30].外敷中药配合腔内热化疗治疗肺癌合并胸腔积液疗效观察[J]. 陕西中医 2014(12)

    标签:;  ;  ;  ;  ;  

    新辅助热化疗对乳腺癌微血管密度和血清VEGF含量的影响及意义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