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可持续发展的矿产资源税收优化研究

基于可持续发展的矿产资源税收优化研究

论文摘要

一些发展中国家和转轨经济国家高度依赖矿产资源的开采和出口来提供财政收入和赚取外汇。从短期来看,本国矿产资源的大量开采和出口带来了大量的财政收入和外汇收入。但是,从长远来看,这些国家是否为这些矿产资源的衰竭获得了足够的回报?这些国家是否承担了太多的风险?这两个基本问题是这些国家的制度设计者需要高度关注的,也是我国进行制度设计时需要高度重视和借鉴的。如何利用税收政策来在矿产资源的开采和储备、在政府和矿产企业间、在当代经济和未来发展间取得平衡是解决矿产资源战略的一个重要部分。而这也正是本课题研究的出发点。税收政策是政府对矿产资源产业进行干预的一种重要手段。政府通过课税进行干预,对于矿产储藏的最佳勘探、矿产租金的最大化、矿区生态环境的保持以及矿产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发展都是必不可少的。中外矿产资源税收制度在矿产资源税费体系、税制结构、税费负担、所得税、权利金、税收优惠政策以及课征税费中所体现的政府意图等方面,都存在较大的差异,中国必须找出适合本国国情的税收制度。研究发现,市场经济国家经过长期的市场实践都逐渐形成了一套通行的行之有效的对矿业项目的专门税费制度。其核心内容是,在矿山生产阶段,服从的是以权利金制度为核心的财政制度,其中耗竭补贴可以理解为是一种“负”权利金,而超额利润税则可以理解为是一种“超”权利金。本文明确提出促进矿产资源的可持续发展是我国矿业税收改革的终极目标,而设计最优的税收制度,以在矿产资源企业和利益相关者(包括政府和社会)之间取得平衡是本课题的任务。在系统进行中外矿产资源税收制度的比较研究以及剖析矿产资源开发中有关利益主体的博弈关系之后,本课题深入分析我国矿产资源的税费种类优化和税费结构优化等内容,对我国矿产资源税费改革的总体政策建议是:废除资源税和矿产资源补偿费,建立起以权利金和增值税为主体的矿业税收结构新模式,适时开征环境保护税,并重新设计针对矿业的税收优惠政策。本文主要采用历史分析、国际比较、回归分析、交叉研究、问卷调查等研究方法,借助矿业经济学、公共经济学、福利经济学、生态伦理学等诸多理论基础,对我国矿产资源税费结构的历史、问题、原因和改革方向等进行了全方位的分析和探讨。同时,本文主要应用矿业权估价的收益现值法模型和基于需求弹性矿产资源稀缺价值评估模型,为矿业税收的制定提供了定量化的分析工具。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选题背景
  • 1.1.1 矿产资源在国民经济中的战略地位
  • 1.1.2 对矿产资源税收制度改革的必要性
  • 1.1.3 矿产资源产业的特点及其税收意义
  • 1.2 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 1.3 技术路线
  • 1.3.1 研究目标
  • 1.3.2 主要论点
  • 1.3.3 研究方法
  • 2 文献综述与理论基础
  • 2.1 文献综述
  • 2.1.1 国外研究现状
  • 2.1.2 国内研究现状
  • 2.1.3 研究的不足之处
  • 2.2 理论基础
  • 2.2.1 可持续发展理论的形成及内涵
  • 2.2.2 矿产资源所有权与矿业权理论
  • 2.2.3 权利金制度理论
  • 2.2.4 马克思主义地租理论
  • 2.2.5 外部性理论与庇古税
  • 2.2.6 矿产资源耗竭理论
  • 2.2.7 矿产资源稀缺价值评估理论
  • 2.2.8 税制优化理论
  • 2.3 本章小结
  • 3 我国矿产资源产业税收现状分析
  • 3.1 我国矿产资源的基本态势分析
  • 3.1.1 我国矿产资源的特点
  • 3.1.2 我国矿产资源的供需形势分析
  • 3.1.3 四个方面应予重视
  • 3.2 我国矿业税收制度的演变分析
  • 3.2.1 我国近代矿产品税收制度
  • 3.2.2 新中国成立至今我国矿产资源税收制度的演变
  • 3.3 我国现行矿业税费的主要种类
  • 3.3.1 矿区使用费
  • 3.3.2 资源税
  • 3.3.3 矿产资源补偿费
  • 3.3.4 探矿权使用费
  • 3.3.5 采矿权使用费
  • 3.3.6 其他税费
  • 3.4 我国矿产资源税费体系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 3.4.1 我国矿业税费制度总体设计中缺乏价值依据
  • 3.4.2 征收的矿产资源补偿费没有体现资源的价值
  • 3.4.3 资源税设计不利于矿产资源可持续发展
  • 3.4.4 探矿权、采矿权价款与矿产资源补偿费存在重复征收现象
  • 3.4.5 增值税、所得税征收制度设置不合理
  • 3.4.6 目前征收的一些税费难以解决资源开发生态补偿问题
  • 3.5 本章小结
  • 4 中外矿产资源税收制度的比较研究
  • 4.1 国外矿业税费制度研究
  • 4.1.1 市场经济国家矿业税费制度的主要目标
  • 4.1.2 部分矿业国家有效税率的比较
  • 4.1.3 市场经济国家矿业税费制度的演变、分类与模式
  • 4.1.4 近年来主要矿产国家对矿业税费制度的调整及影响分析
  • 4.2 中外矿业税费制度差异的比较研究
  • 4.2.1 我国尚未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矿业专门税费制度
  • 4.2.2 中外矿业税费制度结构存在差异
  • 4.2.3 我国的税费制度未充分考虑矿业活动的特殊性
  • 4.2.4 我国矿产资源补偿费未能随矿产资源价值和市场情况而变动
  • 4.2.5 我国实际上征收了两次“权利金”
  • 4.2.6 对矿产资源课税体现了政府不同的特定目的
  • 4.3 一些认识和对中国矿业税制改革的思考
  • 4.3.1 矿业税收制度是衡量一个国家矿业竞争力的重要标准
  • 4.3.2 矿业税收制度可以实现政府和投资者对矿业项目的目标
  • 4.3.3 税收优惠是市场经济国家矿业税收制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 4.3.4 市场经济国家经过长期的市场实践逐渐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针对矿业项目的专门税费制度
  • 4.3.5 稳定的矿业税收制度是吸引矿业投资的一个必要条件
  • 4.4 本章小结
  • 5 中国矿权体制的演变与各利益主体的博弈研究
  • 5.1 中国矿权体制变迁模型的理论分析
  • 5.1.1 基本假定
  • 5.1.2 政府收益的体现
  • 5.1.3 矿山企业收益的体现
  • 5.1.4 制度变迁中各利益主体的收益变化
  • 5.2 矿产资源开发中的经济利益关系
  • 5.2.1 矿产资源所有者和使用者之间的经济关系
  • 5.2.2 矿产资源的管理者和使用者之间的经济关系
  • 5.2.3 矿产资源使用者和使用者之间的经济关系
  • 5.2.4 政府作为矿产资源的投资者和矿山企业的经济关系
  • 5.3 征收权利金对矿山企业和国家的利益影响
  • 5.4 我国税制优化过程中的博弈分析
  • 5.4.1 税收博弈关系分析
  • 5.4.2 税制优化的博弈分析
  • 5.4.3 从博弈角度看我国税制改革中的问题
  • 5.4.4 税收博弈与我国现行税制优化
  • 5.5 本章小结
  • 6 我国矿产资源税收结构优化研究
  • 6.1 税收结构优化的基本原理
  • 6.1.1 税收结构优化的基本涵义
  • 6.1.2 税收结构优化的评价标准
  • 6.1.3 税收结构优化的基本原则
  • 6.1.4 税费结构优化的经济效应
  • 6.2 我国矿产资源税收改革的约束
  • 6.2.1 关于税制改革的一般约束
  • 6.2.2 矿产资源税收改革的约束
  • 6.3 资源税合理税率的制定
  • 6.3.1 税率设计的三个层次
  • 6.3.2 资源税税率的设计:煤炭资源的实例
  • 6.4 最佳税收与地租分配
  • 6.5 基于矿业权价值的收益现值法模型估计
  • 6.5.1 收益现值法评价模型
  • 6.5.2 采矿权价值实例计算
  • 6.5.3 矿业税费变化对矿业权价值的影响
  • 6.6 基于需求弹性理论的矿产资源稀缺价值评估
  • 6.6.1 矿产资源稀缺价值评估模型推导
  • 6.6.2 矿产资源稀缺价值评估模型的应用
  • 6.7 本章小结
  • 7 可持续发展战略下我国矿产资源税收优化的政策建议
  • 7.1 税费改革的第一步:将“税”、“费”予以保留
  • 7.1.1 改变现行的资源税和矿产资源补偿费征收管理办法
  • 7.1.2 重新设计计算资源税的等级幅度税额标准
  • 7.1.3 实行价外征税的资源税征收方式
  • 7.2 税费改革的第二步:建立权利金制度
  • 7.2.1 权利金费率的设计
  • 7.2.2 权利金的分配
  • 7.2.3 权利金的征收管理
  • 7.3 加快推进增值税由“生产型”向“消费型”的转型
  • 7.3.1 增值税转型的意义
  • 7.3.2 我国实施增值税转型的条件己经具备
  • 7.3.3 增值税转型方案的具体设想
  • 7.4 适时开征环境保护税
  • 7.4.1 开征环境保护税的现实意义
  • 7.4.2 环境保护税的课征原则
  • 7.4.3 环境保护税的具体设计
  • 7.5 重新设计针对矿业的税收优惠政策
  • 7.5.1 矿业活动的特殊性决定了应建立针对矿业项目的税收优惠政策
  • 7.5.2 一个国家矿业的健康发展离不开税收优惠政策
  • 7.5.3 税收优惠在降低矿业公司的有效税负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
  • 7.5.4 税收优惠是西方国家保护环境的常用手段
  • 7.5.5 矿业税收优惠政策的具体选择
  • 7.6 我国矿山企业税费征管优化策略
  • 7.6.1 税费征管优化的必要性分析
  • 7.6.2 税费征管优化的基本策略
  • 7.7 本章小结
  • 8 结论和展望
  • 8.1 本文主要结论
  • 8.2 主要创新点
  • 8.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相关论文文献

    • [1].连州:全面整顿和规范非金属等矿产资源开发秩序[J]. 中国粉体工业 2008(03)
    • [2].江西曝光和挂牌督办石膏矿等10起矿产资源违法案件[J]. 中国粉体工业 2011(01)
    • [3].浅谈矿产资源项目的投资与管理[J]. 南钢科技与管理 2016(01)
    • [4].交流、合作、共赢——国际矿产资源合作开发研讨会[J]. 国际学术动态 2013(06)
    • [5].提高矿产资源税趋向全球化[J]. 中国粉体工业 2010(06)
    • [6].借鉴国外经验调整我国矿产资源开发水土保持补偿制度[J]. 资源开发与市场 2020(01)
    • [7].土地管理和矿产资源开发及保护探究[J]. 住宅与房地产 2019(34)
    • [8].黄河流域矿产资源开发的生态环境影响与空间管控路径[J]. 资源科学 2020(01)
    • [9].矿产资源监管中低空无人机航测技术的应用研究[J]. 世界有色金属 2019(18)
    • [10].简论湘江流域矿产资源开发与环境补偿机制[J]. 国土资源导刊 2019(04)
    • [11].某矿企矿产资源知识库构建研究[J]. 铜业工程 2019(06)
    • [12].河南持续严打矿产资源违法行为[J]. 资源导刊 2020(02)
    • [13].基于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的矿产资源资产核算[J]. 中国国土资源经济 2020(03)
    • [14].新时期我国矿产资源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矛盾的探讨[J]. 中国矿业 2020(03)
    • [15].综合技术在矿产资源测绘工作中的应用[J]. 中国锰业 2020(02)
    • [16].柴达木盆地矿产资源开发中生态环境保护法律问题研究[J]. 青藏高原论坛 2020(01)
    • [17].探讨地质矿产勘查深部找矿的方法[J]. 世界有色金属 2020(04)
    • [18].俄罗斯矿产资源现状及开发研究[J]. 世界有色金属 2020(06)
    • [19].矿产资源资产的价值来源和权益分配[J]. 中国国土资源经济 2020(07)
    • [20].浅谈西南地区矿产资源开发的环境地质问题[J]. 世界有色金属 2020(10)
    • [21].新疆火烧云—大红柳滩铅锌锂资源基地矿产资源开发对地质环境影响分析[J]. 城市地质 2020(03)
    • [22].基于综合物探的物理勘查技术在矿产资源勘测中的调查研究[J]. 中国金属通报 2020(06)
    • [23].少数民族地区矿产资源开发生态补偿机制研究——以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为例[J]. 农家参谋 2020(19)
    • [24].近代日本对东北矿产资源的操控[J]. 通化师范学院学报 2020(09)
    • [25].安徽省编制《安徽省矿产资源总体规划(2016-2020年)》[J]. 中国矿山工程 2018(06)
    • [26].探讨如何实现矿产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J]. 法制与社会 2019(04)
    • [27].矿产资源基本问题与法律制度研究[J]. 中国国土资源经济 2019(03)
    • [28].矿产资源档案信息的管理与开发利用[J]. 世界有色金属 2018(22)
    • [29].从矿产资源大国到矿产资源强国:目标、措施与建议[J]. 中国工程科学 2019(01)
    • [30].中国建设“矿产资源强国”的内涵探讨和政策建议[J]. 中国工程科学 2019(01)

    标签:;  ;  ;  ;  

    基于可持续发展的矿产资源税收优化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