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拟酸雨和EDTA对红壤中外源金属释放、迁移及转化的影响研究

模拟酸雨和EDTA对红壤中外源金属释放、迁移及转化的影响研究

论文摘要

土壤重金属污染是全球面临的环境问题之一,对生态环境和人体健康构成了严重威胁。重金属铅(Pb)应用历史悠久,污染范围广,严重损害人体健康,鉴于Pb的有毒有害性,全世界开始推行无铅化制造。随着无铅化的推进,Pb替代稀有金属银(Ag)、铋(Bi)、铟(In)、锑(Sb)、锡(Sn)的环境负荷势必增加,这些重金属污染的修复将带来新的环境问题。螯合剂EDTA广泛应用于土壤重金属原位和异位修复中。我国热带、亚热带地区酸雨问题突出,酸雨可通过改变土壤pH值来影响重金属的环境化学行为。本研究以我国酸雨地区典型的土壤类型—红壤为试验材料,以金属Pb及其替代稀有金属Ag、Bi、In、Sb、Sn为研究对象,自制污染土壤进行土柱淋溶实验,研究酸雨和EDTA作用下渗滤液、土壤溶液、土壤中金属含量特征,以及土壤中金属化学形态分布特征。旨在阐明酸雨和EDTA单一及联合作用对土壤中Pb及其替代稀有金属释放、迁移及形态转化的影响,以期为评价和修复重金属污染土壤提供参考。研究结果如下:(1)自然红壤中金属Ag、Bi、In、Pb、Sb、Sn含量均在我国土壤背景值范围内;土壤中的金属富集率均低于2,属低富集,研究区域内的金属含量受人类活动影响小;Pb的替代稀有金属Ag、Bi hu Sb、Sn在自然红壤中的赋存形态较Pb稳定,不易提取。(2)酸雨可促进金属Bi、In、Pb的释放和迁移,3种金属均迁移至土层8cm;酸雨对金属Sb的释放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但不能促进其迁移;对金属Ag和Sn的释放和迁移均无明显影响。(3) EDTA可显著促进金属Bi、In、Pb的释放,对金属Sb的释放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对金属Ag、Sn的释放影响较小;EDTA作用下Ag、Bi、In、Pb、Sb、Sn分别迁移至土层10cm、20cm、34cm、30cm、14cm、14cm。(4)酸雨和EDTA联合作用可明显促进金属Bi、In、Pb的释放,对金属Sb释放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对金属Ag和Sn的释放影响较小;酸雨和EDTA联合作用可促进金属Ag、Bi、In、Pb、Sb的迁移,分别迁移至土层10cm、22cm、34cm、22cm、8cm。(5)金属的迁移能力表现为Pb>Bi≥In>Sb>Sn>Ag;在酸雨和EDTA单独及联合作用下,各金属可交换态的百分比含量均有所增加,说明三种作用均可促进各金属的形态向活性态转化,从而促进其迁移,增加其环境风险;EDTA单独作用对金属的活化作用最强;在Pb的替代稀有金属中,金属Bi和In环境风险较高。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目标金属研究进展
  • 1.2.2 重金属赋存形态研究进展
  • 1.2.3 EDTA修复重金属污染土壤研究进展
  • 1.2.4 酸雨对土壤中金属行为的影响研究进展
  •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试验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土壤
  • 2.1.1 供试土壤采集
  • 2.1.2 污染土壤制备
  • 2.2 试验仪器与试剂
  • 2.2.1 试验仪器
  • 2.2.2 试验试剂
  • 2.3 淋溶试验
  • 2.3.1 土柱填充与土壤溶液采集器的安装
  • 2.3.2 淋溶试验处理设置
  • 2.3.3 模拟降水
  • 2.3.4 样品采集与预处理
  • 2.4 分析方法
  • 2.4.1 土壤基本理化性质分析测定
  • 2.4.2 金属全量分析及测定
  • 2.4.3 金属形态分析及测定
  • 2.4.4 质量控制方法
  • 2.4.5 数据处理方法
  • 第三章 自然红壤中金属含量与形态分布特征
  • 3.1 试验方法
  • 3.2 结果与讨论
  • 3.2.1 红壤中金属的含量水平
  • 3.2.2 红壤金属的垂向分布特征
  • 3.2.3 红壤中金属的化学形态分布特征
  • 3.2.4 金属生物有效性特征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酸雨和EDTA对红壤中金属释放的影响研究
  • 4.1 试验方法
  • 4.2 结果与讨论
  • 4.2.1 酸雨和EDTA对渗滤液pH值的影响
  • 4.2.2 酸雨和EDTA对渗滤液中金属离子含量的影响
  • 4.2.3 酸雨和EDTA对土壤溶液中金属离子含量的影响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酸雨和EDTA对红壤中金属迁移的影响研究
  • 5.1 试验方法
  • 5.2 结果与讨论
  • 5.2.1 土柱中金属回收率
  • 5.2.2 酸雨和EDTA对红壤中金属纵向迁移的影响
  • 5.2.3 金属迁移能力的比较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酸雨和EDTA对红壤中金属形态转化的影响研究
  • 6.1 试验方法
  • 6.2 结果与讨论
  • 6.2.1 酸雨和EDTA对红壤中金属有效态含量的影响
  • 6.2.2 酸雨和EDTA对红壤中金属形态分布的影响
  • 6.2.3 金属总量与各形态之间的关系
  • 6.3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创新点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创新点
  • 7.3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相关论文文献

    • [1].金属钒的用途及其制备方法[J]. 云南冶金 2019(06)
    • [2].基于塑性异化比值的金属板冲压加工性能研究[J]. 世界有色金属 2020(02)
    • [3].金属的文化蜕变[J]. 金融博览 2019(12)
    • [4].《天际》陶瓷、金属[J]. 艺术评论 2020(04)
    • [5].智能制造在金属生产过程当中的策略研究[J]. 冶金管理 2020(15)
    • [6].《金属时代》[J]. 美术 2018(10)
    • [7].《上海金属》2016年分类总目次[J]. 上海金属 2016(06)
    • [8].金属熱處理~获奖一览表[J]. 金属热处理 2017(07)
    • [9].基于球柱类辅体辅助的手工冷校直金属管方式的研究[J]. 工业设计 2016(02)
    • [10].第3节 金属与金属矿物[J]. 中学生数理化(初中版.中考版) 2020(05)
    • [11].特殊的金属——钠[J]. 初中生学习指导 2019(12)
    • [12].桌子-金属拉手(3D)[J]. 教师 2018(09)
    • [13].金属之鸽(四首)[J]. 诗林 2018(03)
    • [14].会漂浮的金属针[J]. 科学启蒙 2018(08)
    • [15].中考热点——金属活动顺序及其应用[J]. 初中生辅导 2018(Z6)
    • [16].金属的声音(组诗)[J]. 中国铁路文艺 2018(11)
    • [17].为什么金属会导电?[J]. 家教世界 2018(31)
    • [18].日本萝莉金属为啥能征服世界[J]. 中国青年 2016(12)
    • [19].金属垃圾的来源[J]. 青少年科技博览 2012(12)
    • [20].剖析金属的性质[J]. 初中生辅导 2009(09)
    • [21].金属“新成员”[J]. 发明与创新(学生版) 2009(02)
    • [22].奇异的金属[J]. 中华活页文选(初一年级) 2010(04)
    • [23].金属活动性最新应用[J]. 数理化解题研究(初中版) 2011(03)
    • [24].金属争王位[J]. 初中生学习(高) 2011(12)
    • [25].金属探究点归类解析[J]. 考试(中考版) 2008(12)
    • [26].奇特的新金属[J]. 青年科学 2008(09)
    • [27].漂浮在水上的金属[J]. 初中生 2020(33)
    • [28].我国金属地质勘查的技术原则及相关方法[J]. 世界有色金属 2019(23)
    • [29].积极探索金属增材制造[J]. 现代制造 2020(11)
    • [30].聚焦金属 重点剖析——以“金属与金属材料”内容为例[J]. 中学化学 2018(12)

    标签:;  ;  ;  ;  

    模拟酸雨和EDTA对红壤中外源金属释放、迁移及转化的影响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