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培养初中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策略

浅谈培养初中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策略

四川省阆中市保宁初级中学校张银

【摘要】:“语文素养”是《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出的核心概念,它是以学生的言语知识和言语技能为核心,包含了必要的语言知识、丰富的语言积累、熟练的语言技能、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方法、深厚的热爱祖国文字和文化的情感、高雅的言谈举止等六个方面的复合素养。由此可见,提高初中生的语文素养应是语文教育的核心和重要目标。关键词:初中语文核心素养培养

要想全面培养和提升初中生的语文素养,需要将素质教育渗透于语文教学中,不遗余力地实施素质教育,这是有效培养初中生语文素养的基本途径。所谓语文素养就是在实施语文教学中,切实实现知识基础、学习能力和实践活动的和谐和统一。随着教育体制改革和新课改的进一步深化,社会教育已转变为以突出素质教育为主,根本目的就是全面、有效地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乃至提升整个中华民族的素质。语文作为一门基础性、工具性的学科,在教学过程中全面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显得尤为重要。为此,本文结合笔者多年的教学实践,从几个方面入手,就如何有效培养初中生的语文素养浅谈自己的一些见解,希望与同行共勉。

一、充分利用教材

充分利用教材,凭借教材培养学生语文核心素养。教材是教学的重要凭借,教师要利用好教科书,落实教材的基本要求,凭借教材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促使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字词教学要引导学生准确理解教材中的字词含义,培养学生语文基础能力;阅读教学要注重对字词的理解,体会作者字里行间流露的不同情感,培养学生的语感;注重教材中词语的积累,增加学生的作文词汇;品读教材中的佳句,尽情抒发情感;学习教材中写作方法,学会合理地布局谋篇。

二、高度重视阅读

新课标指出:语文教学的总目标之一是要培养学生具有独立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要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能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受到高尚情操和高雅趣味的熏陶。因此,语文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使学生受到美的熏陶以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作为老师,一方面要不断提高学生对于阅读的认识,增强内在驱动力,变要我读为我要读,读出情感,读出事理。另一方面,要经常鼓励学生多读好书,写好读书笔记,及时整理读书心得,在广取搏采、提高阅读能力同时,提升个人的阅读品位。还可以通过举办活动展示学生的阅读成果,促进群体的阅读,促进学生间的相互交流与学习。例如,可以借助学校的现有资源,定期主办读书交流会,以此为平台,请老师讲,请家长讲,请学生讲,以思维碰撞思维,以视野扩大视野,以情感强化情感,将读书的功能发挥到极致,从而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三、引入生活“活水”

生活始终是学生语文学习的不竭源头。语文是交际工具,也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理应是用来反映并服务于生活。语文学习要善于从生活中挖掘素材,从生活素材中培养学生语文素养。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学习语文不仅是要我们把课文里的文章背得多么熟练、记忆得多深刻,更重要的是借助教材这个例子来解决生活中的种种问题,从而增长学生的知识和能力,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从学习的形式上看,今天的语文课堂应变得开放、自主、和谐,让学生在愉快和合作中学习,在自主体验、自主思考、自主感悟中培养语文素养,让学生学会观察,善于关注,学会联想,善于迁移。让学生从教材中去联系生活,充分调动学生已有的知识、观念、情感、审美等,从而实现学生和课文作者的交汇、融合,甚至让学生走出文本,利用所学知识,去体验、解决社会上的问题,提高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如教学八年级上语文课《甜甜的泥土时》时,引导学生分析了小说“让爱洒满人间”的主题后,在这堂课的结尾部分,可以设计几个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问题:如果一位衣衫褴褛的乞丐来到你们的家门口,你会怎么做?如果一位老人跌倒在路边,你会怎么做?当某个地方遭遇了灾难,你又会怎么做?这几个问题会引起学生生广泛而深入地讨论,使“大爱”的思想教育深入到每一位学生生的心中,能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这种引人入胜的的教学方法,使学生从旁观者变成了参与者,最终进入文本的深处,在感同身受中加深了对文本的深刻理解,让学生受到深刻的情感熏陶,这才是语文教师所追求的学生终身受益的最好的语文素养。四、运用多种教学方法

教无定法但也有法,不同的教学方法会产生不同的教学效果。教学得法,运用得当,有利于学生积累语文知识,有利于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更有利于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

1.勾画批注法。圈点,是在阅读时利用一套自己能理解的符号,在文章重点句子、词语等处做上记号。批注,即指对文章的评论、鉴赏、质疑等。语文教师指导学生学习时勾画批注,可以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影响终生的语文学习习惯。

2.朗读品悟法。语文教学的一切离不开读,朗读是最基本的语文教学方法之一,语文教师要引导学生在读中会意、在读中品境、在读中析法、在读中体情、在读中悟理。

3.利用资源法。语文教学当然离不开一些必要的教学资源,这好比医生看病离不开医疗器械和药品等资源一样。语文课堂教学有哪些资源呢?课本、学生、教师这是三个基本的资源。语文特级教师余映潮说:“语文教学就是实现文本作者、学生、教师的有机对话。”此外,语文教学的资源还有多媒体、黑板、学案等。教育家鲍里奇认为,多样化教学是有效教学至关重要的五种行为之一,其方法为综合运用学习材料、设备、展现方式等,多样而灵活地呈现教学内容,因此高效的语文课堂无疑应该综合运用学案、课件、板书等辅助教学手段,从而发挥教学效果的最大化。

总之,加强素质教育是培养学生语文素养的关键所在。素质教育是一项利国利民的系统工程,必须将素质教育落到实处,教师应注重以“教书育人、提高国民素质”为己任,不断加强自身综合素质,在教学模式的转变、教材的更新等方面下工夫,准确把握健康可持续发展战略方向,力求为社会培养出更多高素质的综合性人才。

参考文献:

[1]朱红艳.注重古诗词教学,提升学生语文素养[J].文理导航,2012(8):41.

[2]李镇西.听李镇西老师讲课[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标签:;  ;  ;  

浅谈培养初中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策略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