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绵细菌B25W及其产生的抗真菌抗生素的研究

海绵细菌B25W及其产生的抗真菌抗生素的研究

论文题目: 海绵细菌B25W及其产生的抗真菌抗生素的研究

论文类型: 硕士论文

论文专业: 微生物与生化制药

作者: 郭敬斌

导师: 刘党生,胡江春

关键词: 海绵细菌,鉴定,抗菌谱,毒性,抗生素

文献来源: 沈阳药科大学

发表年度: 2005

论文摘要: 许多研究表明,海绵微生物是某些海绵天然产物的真正产生者。因此,人们已将海绵微生物作为开发海绵天然产物的重要来源之一。本论文对分离自中国黄渤海大连海域的海绵优势种——繁茂膜海绵中筛选到一株具有抗真菌活性的细菌B25W进行生物学鉴定。采用经典和现代分类鉴定方法,对海绵细菌B25W的形态特征、培养特征、生理生化特征和16SrRNA序列进行了研究,将其定名为解淀粉类芽孢杆菌(Paenibacillus amyloliquefaciens)。 采用管碟法测定海绵细菌B25W的抗菌谱,结果显示海绵细菌B25W对玉米大斑病菌(Trichometasphaeria turcica)、玉米小斑病菌(Nisikado et Miyake)、稻瘟霉病菌(Magnaporthe grisea)、小麦赤霉病菌(Fusarium graminearum Schw)、辣炭疽病菌(Colletotrichunspp.)和苹果褐斑病菌(Botryophaeria berengeriana(Moug exfr))6种植物病原真菌有很好的抑制作用,抑菌率均达80%以上。对海绵细菌B25W菌体及发酵液进行小鼠急性经口毒性试验,雌、雄性小鼠的LD50>5000mg/kg属实际无毒;一次完整兔皮肤刺激试验,结果为无刺激性。 通过单因子和均匀设计实验,优化菌株B25W摇瓶发酵条件。确定最佳发酵培养基:玉米粉0.34%,豆饼粉1.66%,葡萄糖0.1%,ZnSO40.04%,MgSO40.02%,KH2PO40.04%;最佳发酵条件:接种龄12h,接种量10%,初始pH6.0,发酵时间20h,装液量25ml/250ml,培养温度28℃。应用二剂量法测定抗生素B25W的相对效价为13680u/ml,较原始发酵培养基和发酵条件(8444u/ml)提高了62%。 通过pH纸层析试验初步确定抗生素B25W的离子特性为碱性水溶性抗生素。菌株B25W发酵液经预处理、离子交换柱层析、制备薄层层析、分子排阻层析等步骤,对抗生素B25W进行分离纯化,得粗制品,并进行了液相色谱—质谱检测。

论文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海洋细菌生物活性物质的研究

1.1.1 抗菌活性物质

1.1.2 抗病毒及抗肿瘤物质

1.1.3 毒素

1.1.4 抗心血管病化合物

1.2 海绵细菌生物活性物质的研究

1.2.1 海绵共附生微生物在海洋活性物质开发方面的重要意义

1.2.2 海绵微生物产生的活性物质

1.2.3 海绵细菌活性物质研究的方法学

1.3 研究意义与目的

1.3.1 研究意义

1.3.2 研究目的

第二章 海绵细菌B25W的鉴定

2.1 引言

2.2 材料

2.3 方法

2.4 结果与分析

2.4.1 形态及培养特征

2.4.2 生理生化特征

2.4.3 16SrRNA序列分析

2.5 小结

第三章 海绵细菌B25W抗菌谱的测定

3.1 引言

3.2 材料

3.3 方法

3.4 结果与分析

3.5 小结

第四章 海绵细菌B25W摇瓶发酵条件的研究

4.1 引言

4.2 材料

4.3 方法

4.4 结果与分析

4.4.1 发酵培养基的优化

4.4.2 发酵条件的优化

4.5 小结

第五章 抗生素B25W的分离纯化及部分性质的研究

5.1 引言

5.2 材料

5.3 方法

5.4 结果与分析

5.4.1 稳定性试验

5.4.2 用纸上pH层析法初步确定B25W抗生素的离子特性

5.4.3 萃取试验

5.4.4 抗生素B25W的分离纯化

5.4.5 液相色谱—质谱检测

5.5 小结

第六章 海绵细菌B25W菌体及发酵液的毒性试验

6.1 引言

6.2 材料

6.3 方法

6.4 结果与分析

6.4.1 急性经口毒性试验结果

6.4.2 一次完整皮肤刺激试验结果

6.5 小结

第七章 结论

参考文献

发表文章

申请专利

致谢

发布时间: 2006-11-27

参考文献

  • [1].我国南海相似蜂海绵相关微生物多样性及活性产物研究[D]. 刘文超.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009
  • [2].澳大利亚厚皮海绵和多皱软海绵活性成分研究[D]. 张红军.第二军医大学2005
  • [3].细薄星芒海绵和美丽属海绵Callyspongia sp.活性成分研究[D]. 王增蕾.第二军医大学2006
  • [4].Theonella swinhoei和Hippospongia canaliculata var.cylindrica海绵共附生真菌天然产物的研究[D]. 褚丹.上海交通大学2010
  • [5].海绵烷三环二萜片段的合成研究[D]. 陈天祺.华东理工大学2013
  • [6].两株海绵来源真菌抗肿瘤活性成分研究及宏基因新技术在海绵共附生菌中应用初探[D]. 陈娟.中国海洋大学2006
  • [7].分枝状肽小核酸分子输递系统的设计、制备及其细菌内递药特性的研究[D]. 陈周.第四军医大学2016
  • [8].海绵真菌Myrothecium verrucaria Hmp-F73代谢产物及其生物活性研究[D]. 赵丽.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1

相关论文

  • [1].两株海绵来源真菌活性次级代谢产物的研究[D]. 焦杰颖.中国海洋大学2009
  • [2].小单孢菌产生的抗真菌抗生素[D]. 连云阳.福建医科大学2006
  • [3].抗MRSA海绵共生放线菌的分离及菌株HA01041、HA01184的分类鉴定、发酵优化[D]. 刘玲枝.华南热带农业大学2007
  • [4].抗真菌放线菌的筛选、鉴定及其活性代谢产物的初步研究[D]. 王青.沈阳药科大学2008
  • [5].抗真菌抗生素的分离纯化及生物活性的初步研究[D]. 张龙.沈阳药科大学2008
  • [6].两株海绵来源真菌抗肿瘤活性成分研究及宏基因新技术在海绵共附生菌中应用初探[D]. 陈娟.中国海洋大学2006
  • [7].海绵及其放线菌天然产物提取、活性诱导研究[D]. 张浩.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2006
  • [8].抗真菌活性物质产生菌的筛选及其产物分离纯化的初步研究[D]. 刘婷婷.沈阳药科大学2007
  • [9].放线菌LA5菌株产生的抗真菌抗生素研究[D]. 邬国良.华南热带农业大学2004
  • [10].一种新型抗真菌抗生素的发酵与分离[D]. 娄丹.浙江大学2006

标签:;  ;  ;  ;  ;  

海绵细菌B25W及其产生的抗真菌抗生素的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