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域经济信息化发展战略研究

县域经济信息化发展战略研究

论文摘要

县域经济是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单元,信息化是促进县域经济发展的催化剂和重要途径,因此本文从对县域经济信息化进行经济分析入手,研究提出信息化对县域经济发展影响的基本规律,并形成一套较为完整的科学理论体系,为信息化促进县域经济发展提供理论指导。在此基础上分析我国县域经济信息化的发展现状和影响因素,构建评价指标体系,提出县域经济信息化的发展战略。以河北省安平县作为典型案例进行实证分析,通过对县域经济信息化试点案例的研究,提出县域经济信息化的建设对策,该方案对不同发展程度的县域均有一定的参考价值。本文采用因素分析法、案例研究法、典型调研法,通过实证分析和规范分析相结合,构建了县域经济信息化的总体框架,提炼出发展县域经济信息化具有可操作性、科学性、典型性的共性模块,形成县域经济信息化发展的服务创新和体制创新的理念和模式;县域经济信息化将引领社会主义新农村信息化建设的方向,为全国提供一个县域经济信息化建设的成功范例,对经济发展和建设具有一定的理论指导意义和实践示范作用。全文共分七章,主要研究内容概括为如下:第一章导论。对论文的选题背景、研究意义、国内外研究动态和相关理论进行综述、介绍全文的研究思路、技术路线、研究方法、主要研究内容和主要创新点。第二章县域经济信息化的经济学分析。本章为全文的撰写做了理论铺垫,包括实现县域经济信息化的动因分析;县域经济信息化的需求分析;县域经济信息化供给分析;县域经济信息化成本收益分析和县域经济信息化效应分析。第三章县域经济信息化现状与问题。针对我国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薄弱、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程度低、信息人员素质不高导致信息技术普及利用效率较低等问题,通过分析借鉴美国、法国、日本、韩国、印度等发达国家区域经济信息化的发展经验和做法,给了我许多有益的启示和借鉴。第四章县域经济信息化影响因素分析及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县域经济信息化影响因素包括县域经济发展实力、经济效益、社会主体、基础设施、信息技术应用、制度、政府,构建了县域经济信息化评价指标体系及依据和框架。第五章县域经济信息化发展战略。本章分析了县域经济信息化的战略定位、指导思想、指导方针、建设思路、目标,从建设县、乡、村纵向县域信息网络和建设各领域横向县域信息网络构建县域经济信息化的框架结构,提出了发展的主要任务。第六章县域经济信息化发展路径分析—以河北省安平县为例。用案例分析法,从安平县经济发展状况、信息化发展现状、信息化发展需求、存在的主要问题、发展战略和目标、县域经济信息化的建设重点以及保障措施等方面进行了分析,印证了行文中的理论和方法,为其他县域经济信息化建设提供参考。第七章加快推进县域经济信息化的对策建议。以上述分析为基础,提出了增加资金投入,壮大信息化基础建设设施;提高信息化从业人员的信息素质;加大信息资源的利用效率;推进电子政务建设;优化信息化发展的政策环境;改造和提升传统产业,创建特色产业,提高信息化水平等对策建议。县域经济信息化建设有利于加强城乡信息沟通,缩短城乡差距,实现城乡经济资源的优化配置,提高县域经济市场化程度,全面提升县域经济综合竞争力;有利于整合信息资源服务农村、农业、农民,从根本上解决农民信息闭塞问题,通过信息引领农民致富,切实增加农民收入,繁荣农村经济,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步伐;有利于引进发达地区先进的管理理念、高新技术和大量的信息,引发思想观念的转变,提高管理效率,降低管理成本;促进公民素质的提高,加速县域经济社会全面进步发展;有利于强化政府服务职能,提高服务经济的能力,优化县域经济发展环境,对县域经济发展起到了广泛的指导和示范作用。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1 导论
  •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信息化相关理论综述
  • 1.2.2 区域经济理论综述
  • 1.2.3 县域经济研究综述
  • 1.2.4 县域经济信息化理论综述
  • 1.2.5 对现有研究的评述
  • 1.3 研究思路、方法、主要内容
  • 1.3.1 研究思路、框架结构与内容布局
  • 1.3.2 研究方法
  • 1.4 主要创新点
  • 2 县域经济信息化经济学分析
  • 2.1 县域经济信息化的动因分析
  • 2.1.1 以信息化推进农业产业化
  • 2.1.2 以信息化提升县域经济工业化
  • 2.1.3 以农业信息化加速农村城镇化
  • 2.1.4 以信息化增强县域经济国际竞争力
  • 2.2 县域经济信息化需求分析
  • 2.2.1 提高生产要素贡献率的需要
  • 2.2.2 转变生产方式的需要
  • 2.2.3 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的需要
  • 2.2.4 提高经济运行效率的需要
  • 2.2.5 切实解决三农问题的需要
  • 2.3 县域经济信息化供给分析
  • 2.3.1 县域经济信息化改变了产品的供需结构
  • 2.3.2 县域经济信息化优化投资结构
  • 2.3.3 县域经济信息化降低物流成本
  • 2.4 县域经济信息化成本收益分析
  • 2.4.1 县域经济信息化的成本分析
  • 2.4.2 县域经济信息化的效益分析
  • 2.4.3 县域经济信息化效益评价
  • 2.5 县域经济信息化效应分析
  • 2.5.1 县域经济信息化的生产成本和风险降低效应
  • 2.5.2 县域经济信息化的物流成本降低效应
  • 2.5.3 县域经济信息化的竞争力提升效应
  • 2.5.4 县域经济信息化的社会经济促进效应
  • 3 县域经济信息化现状与问题
  • 3.1 国际现状
  • 3.1.1 美国
  • 3.1.2 日本
  • 3.1.3 韩国
  • 3.1.4 印度
  • 3.2 国内现状
  • 3.2.1 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情况
  • 3.2.2 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状况
  • 3.2.3 信息技术的普及和应用情况
  • 3.3 主要问题
  • 3.3.1 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薄弱
  • 3.3.2 信息资源开发利用水平低
  • 3.3.3 信息化人才缺乏,信息接受群体基础素质低
  • 3.3.4 信息化政策环境不健全
  • 3.4 国际信息化发展的启示
  • 3.4.1 政府主导、市场运作,重视信息基础设施的建设
  • 3.4.2 建立专门组织机构、形成有效管理体系
  • 3.4.3 以公众需求为导向,提供“一站式”服务
  • 3.4.4 重视人才培养,缩小“数字鸿沟”
  • 3.4.5 制定和出台相关法律法规
  • 3.4.6 注重先行试点示范、不断提高完善
  • 4 县域经济信息化影响因素分析及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4.1 影响因素分析
  • 4.1.1 县域经济发展实力和经济效益的影响
  • 4.1.2 社会主体素质的影响
  • 4.1.3 基础设施建设的影响
  • 4.1.4 信息技术应用水平的影响
  • 4.1.5 制度因素的影响
  • 4.1.6 政府在信息化中的影响作用
  • 4.2 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4.2.1 评价目标
  • 4.2.2 县域经济信息化评价指标体系设计的原则
  • 4.2.3 县域经济信息化指标体系基本框架建立的依据
  • 4.2.4 县域经济信息化评价指标体系基本框架
  • 4.3 实证分析
  • 5 县域经济信息化的发展战略
  • 5.1 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 5.1.1 指导思想
  • 5.1.2 基本原则
  • 5.2 战略定位
  • 5.3 县域经济信息化总体框架构成
  • 5.3.1 服务主体
  • 5.3.2 应用平台
  • 5.3.3 应用及服务系统
  • 5.3.4 信息资源
  • 5.3.5 信息基础设施
  • 5.3.6 管理法规和标准规范
  • 5.4 县域经济信息化发展战略实施路径
  • 5.4.1 建设县、乡、村纵向县域信息网络
  • 5.4.2 建设各产业领域横向县域信息网络
  • 5.5 县域经济信息化发展模式分析与选择
  • 5.5.1 县域经济信息化发展模式分类
  • 5.5.2 县域经济信息化发展模式选择
  • 5.6 县域经济信息化发展战略任务
  • 5.6.1 加强信息基础设施建设
  • 5.6.2 推进信息化公共服务平台建设
  • 5.6.3 加快应用系统建设
  • 6 县域经济信息化发展实证分析—以河北省安平县为例
  • 6.1 安平县县域经济发展概况
  • 6.1.1 经济基础
  • 6.1.2 特色产业
  • 6.2 安平县信息化发展现状
  • 6.2.1 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发展迅速
  • 6.2.2 涉农信息服务初步展开
  • 6.2.3 企业信息化步伐明显加快
  • 6.2.4 电子政务建设取得实效
  • 6.2.5 社会服务信息化逐步推进
  • 6.2.6 组织保障体系比较健全
  • 6.3 安平县经济信息化需求调查分析
  • 6.3.1 农村用户信息需求调研分析
  • 6.3.2 企业信息需求调研分析
  • 6.3.3 城镇居民信息需求调研分析
  • 6.3.4 信息资源开发和利用
  • 6.4 主要问题分析
  • 6.4.1 基础设施薄弱
  • 6.4.2 信息资源的开发严重不足,资源不能共享
  • 6.4.3 企业信息化进程缓慢
  • 6.4.4 接受信息的人员素质较差
  • 6.4.5 信息化的外部环境不健全
  • 6.4.6 城乡信息化建设差别大
  • 6.5 安平县经济信息化发展战略和目标
  • 6.5.1 发展战略
  • 6.5.2 基本原则
  • 6.5.3 发展目标
  • 6.6 县域经济信息化的建设重点
  • 6.6.1 推进面向“三农”的信息服务
  • 6.6.2 利用信息技术改造和提升传统产业
  • 6.6.3 通过信息化推动现代服务业的发展
  • 6.6.4 推进电子政务建设
  • 6.6.5 提高社会领域信息化水平
  • 6.6.6 加强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
  • 7 县域经济信息化发展对策措施
  • 7.1 构建合理的组织保障体系
  • 7.1.1 组织保障体系构成
  • 7.1.2 明确各行为主体的责任与义务
  • 7.1.3 协调组织机构及行为主体之间的相互关系
  • 7.2 实施多元化投融资,加强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
  • 7.2.1 借鉴加拿大资金解决途径
  • 7.2.2 科学合理运用有限资金
  • 7.2.3 加快网络基础设施建设
  • 7.2.4 建立信息网络体系
  • 7.3 克服各级信息意识缺位现象,提高信息化水平
  • 7.3.1 加强培训提高各级政府及科技人员的信息意识和技能
  • 7.3.2 县域经济信息化培训的内容和途径
  • 7.4 实施品牌战略,拉动县域经济信息化内涵式发展
  • 7.4.1 县域经济信息化内涵式发展的必要性
  • 7.4.2 发展特色产业的路径和内容
  • 7.4.3 建立县域特色产业的信息服务平台
  • 7.5 推进面向“三农”的信息服务
  • 7.5.1 推进农村信息网络的整合和延伸
  • 7.5.2 加快涉农信息服务体系的建设
  • 7.5.3 利用信息技术加快农业产业化的步伐
  • 7.6 县域经济信息化的其它配套措施
  • 7.6.1 搞好信息资源规划,建立信息指标体系
  • 7.6.2 加强资源整合,建立信息资源共享体系
  • 7.6.3 加强基础数据库建设,建立信息综合采集体系
  • 7.6.4 加快推进政府信息公开,建立信息公开体系
  • 7.6.5 加强安全防范,建立信息安全保障体系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相关论文文献

    • [1].论农村经济信息化建设[J]. 农民致富之友 2014(24)
    • [2].大数据视域下的军事经济信息化建设研究[J]. 教育信息化论坛 2017(08)
    • [3].上海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本市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工作的指导意见?工作方案》的通知[J]. 上海市人民政府公报 2017(03)
    • [4].上海市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市经济信息化委等十部门《关于本市进一步加强对涉烟非法经营行为综合治理的实施意见》的通知[J]. 上海市人民政府公报 2017(02)
    • [5].上海市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市经济信息化委市发展改革委制订的《关于加快推进本市“四新”经济发展的指导意见》的通知[J]. 上海市人民政府公报 2017(09)
    • [6].上海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转发市经济信息化委制订的《上海市工业强基工程实施方案(2017-2020)》的通知[J]. 上海市人民政府公报 2017(15)
    • [7].林业经济信息化水平提升策略分析[J]. 现代营销(下旬刊) 2020(03)
    • [8].浅谈县域经济信息化发展问题及对策研究[J]. 现代营销(下旬刊) 2019(01)
    • [9].论农业经济信息化[J]. 农民致富之友 2016(03)
    • [10].论农业经济信息化[J]. 农民致富之友 2015(05)
    • [11].完善农业经济信息化的具体措施[J]. 农民致富之友 2015(08)
    • [12].论农业经济信息化的策略[J]. 现代农业科技 2012(16)
    • [13].上海市经济信息化委关于印发《上海推进云计算产业发展行动方案(2010-2012年)》的通知 沪经信办(2010)351号[J]. 软件产业与工程 2010(05)
    • [14].保定市县域经济信息化建设中的问题与建议[J]. 保定学院学报 2009(02)
    • [15].农村经济信息化制约因素与试点建设探析[J]. 农业经济 2009(06)
    • [16].唐山市县域经济信息化建设中的问题与发展对策[J]. 科学大众 2009(06)
    • [17].我国生态经济信息化法规体系的构建初探[J]. 林业建设 2009(06)
    • [18].谈大数据时代军事经济信息化建设研究[J]. 才智 2015(26)
    • [19].美国区域经济信息化及对中国的借鉴与启示[J]. 世界农业 2008(07)
    • [20].以平衡计分卡为基础的工业经济信息化预算编制研究[J]. 现代工业经济和信息化 2017(22)
    • [21].推动智慧城市和社会经济信息化建设[J]. 现代经济信息 2018(08)
    • [22].2016年北京“瘦”了多少[J]. 投资北京 2017(01)
    • [23].贸易经济信息化建设工作研究[J]. 财经界(学术版) 2016(11)
    • [24].广西高等教育促进区域经济信息化发展研究[J]. 教书育人 2010(24)
    • [25].破解县域经济信息化难题[J]. 中国电信业 2008(12)
    • [26].关于保定市县域经济信息化发展战略的思考[J]. 经济论坛 2009(08)
    • [27].大数据背景下军事经济信息化建设探析[J]. 科技经济导刊 2018(34)
    • [28].农村县域经济信息化建设探索[J]. 科学技术与工程 2008(14)
    • [29].贸易经济信息化建设工作研究[J]. 改革与开放 2012(02)
    • [30].打造核心竞争力 强力推动企业发展[J]. 河北企业 2008(08)

    标签:;  ;  ;  

    县域经济信息化发展战略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